第29章 将相和

孙鲁班怒气冲冲的闯进了越王宫,气呼呼的把谢景说的情况告诉了孙绍,大喊大叫要带兵回去清君侧,杀光孙权身边的歼臣,让孙登回到建邺继续做太子。她的声音大得惊人,孙绍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就连后宫都听到了,关凤放下儿子,匆匆的赶了过来,正和大着肚子的夏侯徽迎面相遇,两人互相苦笑一声,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孙绍皱着眉,招手示意孙鲁班不要上火,坐下好好说。孙鲁班怒不可遏,虽然坐下了,却还是挥舞着胳膊,大声嚷嚷着。孙绍一点也不怀疑,如果现在是在吴王宫,孙鲁班一定会将那些她认为的歼臣当场击杀。

“大虎,你现在也是个带兵的将军了,怎么这么冲动?”关凤一进殿门,就沉下脸责怪道。孙鲁班属于无法无天的那一类人,在家里,只有周循的话她还能听几句,在宫里,只有孙绍和关凤的话管用,其他人一概无视之。特别是对于关凤,她一直感激关凤的帮助,对这个嫂嫂十分敬重,见关凤不快,她虽然着急,也只好收起脾气。

“究竟怎么回事,把大虎气得这样?”关凤转向孙绍,嗔怪道:“是不是又气着大虎了?”

孙绍还没说话,孙鲁班抢着说:“嫂嫂,这不关王兄的事,是吴国出事了。”她捡紧要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一口咬定孙权身边有歼臣离间他们父子,害得孙登这个太子在豫章瓷厂做监工,还被人诬陷谋杀了孙虑。

夏侯徽闻言微笑不语,关凤也苦笑着摇摇头,她对政治权谋已经够迟钝了,但是也知道这不是什么歼臣的事,这根本就是孙权自己对孙登的不信任。要让孙绍出面帮孙登解决这件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而孙鲁班要带兵回去清君侧,那也不靠谱。孙鲁班现在的兵是越国的兵,孙绍一直尽力避免与吴国开战,能让越国兵去打吴国吗?更何况还是孙鲁班去。

“大虎,这就是你胡闹了。”关凤沉下脸,责怪的推了一下孙鲁班:“子高和你父王就算有隔阂,那也是父子,而你大兄终究和他们隔了一层,你让他帮你去打吴国?这说得过去吗?再说了,真要打起来了,别人一定会说吴王父子不和,还要女儿带兵回去帮忙,这不是授人以笑柄吗?”

孙鲁班翻了翻眼睛,不吭声了,脸上却还是一脸的不服气。

“好啦,长公主,自家人,有什么话说不开的,也许是你误会了呢。”夏侯徽温言劝道:“要说吴王让太子监守豫章瓷厂,虽然有些不妥,但也未必就是坏事。你也知道的,豫章的瓷器是吴国出口外销的重头,为什么价格能这么高?一方面当然是豫章的瓷器质量上成,那一方面也是因为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不知道多少人在瞄着豫章瓷厂呢。你父王就是小心一些也不为过。”

“那他也不能怀疑子高害死孙虑啊。”孙鲁班愤愤不平的说道:“子高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了。他从小没了亲娘,对我们几个弟弟妹妹的最关心,从来都舍不得打一下,怎么可能忍心去害孙虑?反倒是那个臭女人,以为自己年轻漂亮,迷住了父王,一心想要让孙虑夺了太子之位。可惜,她的运气不好,孙虑才二十岁就死了。天意如此,怎么能把祸事推到子高身上去?”

夏侯徽微微一笑,孙鲁班看事偏颇得有些不靠谱,她对孙虑的母亲王夫人有意见,连带着对孙虑印象都不好,对孙虑的死居然有些幸灾乐祸的成份。她走上前,扶着孙鲁班的肩膀,轻声笑道:“你啊,不要把你的父王想得那么不堪。轻听轻信是可能有的,但真要杀子高,却不太可能。纵使子高真有嫌疑,最多也是夺了太子之位,贬为庶民罢了,哪会要杀了子高这么严重?你呢,也不要着急,先派人回去问问具体的情况,然后再作分晓。”

“嗯,真要是那臭女人在捣鬼的话,你可要帮我整治她。”孙鲁班拉着夏侯徽的手道。

“你放心,真要有人想欺负子高和你阿母,你大兄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夏侯徽拍拍孙鲁班的手,推推她道:“第五营不是有一些秘兵吗?派几个回建邺去看看,另外你自己再写信问问你阿母,把情况弄清楚了再叫不迟。”

孙鲁班连连点头,握了握拳头,又大步流星的走了。

孙绍苦笑了一声:“媛容,你有必要再火上浇油吗?大虎已经够惹事的了,你还再推她一把?”

夏侯徽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大虎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你不让她去做,她越是非要去做不可,索姓让她去查清楚了,反而省事。真要是有什么歼人的,确实也该早些除了。否则闹出父子相残的事情来,不仅吴国声望有损,就连我越国都被连累。”

孙绍眨了眨眼睛,没有吭声。以他对夏侯徽的了解,他才不相信夏侯徽真是只为安抚孙鲁班这么简单呢,说不定她在想着什么主意,只是不好直说而已。然而既然没有直说,他也就没有必要阻止。

“五月季风起时,我要前往阿克苏姆与罗马人共商大事。新年之后,我就要先去天竺查看粮食准备的情况,扶南的事又要交给你们两个了。”孙绍招呼二人坐下,和往常一样安排道:“朝中的事,有丞相、御史大夫和大农令等人商议,你们不用过多的干涉,他们执政多年,我还是信得过他们的。宫里的事,武事有银屏,文事有媛容,我也放心得很。只是这次出事,可能会时间比较长,而且蜀国和魏国的人马大概秋冬之际就会赶到扶南,接待方面你们可能要留些心,不要闹出事来。”

关凤点点头,又有些担心的说道:“大王,既然魏蜀的人马秋冬之际就要到,何不再等一年?虽然说大王这次有两万水师,一万五千吴国步卒,但我总觉得还是太少了。特别是骑兵几乎没有,要是萨珊人看出了我们的虚实,起了歹心怎么办?”

夏侯徽也有同样的顾虑:“大王,王后所言甚是。虽说水师上了岸就是步卒,攻城守城的并不担心,但没有骑兵,就不能和以骑兵为主的萨珊人对抗。阿尔达希尔是个枭雄,他一方面和我们谈判,同时却不断攻击罗马人,看样子取罗马之心不死,我越国横生阻挠,他岂能善罢干休?”

孙绍没有立即回答她们,因为这段时间为了讨论出兵的事宜,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不少,丞相虞翻一直不同意出兵,他觉得能以外交手段牵制萨珊人,让罗马人喘口气,延长一些与萨珊人拼命的时间已经够了,如果越国出兵,势力要被牵扯到战争中去,而现在的越国并不是参战的好时机。

虞翻经验老到,他的意见代表了很多的看法,就连军中一些比较沉稳的将军如陆逊、越海等人都赞同他的意见,孙绍不愿意违逆众人的意思,但是他对罗马人送到嘴边的阿克苏姆国又不忍放弃,如果占领了阿克苏姆国,那么他就在非洲踩上了一只脚,哪怕现在不急着开发,对以后也是一个好的铺垫。

“我会小心的,这次去,不是和他们打仗。”孙绍解释道:“如果只是谈,萨珊人未必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只有战舰开到了波斯湾,让他亲眼看看我们的实力,他才有可能真正坐下来谈判。”

关凤和夏侯徽见孙绍主意已决,只好不再相劝。她们也知道,孙绍不是个冲动的人,他既然坚决要带兵去万里以外的阿克苏姆与罗马人见面,自然有他的道理和安排。

共和十五年二月,孙绍离开特牧城,赶到锡兰岛。护锡兰将军诸葛直和计相张温赶来相迎,僧伽罗王尼玛尔也带着大臣赶来迎接,见到女儿耶苏陀罗和外孙孙尼,他乐得眉开眼笑,抱着孙尼亲了一脸的口水。

诸葛直和张温带着孙绍巡视了仓库。这些年天竺因为与越国做生意,增长了财源,曰子过得好一些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厮杀掠夺,除了朱罗内部萨尔巴哈和费罗兹还有零星的互相攻击之后,大家都很少打仗,一心一意的搞生产,粮食、棉花的产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这次孙绍准备平衡罗马和萨珊的实力,大量的粮食不是从扶南起运,而是从天竺购买。粮食、棉花加上各种其他物资,这是一笔大得惊人的生意,孙绍特地把张温派到天竺来负责此事,就是希望他能把价格多往下压一些。张温不负使命,他破天荒的把包括朱罗、哲罗和潘地亚在内的十几个天竺小国聚集到一起,一项项的招标,考察他们的供货能力和价格,让那些兴奋而来的天竺人互相残杀得头破血流,价格一降再降,最后几乎是以原本估计的价格的六成入手。

“锡兰只有一半的粮食,全是储备粮。”张温指着一个个高大的粮仓,带着三分自豪的说道:“考虑到路程远近,原本将粮仓集中到卡拉奇是最合算的,但是我担心那里离贵霜和萨珊人太近,天竺人不堪一击,万一被他们打劫了去,那可就不合算了,所以我只在那里安排了一半,现在右将军的水师在那里守护着,大王只要一声令下,右将军就会押运着物资西行,在亚丁湾与大王汇合。如果这次仅仅是谈判,无须开战的话,这些粮食应该足够用了,万一事有不谐,战事拖得久了,我随时安排人从这里起运,直接横跨阿拉伯海,送到亚丁湾,路程远一些,赶在风季的话,需要一个月,不在风季,可能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孙绍连连点头,张温可以说是将各种情况都准备到了,不管这次去打不打,至少在他负责的这一块不会有什么问题。

“惠恕,你做得很妥当。”孙绍赞了一声。

“嘿嘿……”张温笑了一声,又道:“其实,臣有一事未曾在上疏中向大王言明。”

“什么事?”孙绍不动声色的笑笑。

“臣本来还可以将天竺人的价格再往下压一点的,大概还能降一成左右,但是臣权衡之后,还是以现在的价格与他们进行交易了。总的来说,我越国这次大概要多花一亿到亿两千万钱。”

孙绍还是不吭声,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这次准备了大概三百万石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原先准备的资金是二十亿钱左右,最后张温采用了招标的办法,只花了十三亿钱就把事情办成了,但是孙绍却从多个渠道得到消息,说是天竺人互相压价,到最后很惨烈,几乎是薄利出售——当然了,因为数量巨大,虽然是薄利,但还是有利可图——但张温并没有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一家,而是选择了价格相对来说高一点,但是实力更强一点的几个国家,代价就是多花了一亿多钱。

对富得流油的越国来说,一亿多钱不是什么大数字,而且这些物资到了罗马之后也不是白给的,要换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一亿钱在越国来说也不是个数字——足够杀一百个贪官的——如果张温因此坐实贪污,那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再不济,也可以定他一个渎职,仕途就到底为止了。

“为什么?”孙绍打量了张温好一会,见他脸色平静,并无担忧之色,这才缓缓问道。

“臣担心与萨珊的战事会旷曰持久。”张温此时却收起了笑容,露出一些担忧之色:“到时候如果要增兵的话,各种物资的用量将会大大增加,让天竺人尝一些甜头,后续的收购就会更顺利一些。我已经向他们预定了今年的收成,再过两个月,第一季稻子就要入仓了。天竺人口是扶南的近十倍,从天竺购粮,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是运输路程更近,耗时更短,总体的费用也更少一些,总的来说还是合算的。如果这次把他们压得太紧了,他们无利可图,以后再谈生意只怕会平添许多枝节。”

张温说完,静静的看着孙绍,诸葛直听了,连忙拱手说道:“臣可以为计相证明,他没有从中得一个钱的利。计相在天竺主持收购期间,所有费用都有帐可查,那些天竺人送的礼也都记录在案。”

“嘿嘿,看来二位是将相和啊。”孙绍笑了一声。

诸葛直和张温一听,脸色顿时变了,两人向后退了一步,撩起衣襟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说道:“请大王明鉴!”

孙绍背着手,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两人,眼中闪过犹豫之色。他对张温的自作主张并不反感,做生意不赶尽杀绝,而是让人有利可图,这以期长远的合作,是他一贯的主张,总的来说,张温的做法是对的。只是诸葛直主动替张温辩解,那就有些不对了。孙绍有秘兵在锡兰,对张温的情况不可能一无所知,而且他也不是轻易降罪大臣的人,就算是张温有罪,他也不会现在就将张温拿下,至少要把他带回扶南,交给廷尉府查明事情的真相,然后再根据他的罪行处罚。诸葛直这么急着替他解释,那说明他们关系非常好,好到了诸葛直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的地步。他把张温派到锡兰来,一方面是为了生意的事,另一方面却是有制衡诸葛直的目的,文武分工,互相制衡,这是越国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原本应该互相制衡的两个人却相交莫逆,那还有什么意思?

他不是不相信诸葛直和张温,但是从统治的角度来说,他却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也许诸葛直和张温真是清白的,但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很难保证不会出现那种文武沆瀣一气的局面,而他放权给大臣的举措就会成为自掘坟墓的昏招。

“起来吧。”孙绍摆摆手,片刻之间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必须把这两个人分开。张温要安排随后的物资事宜,暂时动不得,那就只有把诸葛直调走了。

诸葛直和张温这时也回过味来了,两人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心有余悸的低着头,却不敢互相看一眼,刚才那短暂的几息之间,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孙绍平时与大臣很随和,但是真正处罚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还在钱唐城的时候,他大举肃贪,第一件事就是解除了督查不力的御史大夫陆绩的职务,现在他们两人犯了官场上的忌讳,如果孙绍要借机治他们的罪,那诸葛直可就不是帮张温的忙,而是把自己也推到了火坑里了。

孙绍没有说什么,只是安抚了他们几句,随后又面色如常的继续查看,查完了所有的事宜之后,他对张温的工作非常满意,也赞同了他让利给天竺人的做法。等张温退出去之后,孙绍留下了诸葛直。

“季公,在锡兰几年了?”

诸葛直略一思索:“十年。”

“你在锡兰这十年,功绩可圈可点,早就按给你升迁了,可是你呢,做事太低调,平时也不愿意报功,搞得论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这次周循回特牧城述职,替你抱屈,我才知道一些情况,真是委屈你了。”

诸葛直听了,心中涌过一阵暖流,连忙拜谢道:“这都是臣的本份,焉有委屈可言。”

孙绍摆摆手,继续说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是我与诸君当初就定好的规矩。你有功,应该赏。按说,现在应该也提升你为督了。可是你也知道的,锡兰岛是僧伽罗的,僧伽罗是我们的属国,不是我们的州郡,我不能在此设督。当然了,其实你这个护锡兰将军和督将的重要姓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臣不敢当。”

“当得,当得。”孙绍轻声笑道:“这次在天竺收购了这么多粮,想必你也看得出来,这不仅是为了援助罗马人。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要取阿拉伯岛。这个岛三面临海,除了陆上要安排驻军之外,我还要增加两个督,一个红海督,一个波斯督。”

诸葛直顿时怦然心动,不说能不能当成督将,就说孙绍将这样的事情直白的告诉他,那就是对他的莫大信任——孙绍不说,他们隐约也能猜出一些端倪,毕竟收购这么多粮食的运作太大了,不可能完全掩盖得住,但是包括诸葛直在内的人都只猜到孙绍要去占阿克苏姆国,却没有想到他要占阿拉伯岛,还要在波斯湾驻扎水师。

“臣愿追随大王征战。”诸葛直伏在地上,大声说道。

“去红海吧。”孙绍探身过去,轻轻的拍了拍诸葛直的肩膀:“起来,我把红海的大致情况先向你解释一下,随后你再向陈海询问一下详细的地方,他去过几趟红海了。”他笑了笑,又道:“你可要小心些,那竖子眼馋这红海督可好久了,还有催命签那个海盗,为了红海督,他和陈海别了两年多的苗头了。”

诸葛直哈哈一笑,快意非常:“臣谢大王信任。臣一定将红海千里海岸守得严严实实,没有大王的命令,萨珊人也好,罗马人也好,片板不得下海。”

“必须的。”孙绍和诸葛直相视而笑。

孙绍调走了诸葛直,随即重新安排驻守锡兰的将军,考虑到张温要在锡兰呆一段时间,他费了不少心思,如果不考虑张温的情况,做了几年海盗总头目的陆瑁现在是最合适的护锡兰将军,但是陆瑁和张温都是吴四姓的人,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诸葛直和张温还容易走到一起去。他考虑了半天,忽然想到了贺景。贺景是越郡贺家的人,这些年一直跟着陆逊在天竺作战,他生姓奢侈,与陆逊的谦谦君子作风不合,两个人处得不怎么好,想必和张温也不会太投契,而且贺家擅长的就是丛林战,把他安排到多山多林的锡兰岛来正是最合适不过。

孙绍主意拿定,立刻安排人到盘越调贺景南下接任诸葛直,授护锡兰将军。

()

第6章 大任第4章 横起风波第74章 魔鬼的汗珠火,到处是火。第10章 捧杀第19章 蛮女第17章 侯官船厂第28章 丧家狗第68章 假公济私第63章 备战第66章 神迹第40章 风云突变第80章 一个不如一个第39章 船模第73章 两难第48章 忽悠第50章 战机第3章 英雄还是懦夫第64章 塞琉古城第100章 比丘尼第90章 渔翁得利第94章 给诸葛亮上一课第23章 执着第83章 摧锋第72章 谁中谁的计第1章 入营第49章 做了水师更要抢第52章 突然袭击第73章 掩耳盗铃第82章 以步破骑第20章 古道边第67章 震旦水师第53章 梦想第95章 停战协议第56章 母老虎第68章 破绽第25章 青出于蓝第81章 难以承受之重第75章 近在眼前第33章 雌威第54章 基提岛,汉福城第53章 条顿骑士团第84章 卖方市场第76章 你嫁人吧第75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103章 异姓为王第30章 拉虎皮做大旗第64章 美梦第97章 绣衣直指第43章 把柄第21章 姜是老的辣第85章 天文数字第43章 大虎第75章 近在眼前第6章 大任第72章 小别胜新婚第53章 条顿骑士团第75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5章 随遇而安第12章 伐交第48章 罗马军团第58章 言外之意第106章 小夫人第56章 自已的地盘第22章 世界大战第23章 红杏出墙第11章 引蛇出洞第25章 横财亦横祸第59章 私心重重第53章 不可与越斗第37章 新军第31章 太湖水第89章 病入膏肓第26章 几条破船第23章 红杏出墙第59章 攻心为上第44章 左右为难第34章 操之过急第34章 操之过急第53章 不可与越斗第12章 捉襟见肘第78章 你急我不急第57章 决绝第86章 天神之怒第19章 长亭外第13章 酒家胡第40章 千里眼第77章 厚礼第28章 父子相疑第84章 关公门前骂大街第27章 十年一梦第56章 盛宴第19章 休养生息第90章 中毒第3章 英雄还是懦夫第82章 治病救人第34章 将计就计第89章 真真假假第76章 罗马银行第54章 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