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良妇”可避祸 266 敢说皇上

常言道,“良妇旺三代”。

一个贤妻良母在家庭里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她是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关键。

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个“良妇”,使其夫避过一场灾难,使家道走向昌盛。

这个人就是三国的吴国大臣李衡的妻子习氏。

…… ……

李衡,字叔平,襄阳人,东汉末年,他由襄阳迁居武昌,是一个普通百姓。

李衡虽出身于贫贱的兵卒之家,却很有才能。

后来在曹魏任职太守的羊衜(dào)以前听过一个预言,说李衡此人身处乱世,必能升官至尚书。

有一个叫习竺的人,听到了这话后,立马就将女儿习英习嫁给了当时还只是庶民的李衡,而正是因为李衡娶了习英习,所以在后来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 ……

李衡听说羊衙很有识人之鉴,便专程前去拜访。

二人见面,一番交谈,羊衙十分赏识李衡,认为他具有担任尚书郎的才能。恰好当时校书郎吕壹,在朝中操弄权柄,任意胡为,朝中大臣畏惧其势力,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说话的。

于是,羊衙便和别的大臣一起,在当时东吴国主孙权的面前,竭力推荐李衡,孙权便让李衡担任了尚书郎之职。

李衡性格刚直,敢于进言,孙权接见他,他在孙权面前慷慨陈辞,历数吕壹的过失,滔滔不绝数千言,说得孙权也面有愧色。

数月以后,孙权果然诛杀了任意弄权的吕壹。因此之故,李衡的名声大震,得到朝廷提拔。

后来,李衡担任诸葛恪的司马,为诸葛恪掌管府中之事。

没有想到,诸葛恪不久就被朝廷诛杀,李衡便自己请求出为丹阳太守。

这时候,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封琅琊王,住在丹阳的虎林。

孙休倚仗着自己的高贵身份,常做一些不法之事。李衡不避权贵,对孙休多次依照法律,给以处罚。

李衡的妻子习氏,贤惠而有识见,预见到李衡这样做,必然会带来灾祸,便劝丈夫明智一些。说孙休毕竟是贵胄,大不见小不见的,不必那么认真。

可是,李衡秉性刚直的个性,不肯听妻子的话。

没有料到永安元年(258年),孙休继会稽王孙亮之后,被议立为帝,即历史上的东吴景帝。

这一来,李衡想到以前多次处罚孙休的情景,君臣之间结下这样的宿怨,自觉处境不妙,十分惶急。他不无悔恨地对妻子习氏说:“当初我不肯听你的话,以至于弄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真是后悔莫及。”

左思右想,感到没有出路,便想投奔曹魏,这实际上是个迫不得已的下策。

妻子习氏,在这危急关头,却并不惊慌,力劝丈夫不可去投奔曹魏。

习氏劝李衡道:“你千万不可出此下策。想当初,夫君本是个平民,先帝提拔你,任你为官,对你的恩情不可谓不重,你对现在的皇帝,已经多次地无礼,现在又想要背叛他,以求活命,今后你还有什么脸,去见东吴的人呢!”

李衡这时已完全没有了主意,只得问妻子道:“既然如此,有什么办法可想呢?”

习氏对丈夫说:“琅琊王(指景帝孙休)素来好善慕名,如今刚登帝位,正想要向天下人自我显露一番,他绝不会在这个当口,报复前嫌而杀你。你可自动作为罪囚,投到监狱中去,陈述自己以前的过错,主动请求朝廷治你的罪。如果你主动这样做,肯定能得到皇帝的宽大,不仅仅是活命而已!”

到这时候,李衡对妻子的劝说言听计从,立刻就穿上囚服,主动投到监狱中,上书向朝廷请罪。

果然如习氏所言,孙休见李衡主动这样做,为了表现其宽宏大量,没有治李衡的罪。他特意下了一道诏书,说道:过去李衡在先帝(孙权)手下,当然要忠其事,忠实为其服务。

言外之意是并不怪罪以前李衡所做的事。

这道诏书中,明确地说明让李衡仍然可以回去当他的丹阳太守,不要自起疑心。不仅如此,孙休还索性好人做到底,干脆给李衡加了个“威远将军”的官职,以显示自己的帝王气度。

шшш ◆Tтka n ◆℃o 习氏就这样帮助丈夫,度过了这个难关。

…… ……

后来,李衡常常想置办一些产业,妻子习氏却始终不同意。

李衡不死心,暗地里让人在湖北的一个地方建造了屋宅,又种植了千株柑橘。

李衡临死时,叫来自己的儿子,对他说:“你的母亲总是不让我为家中治办产业,所以我们家才会如此贫穷。现在不怕了,我置下这些房屋果树,也够你生活的了。”

李衡死后二十多天,儿子便将父亲的话,告诉了母亲习氏。

习氏得知李衡悄悄种下千株柑橘后,教育儿子道:“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

意思是说,人怕的是没有德行道义,倒不怕不富裕。如果高贵而能守贫,这才是好的,要这些果树之类,有什么用处啊!

从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习氏的品行和识见,都远远地超过她的丈夫李衡。

266 敢说皇上有生活作风问题?!

三国时期,蜀汉的刘琰称得上是个人物,但他却没什么本事。

刘备当时身在豫州,兵缺将寡,谋士又少,而身为鲁国人的刘琰深谙儒道,被求贤若渴的刘备看中,“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

刘琰(?-234年),字威硕,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琰有名士风流,擅长谈论,深得刘备厚待;官居高位却不参与政事,只随诸葛亮谈讽议,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备在豫州期间,征任刘琰为从事。由于刘琰与刘备是同宗同姓,而且为人很有仪表风度,善于交谈议论,经常作为宾客的身份跟随着刘备应酬交际。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击败刘璋取得益州,任命刘琰为固陵郡太守。

…… ……

在刘备的庇护下,刘琰从一般的从事,一步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员。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李严二人辅政,具体还是由诸葛亮掌权。

刘禅受父亲的影响,继续对刘琰这个叔叔级的元老厚待,封他为都乡侯,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严(“班位每亚李严”),也就是蜀汉大臣中的三号人物。

不久,刘禅又提拔刘琰当了卫尉中军师后将军,后升迁为车骑将军。

刘琰虽然身居要职,但此人不具体干什么事,算是个虚衔,整天领着一千余士兵跑这跑那,每当在朝中议事,他能做的只是像个应声虫一样的赞同诸葛亮意见。

除此之外,刘琰还有一个特点,即生活奢侈,喜好声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府上侍婢有几十个,都能歌舞奏乐,刘琰又教会了她们诵读东汉词赋家王延寿的名作《鲁灵光殿赋》。

连他都说自己“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间埏迷醉,言有违错”。

刘琰与蜀汉前军师魏延不和而争吵,说的话狂妄荒诞,受到诸葛亮的责备。

刘琰写信向诸葛亮检讨道:

“我天生本性空虚无能,本来德操品行就微薄,再加上有沉溺饮酒荒废事情的恶习,故自先帝以来,人们对我的议论纷纭不断,几乎使我垮掉。

“多蒙明公您能明察我一心为国,宽恕我身上的秽垢恶习,扶持帮助我渡过难关,获得现在的爵禄职位。近来喝醉了心智迷乱,说话悖理错误,您又仁慈地宽容了我一时莽撞,不将我送到司法官员那里审判,使我得以保全性命。

“我一定深切自责约束自己,改正错误以死报国,并以此向神灵发誓;但如果无处可以效命的话,我就无脸面再见众人了。”

诸葛亮于是遣送刘琰回成都,保持其官位不变。但刘琰感到不得志,因而举止失常、神情恍惚。

从一方大员,成了京官,虽说平级调动,但刘琰失去了贪婪享乐的经济来源,变得“失志慌惚”起来,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来。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正月,新年伊始,大臣们都派妻子入宫,向太后朝贺拜年,刘琰新娶的年轻美貌娇妻胡氏也在其中,结果,到了晚上还没回来。

刘琰连夜打听了一圈,其他人的妻子都回来了,敢情就自己的妻子没回来。

刘琰心里着急,第二天,去皇宫一问,说是“太后令特留胡氏” ——让胡氏陪自己聊天唠嗑。

刘琰听人这么一说,总算放下心来,但过了好几天,胡氏还是没有回家,等啊等,最终“经月乃出” ——胡氏在皇宫整整待了一个月!

如果胡氏是个黄脸婆,刘琰也就不那么在乎了,可偏偏胡氏年轻貌美,与年迈的太后根本不是一代人,哪有那么多话要说。

刘琰本就好色,不由得“疑其(胡氏)与后主有私”。

自古嫦娥爱少年。当时,刘禅二十七八岁,正是好年纪,加之也好色,刘琰很容易就联想到了胡氏劈腿,跟刘禅如胶似漆地搞到了一处。

刘禅毕竟是皇帝,谁敢找他质问评理?逼问胡氏,胡氏坚决否认此事。

刘琰认为自己吃了哑巴亏,认定胡氏肯定有此事,不由得怒火中烧,于是,便辣手教训妻子胡氏,“呼(卒)五百挝胡,至于以履捕面”——找来手下五百名军卒群殴胡氏,甚至用鞋底抽打胡氏的脸蛋——也他母亲的忒狠了点儿了吧?

把胡氏抽成猪头后,刘琰还不解气,最后把胡氏赶出了家门(“而后弃遣”) 。

胡氏也不是省油的灯,有新女性的特质,一纸诉状,告到了朝廷(“具以告言琰”),具体告的什么,史料中没记载,大概是“诽谤皇帝”之类。

诽谤还是没有诽谤皇帝,这是个没有人出证的说法。毕竟,胡氏是一面之词;但既然胡氏说了,也不能完全否定。

旋即,刘琰便被关进了监狱。

经审讯,司法部门给出了这么一个罪名,“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意思是说,军卒不是用来打老婆的人,脸也不是用鞋底抽的地方,你如此教训妻子,天理不容!

奇葩不?忒奇葩!

按说,刘琰罪不至死,而结果却是“琰竟弃市”,在闹市被砍头。当时,正准备北伐的诸葛亮尚在成都,此案如此判决,到底打了谁的脸呢?一个“竟”字,给后人留下了无限惊愕和猜想。

刘琰竟然因为殴打自己的妻子被判处死刑,其实在这件事的背后,并不只有他殴打妻子这一项罪罚。

当时蜀汉政权的象征是后主刘禅,他就是蜀国的封建君主。刘琰大放厥词,竟然怀疑妻子与君主有染,而且还弄得满城风雨。

这种侮辱当今皇上,藐视皇权的行为,自然会被封建君主所不容,哪怕他战功赫赫,又是两朝老臣。

刘琰看似是“挝妻殒命”,实则是他破坏了皇帝的声誉,甚至以下犯上,其实,他的死就是在自食其果。

226 宿卫后宫的董允008 张布的两个轴女儿154 邓艾和他相关的女人(四)179 司马昭和他相关的女人(上)256 羽化登仙的诸葛果102 “我恨你!”(三更)149 文丑和他相关的女人123 黄忠和他相关的女人090 大、小王皇后,袁夫人(一更)249 吕范及其美妻刘氏215 也算是驸马(上)106 遍态皇帝孙皓(下)134 夏侯渊和他相关的女人(下)172 司马懿和他相关的女人(三)166 危难中,想起了堂妹……066 曹彪的女眷009 赵云拒嫂115 赵云和他相关的女人(下)007 糜夫人迷了226 宿卫后宫的董允183 司马炎和他相关的女人(二)176 司马懿和他相关的女人(七)087 臭弹(一更)052 嫁女228 靠劝主投降,升官发财养妾184 司马炎和他相关的女人(三)111 吕布和他相关的女人(四)121 马超和他相关的女人(中)190 司马伦和他相关的女人(中)133 夏侯渊和他相关的女人(上)183 司马炎和他相关的女人(二)267 贫女喊冤,高官审案247 朱恒的飞头妾251 奇将陈武280 关注女人,重视女人208 善写情诗的官员张华203 皇亲杜预(下)074 被整惨的宋皇后177 司马师和他相关的女人(上)086 史料中的美人计(三更)277 黄奎小妾与其奸夫022 反美人计029 大乔挽歌264 刘璋的流盲行为156 姜维和他相关的女人(上)048 比皇帝大三岁的皇后(一)016 “人啊人……”128 孙策和他相关的女人(三)239 吕蒙和他相关的女人(下)020 一切,因为女人148 张绣和他相关的女人123 黄忠和他相关的女人226 宿卫后宫的董允182 司马炎和他相关的女人(一)178 司马师和他相关的女人(下)031 甄芙(宓fú)(二)158 李典无妾,但有私生子008 张布的两个轴女儿089 卞态的复仇(三更)130 太史慈和他相关的女人(上)264 刘璋的流盲行为160 乐进纳双珠167 “家有美女十数个”113 赵云和他相关的女人(上)024 三国中少见的女人135 张辽和他相关的女人(上)021 美人计180 司马昭和他相关的女人(中)239 吕蒙和他相关的女人(下)069 细数刘宏(下)011 赵氏孤儿128 孙策和他相关的女人(三)133 夏侯渊和他相关的女人(上)074 被整惨的宋皇后222 张缉与女儿荣辱与共210 荀勖(xù)的高参102 “我恨你!”(三更)021 美人计258 黄月英的二姨蔡夫人165 钟会和谁“餐同食,寝同卧”?233 周瑜和他身边的女人(上)216 也算是驸马(下)087 臭弹(一更)058 曹魏最后一个皇后036 常向丈夫推荐美人的美人196 卫瓘不能辞荣善终(上)152 邓艾和他相关的女人(二)078 曹氏三姊妹102 “我恨你!”(三更)028 小乔晨曲034 被夫侄虐杀的美女227 邓芝母亲郑天生229 毁于伎妾的李严181 司马昭和他相关的女人(下)155 邓艾和他相关的女人(五)104 孙亮的全皇后272 孔融女年幼不惧死268 庞林会妻068 细数刘宏(上)211 也是妇人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