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

看到前锋在对岸站稳了脚,江东军士气大振,视如雨般的矢石于不顾,潮涌般向浮桥上涌去。

跟随孙策北上的这三万人马,都是这些年他横行江表之际聚拢起来的,身上早已打上了深刻的江东小霸王烙印。

从各种意义上来讲,今天这一战都不逊于当年项羽渡漳水,在钜鹿城下大破秦军那一仗。在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加上能够发挥所长的战场的双重影响下,这支军队爆发出来的力量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筑桥的民夫都受到了影响,手上的速度骤然加快。不管战争最终的胜负如何,只要把桥造好,他们就可能活着撤出战场,而不是客死他乡,连尸骨都不能入土为安。

借助前锋的掩护,另外两座浮桥先后落成,向前输送兵力的速度,激增三倍。饶是如此,江东军依然觉得不够快,他们将剩余的木筏利用起来,往返于滔滔浊浪,遮天矢石之间,竟是要以此为补充,输送兵力!

在这股狂热的驱使下,桥头的先锋竟是以少敌多,将青州军的方阵打得节节后退,腾出来的空间越来越大,更多的江东军涌上河床,冲向敌阵。

守河岸的青州军以民兵为主,挡不住江东精锐的猛攻倒也不奇怪。其实他们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若换成普通的乌合之众,被抱着必死决心的江东军这么一冲,也许整个军阵都会被击穿。

对此,青州军自然无法坐视。

守险的关键不是完全让敌人过不了河,而是要趁着敌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围攻。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大量杀伤敌人。瓦解敌军士气。如果轻易的让敌军在滩头站稳脚跟,那么。随着敌军渡河的兵力的增加,形势就要发生逆转了。

江东军迅猛的攻势主要就是从陈武这一点上发动的,在规模相对有限的缠斗中,勇将的作用可以发挥到最大。陈到久经战场,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以青州军目前的阵容,他也是责无旁贷。

只见青州军阵向两侧一分,身披银甲,手持长枪的陈到带着百余亲卫冲了出来。目标直指正在人群中狂砍猛杀的陈武!

“挡我者死!”陈到大声怒吼,长枪化作一道乌龙,刺穿迎上来的一名军侯。右臂上挑左臂下压,枪杆陡然一沉,竟是将敌人的身体挑在半空,当做武器甩进了前面的人潮之中。

有名已经受伤倒地的江东军试图滚上前趁机抱住他的大腿,还没等滚到位置,陈到已经感觉到了危险,灵活的一个闪避。手中枪锋倒转,准确的刺入了偷袭者的咽喉,夺去了对方最后一丝生机。

陈到厉声冷笑,踩过对方的身体。长锋再度向前。挑飞两面木盾,刺死盾后的刀手,如猛虎下山。蛟龙腾渊,硬是将江东军的势头给打了回去。在人群中开出了一条通道来。

沿着主将杀出的血路,亲兵们结队涌上。将敌阵中的豁口撕得越来越大。

“贼子休得猖狂,给我拿命来!”陈武眼看不好,怒吼一声,挥刀杀上。被陈到杀得东倒西歪的江东军顿时精神一振,明知不敌,只为拖延时间也要浴血奋战到底。

陈武看也不看缠斗中的小兵一眼,一心顶住了陈到。吼声未落,刀光已到了跟前,闪电般劈出一道雪练,只要砍中,肯定能将敌人剁成两半。

陈到急速转身,用枪刃部分侧敲上去的同时,身形再闪,来了个连消带躲。但陈武的刀法之高,比他他预料还要高出几分,他进步揉身,刀锋猛地画了道弧线,居然脱离了与枪锋的接触,拖着电光,斜斜斩向陈到的腰肋。

这一刀若是被砍中,陈到非得被一刀两断不可。好在陈到亦非弱者,手中长枪虽然施展不开,但身形却非常敏捷,脚踏连环,竟是纯凭步伐躲过了陈武这必杀一刀。

占到先机的陈武一刀紧似一刀,刀刀不离陈到的脖颈和两肋,将狂猛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而陈到却也不落下风,枪走轻灵,身似游鱼,将敏捷和灵巧诠释得淋漓尽致,两人就这么斗了个旗鼓相当。

陈武这个矛头被挡住,江东军的攻势也是随之一滞。

青州军摆出来的是经典的长矛方阵,接战的面积越大,才越有利于发挥威力。在接触面只有几十,甚至几个人的战斗中,枪矛阵的威力发挥不出,纯凭民兵的战力,自然不是江东精锐的对手。

不过,随着战线越拉越长,长矛阵的威力正在显现出来。本来凭着陈武的突击,还可以在矛阵中硬撕开缺口,进而扩大战果,但陈武一旦被挡住,江东军的推进速度立刻就缓下来了。

两军进入了短暂的僵持状态。

当然,平衡不可能维持很久。

看到这一幕,孙策胸中的熊熊战意再也无法抑制,他将甩披风向身后一甩,提起战戟,将锋刃指向对岸,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我杀敌!”

“愿为主公效死!”霎时间,数千人的齐声怒吼,将震天的喊杀声都压了过去,翻涌奔腾的波涛都为之战栗。

朱桓这次没有劝谏,他知道劝不住,这支军队的灵魂就是这位纵横无敌的江东小霸王。他们习惯了跟随在武功盖世的主公身边作战,孙策亲临一线,还是在中军指挥,江东军在这两种状态下展现出的气势是全然不同的。

有孙策亲临一线,三万江东军的战力可以当做五万人,或是更多来用。若在前方厮杀的不是陈武而是孙策,即便陈到从一开始就现身,形势也不可能比现在好,说不定反而更糟。

当初孙策在彭城举兵南下,广陵破笮融,渡江击刘繇都是以弱胜强。靠的是什么?不是计谋,唯有勇气。

今天。江东军又一次面临着不进则亡的局面,若说有带领大伙突围而出。杀出生天的希望,也只有一往无前的跟在主公身后才能寻找得到了。

“呜呜……呜呜……”孙策出阵的动静非同小可,江东军这边固然是士气狂振,战斗陡升,对岸的青州中军也是一阵骚乱,片刻后,竟然直接燃起了狼烟!

“这个时候升狼烟?莫非还有埋伏?”身后传来了刘备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疑虑。

“或许吧。”朱桓侧头看向刘备,眼神颇为冷淡。他一直不喜欢刘备。没什么理由,就是一种直觉,他总觉得对方城府太深,私心太重。

虽然朱桓自己也不是纯粹大公无私的人,但他和刘备是两回事,至少他从没算计过盟友甚至主君。刘备当年在公孙瓒手下,始终是有所保留,一直惦记着浑水摸鱼,给自己捞一块地盘。后来事败。随许攸去了豫州,却仍然死性不改,整天惦念着徐州盟友的家当。

在下邳为王羽所败后,此人又投了袁术。后者待他不薄。不但给予庇护,而且还委以重任,结果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是毅然反水。

那些大义什么的都是扯淡,朱桓半个字都不信。他只看结果。

现在刘备在淮南已经得到了一块地盘,兵马逾万。此战若胜。他近水楼台,大可提兵北上,参与对中原的瓜分;若战事不利,无功而返他也没什么损失,他占下的那块地盘毗邻江夏,中间隔着连绵大别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即便青州军发动南征,承受最大压力的也是占据了半个豫州和九江的江东军,刘备仍然能得到浑水摸鱼的机会。

再说这次北上,名义上是刘备出谋划策,充当了急先锋,可他干了什么呢?先后两次策反不成,放的谣言也没有奏效,身边更是只带了几百亲卫,完全就是出工不出力啊。

朱桓是个直爽脾气,没有皮里阳秋,口蜜腹剑的手段,面对刘备时,脸色自然不好看,也懒得回答对方的问题。

埋伏,确实有可能存在。江东军在战前很是研究过一番,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张辽、黄忠。

夏侯渊部在任城已经和青州军交过手了,连吃了好几场败仗,溃不成军。现在的兵马是原来的残余部队加上增援部队混杂而成,总数只有两万四千多,兵力虽高于前,但战力却值得商榷。

张辽部在先前的战斗中连战连胜,没有太大伤亡,即便要回援青州去对付夏侯渊,也不需要全军回返,大可分兵两路。一路去追夏侯渊,配合当地的民兵将其挡在济南;另一路则埋伏在黄河南岸,等大战打起来之后,择机加入战团,突袭被大河截成两端的江东军。

正因如此,朱桓和刘备才会在原地按兵不动,严加戒备。

除此之外,敌军还能指望的援军,也只有从清河、阳平,乃至魏郡赶来的民兵了。这些民兵离得远,战力也差,根本不足为患,朱桓觉得,刘备突然跑过来提起这个话题,纯粹就是没话找话,套近乎来了。

也不怪朱桓警惕性太高,实在是这段时间,被刘备明里暗里套过近乎的江东武将很多,除了韩当、黄盖几个老家伙,其他人多半都被他若有若无的试探过。

目的么,无非是暗地拉拢,挖墙角呗,也难怪朱桓厌恶对方。

吃了冷脸,刘备却没多少自觉,自顾自的说着,一脸忧色:“休穆将军不可大意,青州军中多有智者,未必推断不出今日局面,万一设下针对性的计策,那……”

“刘使君多虑了。”朱桓不耐烦的挥挥手,做了个赶苍蝇似的动作,冷声道:“眼下青州精锐尽出,除非张辽、黄忠置青州安危于不顾,全军来袭,否则还能有什么危险?”

“这……”刘备微微语滞,眼神飘忽起来。就在这时,在目光偏移的刹那,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突然袭上心头,他失声大叫道:“啊!”

朱桓被他吓了一跳,循着他的眼神看过去,脸色顿时也是惨白。

只见波涛汹涌的河面上,突然出现了一片黑影!

那是几十艘首尖尾宽,吃水极深的战船!

这些船不知从而来,目标却极其明确,它们顺着洪流直冲下来!

“青州水军!”朱桓失声惊叫。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没等恐慌散布开来,在和水军完全相反的方向,又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呜……”那声音仿佛龙吟虎啸,虽被距离削弱了音量,但气势却丝毫不减,前一刻还绵延在天边不知远处,顷刻间就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方。

号角声渐渐可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巨大。

突然,天地之间冲出一杆大旗,一杆红底黑字的汉字大旗。它就象一柄横亘天地的利剑,破天而出!

紧接着,黑色潮水涌了出来,无数战旗迎风招展,猎猎生威。

紧挨着汉字大旗的是两杆将旗,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即便相隔十数里,旗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翊师将军!”

“张!”

二三二章 顺水推舟九一二章 不祥的预感八七一章 风形水势八二八章 陈琳献策九七六章 文明的复兴八二一章 愿者上钩二六四章 阵曰玄襄第14章 枪出猛虎啸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第67章 三英战吕布九零三章 大战之前三零三章 战不约期一八六章 俊杰何其多二一四章 一败涂地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五八二章 大乱将起二一六章 态势与忧虑五三零章 难以揣度三百章 战火卷中原一七零章 风云变幻三七一章 小镇杀机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为义来三五三章 弓刀皆称绝四一三章 谁的逆袭六四零章 王羽的远见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九三二章 陈到的请求二二九章 辽东公孙度五一九章 联姻之议二零七章 战歌嘹亮六百章 谁坑了谁第95章 黄巾力士三七八章 惨烈攻防战二零五章 严防死守八九八章 筹谋破敌策第75章 顺风顺水二一八章 换汤亦换药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四五六章 一语破迷津四八三章 设立商业司一五三章 煮酒论英雄七六三章 大举追击二九一章 尽带黄金甲三三九章 不战屈曹操三四七章 环环相扣三四二章 怒涛何汹涌一九九章 人定胜天一零三章 临别赠礼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四九六章 连锁反应五三二章 龙凤齐至五八二章 大乱将起八五一章 乐在其中三八一章 飞渡大河九一六章 狂飙猛进四四零章 坠马荐郭嘉四二九章 强弱之势一三九章 箭风血雨八八三章 风雨欲来四二三章 骂死袁绍五零九章 奇迹再现一八一章 马踏连营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三八一章 飞渡大河四七三章 得势不饶人八三三章 亦步亦趋二二八章 后院失火六五一章 阴谋浮现八六二章 四大主战场九七五章 吾志高远六七一章 泰山压顶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八百章 斗智斗力二八零章 再起风云第93章 剑指何处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军八五一章 乐在其中六七零章 得失之间第98章 万众皆欢腾一四七章 一线之间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九二五章 最终抉择六七九章 发挥优势九四一章 千军如席卷四零八章 胃口极好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八零三章 连环中计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二五四章 狭路相逢一六零章 选锐与筹谋八二四章 宏伟格局一七七章 军威煊赫八五九章 激流勇进八九四章 连营夜战一零五章 以柔克刚五三五章 找茬与反制五零四章 安邑之战七三四章 马蹄梁惨案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