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六章 孙策的挑战

六二六章 孙策的挑战

袁术口中的评书,是王羽为了控制舆论搞出的新事物。

汉朝还没有成型的小说戏剧,只有志怪传奇之类的东西,故事可能很有趣,但描述的文字过于言简意赅,韵味和文学性足够了,普及性却很差,大多数人就算有人解释,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

谈不上发明,王羽只是在文学领域上小小的推动了一把,新式的评书就营运而生了。

负责此事的是祢衡,这位王羽麾下的第一骂手不光会骂人,他的才学和口才都是很不错的。对王羽的敌人,他可以极尽嘲讽之能,嬉笑怒骂,皆入木三分,反过来,对王羽,他也是属于脑残粉那个范畴的。

一粉顶十黑,何况还是这么个重量级的拥护者?

王羽随口描述的文学形式,被祢衡迅速吸收,很快发扬光大,在青州已是蔚然成风。此番他做为副使和鲁肃一起来寿春,主要的职责不是谈判,而是做推广来了。

先前袁术府中那个消息灵通的仆从,之前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在使馆伺候,在淮南名士上门拜访鲁肃、祢衡的时候,借职务之便,旁听过几次。

在此之前,消息传播的很慢,都是统治阶层先得到消息,然后向名士圈中扩散,之后由高门世家府中的仆从,或是行走各地的商人一点点的传递到民间。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热情去了解外界的信息,所以就有了后世所说的民智底下,地方闭塞。

但现在。新的舆论推广模式改变了一切。

在青州,对外界消息的敏感度。已经和宋朝时有些相近似了。在寿春的时间还短,但影响却不小。上至袁术这样的公卿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各种评话故事都有流传。消息流传之速,使得探听消息的人都大吃一惊。

江东,秣陵。

“会不会是假情报?”吴景的眉头皱得很紧。

江淮的变乱,本来与江东并没有多大关联。凭借大江阻隔,青州兵锋再盛也打不过来,孙策军的最佳策略就是先平江东,后顾无忧之后。再集中力量,陈兵江畔,或者先沿江攻取江夏,进图荆州,或者等中原大战打响之后,视当时形势采取军事行动。

实际上,就在王羽速败刘备,平定徐州之前,大军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吴郡太守许贡。众文武还为了先对付许贡还是严白虎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孙策的军事实力本就超过了许贡,再加上孙氏在吴郡的故旧亲朋,平定吴郡之战应该是很顺利的。结果,就在这关键时刻。江淮消息传来,孙策当即抛下了在毗陵集结的大军,带着千余精锐返回了秣陵。

吴景有种不祥的预感。

对吴郡的攻势暂停倒没什么。反正许贡是个外来户,在吴郡没有根基。给他时间,他也串联不出什么名堂来。就算他说服了严白虎。后者肯从老巢走出来决战,也不是坏事,反倒是省了大军征讨的力气。

他担心的是孙策有可能做出的决策。

从未有哪一刻,吴景对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姐夫如此不满过,要不是姐夫当年随口乱说话,伯符怎么会落下这样的心病?

老婆是别人的好,儿子也是吗?

伯符勇冠三军,豪爽霸气;仲谋少年老成,年纪虽幼,却已经有了长者之风;其余诸子虽然尚且年幼,还看不出什么,可也都是将门虎子,哪里需要羡慕别人?

吴景心中暗叹,文台一世英名,但这件事毕竟是做错了。

“不会有假。”张昭手捻长须,摇头道:“袁术性贪胆小,虽然不敢与青州正面为敌,但也不可能为了青州奔走。王羽若当真以此设计,他即便不明着阻挠,也会在私底下做些小动作。寿春传出的消息或有夸张之处,大体上应是不虚的。”

“……”吴景嗔怪的瞪了张昭一眼。

好歹也是名动江表的一方名士,怎么这点人情世故都搞不清楚?看伯符这架势,分明就是要渡江和未曾谋面的宿敌去决一胜负了,不想办法劝说,还说什么大体不虚?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吾意已决……”还没等吴景想办法转圜,一直盯着舆图看的孙策突然开口了,他头也不抬,语声如出鞘的刀剑般凌厉:“此乃天赐之机,吾将渡江北上,和鹏举一决雌雄!”

吴景的汗刷一下就下来了,众文武也都是身躯一震。

倒是没人吃惊,以孙策的性格和眼下的江淮局势,他会做出这样的抉择一点都不奇怪。宿敌在眼皮子低下耀武扬威,这种事如果还能忍,那他也不是江东小霸王了,只是这件事的牵涉太多,后果也太过沉重,让大家不得不为之心神震颤。

“伯符,此事还当从长计议啊!”这次发出劝谏的不是吴景,这位国舅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把姐姐搬出来帮忙了,说话的是老臣朱治。

“孙氏奋两代之勇,方有今日之基业,那王羽势头正猛,江淮无人敢当其锋芒,伯符迎而战之,固见勇气,可于大局方面,却未免欠了考量……伯符当慎之!”

朱治是孙坚时代的老臣,资历、地位都不比吴景差,在孙策附庸袁术麾下时,他更是明里暗里多方照拂,为孙策起兵做足了铺垫。所以,他说话也不用顾忌太多,直呼孙策的字,以创业不易相劝。

“青州兵马虽众,但鹏举轻骑南下,带的亲卫却少,吾也不欺他,只带千余精锐,骁将数员,光明正大的渡江邀战。鹏举自负豪勇,岂能避战?若他真的避了,那也不过尔尔,吾又何必在意他?”

换成其他人,孙策肯定不会解释这么多,不过他对朱治还是很尊敬的,所以破例详细解释了一番。

“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也。”

至少在人才方面,江东军已经成了气候,朱治没能劝动孙策,但他开了个不错的头,张纮紧接着就跟进了,引经据典的发表了一番见解。

见孙策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情,老张知道这番大道理又被当成耳边风了,他干脆下了一剂猛药:“主公虽视王将军为劲敌,可彼却未必将主公放在心上。其坐拥数州之地,身负百万之民厚望。若是有勇力者,都向其邀战,他莫非也要一一应战不成?”

说白了,张纮的意思就是,人家王羽地位很高的,不是随便阿猫阿狗跑去挑战,他就会顾惜名声,一一应战的。主公您虽然不是随便的阿猫阿狗,但地位势力都差了太多,现在跑去,人家不理也就不理你了,到时候旧怨不得消,反而又起新仇,何苦来哉?

这话说的虽然有理,同时也很诛心,孙策闻言,脸上顿时便涨得通红,眼见着就怒气勃发,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人都为张纮捏了把汗。

“子纲先生此言不无道理,但若要王羽应战,未必无法可想。”正这时,周瑜开口了,语气淡然,如清风拂面,却一下子转移了孙策的注意力。

孙策被张纮说的恼怒,固然是张纮语气不善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被张纮说中了心事。他所以做出决断后,没有独断专行的过江,而是在秣陵召开军议,就是担心王羽不甩自己。

忠臣的劝谏虽然都有道理,可却没一个附和他心意的,搞得他有些恼羞成怒,周瑜这句话,来得非常及时。

“就知道你有办法!”孙策欣喜道:“公瑾,既有良策,还不速速道来?”

周瑜云淡风轻一笑,却不急着献策,而是转向黄盖问道:“黄将军,当日酸枣会盟,你也曾与会,鹏举与乔家的婚约可属实否?”

黄盖皱皱眉,不太明白周瑜为何突然提起这件事,答道:“倒是听过一些风声。”

朱治想了想,也附和道:“某在袁术帐下时,也曾听其提起,说乔公伟本事不大,眼光倒是极准,早早的留下了引子,倒是给乔家找了个好靠山。”

朱治以为周瑜要说些闲话岔开话题,有心帮忙,将袁术的原话学得惟妙惟肖,特别是那酸溜溜的语气,惹得众人一阵发笑。

“这就对了。”周瑜满意的点点头,转向孙策,笑着一拱手道:“主公不须主动去寻王羽,只消趁夜渡江,奇袭皖城,然后声言要迎娶二乔,即可达成心愿。”

“奇袭皖城?”众人都是失声惊呼,连孙策也楞了一下神,皖城虽然不在袁术的控制下,但已经被其视为禁脔,攻打皖城,搞不好就会演变成两家全面战争的开始。

“袁术方面,无须多虑。”周瑜一脸平静的说着:“正如子布所言,袁术性贪胆小,行事作风很有几分猥琐,只要主公夺城后,立刻张扬其事,就不怕他翻脸夺城,即便要夺,也是主公与王羽分出胜负之后。”

“原来如此,此计大善!”不等众人思考其中利弊,孙策已然大喜,他拍拍周瑜的肩膀道:“待吾功成之后,正好于公瑾分娶乔氏姐妹,成就这段佳话!”

三五四章 宜在速决第47章 千军共一呼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六三二章 场上场下四九七章 有所不为第94章 灰飞烟灭一一一章 威逼利诱八三三章 亦步亦趋七二四章 兄弟齐心四九一章 昨日重现七五二章 鼓作破阵鸣八九三章 大乱终起二六五章 白马之殇第37章 宝马赠英雄二五七章 战耶退耶九五三章 轻骑开路六一零章 袁术的筹码第32章 大义是为名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九二六章 曙光乍现时五五零章 汉末纵横家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八七六章 沉重打击八二二章 震惊不已二五五章 夺桥先锋战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二六四章 阵曰玄襄六六六章 时尚高唐五零九章 奇迹再现二三五章 正面强攻第26章 敌友难分明六五三章 谁解女儿心四八零章 个性鲁子敬五一五章 危难之际六三三章 张颌论武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九三章 强弩风暴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五八一章 弃守之议七九七章 就是欺负你九二九章 风冷心亦寒一零五章 以柔克刚八零四章 智勇双全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将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七八七章 压迫式战法第9章 乱世之枭雄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九七三章 天心难测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计三六八章 扫荡者杨丑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一八三章 何谓空谈第27章 再会吕温侯四一一章 为国羽翼七五五章 如墙而进九四二章 进退失据六六一章 乱起乱平第41章 何处藏玄机第49章 破军有白马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二一八章 换汤亦换药三七二章 铁骑突出五四五章 运气来了五八一章 弃守之议一四二章 第三个弱点三零九章 掎角之势二五三章 精准预测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八九九章 梗阳攻防战五三三章 各有特异五一零章 回归正朔八二零章 炉中有宝一六二章 挥刀斩八方八八二章 墨门再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200章 以正对奇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五八四章 各有烦恼五零二章 挑衅与暴怒一四二章 第三个弱点七三七章 徒劳的伏击一三八章 阳人之战六九五章 全线被敌一四一章 结盟辽东七二八章 救援之议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一九九章 人定胜天五五零章 汉末纵横家二七二章 击破大戟士一三九章 箭风血雨四五四章 天命所归七二零章 马踏胡营六零四章 能者多劳第19章 暗流涌动时一八二章 勇不可当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军第86章 河东会白波一九三章 满纸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