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章 好自为之

是回心转意?

还是说刚才的举动是考验,自己通过了?

还是真的跟徐庶是一个套路的,要来推荐什么人?

迎向去而复返的徐荣时,王羽心中也是千念百转,莫衷一是。

“徐……将军?”徐荣回来的跟走的时候一样快,王羽快步迎了上去,可当他看清徐荣的身影时,不由大吃一惊。

人还是那个人,但身上的装束却完全变了,甲胄、铁盔、战靴、佩剑都不见了,只剩下了一袭葛布麻衣,脚甚至都是光着的。

这身装束配合着徐荣本来就不起眼的相貌,哪里还有那位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的名将的影子?完全就是个田间老农的形象么。

一惊之后,王羽很快想起来了,似乎,这就是墨家的经典装束……也就是说,徐荣依然没有投效自己的意思吗?

向王羽点了点头,徐荣翻身下马,却不说话,而是从鞍侧的挂囊中取出了几卷竹简,捧在手里走向了于禁。

一瞬间,王羽意识到了可能会发生的事,跟他设想的不同,但也不坏,某种意义上,可能算是最合理,让大家都能满意的结局了。

于禁也若有所觉,看向王羽,意思是要请示,王羽微微颔首,得到应允,于禁快步迎了上去。

抬眼微微打量了一下于禁,徐荣问道:“初战之时,与某阵列而战,平分秋色的就是你吧?敢问姓名?”

“不敢。”于禁拱手施礼,恭敬答道:“晚辈于禁,仰仗主公威名,将士用命,侥幸在将军手下支撑了些时辰,远称不上是平分秋色。”

“不居功,不自傲,倒也是个可塑之才,得你之助,你家主公有福气啊。”徐荣叹了口气,又问道:“你也不必自谦,单说阵列之道,你的造诣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你学过兵法?师从何人?”

于禁从实答道:“晚辈出身微末,蒙主公不弃,拔于行伍之间,委以大权,并无师承。”

“甚好。”徐荣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之色,只是不知他是为了于禁没有师承而欢喜,还是单纯的赞叹于禁自学兵法的天资。

“以你目前的进境,若再过十年,你可能胜我?”

于禁想了想,摇摇头:“很难。”

“这些……”

徐荣眼帘低垂,看着手中的竹简,洒然道:“也算不上什么兵法秘典,就是墨家历代钜子,于用兵之道的一些心得,还有些阵型变化之类的知识,我做了些注释,以你在此道的资质,应该可以自行融会贯通……希望十年后,你能超过我,成为真正的名将。”

щщщ● ttk an● c○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听了徐、于二人的对话,大多都猜到徐荣要做什么了。

饶是如此,当徐荣亲口验证了这些猜想时,众人还是悚然动容,有种难以呼吸的感觉……

墨家的兵法传承!

读书做学问,兵法,政略,天文地理……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时代也不例外,只是碍于客观因素,想得到传承的条件非常苛刻。

哪怕是最大众化的儒家学说,要想学,也得去各大名士开设的学堂求学。一个求字,极其生动的表现出了得到知识的难度。

跪求、拜求、各种展示诚意的方式,诸如什么程门立雪之类的典故,在各大学堂门外,都是时有发生的。

儒学都如此,想学其他专业技能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那些东西都是秘传,只传家人和亲信弟子。这也是为什么以王羽的身份,想找份好的内功来学,至今都一无所获的原因了。

现在,徐荣拿出了兵法的传承,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兵法,而是墨家的秘传!

只是几卷竹简,但已经远远不是价值千金,或者价值连城能够形容的了,想要一言概括,只能用无价之宝这四个字!

得到传承的人会有多强?看徐荣就知道了,如果得到传承的是个庸才倒也罢了,但徐荣选定的于禁,在兵法上的天赋,又岂会比旁人差了?

正如徐荣所说,假以时日,于禁的造诣甚至会青出于蓝,毕竟徐荣打的仗少,而作为王羽的心腹大将,于禁将来要打的仗恐怕是不计其数。

于禁的性格沉稳,很少会将情绪诉诸于外,但此刻,他的身体也在微微颤抖。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得到一份传承有多难了,没有家世,想进学堂都不可能,更别提得到那些秘传的知识了。

现在,一份无价的至宝摆在他的面前,比他梦想之中最好的,还要强出不知多少倍,他又岂能不颤抖?强行压制着伸手接竹简的冲动,于禁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王羽。

拔于微末的知遇之恩,带来的忠诚,是无与伦比的。

王羽心下一热,正要点头,却听徐荣缓缓说道:“你不须顾忌你家主公,你得了,便可自行处置,哪怕流传于外,那也是我所传非人,选择错误的问题……其实,若不经过你,你家主公便得了这些兵法,他就能看得懂吗?”

王羽气结,倔老头说的倒是没错,从春秋时代传承下来的东西,自己肯定是看不懂的。不过,他肯定是在打击报复,气不过我用诡计赢了他。

徐荣这么说了,王羽也是点头不迭,于禁更不迟疑,当下深深一躬,恭敬道:“禁谢过将军,今日对天立誓,必不随意外传,必不纵兵残民,用兵之际必心存仁念,以彰将军今日传艺之德,若有违背,当死于乱箭之下!”

“甚好。”徐荣微微颔首,对于禁的表态很是满意,将竹简向前一递,待于禁郑重接过,徐荣再不看竹简一眼,转过头来看向王羽。

王羽当然是很高兴的,有了这个,于禁迟早能成为第二个徐荣,不同的是,于禁对自己可是忠心耿耿,指挥起来比倔老头可容易多了。

对徐荣的离开,他也没那么多遗憾了,强扭的瓜不甜,不是每个人都象贾诩一样圆滑的?不过,很快,王羽发现自己高兴的太早了点。

徐荣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道:“王鹏举,我也有事交待于你……”

“有东西给我?”王羽一愣神,他对徐荣的转变有点不适应,倔老头咋一下就变成多宝道人了哇?

“也可以这么说。”王羽脱口而出的说法,显然有点太直白,太市侩了,一边的贾诩再次翻起了白眼,好在徐荣没在意,他点点头,走到马鞍旁,从马鞍另一边取出了什么,然后朝着王羽走了过来。

王羽赶忙迎了上去,走近后,他看清了徐荣手中到底是什么了。

那是一方黄铜所铸的印玺一样的令牌,巴掌大小,上面印着一个以篆文所书的‘墨’字。

王羽先是一愣,继而脑中灵光一闪,失声道:“这不会就是钜子令吧?”

“你知道?”徐荣很意外的看向王羽,王羽发现,去而复返后,老人的语气和神情,都比先前生动了许多。

“略知。”王羽点点头,却没解释原因,他在小说里看到过,谁知居然还真有这种东西的存在。

“本以为这世间没什么事能让某挂怀了,可今天,某真是很好奇,你到底从哪里知道这么多关于墨家的事?”

这个疑问已经在徐荣心中盘旋很久了,现在更是达到了巅峰,理念、历史什么的倒也罢了,那些信息总有流传于外的,可是这钜子令连本门弟子都没几个知道的。

“以前听蔡伯父提过,你知道的,蔡伯父他博闻强记,而且又很喜欢研究历史……”王羽随口敷衍两句,问道:“此物似乎是墨门钜子的信物吧?徐将军你将它传给羽,难道……”

蔡邕这个答案勉强合理,徐荣并没纠结,正色道:“正是,某要将墨门托付于你。”

“……那你呢?”王羽彻底迷糊了,这老头是大彻大悟了吗?大彻大悟也不能做甩手掌柜吧?墨门的理想很伟大,但规矩实在太多了,哥才不要止戈呢,哥就喜欢冒险,就喜欢打仗!

徐荣将令牌塞到王羽手里,如释重负的拍拍手,笑道:“没了墨门的负担,某就是闲云野鹤,只等着看王将军如何改良墨门理念,如何创建一个清平盛世了。”

“可是……”王羽苦着脸,还要推托。

“你不是墨门中人,也不须遵守墨家戒律……”徐荣也不看王羽脸色,自顾自的说道:“只要你时刻都存有仁义之心,如你对某许诺一般,创建一个人人安居的太平世道出来就不愧对这方令牌了。”

他说的虽然轻松,但王羽分明看到,老人的眼神一直在钜子令上徘徊,留恋不舍之意一览无遗,跟刚才赠兵法给于禁时的洒脱全然不同。

“没有这方令牌,羽也会遵守……”

“鹏举,你要知道,这块令牌不仅仅是块铜牌,而是墨门钜子的信物!”徐荣打断了王羽的话,他直视王羽,眼神中却带了一丝玩味之色。

“从先秦至今,墨门屡经浩劫,已经没多少信众,更谈不上什么势力了。不过,传承依然在,比如文则手中之物……有了此物,你号令某门下这三百名弟子,就名正言顺了。”

说着,徐荣挥手分别指点两个方向,西方,他的亲卫正往这边赶来,东方,则是于禁收拢的溃兵。

王羽不推辞了,他一下就动心了。

要知道,这三百人可了不得,徐荣高超的指挥水准,就是通过这些人来展现的。此外,这些人的武艺也很强,结成阵势后,自己和黄忠联手都冲不破!

“此外,这令牌里,还有鹏举你最需要,也是最想要的东西。”诱惑还不止于此,徐荣紧接着又抛出一个诱饵。

“最需要,也最想要的?”王羽心中一动,握着令牌的手骤然一紧。在小说里,这种令牌什么的信物之中,很可能都会藏点东西,而自己最需要的,除了兵法之外,就只有……

他有一种冲动,按捺不住的想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令牌。

“你接了这令牌,可能也会有点小麻烦,不过,鹏举你神勇无敌,应该也是不惧的。那些人找上门,说不定会变成好事也未可知。”

徐荣又嘱咐了几句,然后神色一整道:“总之,我也会看着你,看你会不会如许诺一般行事。只是稍有背离便罢,若你倒行逆施,全然不顾今日之诺,那么,我会再次出现在你面前!”

说罢,他转过身,葛衣赤足,飘然远去,语声渺渺,依稀可闻。

“鹏举,好自为之……”()

二零三章 轻骑骚扰战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八七三章 强攻封丘八三七章 洛阳纸贵一三六章 超强斥候战四七八章 徐州之乱六百章 谁坑了谁第1章 英雄无觅处四六六章 再见麹义三零三章 战不约期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三一二章 王羽来了六七零章 得失之间第45章 温酒斩华雄五零四章 安邑之战九四六章 虓虎的奋迅六九八章 乱中有序八三五章 好人不长命五一八章 深远影响三二三章 化整为零二三六章 龙战于洋七七一章 战后构想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六零六章 江淮变局八四九章 汉胡大防二二七章 搅动局势三零一章 空围城计四五三章 欲静风不止四九七章 有所不为四一三章 谁的逆袭四五四章 天命所归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三三七章 浮华一梦一六四章 传檄天下七五六章 困兽犹斗二一五章 螳螂与黄雀二零一章 王羽的杀招一三二章 棋逢对手第5章 世事总无常八五零章 波澜渐起第3章 偏向虎山行一三八章 阳人之战三一五章 程昱之谋二三三章 意欲何为第37章 宝马赠英雄六一八章 猛将对猛将八零九章 兵不厌诈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八四零章 战争潜力三三六章 刘岱溃灭一二零章 穷途末路二一五章 螳螂与黄雀八八二章 墨门再现四一三章 谁的逆袭第47章 千军共一呼五三零章 难以揣度第21章 河畔追贾诩三三八章 一箭双雕六六七章 海阔天空九二六章 曙光乍现时七四六章 黑云压城三一一章 不谋而合四三九章 祸不单行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六四五章 不正当关系第22章 贾诩入王营五零二章 挑衅与暴怒八九八章 筹谋破敌策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七零四章 杀手锏对决第54章 谋事贵深远第86章 河东会白波四二九章 强弱之势二一六章 态势与忧虑六六八章 太史慈归来四零九章 汉家多英杰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来九一五章 破箭之阵二零四章 丧胆之敌一一六章 动乱将起一五零章 止戈与胜负五四八章 潜龙在渊一七九章 奔袭都昌三一八章 局外局内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零七章 旧日之约第4章 月黑杀人夜一九零章 幕后推手二一六章 态势与忧虑九一二章 不祥的预感一六七章 史无前例三六一章 清河劫难四六六章 再见麹义一四一章 结盟辽东九七三章 天心难测五四九章 将门虎女二八一章 围魏救赵四五三章 欲静风不止三九八章 权谋与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