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离开蔡邕的府邸,卫觊送他出门。出了大门以后,卫觊笑着顺道:“大人莫要怪丞相大人,这事儿两位王爷上心的紧,一直催促着。大人没办法,才将您找了过来。”
“放心吧,这都是小事儿,但是苦了伯喈先生了,摊上这么两个不着调的王爷。”董明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是很在意。
卫觊闻言笑了笑,这话他可没法接。哪怕他也认同董明的话,可是董明说得,他卫觊说不得。
“不过大人,有件事下官还是想说一下。”卫觊犹豫了一下又道:“这事儿丞相大人让瞒着,可下官实在是忍不住。”
董明站定,一脸认真的对卫觊道:“既然伯喈先生不让说,你还是别说了吧!”
卫觊闻言一愣,继而反应过来董明是误会了,连忙解释道:“不是大人想的那样,下官要说的是丞相大人的身体。”
“伯喈先生怎么了?”董明眉头紧皱:“莫不是病了?”
卫觊苦笑一声:“这事儿不太好说,只是近日以来,总是喘不上气,使不上力气。也延请了郎中,开了几个方子,抓了一些药。只不过一直不见好转。”
“去医院了吗?”董明又问道。他嘴里的医院自然就是钱庄出资,华佗做院长的医院。
卫觊叹了一口气道:“唉,大人不想让人担心,便没有去医院。只是随便清了一些郎中看了看。昨日倒是请了御医过来,不过他们只会开一些温和的方子,治病是万万不能的。”
董明倒也知道,皇宫里的御医、御厨,能力其实没问题。在自己的行业内,一定是行家里手。只不过,给皇帝办差,不出错就是最大的成功了。这也就导致他们养成了凡事求稳的性格。
“我去请元化先生过来的。”董明叹口气道:“伯喈先生的身体一定要注意。这些日子,你想办法让他多休息,少操劳。”
“难啊。”卫觊道:“眼下事情太多,光是昨天丞相大人就忙活到了二更十分。今日一大早就起来了,算起来顶多也就睡了两个时辰多一些。”
“尚书台这边送来的折子不是都处理好了吗?”董明皱眉头问道:“只需要伯喈先生看一下,就可以了吧?怎么会浪费这么长时间?”
卫觊解释道:“老大人不放心下面办事的人。每一件都会找主事的人过来,详细叮嘱。这速度也就慢了下来。您也知道,老大人是个仔细的人,又忠心为国。这些日子,他都是如此做的。”
“再一个,老大人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年龄也上来了,很多事情本就做的慢了。”卫觊这个时候活像蔡邕的儿子一般絮絮叨叨的:“也好忘事,昨日处理好的公务还会拿过来再问一遍。要下官说,也是时候让老大人清闲两年了,若是继续这么下去的话,他身体肯定受不了。”
董明沉默的听着,听完之后,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眼下蔡邕还不能退,至少几年之内,蔡邕都需要在那个位置上坐着。
若是蔡邕眼下就退了,那么接任者最合适的人选,定然不会是董明。年龄上,董明太过年轻了;威望上,董明也就在变法一派有威望;家世背景,除了一个董家之外,没什么能拿出手的。
就算算上诸葛家和荀家,这家世背景是够了,年龄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说到底,还是他太年轻,崛起的太快了。哪怕朝政都是他说了算,但是在官位上,还是要压一压的。无他,若是眼下蔡邕退位,他继任的话,以他的身体素质,说不定能熬死刘辩....
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还年纪轻轻的臣子,就只能去死了。
这也是蔡邕明知道自己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仍然硬扛着的原因。他必须给董明多争取几年时间才行。哪怕再多五年都可以,他相信五年之后董明哪怕仍旧年轻,但是威望也足够继任为丞相了。
董明明白,蔡邕也明白。若是蔡邕此时退了,那么下一个继任者的人选其实很好选。杨彪、袁逢、袁隗或者在宗室中选一个德高望重之辈。
这些人,哪一个董明都不放心,蔡邕也不放心。
“大人,丞相大人的问题,不是换一个大夫就能解决的。他需要的是休息!”卫觊言辞恳切,可以看出来,他对蔡邕的健康很是上心。
董明点点头:“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先让元华兄给他调理身子,剩下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有些事情没法明说,董明只能这样回复卫觊。
卫觊闻言对着董明长身一礼:“拜托大人了!”
“放心吧。”董明叹了一口气。
辞别卫觊,董明直接去了尚书台。
到了尚书台之后,就是日常的工作。只不过这一次他吩咐了一下,将政务处理的更详细一些,尽可能的减少蔡邕的工作压力。
当晚,董明再一次来到了蔡邕的府邸,见到了蔡邕。彼时蔡邕刚刚送走一个官员,说的是关于武备的事情。
“伯照,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蔡邕看起来很是疲惫,不过仍然强打着精神。
董明坐到他对面,蔡邕用的还是矮几和坐垫,久坐对屁股和腿脚都不好。
“先生,明日在下送一套桌椅给你吧,这样腿脚也舒服一些。”董明笑着说道,聊起了家常。
蔡邕闻言摆摆手道:“那东西坐起来有些不太雅观。”
“嗨,有什么不雅观的,多穿一条裤子的事情。”董明笑着道:“等明儿,我让家里的裁缝过来,给您量身定做几身,再给您送一套桌椅板凳过来。这样对腿脚好。”
蔡邕答应下来,道:“伯照这个时候来这里不会就为了给老夫送东西吧?”
“是有些事情要跟您老人家说道说道。”董明这个时候一脸正色起来:“听说先生最近身体不太舒服?”
“伯觎跟你说的?”蔡邕楞了一下,然后笑着道:“就他会操心。没有的事儿,老头子身子骨好着呢。至少还能再干个四五年。”
“先生莫要诓骗在下,您是知道的,在下也粗通医学,望闻问切也是了解一些的。”董明开始扯淡:“您身子骨怎么样,可瞒不住在下。”
“行了,最近是有些不舒服,但也没有伯觎说的那么严重。”蔡邕摆摆手:“伯照就不用担心了,把心思放在变法上就行。这可都光禧年了,咱们也该正儿八经的干一些大事了。”
“过两日尚书台会出一个关于盐业官营的条例以及相关的律令,从这方面开始着手做,先生尽管放心便是。只是您这身子骨可不能忽略了,要不然就歇息一个月呢?”董明先说了接下来的打算,让蔡邕安心,然后才劝了他一句。
蔡邕闻言摇摇头:“若是老头子休息了,这公务可就难了。”
“给陛下就是了,他也该学着独自处理政务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如果真出了大事,您老再搭把手也就行了。您说呢?”董明知道直接劝是劝不动蔡邕的,但是拿刘辩来说项,一定会有奇效。
“陛下业已十四岁了,过些日子都成婚了,也该让他独自处理政务了。”蔡邕闻言点点头:“若不是伯照你提醒了,老头子差点就忘了,成了那恋栈不去、贪恋权位之人了。”
“伯喈先生说笑了,陛下还得跟您学着。”董明笑着说了一句。人老了之后,其实跟小孩儿差不多,喜欢听好话。蔡邕虽然不至于像小孩子一样,但是多说两句漂亮话给他听,总是能让他舒心的。
人一开心了,这身子骨自然也就会健康许多。
“眼下还是不成,下个月吧。”蔡邕笑着道:“这个月老夫先带着陛下熟悉政务,等下个月了,再让陛下接手。若是冒然给了陛下,想来会让他手忙脚乱的。陛下是个聪明的皇帝,咱们得用心教。”
听着蔡邕絮叨,董明到没有不耐烦,只是频频点头的应和着。大概人老了都这样,爱说话,爱让别人听他说话。
“要说陛下,也真是不容易。先帝和皇太后都不在了,唯一的弟弟又与他不怎么亲厚。自己一个人住在深宫里,这一想起来,老头子这心里就难受的紧。”蔡邕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觉得鼻子发酸,连眼圈都红了。
董明也不明白,蔡邕为什么这么多愁善感。只不过他说的倒是实话,刘辩才十几岁,就没了双亲,倒是真有些可怜了。按照道理来说,刘宏死了,何皇后可没有死。若是何皇后死了,怎么也要发丧的,一如当年的董太后一样。
可并没有。自从何皇后回宫之后,谁也没有见过她。就跟后来被送进宫里的何进一样,销声匿迹。一直到现在,刘辩登基了,遍寻后宫也没有发现两人的踪迹或者是尸体。两人的下落,随着刘宏的离世,变成了一个秘密。
蔡邕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擦干了眼泪道:“人老了,一说起这些,这眼泪就下来了,让伯照见笑了。”
董明摇摇头道:“大人是真性情。”
这才是蔡邕,情感丰沛而不知遮掩。这些年他为了报答刘宏知遇之恩,为了帮董明遮风挡雨,压抑着自己的性情,想来也够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才五十多岁的蔡邕,看起来犹如七十岁一般的原因之一。
“行了,还有公务没处理完呢,你们尚书台的速度太快了,老头子可赶不上你们。”蔡邕笑着说道。
“您大可不必事必躬亲,有些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你只要把握好大方向,验收成果即可。做的好了就赏,做的不好就罚便是,不用这么辛苦。”董明又劝了一句。
蔡邕摇摇头:“你说道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想着若是我用心一些,不就不会出现那做不好的事情了吗?惩罚有什么用?事情还是办砸了,倒不如一开始就办好。既省时间,又能给朝廷减少负担。”
董明知道劝不动蔡邕了,他能答应下个月休息一段时间已经是极限了。
“既然如此,在下就不打扰先生了。”董明起身告辞。
“去吧去吧,你留在我这里时间太长了,也不好。”蔡邕笑着答道。
董明也知道这一点,不然的话他就留下来帮蔡邕处理公务了。可是这公务本就是尚书台给的处理意见,他再在这里拿一下主意,让人去实施。末了尚书台那边还有一个复核查验的过程。
这政务上的事儿,从规划到决策再到实行和验收都有他的参与,这朝廷还姓刘干嘛?干脆姓董算了。
从蔡邕那里离开,董明牵着马缓步走在大街上,心里沉甸甸的。前有刘宏无限的信任,后有蔡邕拖着病体为他保驾护航,这变法若是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