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易首邀酬

睢阳的流民越来越多,城内外治安也每况愈下,在堕落与生存之间,很多人选择了生存。

他们为了一点点食物,为了不被饿死,很多人串联在一起,成为盗贼。

才开始只是在路上劫取一些财物,后来,他们尝到了甜头,甚至敢去攻打一些小的村庄,以及富户的邬堡。

这些人从才开始的只是劫财,并不伤人,到现在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样样都做。

他们在贫穷中堕落,在堕落中疯狂,人性的美德就这样一点点的被蚕食。

整个睢阳的人们都人心惶惶,初时还有些善良的富户周济流民,现在却对他们避之如蛇蝎,就连官府为了社会安定,也开始驱逐流民。

流民被驱逐,为了生存只能成为强盗;官府惧怕流民成为强盗,对于他们的驱逐更是变本加厉,如此一来,就形成恶性循环。

流民众多,盗贼蜂拥四起,官府给予击杀盗贼的赏钱却越来越少,由原来杀一贼奖励5万钱,到现在只奖励1万钱。

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豪强率领家奴,专门杀贼领赏。

说是贼人,其实只是一些三餐不继、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遭遇拥有精良装备的豪强家奴之后,要么变成一颗血淋淋的的头颅,要么成为俘虏。

这些日子,陈旭变得非常沉默,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发呆,有时候还会在睡梦中惊醒,醒来之后,浑身冷汗淋漓。

他心中感到恐惧,不是为自己恐惧,而是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乱世还未来临,就有如此多的汉人死去,他想到了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想到了连绵几十年的诸侯混战。

他似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尸体,看到了被染红的大地与河流……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华夏名族的元气,就会在这样的内耗中,一点点被磨灭……

“如果没有这场内耗,就不会有五胡乱华吧?”

独自一人的时候,陈旭经常这样问自己。他对历史不太了解,不知道从汉末到统一,中原大地究竟埋葬了多少同胞的尸骨,也不知道五胡乱华的根源,是否从汉末就开始埋下。

他同情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也怜悯那些因为无法生存去当盗贼的人们。但是,陈旭只是一介平民,他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其他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陈旭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陈家村的族人们,能够在乱世之中有一块立足之地。

“大郎,这几****为何闷闷不乐?”

典韦虽说每日打熬力气,勤练武艺,却也看出了陈旭心事重重。

陈旭并不答话,起身拿起他缴获的那杆长枪,在庭院之中疯狂的舞动着……

不知何时,桥玄已经来到此地,见陈旭停止舞枪,出声说道:“你的枪法,暴露了你内心的焦躁。”

抹了一把脸上细密的汗水,陈旭走上前,涩声问道:“桥公,灾荒四起,百姓毫无活路,或为流民、或为盗匪,尸骨露于野,死者何其多?我大汉为何会如此模样?”

在后世,汉朝一直是强盛的代名词。

一提到秦汉时代,很多华夏子孙都满脸骄傲。然而,真实历史上,百姓的生活居然会艰难成如此模样。

微微一叹,桥玄缓缓说道:“现在看到的,只是是沧海一栗,你若见得多了,就会麻木,也不会如此悲天悯人了。”

“永兴元年,整个大汉国有三分之一的郡县遭受水灾、蝗灾,几十万户倾家荡产,流亡在外,各地都有易子相食的惨状。”

“延熹九年,我们所居住的豫州发生大饥荒,因饥饿而死者十有四五;及至灵帝时,更是‘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相比而言,你如今所见到的事情,又何值一提?”

“这些事情我都亲眼看过,初时我亦如同你这般,想要去改变什么。然而,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感到绝望与麻木。”

陈旭闻言,呆立当场。

典韦亦是不语,他亦出生贫寒,见过的事情却远比陈旭多,虽然同情这些百姓,但更多的却是先想到自己该如何生活下去。

桥玄看着陈旭,摇了摇头,说道:“现在的你,帮不了他们什么。而且不要忘了,我传你兵法,是希望你能驰骋沙场,安邦定国。”

“你的心乱了,这样却是不行。”

“为将者,切不能有此妇人之仁。若为一军主帅,可以‘仁’,却不能‘慈’。孰不知‘慈不掌兵’?”

“以后你的敌人,乱民、盗匪、叛乱,都可能会有,对于他们,只有弓箭与长矛,死亡与鲜血,才能成就自己的辉煌。”

“一将功成万骨枯,为战之故,牺牲在所难免。届时,被牺牲的甚至不是这些素不相识的百姓,而是与你朝夕相伴的将士,此事汝当谨记。”

桥玄觉得陈旭各个方面都很不错,只是太过单纯,有些妇人之仁。

而这些,正是为将者的大忌。

桥玄岔开话题,陈旭仍不放弃,继续追问着:“某虽是一介平民,却也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然,豪强、官吏良田、钱财不计其数,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却是为何?”

桥玄昏花的老眼之中,隐晦的射出两道精芒,却不答话,只是颤巍巍的向屋中走去。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唱着歌谣,桥玄走到门口,他回头轻轻地叹道:“根已烂,叶已枯,大厦将倾矣。为今之计,不破而不立,欲救民于水火,唯有先大破之。”

桥玄精通《易》,会一些相术,当初他见到曹操时,就看出他不是池中之物,如今见到陈旭,却感觉他身上似乎有一层迷雾,令人无法琢磨。

不知为何,桥玄见到陈旭之后,似乎有一种感觉:这个时代,或许会因陈旭而有所改变。所以才在门口说出了那一番话来。

“不破不立,不破不立。”

陈旭低声呢喃着,而后扔掉手中的长枪,离开桥府,在集市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集市上的行人不是很多,流民经过官府的驱逐也变得很少。街道上,偶尔还有一对穿着简陋铠甲的郡国兵,懒散地巡逻着。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陈旭走着走着,突然又听到这个歌谣,其中还夹着一些怒骂,使得他好奇心大作。

他转过一条街道,来到睢阳城的一条主干路上,只见八个差役,每两人押着一个头带木枷的犯人在街上游行,唱着民谣之人正是一个年轻犯人。

差役拿着一个皮鞭,抽了那个年轻犯人一下,恶狠狠地骂道:“我呸,行骗到太守大人这来里来了,真是不知死活,被抓到街上游行,居然还敢妖言惑众。”

差役抽了一鞭,还不解气,骂了几句之后,又踢了犯人几脚。

旁边一位年龄稍长的犯人,连忙哀求差役:“官爷,他年龄还小,还请官爷不要跟他计较。”

话毕,这位犯人又呵斥那个年轻人道:“出来游街就好好表现,胡乱唱什么歌谣?”

差役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不屑的说道:“你这个老混蛋,拿自己儿子来骗取赏钱,真不要脸,他在大街上还敢妖言惑纵,就是你这厮没有教好。”

“够了!他们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会这样做吗?我们也是贫穷人家,你少说两句。”

旁边一位年龄稍长的差役,打断了先前出言差役的话,然后对那个年轻犯人说道:“你千万莫要再唱歌谣,小心罪加一等。”

年轻犯人自然不敢再犯,连忙应诺,口中更是对老差役感谢不已。

陈旭看着几个犯人,心中疑惑:“居然有人敢去太守那里行骗?”

找到几个围观的群众,陈旭详细向他们询问,才了解到事情的经过。

原来,现在由于贼人太多,捉拿贼人给的赏钱虽然变得很少,但活捉一个贼人还是能拿两万钱,所以很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就开始打着赏钱的注意。

有些身强力壮的百姓,捉拿到落单的贼人以后,去官府拿到了赏钱,但是更多的人反而命丧贼人之手。所以现在除了那些有众多家奴的豪强,却也没人敢打盗贼的注意。

然而有些人并不死心,再加上实在是走投无路,就被他们就想出‘易首邀酬’这个主意。

所谓‘易首邀酬’,就是把亲人跟其他人相互交换,然后把交换之人当作贼人送到官府,这样就可以去拿赏钱。

对于那些被当做贼人送到官府的百姓而言,反正都快要饿死,即便被扭送官府,由于没有人去指控他们杀过人,也不会被判处死刑。

待在监狱之中,虽说以后还有可能会被流放,或者派去服徭役,但是那里有免费的食物可以吃,比现在就饿死强很多,所以他们不但不会揭穿自己假贼人的身份,反而会非常配合。

这种不可思议事情的发生,使得监狱现在人满为患,官府的钱粮也已经无以为继。

为此,梁国郡守不得不严加防范那些易首邀酬之人,特别是一个人带贼人前来领赏的,十有八九都是骗子,会被反复询问。

奈何,抓贼之人一口咬定抓来的是贼人,被抓之人也都一口咬定自己就是贼人,官府虽说明明知道其中的猫腻,却也毫无办法。

后来,官府为此还专门颁布了举报奖赏的制度,效果却是收效甚微。

眼前被带枷游行的四人,只能说比较倒霉。他们领取赏钱之时,为了避免穿帮,并不是一起过去的。

四人分成两队,领到赏钱之后,由于领赏之人凑在一起被别人发现,这才被抓住扭送官府,就有了眼前一幕。

也许对他们而言,待在监狱之中,远比在外面饿死要好。

知道事情的缘由之后,陈旭感到深深的悲哀。

看到夕阳西下,黄昏的日光不再明亮,他知道强盛一时的大汉,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107章 身亡?第435章 得汝南第595章 准备撤兵第21章 相邀第985章 荆州平定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342章 斩郭汜第374章 冰释前嫌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51章 欲擒故纵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264章 水淹第655章 闹事第721章 新鲜血液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936章 水淹虎牢关第252章 密谋第370章 诈城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75章 轻视第499章 当街杀人第355章 钟繇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906章 再设计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530章 议事第606章 鸿门亭第689章 中伏第402章 风起云涌第173章 赵云统兵第982章 子杀父第270章 交锋第475章 逃脱第377章 惊变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224章 唯才是举第760章 阵斩文丑第649章 以进为退第75章 轻视第464章 屠夫段颎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39章 王延之谋第51章 欲擒故纵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821章 诸葛亮第826章 夜袭杀天使第408章 张飞之怒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80章 司马懿第799章 陈沫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61章 救人第494章 关平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章 典韦第218章 陈宫献策第38章 虚张声势第1001章 怒火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460章 大捷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709章 益州之乱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981章 殒命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83章 流言四起第178章 三日余粮第69章 程昱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558章 张松第401章 调虎离山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212章 张扬第506章 太学改革第817章 建言称帝第809章 屠杀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447章 韩遂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642章 徐庶择主第176章 困境第555章 三月之约第1007章 托孤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434章 斗智斗勇第585章 战略转移第957章 斗阵(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506章 太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