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一章 昨日重现

“开门!是谁?娘的,刘疤瘌,你这龟孙连老子都不认得啦?那年你被龟孙咬了后腚,是谁把你救活的?当年老子没走的时候,就说你有升官发财的命,怎么样?现在当上小帅就不认得老子啦?”

城门是关着的,不过这难不倒徐图,他用独有的叫门方式,引得城头上一阵骚动。

“黄天在上,俺这是眼花了,耳聋了吗?小的们,你们都来瞅瞅,看看这是谁来了?这不是徐大师吗?”

“真的是大师!俺记得他下巴上那撮胡子,跟山羊尾巴似的,看过一眼准忘不掉。”

“还有他的罗圈腿……”

徐图的脸一下涨得通红,本来想抖把威风,在同僚面前显呗一下,谁知道架子还没摆足,老底先被人给戳穿了。

黄巾军中虽然也有等级,但上下之分并不鲜明,除了几大首领之外,没人会对上级毕恭毕敬的。所谓的地位,也就是在冲锋时可以站得靠后点,抢东西的时候可以靠前点罢了。

管亥和赵柳笑得前仰后合,平时徐图除了和徐庶攀亲戚,就是吹嘘他在白波时代的辉煌。虽然没几个人信他,但架不住他一直说,听得久了,也就默认了。结果这家伙今天漏了底,就算脸皮再怎么厚,以后也没脸再吹嘘了吧?

徐图老脸丢尽,恼羞成怒了,指着城头,跳着脚骂道:“赵孙,周二,你们这些兔崽子,这么长时间不见,不念老子的好,光数落老子的毛病。哼,都给我等着瞧,等老子回头得了空,非得做法咒你们几个一辈子娶不到媳妇不可!”

“吱……嘭!”骂声被淹没在了一阵晦涩刺耳的摩擦声中,最后的一声大响过后,城门洞开,几个身上穿着皮甲,腰中悬着战刀,军官模样的青年快步迎了出来。

“大师。看您说得什么话?这不是冷丁看到您,大伙都高兴吗?至于要喊打喊杀的么?”

“哼,现在知道怕了?告诉你,晚了!”

“大师,您看您。这可是清减不少,路上长途跋涉,累的吧?”

“累个屁!这两年,老子跟随主公,转战几千里,谁听老子说过一个累字?老子这就是被你们气的。”

站位稍微靠后的几个,都是嬉皮笑脸的。虽然话说的严重,但语气却很轻松。为首的那个看年纪也就二十郎当,举手投足间倒显得很沉稳。

待众人寒暄完,他才开口。一开口就暴露了他先前的沉稳,纯粹是强自压抑出来的,他一边向徐图背后张望,一边问道:“徐大师。您这是从青州来的?小天师他老人家来了吗?是青州来了大军,来救咱们了吗?”

说着。他已经看到了徐图身后形象各异的三个人,眼中明显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主公日理万机,忙得很,哪有空来这儿?”骂归骂,徐图终归不忍看到昔日同伴失望,他避重就轻的答道:“不过你们也别失望,主公没忘记大伙儿,这不,他委派了元直将军来此,就是救咱们来了。”

“元直将军?”几个年轻人看向徐庶,都为对方的年龄所震惊。

看这模样,这就是个少年,特别是擦去脸上的伪装后,露出了那一脸阳光,任谁也不会高估他的年龄。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又不是小天师亲至,能破解眼前的死局,成为几十万白波的救星?能靠得住才怪。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他身后只有两个人,而非千兵万马。

传奇之所以为传奇,就是因为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你们不知道元直将军?”徐图失声叫道,脸上的惊诧神色,不比几个昔日同伴少。

“没听说……”白波众将齐齐摇头,为首的刘疤瘌摇了一半,惊觉这举动有些失礼了,连忙咳嗽两声打断同伴,解释道:“咳咳,俺的意思说,河东这地方这么偏僻,中原的消息根本传不过来。”

“那倒也是。”徐图体谅的点点头,继而话锋一转,口沫横飞的说上了:“你们这些家伙就是没见识,现在在徐州,在兖州,谁不知道元直将军的大名?在徐州,光是徐元直这三个字,就能止小儿夜啼,令恶鬼退散……”

徐庶的经历本就很具传奇性,徐图这张嘴,更是厉害,一分都能说成十分,十分的让他说出来,直接就天花乱坠了。

刘疤瘌等人的反应就不用说了,听得眼睛发直,舌头发僵,嘴唇抖了老半天,也发不出声音来。直到徐庶看天色将晚,打断了徐图的长篇大论,众人这才算是喘匀这口气,由衷感慨道:“小天师的部将,果然也是沾了仙气的,很有小天师当年的风范啊。”

徐图这番唇舌没有白费,回过神后,白波众将对徐庶的态度都热络了不少,虽然没像对王羽一样奉若神明,但说话时却也没什么避讳了。

“韩将军确实有这个念头,元直将军,大师,你二位有所不知,前面打得太惨了!李、郭二贼用兵的手段不是一般的狡猾,每次正面挡住他们,事后都会发现是中了诱敌的计策,西凉骑兵就像是无所不在似的,随时会从任何一个角落里冒出来,让咱们防不胜防……”

“用兵什么的还在其次,关键是他们四条腿啊!咱们这两条腿就算跑断了也追不上!西凉贼子手黑着呢,他们总是避过军阵不打,专门偷袭屯田点,能抢东西就抢东西,能掳人就掳人,来不及做这些就烧杀一空。这些贼,俺们与他们不共戴天!”

“现在谁都知道坚持不下去了。本来还有人指望郭太念在黄巾一脉的份儿上,伸手帮忙,韩帅这才撤了闻喜的守军,也没搬迁粮食和人丁,结果……”

“这一来,人心算是冷了。明眼人都知道,重新合流,只会被郭太一口吞下去!领头的一个也别想跑,剩下的也没好日子过,郭太就知道抢抢抢的,走到哪儿都是一片白地。经过了这两年,大伙儿才知道,那种日子没个头……”

城内也是空荡荡的,特别是南城方向。靠近城墙的屋子全被拆毁,代之的是一条宽且深的壕沟。城头上堆满了滚木、礌石等守城工具,但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弓弩、挠钩却是寥寥可数。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低沉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回荡着,很远之外都能依稀听到回声。为了保卫家园。维护一度过上的美好生活,白波将士已经拼尽了全力,可最终还是无可挽回的走向了败亡。

“事态无可挽回时,韩帅打算屈从郭太,那另外三位呢?”证实了先前的猜想,徐庶心情反而没那么沉重了。

尽管他也知道,韩暹这种人下定了决心之后就很难劝说。他现在也拿不出说服力十足的计划——这种计划根本不可能存在。想破必死之局,唯有冒绝命之险,没有风险,就不可能有收获。而这种倾向。与韩暹那种人的思维方式是截然相反的。

“李帅和胡帅是坚决反对的,原先在白波谷的时候,他们就和郭太不对付,现在当然不肯走回头路。不过他们也没别的办法。只是一直叫着要死战到底,肯听他们话的人并不很多。杨帅还在犹豫。如果杨帅也支持,此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刘疤瘌的语气中充满了绝望,投降郭太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可那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刚过了两年好日子,那种看不到明天的日子,谁还愿意去过啊?

“现在城中主事的还是杨将军?”徐庶心里有底了。基层军官都这么想,大多数人应该还是心向自家主公的。

韩暹为人固执,当年主公也是从另外几个人身上下的手,自己不妨也学上一学,先稳住中间派杨奉,然后策动李、胡两个坚定支持主公的。最后来个先斩后奏,策动李、胡对付郭太,等木已成舟后,韩暹纵然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的设想很好,但刘疤瘌却出的答案却给了他一记重击:“不,四位渠帅都在。”

“怎么会?”徐庶微微吃了一惊。

“西凉军似乎知道郭太抢夺闻喜的消息了,李傕的主力离开了解县,疾行百里,攻下了汾阴,郭汜也退到了盐池以南,然后派了使者来……几位大帅正在商议此事,已经议了一整天了,听说吵得很激烈,李帅一度亮了刀子出来……”

徐庶这下头疼了,内忧外患,他刚想好的策略又不管用了。内部矛盾已经表面化,这个时候再用激烈的手段,无疑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搞不好白波甚至会在一场内讧彻底分崩离析!

“老韩,这两年你做的事,大伙都看在眼里,俺佩服你,承认你是为了大伙着想。可这件事上,你绝对是错了的!降郭太,后果会是如何你知道吗?那就是大伙儿都被他填了沟壑!”

“西凉贼子的战斗力你也见识过了,要知道,他们是小天师的手下败将,没有徐荣,西凉人连曹操、孙坚之流都打不过!咱们对上了,结果如何?一败涂地!压根就没有无还手之力!”

“就郭太那两下子,他把河东抢光,不用人教他,他都得率众渡河,去攻打弘农、长安,甚至洛阳!到时候大伙儿不死怎地?”

“你劝他?他要是能听劝,当初咱们也不至于撇下他!这两年咱们堵住了他南下的路,他干什么了?在汾河边上种田吗?才不是,他去并州和匈奴人勾勾搭搭,然后一起去河内打劫!他不抢劫,除非狗不吃屎!”

打断徐庶沉思的,是一阵宏亮的咆哮声。原来不知不觉中,众人已经到了城中心的郡守府,咆哮声是从议事厅中传出来的。

从语意中,徐庶知道,此人不是李乐就是胡才。以他所知的白波四帅的情报,李乐性烈如火,武艺也是称冠众人,说话者是李乐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下一刻,一个低沉声音验证了徐庶的猜测。

“李兄弟,你说的这些都没错,可事已至此,除了尽人事听天命,还能如何?我知道你和郭帅不睦,但几十万人的性命,总也重过你二人的个人恩怨了。你若有脱困良法,我当然听你的,可你若没有,韩某不才,蒙君侯以我稳重,令我执掌大局,我总要给兄弟们找一条活路!”

李乐高声怒吼:“办法当然有,唯死战而已!”

韩暹也火了,声调骤然提高:“不行!”

“站着死,也好过跪着活!不行也得行!”李乐声音更大,咆哮声中,钢刀出鞘的异响赫然响起,闻者惊心。

“呛啷!”

“李乐你要干什么?”

“保护韩帅!”

“投降者死!”

有了个开头,厅内顿时就乱了,拔刀声,喝骂声,怒吼声响成了一片。厅外等待通报的白波众将无不面如土色,露出了等待末日降临般的神情。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越的声音宛若龙吟,在一片嘈杂声中脱颖而出,清清楚楚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韩将军差矣,李将军见事也多有缺失,且让徐庶为诸位分说一二。”()

六三六章 回马一枪三零二章 就是欺负你五九四章 四面吴歌四二三章 骂死袁绍一二二章 无名神将五九三章 斩将破敌六七四章 穷的只有粮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惊五三二章 龙凤齐至九二九章 风冷心亦寒五七五章 丰厚遗产三三零章 冥冥中闻声四二五章 身前身后名三八零章 天堑不为险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二六七章 碧血染黄沙八九五章 临阵部署六二九章 江东十三骑五一零章 回归正朔九六二章 不战屈恶来八二六章 时代的湍流五五三章 扬帆东渡第24章 相识莫恨晚三八零章 天堑不为险四二一章 灭军杀将五三九章 夜宴议政事五零八章 逆转再逆转五二七章 再生变数三六七章 理论连实际二七四章 十荡十决六三一章 千载传承一一七章 溃围而出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惊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九三一章 终极战略第5章 世事总无常三二一章 且战且退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六六四章 依依惜别二零二章 战略部署第25章 世态在人心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三四六章 决死突围战二二七章 搅动局势七六二章 借刀杀人七三三章 任务与情报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第17章 夫战,勇气也八三一章 花开两朵六四六章 拖就一个字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第90章 驱狼搏虎七一三章 夜袭与破袭九七二章 席卷势成第93章 剑指何处八八九章 淮南军溃灭第26章 敌友难分明七五五章 如墙而进第96章 一战定河东五一二章 声东击西二三二章 顺水推舟一七零章 风云变幻九五二章 赵云弄巧一七零章 风云变幻一二三章 最强的对手一九七章 莱芜攻防战第36章 枭雄刘玄德八七六章 沉重打击三八零章 天堑不为险三三三章 战法有专精五一五章 危难之际第57章 拔剑即生死四二二章 战后关系九五九章 白马为名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五六章 异变陡生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胜八三四章 不得不缓九二零章 尘埃落定六一八章 猛将对猛将三五四章 宜在速决二一四章 一败涂地七八六章 寻根究底九三七章 胜亦难欣然一四一章 骠骑遗阵第92章 风火七星坛一四一章 骠骑遗阵二九八章 以攻为守六二九章 江东十三骑第38章 纵马任西向一二二章 无名神将第41章 何处藏玄机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二七五章 决胜一着第35章 成败转头论四二零章 围而尽杀之四四七章 骠骑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