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一章 恐怖组合

沂山号称东泰山或小泰山,臧霸等人在琅琊国起兵,却被称为泰山贼,就是出于这个缘故。

这里虽然是山区,但却并不闭塞,有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又有连通徐州北部各郡国的沂水流经,只要通行的不是大队人马,其实这里是个交通相当便利的地方。

王羽选的捷径,就是从齐国沿着巨洋水逆流而上,然后穿过群山之间的小路,抵达沂水流域,最后沿着沂水一路南下,直抵目的地郯县。

这条路径虽然崎岖了些,但这一带的地形都这样,就算绕行其他路线,同样免不了在群山之间折腾上一遭,哪有走直线来得便利?

另一桩好处就是,路上的风景极佳,若非王羽心中有事,这一趟倒是很有游山玩水的味道。

极目四方,连绵的群山上山花浪漫,春意盎然,间中点缀着野林疏树和萦绕而过的河流小溪,衬得幽深的山谷也变得靓丽起来。

一处处的飞瀑流泉,奇峰秀出,不时出没林间,用好奇的目光看着王羽一行,当王羽等人举目回视时,又迅速跑开的各式小兽,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大自然美得使人悠然而神往。

王羽一脸悠然,庞统、诸葛亮也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特别是后者,虽然年纪不大,但数年从琅琊迁移去豫章,再从豫章辗转至荆州,最后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家乡。一时间,少年也很有种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近乡情怯的感触,以至于他忽略了身遭的动静。无暇向王羽求教亦或找茬了。

王羽这会儿也没空理会他们,而是不无好奇的打量着身边的一位雄壮少年,而张颌策马走在另一侧,正向王羽介绍着:“文向是莒县颇有名望的游侠儿,年纪虽少,但名声不小,末将屯兵莒县,奉主公之名,设立了招贤馆。招募贤才……”

想统一天下,治理天下,光靠历史上有名的名将可不够,后世有句话不是说了么:历史是由无数默默无闻的人构筑起来的。

何况,王羽这个伪三国迷。看小说只是观其大略,记住的内容比大略还少,说白了就是看个热闹。他凭借回忆前后抄录下来了百十个名字,听起来很多,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这里面有不少已经被他招揽了,而没招揽到的,多半也是各有其主。由于治政理念、价值取向等原因,想挖角也不太可能,所谓的骠骑名录,名声越来越大。但效用却日渐降低。

其实名录里的一些名字,压根就是找不到的,比如王羽写在赵云之后的姜维,这位诸葛亮的后继者压根还没降生呢。王羽随手写下来了。结果忙坏了青州的密探们,因为这个名字高居名录第二位。评价尚在太史慈之上,肯定是搜寻的重点啊!

结果正主儿根本不存在,再加上搜索的地方还是天水那种荒僻到极点的地方,分派到这个任务的密探自是苦不堪言,连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青州这么大的盘子,王羽当然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方式搜寻人才,泰山书院和张颌口中的招贤馆,就是他的补救措施,或者应该说,是招募人才的正规途径。

实际上,早在青州新政实施之初,和后世科举有些相似的招贤制度就已经展开了,糜贞就是通过这个方式,进入将军幕府的。可由于泰山书院的存在,很多慕名而来的读书人更愿意先进书院进修一番,然后再出来做事,很大程度上分薄了招贤令的作用。

汉朝的太学机构,就是和后世国子监,或者中央大学差不多的东西,在里面就读过的人,某种意义上就算是天子门生了。

泰山书院是王羽亲手创立,主持书院大局的,更是他的岳丈蔡邕以及夫人蔡琰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但凡有点见识的,都会想到差不多的方向上去。

因此,招贤令的效果一直没有凸显出来,倒是骠骑名录被炒得沸沸扬扬,泰山书院红红火火,这就是王羽和田丰等始作俑者始料未及的结果了。

尽管如此,招贤令还是一直存在的,在青州的领地扩大后,招贤令的审核机构,也不再仅限于都府高唐一地,而是在各郡的治所都设有招贤馆,负责对应募人才的初审和评判。

张颌是武将,当然不会掺合行政事务,但偶尔有武人来应募,招贤馆的官员们还是要借助他的眼光的。

“文向的年纪太小,只有十四岁,招贤馆的官员虽然未曾慢待于他,但也以此为由,笑着劝他回家再等几年,或者去书院报名,先学些兵法韬略。他却不肯,自称武艺精熟,略通兵法,纵然不能做上将,也可为冲将,众人见他说得有趣,便考校了一番……”

“众人本是存心让他知难而退,拿了两个最重的石锁过来,说能拎着任何一个围校场走上一圈就算过关。结果他一手一个,将两个训练膂力用的六十斤石锁同时提起,当铁锤挥舞着在校场上耍了一整圈!”

张颌的话里带了几分唏嘘之意,道:“英雄出少年,末将这般年纪时,可没这等膂力。”

“张将军过谦了,盛只是一时血气上涌,仗着有几分蛮力,逞强而已,您这样说,盛实在是,实在是……”少年在王羽面前本来就有些拘谨,再被张颌如此盛赞,更是窘迫的玉面通红,手啊脚啊,都不知往哪里放了,要不是骑在马上,说不定走路都会绊倒。

王羽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紧张,像是听故事一样,饶有兴致的追问:“后来怎样?”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他对眼前的少年并不陌生,徐盛徐文向,可是东吴的大将,特别是在三国后期,是很出彩的一位大将。

只是王羽对他没多少了解。以为对方也是和姜维的情况差不多那种,故而压根就没让人去找。谁知道对方突然就这么冒出来了,还与张颌先发生了交集。

“众人皆惊,通知了末将,末将一时见猎心喜,和他交手了几招……”张颌满面赞许的做出了评价:“马上、步下的功夫都很扎实,加以时日,必是主公麾下的又一员虎将。”

“盛只在张将军手下走了二十招,还是张将军有心相让……只有见识过了。才知道自己先前的狂妄是多么可笑。”徐盛半是解释,半是感慨的说着。

他的模样,倒是勾起了王羽年少时的回忆。少年不识愁滋味,特别是有些本领的人,一个个都是心比天高。直到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山后,才会突然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有人会就此沉沦,自暴自弃,也有人会知耻后勇,更有动力。

徐盛应该用不着自己担心,毕竟是历史上的成名人物,毅力和不畏难的心志肯定是不会差的。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想了想,王羽做出了决定:“儁乂,就让文向跟在你身边吧,先从亲卫做起。将来若是有了功劳,就作为你的副将好了。”

“谢主公!”张颌、徐盛俱都大喜。

前者爱惜徐盛人才,有心收个弟子,但不得王羽首肯。终究不敢逾矩;后者见识过张颌的武艺兵法,早就佩服得不得了。他本就期望能从行伍开始,不想浪费时间去书院进修,跟在张颌身边接受教导,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

说话间,一直没出声的赵云突然策马而近,轻声唤道:“主公……”

王羽转向赵云,只见对方的神色颇为凝重,沉声说道:“已经是第五批了,恐怕贼寇已经快要按捺不住了!”

赵云说得语焉不详,可在场众人却都在第一时间,领会了他的意思。

从王羽南下,进入山区开始,沿途就一直在被人窥探着,有时是零星的哨探,有时则是规模以上的人马靠近!

这些异常,都落在了赵云眼中。

若是研究透彻了,赵云特异功能般的直觉,其实也没那么神乎其神,就是敏锐观察力带来的增益效果罢了。赵云的腼腆,和庞统的全然不同,他话少是因为他随时都在观察着环境、人、以及其他什么。

如果说诸葛亮的脑子象中央电脑,赵云的观察力就像是智能化的高清摄像头,只要视野所及,就算再纤微的异常情况,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就像是一只雄鹰,在这个时代,赵云是最好的斥候和先锋将领。要是放在后世,王羽可以轻易把他打造成世界头号的狙击手。

因此,尽管是在山区,山贼的动向也很隐秘,但他们的所有侦察和试探,都王羽都了若指掌,靠的就是赵云的这双锐目。

“很奇怪啊。”王羽摸着下巴,有些费解。

对泰山贼来说,如能伏击了自己,肯定是赚大了,别说是功劳,想借机一跃成为真正的诸侯也不是难事。可问题是,伏击最好的办法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不是打草惊蛇。

这前前后后的侦察和试探,就算没有赵云在,普通的斥候也能侦察到大部分,臧霸那些人孤注一掷的搞出这样的阵仗,所为何事?

“或许是想逼迫我军后退、绕行,借此扬名?”得到王羽的认可,徐盛也活跃了不少,第一个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不会。”诸葛亮摇摇头,“臧霸本就是泰山人,从君侯回返青州就在关注,他对君侯应该很了解,不会这么天真的。或许他只是想以此来惊扰我军,达到草木皆兵的效果,最后才一举发动吧?毕竟现在还是在东莞境内,张将军的步卒随时都可以来策应。”

张颌对琅琊的战略是以围堵为主,沂蒙山区实在太大了,八千兵听起来很多,真的洒出去,八万人也未必够用。他这样的宿将,当然不会犯随意分散兵力,被人各个击破的错误,他的八千大军分成了四路,分别驻守在几个要道上,互为应援,结成了封锁线。

王羽现在选择的这条路上,就有他的一营兵马驻守在东安城。

“其实,末将有一个想法……”众说纷纭,张颌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看看王羽,又看看徐盛,将计划简要的说了一遍。

“文向武艺不错,身形也与主公颇为相近,若是以他为替身,离开大队,暗中潜行,很可能会吸引到山贼的注意力,等山贼大举出动,我军便可以聚而歼之了……未知主公意下如何。”

这是个将计就计的办法,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徐盛是新来的,并不为外界所知,以他的武艺,如果被山贼发现行踪,进行试探,很可能会给对方造成王羽离开大队,暗度陈仓的印象。

只要青州军利用这个形势,布置妥当,倒是可以将风险压缩到极低,还能顺利完成目标。

当然,担任诱敌任务的徐盛肯定很危险。不过,看徐盛自己跃跃欲试的神色,和张颌说话时的凝重,在主观方面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

王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突然转向赵云:“子龙,你怎么看?”

赵云缓缓摇头,说的话也是一针见血:“暗中潜越不似您的作风,贼寇未必会上当。”

“何况……”另一个声音同时响起,庞统有些迟疑的说道:“贼寇另有算计,说不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以巧计应对,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张颌眉头微皱,并非着恼,而是在反思,王羽见是庞统,温和一笑道:“士元,那你觉得贼寇还有什么布置?”

“……统不知。”庞统想了想,摇摇头道:“不过,贼寇的真实意图,肯定是掩盖在这一系列骚扰举动之下,却又与其息息相关的。”

诸葛亮眼睛一亮,接茬道:“士元言之有理,以此再深入思考,贼寇可以采取的策略一共有十三种,其中几率最高的是……”

两名少年异口同声道:“声东击西!”

“好一个声东击西。”王羽笑了。明察秋毫的赵云,再加上卧龙凤雏,就算后面那俩还没长大,这个组合也很恐怖了。想在他们面前耍诡计,别说是区区泰山贼,亦或某位幕后高人,就算是自己也不行啊。

看来,真的有人要弄巧成拙了。

七三七章 徒劳的伏击五六七章 凶残杀阵七零五章 车悬再现四四六章 军师斗法八一五章 贸易战争九五一章 龙战于野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七二八章 救援之议四三九章 祸不单行第8章 汉营先震惊八九七章 如释重负一零五章 以柔克刚五五六章 兖州攻略七八八章 兵未动船先至一四零章 能战方能和八一一章 愿赌服输八四四章 两全其美七九九章 最新动向五一六章 神力奋千钧九五八章 致命一击第51章 不惭世上英二六八章 英杰汇聚六三五章 轻敌与苦战四二六章 招降纳叛四七五章 献捷扬威名三八三章 败中求胜四九八章 武装大游行五一八章 深远影响六零一章 愿者上钩六四七章 直取中宫四三零章 徐庶弄险三零七章 情报战精要七四四章 锦囊妙计五四三章 书院一游八百章 斗智斗力四三四章 民兵战法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三七八章 惨烈攻防战六零五章 凄云惨雾四二九章 强弱之势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一一七章 溃围而出八一九章 态度的转变一四一章 结盟辽东第22章 贾诩入王营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九七七章 江东之变三九一章 赵云发威四八五章 派系与权术四百章 河北终战第4章 月黑杀人夜五五一章 再生变数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一四一章 骠骑遗阵第77章 一石千层浪五九六章 装备换命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三八一章 飞渡大河三三三章 战法有专精七三二章 汉军威武八二三章 新品发布会四五二章 战场之外第67章 三英战吕布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七一八章 疾风出塞三六六章 反贼须专精九三八章 可进岂言退八九六章 时也命也一六三章 步步进逼二一九章 意外连连六四八章 无双陷阵营四五三章 欲静风不止六一九章 关羽的绝招一零一章 汉帝刘协九四三章 寝食难安六四七章 直取中宫七六六章 心病难治五五八章 高调南下八零二章 不祥的预感八零一章 许攸袭营三四二章 怒涛何汹涌一七五章 北海来使二七四章 十荡十决一一五章 一发动全身第23章 何事不得归九二五章 最终抉择一一五章 一发动全身八一九章 态度的转变六五七章 濮阳之乱六一六章 都在行险一八一章 马踏连营四二四章 幽州牧刘虞第14章 枪出猛虎啸六零六章 江淮变局四八二章 政事繁杂一零六章 救国救民八四二章 决战之期五一三章 奇异少年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变一三三章 毒士毒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