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还请陛下明鉴!

凛冬时节,一夜北风三尺雪,天地银装素裹,入目分外妖娆。

大雪似乎将一切肮脏事物都掩埋了,却埋葬不了人心中的阴暗与罪恶,看到平日里一袭衣甲的刘奇,盛装出席,不说停在宫门外冠绝百官气势无双的车架仪仗,就说头上近似通天冠的带着山述形状的远游冠,腰间的赤绶白玉印,身上剪裁别致的玄黑衣裳,以及腰间悬着的错金刀,手中把玩着的的宝剑,似乎都在预示着,这朝堂上,怕是又要有大事发生了。

看着在宫门外等候的刘奇,太尉杨彪凑了上去,笑眯眯的说道,“老夫看侯爷手中这长剑不凡,莫非是侯爷新得的什么宝剑不成?”

刘奇笑眯眯的说道,“不过是寻常利剑而已,不过是年份久了些,当不得宝剑的称呼?”

“哦?”杨彪语气中多了几分好奇,“莫非是古之名剑?”

刘奇含笑说道,“听闻此乃古之名剑胜邪,只是不知真伪,本侯也就用着张张门面而已,倒是让杨大人见笑了。”

杨彪再次开口询问,“侯爷所得这宝剑,可是一柄断剑?”

刘奇轻轻点了点头,“杨大人好见识,这确实是一柄断剑。”

杨彪含笑拱手,“那老夫就先恭喜大司马了。”

“上朝……”

随着一众中郎的呼喊,一众公卿井然有序的朝着宣室内行去,等到众人依次坐定之后,不待旁人开口,刘奇就悍然开口,“陛下,如今已近年关,年祭之事,还要陛下早日下令操持,告慰我大汉列祖列宗,以求先祖护佑我大汉升平。”

“善!”端坐明堂的天子轻轻点了点头,“皇兄无需多虑,此事朕已命陆少府派人操持,定不会坠了我大汉威仪。”

少府陆康紧接着毫不犹豫的出声,“陛下,臣少府陆康,有事起奏!”

天子颔首道,“陆爱卿直言无妨!”

“今有鲁国孔融孔文举,德才兼备,名望通达,乃是当世少有之逸才,臣举荐此人为五经博士,专司为陛下侍讲经义。”陆康一字一句的将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五经博士,不过是个做学问的虚衔,众臣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可是专司为天子侍讲,就等同于和天子有了师生之谊,要是真的得到天子青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步登天了,这个位置,端的不可小觑。

天子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开口道,“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其他看法?”

太尉杨彪抬眼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刘奇,随即轻轻阖上眼睛,闭目沉思,倒是一旁的大司农士孙瑞眼中多了一抹不自在,朗声道,“陛下,孔文举多虚名、少务实,不过泛泛之辈,盛名之下,难副其实,还望陛下三思。”

司徒淳于嘉毫不犹豫的开口,“陛下,孔文举智能优赡,溢才命世,文采经义,俱是当世逸才,更兼有孔氏家学,此乃我大汉不可多得之高士,足以为陛下随身侍讲,还请陛下明鉴。”

除却这二人争锋以外,朝堂上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将目光投向了刘奇,刘奇缓声说道,“陛下,孔文举虽非奇才,可也是世之良才,为陛下讲经授道,却是足够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朝堂上公卿百官吩咐出言附议,亦或是闭口不言,只有一个大司农士孙瑞出言反对,贾诩目光低垂,看到朝中公卿作态,心中暗自嘀咕道,“人心如此,则大事可为矣!”

刘协当下颔首道,“诏孔文举为五经博士,常驻宫中,专司为朕讲经。”

等到此事议定,司隶校尉宣播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陛下,臣司隶校尉扈瑁有本奏!”

扈瑁初站出来之时天子心头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妙,开面对公卿百官,刘协又不能退缩,只得点点头道,“爱卿但讲无妨!”

扈瑁这才神色一凛,将剑锋直指大鸿胪韩融,“大鸿胪韩大人,你帐下属官驿官令王胜,勾连贼子,图谋不轨,犯上作乱,现已被本官缉拿至大狱之中,此人现已畏罪自杀,韩大人,你是不是应当给本官一个交代?”

旁人不清楚,可天子心中却是清楚的很,王越这驿官令的身份,可是自己亲自安排亲信之人处理的,这司隶校尉扈瑁,表面上针对的是大鸿胪韩融,实则是在朝堂上警醒自己,这事情别人已经清楚了,不追究下去,不代表就能让你肆意妄为,同时告诉天子,既然你的手段失效了,那你就要有承受失败的觉悟。

天子斜眼看了扈瑁一眼,本以为扈瑁是彻底倒向刘奇了,可看到扈瑁那张一本正经的面庞,心中不由哀叹,扈瑁这家伙,又被人当qiāng使了,再去看端坐在堂中没点官样的执金吾甘宁和看起来满是凛然的法衍,天子也只能在心中哀叹一声,一步错,步步错!

执金吾、廷尉和司隶校尉共同督办刑狱之事,如今执金吾甘宁是刘奇一手捧上来的,廷尉法衍的儿子是刘奇心腹,这司隶校尉被人当qiāng使浑然不觉,天子细一思索,知晓此事已成定局,扈瑁只说此人图谋不轨,犯上作乱,已经是给自己留足了面子,要是这家伙直说王越意图刺杀天子,那到时候,自己这天子的颜面,就丢到大汉十三州之外去了。

“甘兴霸、法季谋,不知司隶校尉扈大人所言,可否属实?”刘协语气中多了一抹不容置疑的威严,天子已经做出了决定,哪怕是牺牲了韩融,也要迅速将此事抹平,要不然,到时候说不定就将自己这天子给抛到风口浪尖之上了。

法衍拱手道,“陛下,此事确以查实,驿官令王胜,暗中勾连剑士五十余人,藏匿于镇平城中各处驿馆之内,意欲图谋不轨,被执金吾甘大人与司隶校尉扈大人联手擒获,刑讯之后,贼子皆已经松口招供,只有主犯王胜,抵死不供,后畏罪自杀于诏狱之中。”

“嗯!”天子轻哼一声,面无表情的开口,“韩爱卿,不知你可还有话说?”

昨夜扈瑁三人连夜行动,年近七十的韩融也被折腾起来,往诏狱中走了一遭,知晓死在狱中那人是自己帐下的驿官令王胜,心中也早有准备,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有人为自己开脱,说上两句好话,天子自己再松口,那就如同挠痒痒一样,就此过去了,若是有人有心想要用此事将自己从九卿之位上拽下来,那别的事情不说,自己这官帽子是保不住了。

官帽子不官帽子的,韩融还不是很在意,可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要是因为属官图谋不轨耳而被去了官帽子,对自己的名望,对舞阳韩氏的名声,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留给后人的,那就是自己晚节不保的形象,可是此事韩融正当其冲,他自己也不便多言。

看到天子此番作态,韩融心中清楚,这次的事情,天子怕是不会讲什么情面了,当下拱手道,“陛下,臣韩融,治下不严,致使有此事发生,臣甘愿受罚。”

天子语气中多了一抹冷酷之色,“大鸿胪韩融,玩忽职守,致使属官作乱,有损我大汉威严,有辱朝廷体面,今赐鸩酒一壶,以全我大汉颜面!”

天子这一句话就给韩融划上了句号,冷酷狠辣的形象不由得让朝中公卿百官心中突突,刘奇也反应了过来,天子此举,这是在用韩融的性命来给自己自导自演的这场刺杀画上句号,同时也是在向自己反击。

天子幼稚的举动不由得让刘奇心中发笑,有了田芬之事在前,没想到这小天子还是没长记性,这完全是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啊!

尚书令陈纪率先站了出来,“陛下,韩元长纵使非是劳苦功高,也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朝廷效力,此番王胜作乱,韩大人也是被牵连之人,纵使有过,也罪不至死,还请陛下明鉴。”

太仆荀悦紧随其后,“陛下,韩元长乃是我大汉名士,亦是公卿高爵,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还在为朝廷效犬马之劳,纵有大过,按我大汉律令,也罪不至死,若陛下肆意妄为,与桀纣之辈何异?还望陛下明鉴!”

黄承彦心思通透之辈,自然看出来了其中猫腻,陈纪虽然是刘奇舅父,如今大汉的尚书令,与韩融在政治立场上没有多深的交情,可同为颍川士人,地域乡党的团结性就体现出来了,颍川大族之间关系盘根错节,现在韩融有难,陈纪和荀悦毫不犹豫的就跳了出来,要保住韩融。

“嘿嘿,这么热闹,那我就再给你加上一把火!”黄承彦心中冷笑一声。

看到天子面上的愤怒之色,黄承彦毫不犹豫的开口,“陛下,韩元长乃是我大汉高士,声名远播四海,如今更是年老体衰,陛下若是杀之,士人公卿多以为陛下刻薄寡恩,为一韩元长而损陛下名望,远远不值,还请陛下明鉴!”

陈纪的话还算和善,到了荀悦嘴里,多多少少就有些挟势而倚的心思了,你现在年纪还小,要是按照我大汉律令祖宗法行事,成为一代明君还是没有问题的,要是乱搞,那就会成为和桀纣一样的昏君。

可黄承彦这一句神补刀,却是将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你要是杀了韩融,就是刻薄寡恩,朝廷公卿怕是没有几人敢为你效死了,你要是不杀韩融,这番示威就没什么作用了,到时候天子出尔反尔的消息也会流传到市井之中,最重要的是,你要是听了我黄承彦的话,那不杀韩融,为的就是保住你作为天子的名望,而不是真心想要宽恕韩融。

天子虽然年幼,可从黄承彦的话中,已经听出来一抹不详的预感,最重要的是,看到刘奇闭目沉思,事不关己的模样,天子心头更为火大,自己本就是为了向刘奇示威,这番要是不战而退,岂不是沦为了刘奇眼中的笑柄。

天子当下带着几分凛然喝问道,“莫非尔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之礼,都学到了狗肚子中了吗?韩融有罪,朕杀之,又有何妨?”

天子上下尊卑,表面上是说朝中公卿百官,可实际上,剑锋直指的是端坐在堂下首席的刘奇,刘奇如何能听不出来天子的意思。

刘奇当下双眼刷的睁开,带着几分慵懒向天子拱手道,“陛下,韩大人乃是我大汉老臣,在朝中效力多年,纵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陛下明断!以臣愚见,此事韩大人有过,但罪不至死,念在韩大人为朝廷效劳多年,如今年老体衰,出任重要职位力有不逮,不若贬韩大人为博士,出任黑白学宫祭酒,传道授业,为我大汉教授出更多的良才,为我大汉效劳,请陛下明鉴!”

天子目光炯炯的盯着刘奇,“若是朕执意要杀了韩融呢?”

太常皇甫嵩看到二人情况,心中苦笑一声,随后站了出来,“陛下,韩大人毕竟为我大汉效劳多年,历任公卿之位,名播四海,还请陛下明鉴。”

太尉杨彪这个时候也不再躲藏,站出来道,“陛下,韩元长为我大汉效劳多年,如今颍川士子,为我大汉效劳者众矣!若陛下因一属官作乱而迁怒此等高士,恐为天下非议,还望陛下明鉴!”

大司农士孙瑞紧跟着开口,“陛下,此事发生,于韩元长而言,乃是无妄之灾,陛下若因此缘由而治韩元长死罪,为天下所笑矣!还望陛下明鉴。”

蔡邕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深深一拜,掷地有声的开口,“此举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除却一言未发的赵温和心中多少还有些心惊的张喜,新近入朝的少府陆康,其余人皆尽开口,足见刘协此举的失误,到了这个时候,刘协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些慌乱,可看到刘奇那副神情自若的模样,刘协眼中带着几分厉色看向刘奇,“皇兄,你怎么说?”

刘奇一脸无所谓的开口,“陛下,若以此惩处韩大人,恐怕人心尽失。至于怎么做,臣也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已,如何决断,还在陛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全由陛下裁决,可陛下还得想一想,这天下悠悠之口!”

天子叹了一口气道,“那就按照皇兄的意思去办吧!”

第四百八十九章 许褚抢人头,贼溜!第一百八十八章 戏志才言语吓张允第六百九十八章 马超擂台败阎行第五百零四章 天子的小手段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类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逞勇武真良将第六百六十一章 刘玄德孤身入交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公审与诱饵第五百三十七章 魏桀请辞,种辑出局第八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黄忠挂帅,各自算计第四十一章 涅水攻防战第七百二十二章 白石山下始交锋第三百八十二章 襄阳水浅,王八众多第一百五十一章 蛮人攻略之窦氏风云第九百零三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行乐事只争朝夕第六百二十九章 子敬自是豪侠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万千行商奔北去第六百八十九章 皇甫初定平羌略第二十八章 神仙第三百六十三章 九州风初起第七百零七章 黄忠大败马孟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子敬自是豪侠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豪言镇蒯越第八十五章 公子三策第八十六章 黑白学宫第二百一十一章 磨刀霍霍向周郎第三章 入彀第一百一十一章 貂蝉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学院的狂想第二百零四章 陆浑山的《尚书》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公子与山中少女第八百七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神仙第三百四十三章 黄巾来袭第四百七十章 英雄不问出处第六百九十章 羸马西凉暗中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庶人之剑第五百一十一章 惊呆了的华佗第五百六十九章 豪杰算计总不疏第三百八十四章 罪己诏第八百零六章 将相不和与离间第八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万年公主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的邀请第一百四十六章 蛮人攻略之图谋蔡瑁第五百零四章 天子的小手段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满长安第五十三章 安排第五十六章 张机(下)第六十二章 夺帅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三夜第八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七章 侠以武犯禁当诛?儒以文乱法可恕?第七百八十四章 阎象对策论庞隐第六百二十章 可怜鼠辈殊轻敌第五百五十九章 应得良朝诞名将第三百五十五章 吕布破茧第六十八章 北上宛县第七十章 娄圭初会阎象第八百六十八章第八百零四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被逼无奈小天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实至名归戏祭酒!第七十三章 拿下宛县第三百五十九章 密诏第五百五十一章 番外?蔡邕多惭兄弟意第八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腹黑胡孔明,黑锅侠于禁第九十六章 英才尽揽第七百三十九章 骁骑出击——早夭的勇士第二百章 刘表的开解第六百二十四章 血腥只为屠道徒第六百六十二章 动一子而平天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昂藏司马天人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悲催的张怿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八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聪明张勋无人知第九百零一章第九百零三章八百一十四章 右军师荀攸第四百八十八章 荀彧的猜想第七章 冷箭第四百八十九章 许褚抢人头,贼溜!第五百七十六章 长恨人心不如水第一百九十章 回襄阳第八百零八章 群蚁附象VS游龙入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貂蝉第三百四十四章 暗夜中的猎人第二百零五章 冯同司马第五章 黄忠第三百三十八章 踏平费氏第二百三十二章 庶人之剑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万千行商奔北去第六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莽真是穿越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