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章 投文章

讲学结束了。

荀爽也好、郑玄也好,在经学上绝对是当世大佬。但是在经世致用上,董明甩他们三条街。甚至于董明都没有跟两人辩论,几个问题就把两人问的哑口无言了。

他们回答不了,如何让地里长出更多的庄稼,也解决不了百姓们的钱袋子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让将士们的甲胄更加坚硬,武器更加锋锐。

当然,他们肯定也是给出了解决的思路。但是架不住董明往下追问啊,三问两不问的就把问题聚焦到了具体的操作上。

就拿农业来说吧。

董明先是问如何提高农业产量,让百姓都能吃饱饭。荀爽和郑玄两个人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鼓励百姓耕种,开垦荒地。

董明表示两人说得对,又追问了一句那该怎么鼓励百姓呢?开垦荒地有该怎么开垦?开垦多少,什么时节开垦,开垦完的荒地该怎么分配,如何能够分配的更加合理?

问的两个大佬额头冒汗。

最后,董明在农业、商业、军事上都提出了类似的夺命连环拷问。荀爽和郑玄完败。同时也让众人明白了一个点,两位的确是当时大贤,经学大佬。但是在经世致用上,不过是个臭弟弟。

包括看台上的很多朝官,尤其是有地方行政经验的朝官,都觉得这几个问题其实没那么难回答。虽然自己也不可能全都回答出来,但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还是可以的。

有的人长于农事,用的人长于军事,有的人精通机巧,他们总能在某一方面回答出董明的问题。而荀爽和郑玄就比较尴尬了,两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唯一亲力亲为的就是读书了。其他的都是形而上的思辨,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最终,荀爽和郑玄两个人只能败下阵来,董明也没有让人难看,而是跟他们聊起了经学。这一聊就是一个时辰。

结束的时候,郑玄和荀爽两个人嗓子都哑了。

第二天,董明的家里,他正在写写画画。荀沂走上前给他添茶,看了一眼他画的东西,笑着道:“这画的是什么?是老虎吗?

董明闻言面色不变平静地说道:“对,猛虎上山!”

“画的真好。”荀沂夸赞了一句。

“怎么了?”董明将笔放下,侧身挡住了画纸,担心她发现自己其实在画猫:“是不是要吃饭了?”

“不是。”荀沂摇摇头:“今儿个有不少人送来了拜帖,想要拜访您。”

“都有些什么人?”董明来了兴趣,送拜帖来的,肯定都不是熟人,这就让他好奇了:“可说了是为什么事情吗?”

“大多数是夫君你的同僚,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些来赶考的士子。哦对了,他们还送来了自己写的文章之类的,想要让您看看。”荀沂笑着解释道。

“文章?”董明乐了:“有多少,都拿来我看看。”

“那你等一会儿。”荀沂点点头,转身便出去了。

董明则将刚才画的上山猛虎(猫)图收了起来,直接塞进了书桌下面的垃圾桶里。太失败了琴棋书画四大样,他董明都不怎么擅长,一点儿都不像是个高雅的文化人。

过了一会热,荀沂带着两个家丁过来了。家丁还各自抱着一沓东西。这些就是士子们投来的文章了。有的人写在纸上的,也有人不知道咋想的,写在竹简上的。

如今随着科学司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已经不是什么太隐秘的技术了。别的不说,中原地区和河北地区,但凡大一点的城池,都会有造纸坊。有的是官营,有的是民办。纸张的价格已经一降再降了。

如今纸张的价格有多低呢?大概一个铜板就能买到一张。这一张纸的大小,是科学司定的规格,其实是董明定的,也不大,就是后世2开纸张的大小。

各地单张纸的大小都差不多。买回去之后,再用刀裁开用就行了。

按道理来说这个价格,已经可以让纸张普及了。同时普及的还有各种书籍,当然这里的各种书籍主要是新学的书籍,以及一些大众的书籍,比方说五经之类的。

像兵书、史书、政书之类的都没有大规模印刷,很多世家的家学自然也没有人印出来让普通百姓来观看。

不过书籍变多了,书本的价格下跌,并不意味着读书人就会快速增加。只能说,有能力读书的人,会有机会读更多的书。

那些没能力读书的穷苦百姓,书籍再便宜也是读不起的。不是说买了书就能读书的。得请先生,得减少劳动时间。家里没有点本钱,根本就养不起一个读书人。

不过这都是题外话。

荀沂指挥着两个家丁将文章都放在了董明的书桌上,笑着对他道:“一共有几十篇文章,这些考生敢来府上投文章,想来是有些本事的。”

“希望如此吧。”董明拿起最上面的一篇文章,低头看了起来。

这文章的作者,是弘农人,叫黄韬,名字倒是起得不错。他写的文章也对得起他的名字,是关于鲜卑的。

董明通篇看完之后,摇了摇头,将他的文章拿到了一边。

“怎么了?这人写的不好?”荀沂将文章拿起来,看了一眼。

“文章写得还是不错的,看得出来是个有文采的年轻人。不过这内容就差了一些,都是一些主观臆测罢了。若是看文采,这一科他倒是可以考中,但是看内容的话,他肯定要落榜了。”董明对荀沂解释了一句。

“夫君真是严格。”

“不是那么回事儿。”董明摆了摆手,但是也没有再继续解释,而是往下看。第二篇也不行,通篇都是吹捧之言,还不如黄韬写的呢。

第三篇、第四篇......

一直到第二十四篇的时候,董明才看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整篇文章言之有物不说,难的是跟董明的很多主张都不谋而合。这篇文章正题上都在说变法,并且对变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措施。有的地方当然显得很幼稚,但也有写的不错的地方。

比方说在南市这里,这人就在文章中提出一个构想,将南市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经营同一产业的商品。同时再在洛阳四周的郡县当中,建立生产场所,为南市个区域提供货源。

这个思路,基本上和尚书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了。

他也是文章的写比较多的,整整一大张纸,写得满满当当的,跟毕业论文似的。董明看了看最前面,作者是吴郡吴县人,顾雍。

“顾雍?”董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少言语,严厉正大的年轻人的形象。

他对顾雍还是有些印象的,甚至还多次在蔡邕的府上见过他。

顾雍是蔡邕的学生,从小就跟着蔡邕学习。后来蔡邕回到洛阳,顾雍并没有跟来。这两年倒是经常来探望自家的老师。董明记得,顾雍应该在两年前就出仕了,在南方做县令才对。

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他又跑来参加科举。

董明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于蔡邕的夸赞。甚至可以说,顾雍是蔡邕最欣赏的弟子。只要看名字就知道了,顾雍的名字是蔡邕给取的。“邕”与“雍”同音。由此可见,蔡邕有多么的喜欢他。

再一个,顾雍字元叹,这也是因为蔡邕觉得他是个让人惊叹的孩子给取得字。

这让他有些失望了。在他看来,文章上写的东西,真正让作者去施行的话,效果得打个对折。这文章上都写得不清不楚的,真要用在实处,那只能是贻笑大方了。

296章 董卓的野望403章 意外171章 雷管346章 董明的反应220章 这一夜好漫长(一)044 马明的眼泪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016章 新徒弟198章 要开始了375章 一个小惊喜第224章 何皇后?137章 十一月,风云变幻(上)234章 科考(一)301章 燕人张飞、九原吕布!347章 我儿张锋,有大智慧091 附属小学计划232章 变法(三)188章 何进请立国本113章 汉中-南阳水利工程计划260章 科学司的生财之道290章 一团乱麻214章 惊变!136章 董明回新野,许能种水稻110章 学田259 科学司投入使用097章 刘备真真好厉害404章 去陈留之前326章 荀攸回洛阳189章 董明刘宏,各得其利221章 这一章好漫长(二)303章 乱战204章 一团乱麻408章 那你说怎么办?206章 和十常侍的会面209章 那件事情269章 要七月份了082章 追击187章 董明升级了090章 明德书院复课282章 刘宏派人刺杀董明345章:张俭觉得胸口好疼啊096章 曲辕犁和刘琦306章 杀红了眼090章 明德书院复课423章 年终314章 答司马朗问169章 黄忠的求助118 潜移默化169章 黄忠的求助015章 豆芽儿333章 武举丰收、进士风波174章 一切都需要时间230章 变法(一)354章 三处产业301章 燕人张飞、九原吕布!374章 好久不见198章 要开始了026章 徐庶家121章 耕牛、耕牛394章 两个产业区216章 无双王越070章 奔赴冀州(下)340章 身在局中271章 立州牧268 军屯出问题(二合一)100章 归来005章 眼力138章 十一月,风云变幻(中)220章 这一夜好漫长(一)344章 一场胜利346章 董明的反应245章 变法第一枪(二)246章 观政分配040章 董明的粉丝刘玄德058章 一切从实际出发346章 董明的反应208章 刘宏,你是要坑老子啊321章 蔡邕的身体状况有些差245章 变法第一枪(二)178章 乱起309章 那么新的开始了!219章 张让觉得自己太难了115章 上课与筒车110章 学田319章 变法到了新阶段(下)381章 鲁肃、荀彧257章 袁家想要开钱庄156章 郭嘉的志向073章 变化(感谢蜗居槽的打赏)361章 投文章061 盖勋288章 董卓的小心思和李儒的小算盘360章 让我来讲一讲洛阳的变化吧037章 纪效新书154章 明德书院新专业168章 美人红袖140章 放榜350章 小故事和一出戏078章 广宗372章 陈到的环数和黄叙的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