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五章 找茬与反制

五三五章 找茬与反制

王羽原本不知道诸葛亮等人的确切年龄,后来从石韬口中得知,庞统是光和二年生人,也就是公元一七九年,诸葛亮小庞统两岁,黄月英再小一岁。眼下正是初平三年的夏天,三人分别是十四、十二,十一岁。

一个虚岁十二,周岁只有十一的少年,在后世小学都没毕业呢,按说就是个小屁孩罢了。可王羽眼前的这位少年孔明,单看气度,听其谈吐,却俨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没见到人,印象还不够直观,现在看到人了,即便是早有准备的王羽,也觉眼前陡然一亮。特别是与那双充满了自信的眼神一对视间,王羽百分百的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少年孔明!

锋芒毕露的孔明!

诸葛亮心里自然也是吃惊的,但凡是听说过王羽的名声,然后再见到他本人的人,都会有相似的感受。

太年轻了!

作为坐领二州,拥强兵十万众,势力堪称天下至强,问鼎希望极大的一方诸侯,王羽年轻的简直令人发指。嘴唇和下颚上的胡须还很淡,连十八岁都没到,却一手一脚打出了偌大江山的一方豪雄?

这么巨大的反差,真是让人怎么想,就怎么别扭呢。

诸葛亮不会承认,自己会中石韬的激将法,倒有大半是出于对王羽的不服气。但在真正面对王羽的一刻,想要较量一下,分个高低上下的心情还是占了上风。

要较量的当然不是武艺,而是政略。正好可以借着对方的问题展开。

琅琊的诸葛氏本就是望族,若非诸葛亮的父亲早逝。诸葛亮兄弟也不会跟随诸葛玄离开家乡,辗转到了荆州——诸葛玄当年带着诸葛亮兄弟离乡时。本是去豫章当太守的,结果被袁术横插一脚,以朱皓取代了诸葛玄,后者无奈之下,这才去了荆州。

所以,诸葛亮受的是很完备的世家教育。

世家教育,对气度的要求很高,讲究泰山崩于前,神色不为所动。因此。虽然此刻他心下各种情绪交集,但神情却丝毫没有变化,看起来就是打量了王羽几眼,然后便从容作答。

“王将军因势利导,以商路之利引导商贾趋之若鹜,进而降低,甚至使得兴师动众之举犹有反馈,不可谓不高明。然则,商贾本就不事生产。只是往来贩卖,囤积居奇,就能获得暴利。自商周交替以来,历朝历代都严格抑之。经商者尚且众多,若再加以鼓励……”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看着王羽。沉声问道:“古之圣君治政,或以仁。或尚德,却从未有人以利引导。王将军行此前所未有之举。可有想过,天下趋利,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有否考虑过,华夏几千年来,鼓励农耕,抑制商事这些行为中蕴藏着怎样的道理呢?”

说着,他指指桌案上的文卷,寒声问道:“莫非将军真的以为,就凭这些急就章,就能消除崇商的诸多弊端,只取其利么?久闻骠骑将军天纵之才,智勇双全,今日一见,却也不过如此。”

诸葛亮用的都是反问的句式,很有气势,语气也非常有压迫性。但在青州众文武听来,就不是那么个滋味了,这可是对自家主公的不敬!

特别对糜竺来说,桌案上的那些修订中的政令,可是他按照王羽交待的精神,呕心沥血写出来的。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也凝聚着他的心血,此刻被拿来作为攻击主公的武器,怎由得他不恼火?

糜竺这个谦谦君子都是如此,遑论太史慈、魏延这样的武将,要不是被王羽伸手按住了,这俩家伙早就用拳脚招呼上了。

先揍他丫个鼻青脸肿,口眼歪斜,然后再看他敢不敢继续大放厥词。

特别是魏延,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瞅见这个很臭屁的小子,他心里就一阵不舒服,就像是猫和狗互相看见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似的。

不顺眼在先,随后又听到对方对自家主公不敬,魏延这火可大了。尽管已经极力克制了,可以王羽的力量,依然觉得很是吃力,差点就被他挣脱开冲上去。

王羽心中惊讶,难道没发生的历史,也会有因果宿命之说么?不然这股浓浓的怨念,是从哪儿来的呢?

王羽自己倒是没生气,倒不是他脾气多好,只是他已经看出小孔明心里那点小算盘了。

激怒自己邀名?亦或单纯给自己个难堪,无非就是这种套路了。古代文人很喜欢用的一招,特别是明朝的士大夫,专门靠这种招数来骗廷杖,谁要是挨了皇帝的一顿揍,比考上状元还容易成名,能荣耀到祖宗八辈去,连祖坟上都要冒青烟。

诸葛亮先前和糜竺说话,情绪控制得很好,现在一面对自己,就摇身一变,成了狂生,这里面的门道,不是明摆着么?

生气就上当了。

王羽不紧不慢的答道:“诸葛兄弟引经据典的说了这许多,却是答非所问。本将问的是,若你与子仲易地而处,要如何拟定这商法?莫非小兄弟也不知道答案,只会吹毛求疵的挑毛病,所以顾左右而言他,打算蒙混过关?”

“哪有这种事,我只是……”诸葛亮原以为,对手年轻气盛,应该受不得激,被自己厉声责问后,就算不恼羞成怒,也会暴跳如雷,谁想对手全然不为所动,倒是反过来将了自己一军。

想完善商法却又谈何容易,别说这个时代的人了,就算放到后世,商法的弊端也是层出不穷。就算后世书里的那个多智近妖的成年孔明来了,也没法子一下就完善好啊,何况现在这个十二岁的。

再说了……

诸葛亮转念想想,发觉自己好像是上当了。

他本来是挑毛病找茬的。被王羽这么一说,怎么好像变成对方的下属。要帮忙出谋划策了呢?不对,这件事大大的不对。自己来青州,可没有打算在这里长住,甚至出仕的意思。

怔了怔,诸葛亮反驳道:“王将军此言大是不妥,你鼓励商事本身就是错的,就像是树一开始就是歪着种下去的,就算制定再严密的法令来矫正,又岂能如愿?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就是这个道理。再说亮又非将军属下,又哪来的义务为将军出谋划策?将军若真的肯听良言,还须从治政根本修正才是。”

王羽摇摇头,看着诸葛亮,叹口气道:“所以说啊,你就是不懂,所以乱挑毛病,最后较起真来,却又胡乱推诿。军国大事,岂能这般儿戏?”

他不理会诸葛亮说的那些大道理,语气倒像是在哄小孩,对惹了祸的调皮孩子发出了恨铁不成钢的叹息一般。

糜竺、石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站在那里发呆,但太史慈、糜芳等人却凑趣似的大笑起来,一个个都笑得恶形恶状的。

他们原本也不关心治政之事。只知道,自家主公在战场上无敌。在政略上也无所不知,听着就是了。想那么多干嘛?见这个很臭屁的小子吃瘪,被主公当成小孩子耍,他们心里这口恶气算是宣泄出来了。

“名震天下的王骠骑只会胡搅蛮缠,以大欺小么?”诸葛亮怒了,大声说道。

少年老成,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评价,比神童什么的还重要,这年头神童太多,已经不稀奇了,能在少年时就被人当做成人看待,这才是最让人自豪的,为此,他还提前给自己取了字。

现在王羽把他当做小孩来耍着玩,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是我胡搅蛮缠,只是有很多道理,你的确不懂,偏偏还要装懂……”王羽还是那副摇头叹气的神情,眼中还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怜悯神色,看得诸葛亮不由得火冒三丈。

“王将军,一味哗众,可不是人君之道。你既然摆出了由人论证的姿态,难道就是打算用这种含糊其辞,敷衍了事的姿态应付吗?”

“也罢,那本将就与你分说分说这个道理吧。”王羽很和气的点点头,“房梁歪了,当然会导致整个房子都倾斜,但树却不一定,因为树是有生命的东西,有灵魂,所以即便种歪了也有可能长直,种的直,也有可能长歪。”

他说的很笃定,包括诸葛亮在内,众人却都听得惊疑不定。

植物有生命,应该属于玄学领域;树的生长规律,更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在场的人虽多,各有学识,但谁也没研究过这么偏门的学问,一时间都是听得发愣。

“空口无凭,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诸葛亮虽然心中惊疑,但并未气馁,强作镇定,反问道。

王羽慢悠悠说道:“实践出真知,证据好说,现在刚刚入夏不久,找几颗树种下去也就是了,等到来年,本将说的有没有道理,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好,一言为定,到时……”诸葛亮下意识应着,话说一半,却忽觉有异,心念一转,顿时发现问题了,他指着王羽,失声叫道:“咦?不对,你,你使诈!”

“哪有?”王羽摊摊手,以示无辜:“话都是你自己说的,本将只是指出其中谬误,并与你印证罢了,谈不上使诈吧?”

“可是……”诸葛亮也有点发懵,他有点想不通,好端端的找茬,怎么突然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的生长虽然比人快,但没个一年半载的,也不可能长成,就算花上一年时间,也未必就能验证得出王羽说的道理来。

如果非要在这件事上辩个水落石出,那不就把自己也给栓在青州了?

诸葛亮认为,自己可不是士元那种老实人,一听人忽悠什么被看重,就颠颠的跟来了;更不是月英那个疯丫头,才到了一天,就疯的没了影子,比在家里还有活力。王羽这次邀自己三人前来,不一定藏着什么深意呢,怎么能轻易听从他的安排呢?

“其实,就算抛开你随口打的那个比方不谈,你说的也不全对,你要看证据?好,本将拿给你,子方……”

“糜芳在此!”糜芳应声而出,心里很激动,主公这是要出手教训这个臭屁小子了吧?第一个想到咱,这大舅哥的待遇果然不一样。

“你去叔治那边,把连日来记录的案卷取来。”王羽吩咐道,语气淡然。

“啊?”糜芳大惑不解,正迟疑间,糜竺的脚已经无声无息的踹了过来,低喝道:“还不快去?”糜芳如梦方醒,一溜烟跑了。

过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后跟了几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捧了一大叠文卷。

进屋看向王羽,后者随手指点,让他们把东西放下,然后转向诸葛亮,笑道:“证据就在这里,小兄弟何妨看过再说?”

诸葛亮将信将疑的拿起一卷文书,览目一扫,便即翻页,随后又是快速看过,随翻随看,竟是毫不停留,全然不似在看书,倒像是检查纸张质量一样。

连续几本都是如此,直到第四本,他阅读的速度终于慢下来了。他仰头闭目,深思了片刻,然后突然有了动作,一个箭步跳到糜竺的桌案前,从一堆文书中快速翻出一本,然后两相对照着看了起来,似乎在印证些什么。

再过片刻,他终于从书里回过神,看向王羽,却是皱眉不语。

“怎么样?有趣吧?”王羽意味深长的笑着。

“王将军,你确定这种方法可行?”诸葛亮不答反问。

王羽微笑说道:“没试过,怎么知道行不行?到底能不能行,行的话有几成可能性,你何不自己去看?”

“的确如此。”诸葛亮缓缓点头,随即转过头去,不再看王羽,埋首于山一般的文卷之中。

王羽见状,向众人打了个眼色,静静退了出去,转头时,嘴角那抹笑意却再也掩盖不住。

二二九章 辽东公孙度六六一章 乱起乱平四八三章 设立商业司八二七章 妙笔陈琳六三六章 回马一枪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九四零章 烟攻如天助七一八章 疾风出塞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八三五章 好人不长命二零七章 战歌嘹亮三三四章 夜战八方六一三章 一语服群儒八五八章 凌厉杀机五七八章 两路夹击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八八八章 先见之明七六八章 所谓教化九一三章 利剑出鞘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九二一章 扑朔迷离七四六章 黑云压城八零二章 不祥的预感九七三章 天心难测二二零章 田丰来访第96章 一战定河东五二七章 再生变数七二八章 救援之议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二九二章 无双骑射八二五章 定北诸事八四五章 形势与变局三零八章 大战在即八五七章 锦帆甘兴霸一八六章 俊杰何其多五一零章 回归正朔第38章 纵马任西向三四七章 环环相扣九六九章 孙策兵败六三三章 张颌论武五六零章 暗影浮动八一九章 态度的转变八二六章 时代的湍流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谋四二九章 强弱之势二一二章 小天师张宁九五五章 箭岚破甲三四三章 枭雄是本色八一九章 态度的转变八五七章 锦帆甘兴霸三一六章 阵前相见二四六章 针锋相对四三一章 辩才无双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七一六章 逆袭落空七零四章 杀手锏对决二九七章 相交贵相知三一五章 程昱之谋一二五章 暗中较技一四九章 势不可挡七九二章 不变应变第200章 以正对奇七三零章 许攸毒计四零四章 四重杀阵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恼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一六零章 选锐与筹谋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第80章 意外连连六零四章 能者多劳四四四章 四大军师六六一章 乱起乱平七六五章 大战之后八九一章 意外决策一三六章 超强斥候战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二四五章 生机勃勃五七零章 门阀之害五六零章 暗影浮动三八四章 进击与抵抗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七二一章 强突猛进五四一章 只重实惠六九三章 胡尘遮天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军六五一章 阴谋浮现一三八章 阳人之战九零六章 龙山会战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第62章 富贵险中求六三一章 千载传承第79章 追魂索命六一二章 他比你强二八七章 集思广益二八一章 围魏救赵二七九章 义从易主五七三章 扮猪吃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