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

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 无忧中文网

良久,阎象像是被人抽了一耳光似的,猛然惊醒,大叫道:“不能让这竖子得逞,某这就回返寿春,向主公禀明此事!”

“来不及了。”贾诩轻轻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周公瑾发动已久,现在只怕已经到了广陵境内。就算快马回报,当场说服公路将军,时间只怕也来不及了。”

“文和过虑了吧?”陈珪惊疑道:“笮融刚离开下邳不久,境内空虚,倒是有情可原,但笮融盘踞广陵,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若及时传讯回去,说不定正好可以赶在孙策与笮融对峙时,截断他的粮草供应,正好令其自取死路!”

“来不及的,来不及的。”贾诩不与他争辩,只是自顾自的摇头叹息。

陈珪心中又是惊,又是急,正待再说些什么,帐外忽然有人高声叫道:“报……”

“讲!”王羽一声断喝。

一名亲卫闪身入帐,抱拳施礼后,禀报道:“启禀主公,张将军从琅琊回报……”

“哦?战事已经有了眉目吗?儁乂进兵速度倒是不慢。”王羽眉宇一轩,嘴角一挑,逸出了一丝微笑。

琅琊的仗很好打,也很难打。说容易,是因为臧霸在泰山惨败,实力不复从前十一,兵力悬殊之下,自然容易对付得多。

但泰山贼毕竟不是寻常草寇,残余的部队都是悍匪,是猛兽!受了伤的猛兽,往往比受伤之前还要凶狠。战场又是在这些猛兽最为熟悉的山林中,一个不小心的话,反而会吃大亏。

这种赢了显不出多大功劳,稍一大意,就会吃亏的战争。显然不适合常胜之后,傲气十足的太史慈诸将。除了于禁、赵云之外,也就是张颌最适合,现在看来,后者的表现正在自己的预期之中。

“张将军回报,泰山贼将外围的领地尽数放弃,将所有兵力都收缩到了阳都以南的苍山之中。张将军按照您事先的交代,将大营扎在了莒县,东莞、城阳二郡已尽在我军控制之下!”

张颌进兵不可谓不快。十几天的时间,已经席卷了大半个琅琊国。莒县是琅琊的腹心之地,在沐水之畔,顺流而下可直驱开阳,乃至徐州治所郯县!

对青州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可对陈珪而言,这封军报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有这么一支兵马在,王羽随时可以向徐州发动大规模的侵攻。

好在那亲卫提到了另外两个名词,让陈珪看到了一线希望:“敢问君侯,这城阳、东莞二郡到底……”

陈珪饱读经书,同样也熟知地理。对城阳二字并不陌生。城阳国是在文帝二年初设,曾一度为青徐二州最大的郡国。后来在东汉初年,并入了琅琊国。王羽突然重提城阳郡,显然是要重设这个郡国了。

也就是说。青州对徐州的侵攻可能会到此为止?陈珪满怀希望的看着王羽,想从他的神情中看出点什么。

王羽点点头,漫不经意的答道:“为了防止泰山之役重演,本将与府中诸君商议过。认为重设城阳、东莞二郡,并屯兵于此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压制琅琊的泰山贼,并且和徐州保持最紧密的联系。”

“原来如此。”陈珪在脑海中勾画着被分割后的琅琊局势。

王羽说的话,某种意义上是成立的,理由很充分。依目前的局势,臧霸被彻底围在开阳一带了,要么从山里钻出来和张颌决战,要么就只能在山里窝着。对徐州而言,有开阳这道屏障,还能稍稍安心,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他有些怀疑,王羽既然能预料到孙策的动向,那他攻琅琊的计划,很可能就是个趁火打劫的计划。只要他不攻入东海,内忧外患,两面受敌的徐州,也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了。

来之前,陈珪还想着多少要抗议一番,现在一看,他也只好把话都咽回去,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君侯布置得宜,想必陶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陈珪的态度,令王羽相当满意,他微微一笑,又问道:“为了让两地更好的融合入青州,本将打算以徐州人士出任郡守,不知汉瑜先生有没有什么好推荐?”

“这……”陈珪有些踌躇不定,看起啦像是示好拉拢?难不成对方已经将徐州当做囊中之物了?

王羽原本就知道,陈珪等地头蛇,对自己是有些抗拒的,本来想借着这个机会给对方个台阶下,可现在看来,对方的抵触心理,比想象的还要打,这样都不肯顺从。

“汉瑜先生不用急,可以慢慢想。”他也不催促,摆摆手,又看向了那名亲卫。

不提陈珪如何如释重负,那亲卫带来的军情却远不止这点,当他中气十足的声音再次响起,一开口,就险些把陈珪吓翻了个跟头。

“孙策军于正月初七誓师出征,离开了彭城,沿着泗水一路东进。淮南军的纪灵率领两万大军,孙策刚一离开,他便挥军进入了彭城,稍事修整后,紧随孙策之后,挥师东行。而徐州的部队也于同日整师南下,主将曹豹,率领五千丹阳劲卒,一万徐州精锐……”

“两军在下邳城郊遭遇,谈判不果,已经战成了一团。属下是三天前离开莒县的,当时下邳还处于激战之中,双方的损失都很大……”

“老天!”陈珪眼前顿时一黑。

曹豹是陶谦的同乡兼头号心腹,麾下的兵马虽然不多,却是徐州战力最强的主力部队。他和纪灵在下邳开战,基本上就等同于徐州和淮南的决战了。

还没等他的惊恐之意完全发泄出来,那亲卫又给了他之名一击:“离开彭城后,孙策进兵神速,于初九进入广陵境内,十日在泗口与笮融军展开激战,亲身上阵,阵斩笮融佛军的左右护法,大溃笮融军,其后……”

徐州的一团乱麻之中,孙策兵力最少,势力最弱,但他的目的也是明确的,行动同样最为迅捷。他巧施妙计,把曹豹和纪灵引得激战做了一处,两大势力的主力会战,将周边的徐州军,和后续的淮南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自己则在下邳如入无人之境。

曹豹和纪灵的战斗,当然影响不到笮融,但孙策也不是只会用计策的。对付笮融,他没用任何计策,就是出人意表的全力发动了攻击。

笮融的佛军人马众多精锐却少,在泗口摆下的迎击大阵,被孙策身先士卒,一鼓击破。几近于乌合之众的佛军败势一成,就再也收拢不起,被孙策一路追杀,连淮阴城都没进去,只能一路向南,夺命而逃。

而孙策却也不贪功,过淮阴城而不入,一路追在笮融身后,一直追到了大江北岸的江都城。

笮融此人无情无义,能生存到今天,靠的就是他的狡诈无端。他在盘踞广陵的时间不长,但准备却做得很充足,早早在江都渡口备下了几百条船只作为后路。

可他哪里想得到,孙策一路穷追不舍,为的竟然也是这些船!

孙策一路穷追,却一直故意追不上,只是坠在笮融身后不即不离,时不时的剿杀几股掉队的败军,增强笮融的危机意识。

就这么着,在正月十一夜里,两支兵马一追一逃的到了江都城。也不知周瑜用了什么计策,竟然让笮融以为自己暂时安全了,于是离开城池去渡口取船,再然后,就悲剧了……

“孙策阵斩笮融,佛军大溃,小半被歼灭,余者皆降。如今孙策军据有数百条大小船只,拥众近万,更是占据了大半个广陵郡,正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张将军认为孙策很有威胁,故而令属下兼程回报,向主公请示。”

陈珪已经快要昏倒了,阎象也是目瞪口呆。

这些战事都发生在他外出的时候,但他很清楚,淮南军目前的战略是尽量不打大战,因为这两年在南阳、兖、豫打了太多败仗,损失过于惨重,根本不适合扩大战事。

袁术之前的打算,也是准备让王羽居中调停的,只是要控制好时机,最好是淮南军全据徐州三郡之后,才接受调停。

王羽再霸道,再偏袒徐州,也不可能让袁术把吃到嘴的全吐出来,三个郡,顶多让出一个。这样一来,不但占据了实地,而且还能轻松的化解徐州的逆袭。

按照计划,所有的硬仗应该是孙策顶在前面,淮南军坐收渔利。现在可倒好,纪灵把徐州军全给吸引过去了,反倒是给孙策营造了战机。

现在孙策名义上占据了广陵,但实际上,他的兵马都集中在南面的江都,和淮南军根本联系不上。

正如王羽所说,孙策真的要单飞了。

想通此节,阎象、陈珪彻底没心思互相指责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王羽,希望他快点出面调停,能挽回点损失,就尽量挽回一点吧。

然而,此刻的王羽,多少也有些焦虑。

他不关心曹豹和纪灵的胜负,但孙策提前南下,确实出乎了他的预料。别的倒还没什么,关键是孙策南渡,会不会如历史上一样,拐带一群人走呢?

王羽不在乎其他人,他只在乎差不多已经到手了的那位,这要是就差临门一脚让人给拐带走了,可真是要哭死了。

四五二章 战场之外四五九章 追悔亦难及八零三章 连环中计七九二章 不变应变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五零一章 从林王者六一零章 袁术的筹码五五二章 新汉开元第54章 谋事贵深远五三五章 找茬与反制四五一章 兖州刺史第68章 下次长进点三零八章 大战在即四七零章 惊天豪赌一九六章 大风起兮三一三章 迎而战之四七六章 下一个目标二五一章 虚晃一枪六二六章 孙策的挑战八三二章 当头一棒四三零章 徐庶弄险九三七章 胜亦难欣然六零九章 龙凤齐献计八六一章 双喜临门三八九章 飞马踏阵一五三章 煮酒论英雄第44章 连环计中计二二八章 后院失火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二七四章 十荡十决八六八章 兖州先哨战二六一章 白马义士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五三二章 龙凤齐至六四零章 王羽的远见二六零章 寻他千百度一二零章 穷途末路三七三章 风轮水转一一七章 溃围而出七四五章 长久之策六零二章 工艺与海外二八四章 舆论体系八二一章 愿者上钩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九一四章 势如破竹五一二章 声东击西九二二章 危险的赌注七三六章 胡人的挣扎四八一章 千头万绪六四一章 英杰辈出二三七章 海上群狼三八一章 飞渡大河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四四七章 骠骑名录三零二章 就是欺负你七三七章 徒劳的伏击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第92章 风火七星坛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军六五四章 吕布的决定七九六章 进击的骑兵一八二章 勇不可当九三四章 开路有铜钱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二六一章 白马义士第75章 顺风顺水五二六章 静中有动八零七章 分歧与对峙三二九章 夜袭茌平六零六章 江淮变局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七二五章 三家分荆八五一章 乐在其中六八五章 佳话良缘六三八章 煽动与图谋八零二章 不祥的预感七六六章 心病难治七二二章 三方竞速八二九章 事难兼顾六一零章 袁术的筹码二一八章 换汤亦换药一六三章 步步进逼第38章 纵马任西向九六一章 逝者如风三零三章 战不约期一八四章 名声剧振七一零章 神医华佗五七九章 陈登对策三四七章 环环相扣六六六章 时尚高唐八九一章 意外决策一九二章 曹操的决断八二九章 事难兼顾八三四章 不得不缓一四二章 国器之才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四四三章 一语破天机四零七章 计从何出第59章 威势凌群雄一零七章 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