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三章 贾诩论势

八五三章 贾诩论势

“移防交接?这么急干嘛?”王羽大为诧异,停下脚步,略带茫然的看向贾诩。

在王羽的预期之中,除非吕布自己不愿意继续驰骋沙场了,否则吕布军的最终解决方式,应该是和公孙瓒等人一样的。中原英杰虽多,但边疆同样很大,尽可容纳得下,反正只要规则设立得力,人越多,扩张的速度就越快,有吕布这样的猛人加入当然最好。

不过,那应该是中原大战结束,甚至定鼎天下之后的事了。二公孙的地盘都是正好在边境,趁着北疆大战的余威,顺势就打出去了。

高干没急着出击,而是要暂驻雁门,主要就是因为草原东、北方向,已经有了二公孙,没有他扩张的余地,他要出塞,只能往西面去。

要向西扩张,要面对的敌人会比东部复杂一些,也强很多。除了西部鲜卑之外,羌胡的势力同样不容忽视,再加上北面的丁零、匈奴,羯胡各部,以及一些没有明确归属的小部落,阻力比东部草原大了何止一两倍?

东部草原最强的鲜卑、乌桓都被王羽打残了,但公孙瓒在大青山下筑城依然经历了一番苦战才站住脚;公孙度捏完高句丽这个软柿子之后,面前够分量的对手就只剩下夫余了,却依然不敢冒进,可见开疆拓土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

东线尚且如此,西边这些敌人就更不是单单一个高干能吃得下的了,就算加上吕布恐怕也无济于事。必须得中原先动起来,高干等人才能趁势出击。

高干穷途末路之人,能有条生路走就不错了,让他在雁门关吹风他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补给就行。可吕布那脾气……王羽相信,就算自己是他货真价实的独生女的夫婿,要是敢当面提这种要求,吕布肯定也是直接翻脸打人。

开玩笑,现在让吕布移防,那不是把并州军当做杂牌部队了吗?

就算不为吕布考虑,王羽也想着在中原大战中,借助吕布军的力量呢。吕布本身自不待言,濮阳还有个高顺呢!双方联手,正是如虎添翼。曹操收拢了董卓军残部又能如何?

当然。这未尝不是前世的游戏心理在作祟。有可能的话,谁到了三国会不招揽吕布、赵云呢?

“唉,我的主公啊!”贾诩摊摊手。无奈的叹了口气,对王羽在细节上的迟钝无可奈何了。

“吕温侯那是何等人也?就算是您,能如臂使指的指挥他吗?大战一起,濮阳立成最前沿,粮草、器械输送,兵员补充,伤员后运,都在此地,实乃重中之重,岂能由这种号令不一的盟军驻守?若是有个万一。那……”

在王羽北上之前,兖、豫二州的形势相当复杂。从东面数过来,泰山郡早就在王羽手中,经营得铁通一般,冀北、鲁两个郡国,是在河北大战后掌控在手中的,统治也相当稳固。

再往西的东平、任城和山阳三郡,本是河北大战后,王羽和曹操之间留下的缓冲区,后来吕布攻入东郡,又成了王羽和吕布的缓冲区,直到双方订下盟约,青州军的西进扩张行动才继续展开。

但由于中间的空白时间太长,这几个地方的地方势力得到了钻空子的机会,渐渐成长起来,并且将东平南部,任城国、山阳郡西部,加上豫州的沛国,以及谯郡北部的一部分地域统和了起来,这个不怕死的家伙就是刘表保举的豫州刺史郭贡。

在初平年间,天下各州基本上都有不止一名刺史,这已经成了常态。朝廷可以任命,各地诸侯可以表奏,还有人自立,反正是乱世,只要拳头够硬,自称天子都未必有人管,何况刺史或州牧?

王羽没听过郭贡的名字,看他的作为也不像是有什么长远眼光的人。在两大势力之间冒头,要么就是打着杀人放火金腰带的主意,准备以此为筹码,找某一方投靠的,要么就是不怕死的愣头青,哪一种都不值得看重。

王羽不知道,这郭贡在历史上也有过些作为,在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偷袭之后,兖州只剩下三个城池还控制在他手中,岌岌可危,然后郭贡就出现了,准备去兖州拣点便宜,结果被荀彧找上门去,威逼利诱的给吓跑了。

郭贡的实力不强,几千家族私兵,挟裹起数万乌合之众而已,战斗力不会比普通的黄巾军强多少。不过,王羽发动北征前后,确实也腾不出手来收拾他,贸然动手,搞不好就变成两面作战了。

曹操虽然让出了东郡,但还牢牢的控制着陈留、以及济阴郡南部,加上豫州的梁国、陈郡,颍川这些地方,一旦王羽扫平了郭贡,两边就没有缓冲的余地了。

再加上南面的袁术,以及剿不胜剿的豫州黄巾以及袁绍余部,兖、豫二州的形势可谓错综复杂。

王羽先前是将吕布当做了青州军的一部分,可听贾诩这么一说,似乎也很有道理,自己似乎想的有些简单了。特别是在发生了流言事件之后,王羽就更加不敢掉以轻心了。

郭贡无所谓,跳梁小丑而已,派个使者问问意向先,不识相的话,直接扫平就是。但袁术却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不然大军西进的时候,被人从侧翼来一下狠得,那可受不了。

若吕布也是不安定因素,那形势就更复杂了。

“文和此言是老成谋国之言,不过……”王羽沉吟不决。

贾诩知道王羽在犹豫些什么,他进言道:“不若先请温侯移师太原,与元直互为琦角,抗衡西凉大军如何?”

“太原么……”王羽迅速在脑海中勾画出并州的地理情况。在东汉初年,大汉帝国的版图还算完整。并州的中心应该是西河,随着国势的摧颓,河套地区慢慢被外族侵占,并州的中心也逐渐东移到了太原。

目前高干这个并州刺史真正占领的地盘。也只有太原和上党两处,加上个雁门关而已。如果吕布移师太原,徐庶进驻上党,一南一北的抵挡西凉军,倒也不失为上策。

吕布本来就是并州人,麾下兵马主要也是来自于并州,到了那里也算是龙归大海了。西凉军人多势众,徐庶一支偏师抗衡起来确实也很吃力,这样安排,双方只要互为应援就可以了。倒是可以模糊指挥权问题。

至于说吕布回归并州后。会不会滋生野心。王羽并不担心。

在情,两家已经是亲戚了,没必要闹得那么僵;在理。西凉军来之前,并州就已经相当残破了,被西凉军侵袭过之后,并州差不多也变成不毛之地了,就算真有万一,也不会有多大威胁。

“也好,等岳丈来时,某自会与他商议。”王羽点点头,沉声问道:“文和既然有念及此,那流言幕后的黑手。应该也八九不离十了吧?”

“主公英明。”

贾诩拱拱手,捻须冷笑道:“这‘黑手’之说,甚为形象呐。日前主公下令追查,臣便着士元彻查了一番,最终没找到实际的证据,准确说,线索都是中断的,但种种迹象依然表明,参与此项阴谋的人,多多少少都与袁阀有些瓜葛……更重要的是,这些流言最初,多半都是从睢安传出来的。”

“那就不会错了。”王羽一时也很难说清,自己的心情到底如何。

对袁术,他从来就没报过多少期待。可能纨绔子弟都是这样,总是以为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导致判断出现偏差,做出很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蠢事来。

现在想想,当初公孙越的战死,没准儿也是袁术卖弄阴谋所致,至于目的嘛,无非就是看中了幽州骑兵,想趁机将公孙越的部众吞掉而已。

袁术这人的思路比较单纯,无害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好相处,翻脸的时候,同样让人莫名其妙。失望是谈不上的,但从盟友到敌人渐行渐远,即便以王羽的心志之坚定,心中同样不无嗟叹。

王羽捏捏眉心,叹口气道:“没办法,正式将淮南列为敌对势力防备吧。睢安那边先调查一下,要是没有瓜葛的话,便通知王太守提前做好防备,以防万一罢。”

“是。”贾诩知道主公心情不会太好,低低应了一声,想了想,突然又补充道:“其实袁将军这么做,也不是想看着咱们倒霉,他打的主意恐怕是稍作平衡,让这场大战打得久一点,让双方都筋疲力尽。”

“鹬蚌相争,他来渔翁得利?”王羽晒然笑道。

贾诩明白主公为何笑得这么古怪,以淮南军的实力,除非青州和关中互相攻入对方领地,杀得血流成河,赤地千里,把军中的老底子都拼得干干净净,否则袁术一点机会都没有。不过,他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然也是有来由的。

只见他微微一笑道:“渔翁得利肯定是要的,不过和主公您心里想的那个可能不太一样,袁将军或许只是觉得只要您和曹操两败俱伤了,乱世就会持续很久很久罢。”

“然后呢……”王羽一挑眉梢,奇怪贾诩怎么又卖上关子了,直到他看到贾诩的神情时,心中忽地一动,恍然大悟道:“搞了半天,原来他还是惦记着那事儿呢,这厮莫非是白痴么,就这样还想当皇帝,就算当了又能如何呢,真是莫名其妙啊!”

“呵呵,”贾诩呵呵笑道:“世人千万,但多是只看眼前之辈,又有几人能如主公一般为千秋万世计,不计自身得失呢?正是有袁公路这种鼠目寸光之辈,主公的豁达才倍显珍贵啊。”

“好了,好了,不要拍马屁了,吃饭,吃饭去。”王羽甩甩头,像是要将袁术这个人彻底从脑海中抛开一样,一把扯住贾诩,登堂而入。

三八九章 飞马踏阵二三三章 意欲何为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六九五章 全线被敌二零五章 严防死守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第31章 谁人不识君九二六章 曙光乍现时第72章 夜探皇城第38章 纵马任西向七七五章 两个消息六七零章 得失之间四六九章 防区之争四三三章 原山之战七九八章 意气风发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八七三章 强攻封丘第67章 三英战吕布三九四章 再失良机四一五章 杀机毕见六一八章 猛将对猛将九二五章 最终抉择四五五章 震动与变局六零七章 旧日之约八八一章 忽闻故人来四九零章 潜入安邑六六四章 依依惜别六三零章 江东二乔五二零章 共效于飞九一二章 不祥的预感三一五章 程昱之谋九七二章 席卷势成七零六章 所谓霸气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九四四章 生死鏖战六一四章 兵不厌诈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五二八章 英才齐聚二一四章 一败涂地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九二一章 扑朔迷离六五六章 异变陡生五九三章 斩将破敌一零一章 汉帝刘协六一七章 泗水伏击战一七七章 军威煊赫七四三章 汉道乃昌第71章 兵分三路四三九章 祸不单行三一五章 程昱之谋二三五章 正面强攻六一八章 猛将对猛将七五九章 力士再现六三五章 轻敌与苦战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九零五章 决战时刻六四八章 无双陷阵营一零四章 忠义徐公明二七七章 计谋与鏖战五八三章 天下一盘棋第41章 何处藏玄机一九七章 莱芜攻防战八五七章 锦帆甘兴霸五九三章 斩将破敌八一六章 关中剧变四五二章 战场之外八八八章 先见之明五五七章 喜得麟儿一二六章 仁勇双全二八三章 新的战场五六零章 暗影浮动七零三章 利矛与坚盾二六六章 先登对白马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四四四章 四大军师二九零章 龙凑之战八一三章 公孙度认输四零三章 曾经的战法八九四章 连营夜战九七八章 天下一统六四五章 不正当关系九七零章 岁不我与三一一章 不谋而合六六九章 百万大军三一三章 迎而战之九五五章 箭岚破甲八五二章 家国天下事四八三章 设立商业司一一三章 长街混战一一二章 血战的开启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五三六章 广开言路第92章 风火七星坛四五八章 都会平地起九三二章 陈到的请求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88章 一语惊四座五一四章 孟津之变七四五章 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