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逢纪谗言袁绍前

袁熙哑口无言,挣扎着要起来。可他现在竟是没人扶都爬不起来这种。一想到这身体如此情景,不禁悲从中来。哭道:“天要亡我袁氏也……三弟有此大败,还不知是何光景。”

甄宓是看紧了袁熙,宁死也不叫他亲自去。

袁熙爬都爬不起来,还能拧得过吗?!

因此一想到袁氏的处境,这心里,竟不知是何滋味。他也是知道的,若报与袁谭,袁谭必不救。

能救的只有幽州兵。

袁氏兄弟不和,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袁熙纵然是有三头六臂,此时也不能左右身边人的意志,因为不光只是一内宅妇人阻拦,再阻拦,也只是内宅妇人。而是他身边的所有将士和谋士都不赞同啊。他们是不管什么兄弟情兄弟义的,只知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往是拧不过袁熙,没有办法。而现在,自己都是惨败了,还要亲自去救袁尚?!他们自然绝不可能会答应。虽然嘴上不说真话,然而直接就是不赞同,左一个不可以,右一个袁将军定要保重,都说达者兼济,可问题是刚遭大败,哪里还有余力去救袁尚呢?!因此也不提不救,只叫袁熙写信与其它部,叫他们去救。

弄的袁熙心如死灰一般。

他终于明白,为何英雄暮年会如此之遗憾了。因为年轻的时候不管是英雄还是狗熊,至少还是自己作主的。可是这一倒下,无论是病倒,还是老了倒下,身边的人都不再听从了。

袁熙心里何等的郁卒。

甄宓天天在他耳边哭,谋士与将士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劝,语重又心长,仿佛全心全意的忠诚,只一心的为他着想。听的袁熙都抑郁了,终究还是放弃了自己前去的心思。

只挣扎着叫人扶起来,一面写信到前线,告罪于袁绍。一面则写信到幽州,令人领兵去接应袁尚。一面则写信与袁谭,说袁尚大败,叫袁谭以大局为重,一定要去救袁尚。两弟皆败,事关紧急,还请大哥务必救袁尚回来等等……

信发出以后,袁熙哭道:“……三弟必怨吾。三弟回之,吾不敢见矣。”

甄宓低着头,心中却冷笑,回不来才好。一个帮了他不感恩,不帮他就怨恨的兄弟,呵!她怜惜的看着袁熙,她的丈夫,迟早要被这些袁氏兄弟拖累死。与其如此,还不如败个干净。她的丈夫也能为自己而活,而不必顾及什么兄弟父子之情。他顾及到不惜命的程度,可是又有谁听,又有谁感恩呢?!

袁熙哪怕有点迂腐,可是甄宓以为这样的他,反而是最好的人品。

只是,经历邺城一败之事,甄宓觉得自己的心无比的心狠。她变了!

她的心里总有压不下去的戾气和不甘。

她感激袁熙对她的好,却也心疼他对袁氏子弟的好,心疼他对别人的好。

袁熙不够自私,那么,她来自私。哪怕被称为毒妇,也总好过当寡妇,任人鱼肉和宰割。

甄宓亲问军医,军医道:“大急大悲大恸,又经大败,伤心伤身呐,将军还需静养。否则……”

甄宓脸色微微变的难看。在这个时代,一个外伤就能感染而死,一个伤风就能要人命的时代,她怎能不急!?

无论如何,都不叫袁熙再着急于袁氏的事了。管他外面洪水滔天。

她要护着她的丈夫,回幽州去!

刘氏天天哭哭涕涕,盖因知道袁尚失败,袁熙却没法去救的缘故。甄宓哪里有空理会她?只将她身边的几个眼睛都给拔除了,恨他们将这事捅到刘氏面前。

与其知道了闹,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耳目一去,刘氏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外面的事也俱都不知了。因为再没忠心的人告诉她。

刘氏也被甄宓的手段给吓到了,又乖乖的当了鹌鹑。

本来她是想利用袁尚的事,逼迫一回袁熙,然后叫送她回前线的。哪里知道,甄宓如此之狠。这一次连面都没露,将上次她说过的话,说一不二的全做到了!

袁熙的药中混了安神的药,又伤重忧思,因此昏昏欲睡,一路往幽州而去。

而信,也很快先到了袁谭处。

袁谭看到信,却是哼了一声,置之高阁,并不理会。甚至连担心都不可能有。能没有兴灾乐祸,已经算是他良好修养了。

他只寻心腹谋士商议,道:“袁尚功败垂成,丢人至极,他别说未必能回得来,便是能回来,也已威望尽失,再不复之前的强盛。”

谋士们心中也略喜悦,道:“将军能不派人去阻击他,便已是讲了兄弟情义!先前积累了多少的怨望,此时不救,也说得过去。此事,是袁尚自己咎由自取,非与将军有关。”

袁谭点点头,冷笑着嘲笑了一番袁尚,不提心中的喜悦,只道:“袁熙夺邺城失败,当何以处理?!”

“比起袁尚,邺城之事,才是麻烦。”谋士们叹道:“看来吕布难缠,是铁了心的要邺城不可了。想要虎口夺食,怕是难。袁熙有此败,倒也不奇怪。”

“他自己都败了,还要命幽州兵去救袁尚……”袁谭皱眉道:“也是太闲了。不嫌命长。”

语气里也是有微微不满的。

“袁熙将军向来如此,一见兄弟不和,向来都是以弥合为主,有此之回应,倒也不奇怪!”谋士叹道:“将军,看来邺城恐怕一时不能得回了。吕布铁了心的要邺城,必盘锯不肯去。所幸袁熙败了,还有高览与淳于将军守在外,还能扼守一二吕布的兵马。不叫他再向冀州蚕食。不过也只能暂扼住,将军还是要防范吕布以邺城为据,向我青州边蚕食。不得不防!”

“便以此为名目,将事报与主公。”另一谋士道:“为了冀州和青州安危,便是将军不去救,也没什么。主公便是要责怪,此时此刻,也不会拿将军如何。便是隔空削了将军之职,又能何妨,早不比当初在邺城内不得不受人制时矣!”

袁谭点点头,道:“父亲必大怒于谭!”

“上次之事,臣斗胆谏议将军,便是父亲,便是主公,也是不可太信任的。主公他,太意气用事,有时候发起怒来,完全不顾及父子之情,为了避免上次之事,这一次,还请将军据守青州,能不去前线便不去前线……”谋士小声道:“不求有功,但求不拖累将军。主公身边俱是小人谗言,倘有人要害将军,恐怕不能据守……况且去后,要听主公调令,终归是不得自由。不自由也罢了,最怕的莫过于主公刚愎,不听人言,反而生生的错过很多军机。所以臣以为,留在青州据守,才是最合理的……必要之时,可与袁熙将军联手共抗敌军。”

袁谭听的连连点首。自上次在邺城出过一次事后,袁谭心里其实对袁绍也没多少信任和尊敬了。只是父亲,不能反叛他罢了。

然而当儿子的有了异心,谁能拦得住。老子本就处事不公,也不能怨长子有私心。

“袁熙将军是将军要拉拢的,”谋士道:“他有此次之败,还请将军派兵去接应一二。只要袁熙向着将军,后之事,不愁矣……”

“我最知二弟其人,忠良可嘉,必不叛我,但也必不依附于我,他虽值得信任,却不可完全倚重。”袁谭道:“在他眼中,我与袁尚,恐怕不分高低。他这个人至纯至善至孝。不必拉拢,拉拢也无用……他必不会完全向着我,而对付另一个。”

袁谭的语气中颇有些讽刺的味道,却并非是讽刺袁熙,更像是袁氏就这德性,还能出这样的一个种子,算是奇葩了。

“既是如此,也可示好。”谋士道:“将来之事,谁能知晓?!只是将军兄弟族人之中,只袁熙一人可靠可信……”

“既是如此,那便遣人前去接应一二袁熙,送他安全的回幽州去,再接回袁氏家眷前来,送去父亲身边。”袁谭道。

当下议定,便遣人带兵去了。

袁谭朝着邺城的方向看了一下,可惜了。冀州府的府库内俱是冀州的一切,只怕已落入吕贼手中。必保不住了。

将来再夺回冀州,估计要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吞下去的东西,吕布能吐出来才怪!

而此时,逢纪已然到达袁绍跟前,一到跟前便是一通哭,然后便是一通骚操作,开始甩锅,疯狂的甩锅。

先把邺城之失,甩锅到审配身上,现在审配死了,若不然这样的谗言,审配也受不住致祸。必死无疑!

然后又开始甩锅说许攸,就是这个贼子,内外通于吕贼军,这才邺城陷入贼人手中。

说的袁绍恨不得生吃了许攸。

逢纪是个能言善辩的,况且这一路逃来,把一切的逻辑都理的通通顺顺的了,再加上信息上的误差,因此一切只要说的通,还不是由着他说?!

因此,不仅许攸和审配成了大逆臣。连死了的田丰等人也都成了大奸臣。

尤其是那审荣,审氏简直就是贼窝啊。这事也确实是审荣有巨大关系,因此,逢纪便能将自己给摘个干干净净。

可惜,已将袁绍气的爆炸。几目眦欲裂,跺脚道:“早知奸逆误我,早先便该将他们剁了喂狗……好一个审氏,绍如此信任,却将绍一片信任落于尘土般辜负,他们便是死了,绍回邺城,也不罢休!”

逢纪哭诉的时候,别人都插不上话,他更是不遗余力的抹黑别人,开脱自己,又极会煽情,又极会情绪点,说的袁绍又气又急,完全的被他给带入了自己的节奏。

逢纪道:“若非审配极力劝袁三将军去阻击吕氏兵马,又怎么会中了吕布的调虎离山之计?!就是因为审配,这才以致邺城空虚,否则,有袁三将军在,邺城怎么会失?!审配节气是真不假,可是忠臣也会误国。这审配,刚直太过,太过自负,若不然,邺城哪里会失……”

袁绍听了,岂能不怒,然而他此时再怒,审配也不能再辩解了。

因为死人不会说话。

而这世间人心的丑陋,多的是欺负不会说话的死人的人。

经他这一般巧辩,不仅脱了罪,甚至还将自己在邺城的过失和失察等一切脱的一干二净。不仅无罪,还得了袁绍的嘉奖。

就在逢纪决心怎么谗言整倒其它与他不对付的人的时候。

袁绍先接到了袁熙战败的消息,得罪袁熙狼狈窜回幽州,一时也不知气他不争气,还是气他不中用。一时大恼,这恨意就朝着袁熙去了,隔空将袁熙无用骂了个狗血淋头。再然后逢纪一挑拨,连袁谭也被恨上了。

“袁谭心大矣,”袁绍咬牙道:“绍叫他去救邺城,他竟不听,既不派兵,也不亲去,此子,当真是心狼至极。不听父命,不顾兄弟……”

逢纪一心的要谗言袁谭,哪知道又一道急报前来,道:“主公!幽州刺史袁熙之信。”

“拿来!”袁绍正恼怒不堪,拿来信先看袁熙怎么辩解。哪知道一看信,眼前一黑,往后栽倒。

“主公!”左右都吓了一大跳,就连逢纪也十分骇惧,忙道:“……这是怎了?!”

“显甫战败,速救……”袁绍一急,脸便胀的通红。接二连三的打击,逼的袁绍便是再妄自尊大,也是吐出一口血来!

逢纪吓疯了,忙接了信来看,一看也蒙了。

袁尚全军覆没?!

这怎么可能呢?!

左右战将与谋士团们也都一片哗然。哪怕只是一点战败消息,他们也不至于如此。然而,这接二连三的坏消息积累起来,也是很恐怖的影响军心的力量了。

邺城失为一,袁熙战败为二,袁尚战败为三……便是此时,军心也已摇动,岂能不慌?!

逢纪一个激凌,生怕袁绍迁怒于己,忙自保道:“主公!袁熙与袁尚之败,实乃袁谭之过!邺城失,他不救,如今袁尚败,他亦不救,只有袁熙来信要救,可他刚败也有心无力。主公,倘不救三公子,恐怕会有大闪失啊……三公子败是败,然而,此祸,是萧墙之内祸,若不处置,人人效仿而只求自保,我军焉能左右相顾,而胜曹军与吕军?!”

第465章 吕布半道劫凌统第865章 密步署分头行动第600章 虎锯兖州程昱惧第197章 我爹是吕布197第659章 庞统以利说马超第875章 晓宿夜行遇敌军第889章 一反一覆小人心第1079章 十支军接应曹真第474章 事出反常即为妖第162章 我爹是吕布162第353章 我爹是吕布353第586章 生麻烦死也麻烦第304章 我爹是吕布304第1190章 袁谭欲借道伐尚第127章 我爹是吕布127第391章 我爹是吕布391第011章 我爹是吕布11第1156章 旧光辉最后值守第629章 狼于外张鲁头秃第749章 兵道不行行诈道第020章 我爹是吕布20第095章 我爹是吕布95第1042章 遵父命枭杀郭图第911章 邺城破程昱惊心第1187章 程昱围邺劝袁谭第1136章 帝后共治帝许诺第205章 我爹是吕布205第756章 调虎离山刺客行第138章 我爹是吕布138第733章 面面相觑都狗贼第1141章 曹操疑心试崔琰第102章 我爹是吕布102第506章 滴水不漏司马懿第897章 临门一脚悔失城第466章 司马懿到徐州府第1073章 曹军死士欲偷营第606章 反戈相击困张绣第392章 我爹是吕布392第140章 我爹是吕布140第432章 曹操备战试军心第320章 我爹是吕布320第393章 我爹是吕布393第789章 默契于心无需言第262章 我爹是吕布262第1002章 深夜入营探忠心第312章 我爹是吕布312第928章 小人手段激袁熙第1188章 张辽夏侯渊结怨第591章 凛冬将来霜先至第609章 坐坡挥洒英雄泪第1120章 以点破面进许都第487章 年少轻狂是马超第604章 趁醉赛马暗偷营第065章 我爹是吕布65第902章 冀州来信袁谭怯第038章 我爹是吕布38第1074章 火星入阵燕归巢第873章 不分敌我袁兵哀第900章 袁军试探张辽意第098章 我爹是吕布98第802章 闻首捷吕娴军喜第174章 我爹是吕布174第658章 三军合追击刘备第994章 颜良急来救张郃第934章 入绝地前后无路第039章 我爹是吕布39第063章 我爹是吕布63第408章 庐江会合纪灵悲第864章 难两全绝境自刎第312章 我爹是吕布312第256章 我爹是吕布256第212章 我爹是吕布212第701章 凌统带伤去救营第665章 埋伏智擒小霸王第744章 不知我者谓贪功第1148章 吕娴誓不共戴天第1118章 降可也休战不可第747章 庞统火烧降龙坡(加更)第1029章 马腾心不顺骂人第782章 鲁子敬计出无穷第1088章 袁熙脱身往辽东第691章 黄忠小船追周瑜第862章 臧霸挥师攻袁军第213章 我爹是吕布213(加更一)第378章 我爹是吕布378第762章 趁星夜丢失俘将第355章 我爹是吕布355第1091章 父子双勇阻曹军第121章 我爹是吕布121第328章 我爹是吕布328第599章 曹操患失威许都第577章 黎阳相距作疑兵第128章 我爹是吕布128第538章 连哄带骗捧庞统第643章 孙乾笼络众将心第1141章 曹操疑心试崔琰第899章 暗牌手张辽计生第274章 我爹是吕布274第387章 我爹是吕布387第1091章 父子双勇阻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