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王承

散关位于司隶的西南部,从蒲坂到这里的路程,乃是蒲坂到武关距离的三倍。

当武关、箕关、函谷关全部被攻克之时,张辽、张燕仍旧带着兵马往西急行。

由于散关与陈仓相隔不远,因此这两路人马就聚集在了一起,一同行军。

六千大军沿着渭水逆流而上,沿途遇到不少盗匪。关中西部不像东部距离蒲坂较近,因此慑于陈军的强大,再加上朝廷优厚的政策,很多人接受了招安。

右扶风乃是司隶最西边的一个郡城,这里与益州、凉州接壤,当初马腾、韩遂领兵东进,就是在此地与樊稠爆发战争。

马腾、韩遂麾下有很多羌人,他们身为异族,军纪甚至比西凉军都差上很多。这支军队所到之处,基本都将附近的村落劫掠一空。

两人被樊稠击败以后,有不少羌人溃兵,他们索性躲在山中占山为王,以打家劫舍为生。

再加上时间太短,陈旭的势力尚且没有办法伸展到这里。虽然有不少县城都宣布投降,但是他们却没有余力剿灭盗匪。

张辽骑着战马,一路上有些愁眉不展。漫长的距离,以及四处横行的匪患,严重影响到了大军的后勤供给。

若是攻打散关拖得时间太长,势必会对蒲坂造成巨大压力。

张辽望了望天色,发现已经有些临近中午。虽然此时已经进入秋季,但是天际的太阳,仍旧让人感觉有些燥热。

特别是身披铠甲的军队,一直在官道之上行驶,有很多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汗珠。

“该死的干旱”

张辽的嘴唇有些干裂,他摸出了挂在战马上的水袋,用力摇了一摇,才知道里面的水已经没有了。

这一路之上,由于干旱的厉害,很多地方的土地都开始干裂。大军行在官道之上,再加上天空刮起不小的狂风,因此扬起了遮天蔽日的灰尘。

“吭哧,吭哧”

张辽胯下的战马,剧烈的喘着粗气,显然它也感到了疲惫。

“哗啦啦”

“哗啦啦”

纵然干旱四起,渭水仍旧肆无忌惮地奔腾着。河中的水流,在狂风的带动之下,不停地拍打着河岸。

“将军,前面就是陈仓了”

向导的嘴唇也有些干裂,他望着远处有些模糊的城池,兴奋的说道。

张辽、张燕全都眼睛一亮,开始催促全军急行,早点到达陈仓。

陈仓虽然是个要地,但是天子的檄文到达以后,陈仓守将就带着城中的两千守军宣布投降。

这一次张燕前来陈仓,只用接管陈仓的权利即可。由于补给线太长,因此张燕还要担任运输粮草的重任。

这些粮草,不仅要供给陈仓守军以及附近县城的百姓,还要足够张辽的麾下大军使用。

可以说,虽然这次张燕带兵前来陈仓,无需发生战斗,但是他肩膀上的担子,丝毫不比张辽差上多少。

张燕的举动,直接关乎到,陈旭能否尽快掌控司隶以西的广大区域。

大军疾驰而行,没过多久就来到了陈仓之下。陈仓守将确定张燕、张辽等人的身份以后,即刻大开城门,迎两人进城。

进城之后,张燕立刻接管了城中的一应防御,将重要的位置之上,全都换上了自己的手下。

虽然陈仓守将已经投降,但是张燕不得谨慎防备。

张辽见到了张燕一系列的举动,亦是暗暗点头,觉得此人果真才能非凡,不愧是曾经啸聚一方的人物。

长途行军,哪怕张辽、张燕率领的都是精锐部队,众人也都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张辽体恤士卒,就带着他们在陈仓休整了两日。

这两天下来,张辽也没有闲着,他协助张燕整理陈仓的防御设施,帮他彻底掌控陈仓。

两日过后,张辽麾下的士卒都已经休整完毕,张辽就准备向张燕辞行,带兵前去攻打散关。

临走之前,张燕带人前来为张辽送行。两人乃是同姓,再加上这段时间相处的不错,因此也有了一些矫情。

“文远,你离开此处乃是为了主公大事,我就不挽留你了,希望你能够早日取下散关。”

张辽谢过张燕以后,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说道:“如今虽说关中,名义上乃是隶属主公。然而,就连左冯翊与京兆尹,主公都未曾彻底掌控,更不用说是与凉州接壤的右扶风了。”

“右扶风境内民风彪悍,盗匪横行。将军镇守陈仓,若有闲暇,不妨为主公平定境内匪患。”

“如此一来,既能保境安民立下战功,又能保证我等的粮道安全。”

张燕大笑两声,说道:“文远但请放心,伯道能够迅速平定河东郡北部的匪患,难道我张燕就不行么”

“文远只管前去攻打散关即可,粮草辎重自有我来运输。”

如今张燕麾下,加上陈仓原来的两千守军,已经有五千人马。

再加上刘辟、白饶这两个沙场宿将。以他们强大的实力,还未曾将右扶风境内的盗匪放在心上。

张辽在马上向张燕施了一礼,调转马头就准备离开。

张燕喊住了张辽,忽然说道:“文远,若是攻打散关有什么地方用得上我,只管差人告知我便是。”

张辽的身子顿了一下,转身看着一脸真诚的张燕,当即说道:“将军的心意,吾已知晓。若是有需要,辽必定会厚颜前来麻烦将军。”

话毕,他一夹马腹,就带着三千步骑往散关赶去。

陈仓距离散关不远,也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张辽带着大军早上离开陈仓,还未到傍晚时分,就已经抵达散关城下。

散关之内,王承端坐在主位之上,与众将商议破敌之策。

只见王承说道:“贼军犯我城池,不知诸位有何退敌之策”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人开口说话。

王承正不耐烦的时候,他的族弟王方出声道:“李傕、郭汜将军麾下雄兵数万,亦是顷刻之间兵败身亡。”

“现在城中只有三千兵马,若是执意抵抗天兵,恐怕会为我等招来杀身之祸啊。”

“陈文昭乃是一代雄主,起于微末而身居高位。尚为黄巾之时,就斩杀鲜卑可汗,攻破鲜卑王庭。”

“夺取并州之后,更是远赴塞外,大破十万鲜卑。单论用兵之道,天下又有几人能与之争锋”

“更何况,陈文昭如今奉天子以征四方,占据大义;想那张文远亦是骁勇异常,不可力敌。以吾观之,不若纳降为上。”

王承闻言,顿时大怒曰:“汝欲与贼私通耶”遂喝令武士推出斩首。

众将尽皆求告:“两军尚未交战,就先斩自家大将,于军心不利,还请将军三思。”

王承被众人劝说,这才怒气稍减,大声说道:“陈贼未曾遇见我,致使竖子成名。莫说来犯之将乃是张辽,纵然陈旭亲至,吾亦会杀散其众,生擒陈旭。”

“陈贼妄杀李将军,吾正要尽起大军杀奔蒲坂,为李傕将军报仇。却不想贼子居然胆敢犯吾城池,我势必要先斩张辽,再杀张燕,而后攻入关中”

“尔等若是有人再敢言降者,立斩不饶”

话毕,王承喝退王方,让诸将坚守城池,避不出战。王方离去之时,眼中闪过一道狠厉之色。

这个王承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却也是个厉害人物。

当初关中缺粮,马腾上表称军队补给不足,请求就食谷于池阳,于是率军改屯长平岸头。途经散关之时,向王承索要粮草。

王承假意答应,却在晚上突然率兵偷袭,而后大破马腾军,使得马腾不得不向西败走。

王方虽然是散关守将王承的族弟,但是王承自幼文韬武略,才能非凡。王承自视甚高,素来瞧不起只有一把子力气的王方。

而且王承深受李傕知遇之恩,对于李傕忠心耿耿。不然的话,李傕也不会让王承驻守散关了。

王方却是与樊稠亲善,曾经作为樊稠副将,一同击败过马腾、韩遂。

李傕与樊稠闹翻以后,王承、王方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劣。若非王承碍于亲戚关系,恐怕早就杀了王方。

待诸将领命离开以后,王承脸上却是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李将军对我有大恩,这种恩情不能不报。”

“散关易守难攻,纵然贼军起兵十万,我也有信心能够拒之于城外。待其粮尽兵疲之时,再出兵突袭,自可攻破贼军。”

“散关与凉州的武都郡接壤,凭借我与参狼羌的关系,只要供给粮草,向他们借兵易如反掌。”

“如今散关虽然缺粮,然而武威郡却毗邻益州。益州乃是天府之国,粮草充足。”

“今岁刘焉身死,其子刘璋掌控益州,杀掉了张鲁的母亲以及家室。这才使得张鲁反叛,占据汉中。”

“我若带领参狼羌兵临城下,必定能够索要到一些粮草。只要度过了这个难关,凭借散关之险,可以先攻取武都郡为根基,而后向北可攻凉州,向南可取益州。”

“只有这样,我才能积蓄足够的力量,为李傕将军报仇”

想到这里,王承握紧了拳头。

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844章 叔侄第379章 图谋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801章 塞外风云第31章 练兵第989章 刺客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643章 纵论天下第807章 劝降第122章 自乱阵脚第732章 第三天第887章 腹背受敌第840章 背盟取江东第100章 议事第382章 名将之殇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731章 雷霆一击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72章 少年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911章 劝诸葛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100章 议事第886章 打回东郡第879章 酷吏第35章 烧粮第48章 东阿危急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24章 武关之战第984章 杨树下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805章 约战第620章 追与逃第483章 凉州剧变第211章 归心第269章 止戈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468章 沙盗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951章 困兽犹斗第460章 大捷第751章 叛徒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62章 迷路第783章 十日之约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256章 无家可归第821章 诸葛亮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45章 面圣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435章 得汝南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89章 必败论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516章 再审第853章 陈骏第117章 交谈第284章 旭之志第40章 出战第521章 尘埃落定第178章 三日余粮第41章 白马失守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605章 大才张既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866章 孙权第660章 以死相谏第14章 请罪第646章 李儒发威第898章 试探第494章 关平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665章 稷下晨报第392章 刘备告密致所有书友第744章 纠结第120章 誓杀老贼第1005章 回家第803章 谨慎防备第756章 碾压第236章 以工代赈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14章 苦衷第337章 绝路第785章 背水一战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864章 孙策之死(上)第812章 转瞬三年第53章 王延中箭第268章 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