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进退两难的儒门

但不管怎么说你,郑玄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说降曹操的任务,可以很负责的说,在场所有人都知道,郑玄此去一定是一事无成,曹操岂是轻易投降的人。不把郑玄一刀斩了,都是看在郑玄年纪大的份上。

再进一步说,对于天下的两位霸主,郑玄还是欣赏曹操一些,如果有可能,郑更愿意选择投靠曹操。但是很可惜,曹操现在处于绝对的劣势,想要翻盘,难于上晴天。

当然,如果郑玄有孙武吴起的本事,他也就投靠曹操了,到时候翻转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儒门定然更加光芒万丈,独尊学术巅峰。

但很可惜,郑玄,司马徽,管宁等人都没有那个能力。唯心点说,儒门学习的东西真不怎么贴近实际,说是定国安邦都是笑话,治国安邦依靠的是律法,实际上儒门只是占据在法家的基础上,执掌天下而已。

至于征战天下,藏富于民,儒门更是……呵呵!

但也不是说人们没有一点用处,最起码,儒门中有不少崇高的精神境界,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啊,知行合一之类的,但是,那只是个人能力而已,跟整个儒家的关系不大。

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李重都不讨厌郑玄这个人,反而很敬仰郑玄的学术修为,著书立传,确实值得称赞。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说明,李重可以容忍一个人站在学术的巅峰,比如郑玄,比如后期的王明阳等人,人家确实有那个本事。但是,李重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学术门派站在学术的巅峰,唯我独尊,这简直是社会的倒退。

就像武侠小说一样,李重可以容忍一个人天下无敌,但李重绝对不能容忍一个门派天下无敌。

一个人天下无敌了,能激起大家学习的激情,给大家努力的目标。不过一个门派唯我独尊,别的不说,平衡问题就难以解决。

郑玄辞别了李重,带着数十弟子进入洛阳城中,向曹操晓以大义。

结果可想而已,曹操只见了郑玄几次,就避而不见了,连饭食都供应的不怎么及时,撵人走的意图很是明显。

期间郑玄也曾经隐晦的表示过,带领儒门弟子投靠曹操,不过曹操当即表示,自己的地盘不够大,形势危急,不足以让儒门发扬光大。简单说,就是郑玄爱哪去哪去吧,咱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准大神。

曹操傻吗?曹操当然不傻,看上去儒门投靠过来很有好处,最起码能平添上千能文能武的干将。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一样先说平衡问题,被李重接连打压,现在曹操的形式已经十分恶劣了,城内不说人心惶惶,也好不到哪去。曹仁、夏侯惇、徐晃这些人还可以,对曹操忠心耿耿,能效死命。

但你一下安插进上千人,怎么分配权力,到时候这些人结党营私怎么办?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儒门一定会拧成一股绳的,那样一来,曹操的势力就会被活生生撕成两块,外有强敌,内部分裂,内忧外患之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第二,你还能指望这些儒门弟子奋勇杀敌,这更扯淡,人家来你曹操这里就是为了保护自身,将来把儒门发扬光大的,指望这些人替自己送死,别做梦了,人都死光了,还怎么把儒门发扬光大。再说了,他们真有那血性,早就在李重的大营中起义了,还能屁颠屁颠的跑到洛阳来。

当然,这也不是说儒门就真的那么不堪,自古至今仔细算算,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有几个?不光是儒门,别的门派也好不到哪去。

第三,粮食问题也很重要,尼玛曹操也很穷的好不好,被李重围城好几个月了,军些粮草早就捉襟见肘了,一下子多上上千张嘴,曹操也吃不消。

虽然几千人不多,但到了现在,曹操已经吝啬到极点,不说扣屁2眼吮手指,也好不到哪去了。

最后,曹操也不怎么信任郑玄,谁知道这老货是不是来卧底的。

诚然,郑玄的人品不错,称得上伟光正,但涉及到一个门派的荣辱兴衰,就是再伟光正的人,也能干出卑鄙无耻的事情来。

而且还有一点,儒门的学说确实不错,修身养性,这点李重也承认。但是,只有学习,研究到一定程度,儒生才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不然的话,儒门也就是一个普通门派而已,跟江湖上的武林门派没什么区别。

再者说,纵横家,墨家,法家的人也不缺乏杀身成仁的勇气,精神境界,并不是儒门一枝独秀的。

反正曹操说什么也不接受郑玄的投靠,但曹操也没把话说死,满口都是等我击败李重,再请老先生治学为官,将儒学发扬光大,现在兵荒马乱的,郑玄先生还是留在家中确保安全为上。

当然,才这纯属屁话,郑玄用膝盖想都知道是假的。

到了第三天,郑玄等人灰溜溜的回到李重大营,声称此次冥顽不灵等等,总之把曹操鄙视的一文不值,不如李重英明神武。

李重也不傻,见到郑玄有服软的迹象,当即表明,这次科举的题目就由郑玄拟定。说是拟定,但李重也不会把权力都交给郑玄等人的,不过再怎么说,儒门一派总算得到了好处,跟别的学说比起来,还是占有一点先天优势的。

温水煮青蛙,李重有都是办法收拾郑玄这些大儒,先行打压一下,又不一棒子打死,还给了郑玄主考的名誉,儒门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李重的计策可不是到此为止,儒生当官可以,但想要升官,还不是朝中大佬说的算。朝中大佬都有谁?程昱、李儒等人,哪一个也不是好东西。到时候这些儒生真干不出来实时,想要升官,必定是比登天。

李重坚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王明阳先生的知行合一……一定会提前出线的。

与郑玄仔细谈论了一番之后,李重慢慢回想郑玄和曹操所说的话,在李重心里,总有种奇怪的感觉,曹操仿佛并不是想要死守洛阳。当然了,这个感觉很奇怪,很违心,属于不可名言那种。

第388章 明知是坑还要跳第70章 貂蝉的逆袭第332章 凤雏分兵袭千里第213章 偷袭和反偷袭第385章 魏延挽弓射曹操第311章 曹洪今日赴黄泉第459章 纵马横矛斗千军第326章 真正的战略重心第96章 攻心为上第66章 董卓之死第56章 冰河血战第219章 反戈一击第3章 造反的学问第248章 亡命之徒3第256章 枭雄们的底牌第112章 与虎为邻第265章 血腥大屠杀第63章 周泰来了第390章 因为你人品不好第26章 人中吕布4第384章 刀兵再起虎牢关第233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第381章 李重的文治武功第371章 风雪连天鼓声残第470章 螳螂捕蝉黄雀后第415章 排山倒海的攻势第471章 汉水河畔的厮杀第294章 骑兵的绝杀战术第495章 再创那百家争鸣第318章 一将无能累千军第8章 暴君董卓第39章 狼狈为奸第365章 舌灿莲花说黄忠第111章 恶毒手段第106章 攻克榆次第376章 彻底打残大耳贼第403章 仁慈的刘封将军第123章 巅峰之战2第460章 最后的决战1第462章 王侯死亦正衣冠第366章 李重语话天下雄第25章 人中吕布3第367章 黄忠无奈投河北第433章 怒火滔天势掩城第135章 一统并州第59章 败走阴馆第404章 关羽弃马逃生天第97章 征粮手段第244章 贾诩的目标第127章 因果循环第435章 风雪满天的战场第262章 狗急跳墙第184章 袁尚逆袭第463章 三分天下已成空第441章 闻君有白玉美人第360章 庞德百里追魏延第438章 关云长闻风丧胆?第374章 周瑜会出晕招吗?第452章 司马懿水淹江陵第481章 千里行军的尽头第305章 中原一战定江山2第329章 碧水东流至此回3第425章 大雾将起水战来第101章 攻城之战第179章 雄心壮志第348章 兵分两路取虎牢第380章 屁民的幸福生活第二百九五章 无限扩大的战场第255章 一切为了时间第339章 出茅庐陆逊建功第151章 将星陨落12第124章 繁琐之事第228章 老将VS猛将第429章 马超的血腥投名第442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334章 先行一步步步杀第43章 广武之战第211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379章 坏心眼儿的下场第191章 斩将杀敌第143章 将星陨落4第431章 千里追杀似悠闲第195章 田丰定计第270章 曹魏英才今早逝第7章 太史老夫人第308章 我的眼里只有你第398章 李重渡江迫刘备第330章 周公瑾只手遮天第192章 实力对比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433章 男人怎能说不行第138章 水淹下邳2第173章 全不好过第343章 天意如刀命难逃第460章 最后的决战1第388章 明知是坑还要跳第214章 离心离德第397章 广陵城下的混战第289章 风云变幻天下动第252章 筑沙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