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六章 反贼须专精

统一了内部意见,剩下的就是要将村民们说服并组织起来了。

这事可不轻巧,别看百姓刚才打人时怒不可遏,状若疯狂,那只是一时激愤罢了,等火头过了,大家也只剩下后怕了。

很多人都满脸土色的回想着,后怕着,刚刚被打死的,可是官差!不,比官差还可怕。众所周知,大部分官差都只是官老爷们的帮闲而已,等闲当然惹不得,可若是犯了众怒,被围殴致死,官老爷们也不至于非得跟大伙儿为难不可。

法不责众么。一定要责,很容易激起民变,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可眼下被打死打伤的,可是官兵,而且还是外乡来的客军!本地的军队,就算在民间祸害,多少也会看在乡土情的份儿上,略加以收敛。可外乡的客军都打的是祸害完就走的主意,下手最是心黑手辣,现在自己打死了对方的人,对方来报复时又要如何抵挡?

狂怒,感激过去后,一贯的懦弱再次回到了身上,现在的太史慈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人。

当太史慈登高一呼,号召百姓随他一起对抗暴政,对抗张杨的大军时,收获的不是热烈的响应,而是一张张瞠目结舌,抽搐且恐惧着的面孔。

“将军救草民等于水深火热之中,老朽和全镇父老对将军和各位壮士都是感激万分,恨不得马上就求得将军名讳,在祠堂立下长生牌位,早晚焚香祷告,为将军及各位祈福。不过,这对抗王师……哦,不。是贼军,贼军之事,小民等就……”

出来与太史慈对答的,是小镇的里正。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村镇一样,里正都是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这里正年逾古稀,读的书虽不多,但阅历颇为丰富,谈吐也很是得体。不过胆子却不大,对太史慈的号召却全然没有接茬的意思。

“兀那老丈,活了偌大一把年纪,怎地还这般没有见识?本将轻兵而来,只带了三百士卒。就算有心救助,难道还能挡得住张杨的一万大军不成?须知天不救人,人当自救,此刻还不奋起反击,却又更待何时?”

太史慈皱着眉头,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高声说道:“眼下。河内兵的人也死了,仇也结下了,你们若是不肯与本将并肩作战,本将一走。张杨再遣兵马来报复,汝等又当如何自处?”

在他想来,镇民已经没有退路了,不跟着他干还能如何?所以。他干脆把实力对比也一并说了出来,想着用恶劣的局势逼村民们就范。

“老天啊。一万大军!”

“君侯只派了三百人来,这可如何是好?”

“完了,这下全完了!”

“爹啊,您的在天之灵怎么不保佑我曾家啊!孩儿不孝,曾家,怕是要在孩儿手上绝了后了。”

哀鸿遍野。

太史慈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他的威胁没有起到激励士气,鼓舞斗志的作用,反倒是把百姓都给吓懵了。哭爹喊娘者有之,呼儿唤女者有之,抱头痛哭者有之,就是没人揭竿而起,大喝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这不合情理啊!太史慈傻眼了,原来没了后路引发的效果,不仅仅是破釜沉舟,亡命一搏啊,还有眼前这种……

以他的观感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情况,换了是他,哪怕敌人再强大,总是要拼一拼的,敌越强,他的斗志就越强。

而现在的情景告诉他,要么他是另类;要么就是整个镇子,再加上被挟裹来的那两百多个其他村子的村民,都是另类。

太史慈无奈,只好向副将问计:“十一,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还用说,将军您把他们都给吓到了。您拿自己的胆量往百姓身上代入,须不知您那胆魄,一万个人里面也未必有一个比得上的,三百对一万,连我这个校尉都被吓得不轻,你让这些百姓怎么想?想让他们对抗张杨的大军,难,不是一般的难。

心里是这么想,但话显然不能这么说,李十一低声答道:“将军,您这个法子,恐怕有点不对路,还须另谋他策。”

“这还能谋什么他策啊?”太史慈胆子大,却不莽撞,他不会真的以为,三百人能对抗上万敌人,就算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将游击战法发挥到极致,充其量也就是多灭掉几个运粮队罢了,影响不到大局。

当然,主公对自己也没报多大希望,只要自己装得像是赵云兵至,让袁绍有所忌惮,就已经达成了目的。在这个基础上取得的任何战果,都是意外之喜。有,自是多多益善;没有,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换了于禁领军,很可能会满足于目前的进度,不会做过多的冒险,但太史慈可不是于禁,既然已经想出了对抗,并覆灭张杨的计策,他就不可能退而求其次,超标完成任务,才是他的风格。

不过,他再怎么积极也没用,村民怕他,更怕张杨的大军,他说的话人家根本听不进去,更别提跟着他打仗了。

正尴尬时,裴元绍凑了上来:“将军,请借一步说话。”

看到裴元绍,太史慈眼睛顿时一亮,反手一把扯住对方,急吼吼的问道:“老裴,你是黄巾,你应该干过这个,快,给我出出主意。适才他们明明就很凶悍的啊,这会儿怎么就变成这副模样了?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虽然是黄巾出身,可裴元绍并不是很喜欢这个身份,尤其在他和周仓起了投靠王羽的念头之后。被招安的义军,跟正规军将的待遇肯定不一样啊,贼军出身,先天性的就矮人一头不是?

不过一路相处,他也熟悉太史慈的风格了,知道对方性情豪爽,不拘小节。他现在说自己是黄巾,纯粹是出于欣喜,没有半分轻蔑的意思。

想想也是,黄巾,不正是这个时代,最擅长鼓动人心,揭竿而起的一个组织吗?让百姓拿着竹竿木棍对抗汉廷最强大的正规军都做得到,张杨这点威胁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裴元绍要说的。本来就是这事儿。这是他难得的立功机会,岂能不好好把握?

“将军,您的话大体上是没错的,之所以起不到破釜沉舟,令百姓背水一战的效果。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不是只有奋起对抗这一条路可走,他们还有退路。”

“退路?难道他们还能去投靠张杨不成?张杨会愿意接纳?”太史慈疑惑道。张杨对百姓不感兴趣,他要的只有钱粮而已,百姓投靠过去,顶多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能落下实惠,大多数人还是要出人出粮,和先前不会有什么两样。

“那倒不是。”裴元绍摇摇头。胸有成竹的说道:“但他们可以跑啊。”

“跑?跑去哪里?”太史慈的眼睛瞪圆了。

“那可有得数了。”裴元绍扳着手指,一一计数起来:“可以上山躲起来,或者其他郡县投靠亲戚,再或者……”

“这时节。这么多人,躲上山?”太史慈觉得不可思议。外逃避祸的经验,他也有过,但和现在的情况有明显的差异。他去辽东有船坐,还有人接应。就这样,他也只能把老娘留在家里。现在这隆冬时节,跑到山上去,这是要自杀么?

“不,老弱可以留在村子里,留下刚好够用的口粮,青壮和年轻女子则带着多数财物上山,时不时的下来看看。张杨再来,顶多也只能把老弱的口粮抢走,到时候山上可以再往下送,只要能熬过冬天,熬到仗打完,他们也就安全了。”

裴元绍用平静的语气,描述了一个相当残酷的可能性,偏偏这个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几率相当之大,听得太史慈都是阵阵发寒。

这样折腾一通,得死多少人啊?在山上冻死的,在山下饿死的,征粮队完不成任务,说不定还要泄愤,天知道那些家伙会用什么办法报复。

“他们宁愿这样,也不肯反抗?那当年张角兄弟到底是如何……”太史慈实在想不通了,打仗的确很危险,但裴元绍说的这些法子,还不是一样很致命?如果这样都不肯反抗,当年的黄巾起义又是怎么发生的?

“当年啊,”裴元绍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轻声解释道:“大贤良师准备的时间很长,信众遍布天下,超过百万,尽管其中可战之兵极少,似将军这样的勇将和您麾下这些雄武之士,都是绝无仅有,不过,这百万二字,就足以给人信心了。”

太史慈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自己面对的不是军人,恶劣的局势无助于鼓舞斗志,只能起到反效果。鼓舞百姓的斗志,不能用军中惯用的那种办法,分析局势,诠释战略这些手段都没用,最好的办法是夸大自己的实力,虚张声势对自己人也是适用的。

裴元绍突然加重了语气,目光也带了一丝凝重之色:“此外,要想办法断了他们的后路,这才是最紧要的。”

“要怎么做?”太史慈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句,继而循着裴元绍的视线一看,正见对方注视着的是那些大车,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转过头来,他突然深深的感叹了一声:“难怪主公常说:术业有专攻,老裴,比武艺军略,你不如我,比带人造反,你的本领,胜我百倍啊!此事,就全权委托于你了,好好干,待功成之后,某必在主公面前,为你请功!”

将军,您这是在夸我吗?裴元绍翻了个白眼,也只能把这当作是夸奖了。

说来也好笑,自己投效之后,有两次立功的机会,前一次是与人拼酒,这一次则是重操旧业,带人造反,跟预想中的披肝沥血,肝脑涂地那是一点都不沾边的。不过,只要能立功,管他用的什么法子呢?

对此,裴元绍表现的非常豁达。

()

三二九章 夜袭茌平五一八章 深远影响第50章 一掷定乾坤五二六章 静中有动四零六章 全面接战一四九章 势不可挡五九零章 各自的骄傲三九一章 赵云发威二一四章 一败涂地九零四章 定计破敌七九八章 意气风发二九二章 无双骑射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零四章 四重杀阵九零一章 五成胜算七四四章 锦囊妙计九三六章 白陉夺口战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三三四章 夜战八方四四八章 青州阴符三七六章 提前决战二九三章 徐晃战麹义五二五章 日趋复杂七四一章 不灭的传说四零一章 战场态势二九二章 无双骑射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二七七章 计谋与鏖战四六四章 所谓王霸道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一一七章 溃围而出一六五章 二次会盟八二四章 宏伟格局一四一章 骠骑遗阵七五二章 鼓作破阵鸣七八二章 辽东故事七三六章 胡人的挣扎五零九章 奇迹再现第43章 人皆有所长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三三九章 不战屈曹操三八九章 飞马踏阵八四二章 决战之期七八零章 议平辽东九四二章 进退失据五零四章 安邑之战六四六章 拖就一个字三五一章 谷中激战五六八章 幕前幕后三八零章 天堑不为险六五八章 当机立断四五四章 天命所归第96章 一战定河东九五五章 箭岚破甲五九一章 为战而生第25章 世态在人心九二一章 扑朔迷离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第100章 烽烟处处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八五九章 激流勇进五八五章 马陵之战四六七章 以刚克柔四五五章 震动与变局八九九章 梗阳攻防战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变第17章 夫战,勇气也四二零章 围而尽杀之一零五章 以柔克刚一零三章 临别赠礼第14章 枪出猛虎啸六八六章 潜移默化八八一章 忽闻故人来七九三章 强弩风暴五五三章 扬帆东渡三八八章 英雄无悔五七零章 门阀之害六一三章 一语服群儒四五二章 战场之外三一一章 不谋而合七八二章 辽东故事八八四章 任城之战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闲四一六章 大厦将倾五四三章 书院一游五五五章 青州群英会一四八章 最后一着八四零章 战争潜力四六八章 快刀斩乱麻三八二章 夜袭与溃败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第10章 汉魂永不死第40章 重赏值万金八九七章 如释重负六四六章 拖就一个字六七一章 泰山压顶三七九章 隔河相对峙八八四章 任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