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号

大将军府,议政厅最里头的暖阁里,关羽不时抬起右手揉动自己左臂,秋冬气候交替之际,又逢阴雨连绵之时,旧伤折磨虽不算多么痛苦,可就是让人很不舒服。

宗正卿阳泉侯刘豹正坐在下首,等候关羽的咨询。

关羽面前摆着宗正府整理的两份娉娶皇后的礼单,以及流程。

这些都是有先例可寻的,近的如桓帝、灵帝娉娶皇后,聘礼折价约在一亿钱左右。

现在要参照桓灵二帝时的物价给出一份同规格的聘礼,这是一笔很丰厚的彩礼;可比起皇帝当时娉娶孙大虎的规格来说……还是有些比不上,当年有重新缔结盟约,将江东属臣化的考虑,所以几乎把府库里的蜀锦、质量好一点的丝帛都凑在一起送了出去。

问题就这样摆在面前,参照桓灵二帝时期的物价折算聘礼是一种;另一种是以当时娉娶孙大虎的规格为标准,制定一份价格更高,几乎是前者两倍的聘礼。

如果是娉娶田嫣,自然是有多少花多少,不需要犹豫的;现在娉娶田嫦,就有些不值得。

朝廷日子也不好过,北府独吞关陇,这么大的功勋就摆在面前,至今没有制定封赏规格,除了董允、费祎事件还没有定性外,朝廷囊中羞涩也是个重要原因。

朝廷如果不差钱,自然能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丰厚赏赐赢取军心。

可朝廷缺钱,齐王就藩时,凑了十万蜀锦,就几乎掏空了北伐以来的府库积蓄。

这才过去小半年,既要给皇帝娉娶新皇后,还要给北府、左军吏士拿出赏赐,这两笔开支很大,而朝廷目前的财政能力,似乎只能承担部分。

宗正府很棘手,给田嫦的聘礼规格低于孙大虎,肯定会有人乘机说事,给朝廷添堵,也会成为一些人的话柄。

如果给田嫦等同于孙大虎的规格,那么以现在朝廷窘迫的财政,是打肿脸充胖子,不见得能获得北府的好感,也会刺激一些旧臣的心态。

聘礼,给出去后,就成了田氏的财产。

田嫦嫁入帝室,自然不可能再把这笔财富带回朝廷。

原本,这种帝室娉娶、婚姻开支,走的是少府的内帑财政;可朝廷并没有细分少府内帑、大司农国库之间的区别,都由大司农王连一把抓。

所以事情简单处理,就有简单处理的流程:现在这笔帝室开支,也就落到了朝廷财政头上。

宗正府不想承担能力之外的责任,就这么制作了两分聘礼单子交给关羽,甩锅完成。

还有一个固定的娉娶流程,堂堂大汉天子如今明媒正娶,自然不能取阿猫阿狗家的女儿,怎么也要娶诸侯家的女儿。

所以按着两汉旧制,田嫦的父亲将作大匠田睿要封侯,还是县侯;田嫦以诸侯女儿的身份嫁入大汉帝室,这才是礼仪规格所在。

如果婚后夫妻感情和睦,田嫦的兄弟受封列侯也是两汉旧制:委屈谁,也不能委屈自家人。

这套婚前封侯,再走娉娶规程的事情不需要讨论,是现成的礼制,照搬即可。

关羽不时揉动左臂,目光审视刘豹,分析这个宗室老臣的心思。

刘豹资历很深,建安前期是许昌朝廷的议郎,官渡之战期间追随先帝,进而周旋天下。

就连阳泉侯这个爵位,也是来自许昌朝廷的册封,含金量与汉寿亭侯一样……但稍微低一点,因为这是个曹魏捣鼓出来的名号侯。

费祎、董允一案绝不会因为这两个人的死亡、认罪、逃亡而结束,到目前为止太常卿赖恭、卫尉卿辅匡这两位九卿已经荣誉退休,两个卿位空悬。

自开国时策立的三公陆续病逝后,现在这场江都风波里,头一次出现九卿致使,一退就两个,一个荆州人辅匡,一个益州人赖恭。

作为半元老的北方人刘豹,会不会产生危机感?

关羽分析刘豹的心态,对目前宗正府的圆滑手段有些不满,可也勉强能体谅宗正府的难处。

这点反噬,自己可以扛住;而宗正府却扛不住。

几乎不需要太多考虑,关羽右手拿起笔,在需要花钱更多的那份礼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又换了朱笔,在另一份标准礼单上写下一个‘可’字,随即目光落在最后的一封标准流程的。

田睿必须要封侯,封一个县侯,封号必须跟田氏家族有渊源。

目前田信手里握着夏侯国、武当侯国,麦城虽不是侯国,但也差不多了;而这次北府功勋奏表里,田信申请了十二个亭侯,六个乡侯,以及三个县侯。

三个县侯分别是陆议的蓝田侯,食邑两千户;马岱的陈仓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以及田信本人推功,把功勋让渡给次子田无忌,表封田无忌为扈侯,食邑万户。

如果通过这二十一个侯爵请封的奏表,那么田氏祖地樗县会改易为扈侯国。

而眼前这份宗正府的流程里,则请封田睿为樗侯,这是关中名地,位于上林苑最西边,以此做封号,很对得起皇帝妇翁的崇高身份。

想了想,关羽捉着朱笔勾掉‘樗侯’里的樗字,在一侧写下‘槐里’二字,槐里侯的名声可比樗侯更高一些,更为当代所知。

又继续审视其他内容,关羽见再无需要修改的,就说:“刘公,我以为樗侯封号会与孝先起争执,不妨换做槐里侯。”

说着,他扭身在一侧的架子上搜寻田信的奏表,很厚的一叠奏表,他伸手就抓了出来,翻到二十一侯爵请封一栏,推给刘豹:“此关系田氏大宗、小宗之争,请恕某怀有私心。”

刘豹看到这页奏表上的内容,不感意外,神色了然。

这份奏表目前还是机密,没有拿到朝廷进行朝议,所以刘豹没资格知晓。

目前也就尚书台、大将军府知晓,并抄送了益州的丞相府。

关羽也没有让刘豹去看更多的内容,就收回奏表,略有嫌弃丢在身后的书架上。

樗侯、扈侯都是一个地方的不同称呼,樗侯是现在的县邑改为侯国的名字;扈侯,则意味着田氏祖居的扈谷亭吞并、代表了樗县,是对田氏功勋的夸赞,也代表着这个爵位与田信最初的‘扈谷亭侯’存在直接继承关系。

同时,也象征着田信对次子的喜爱。

作为外公,关羽还能怎么选?

刘豹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关羽已经签字认可最低廉、最有可能引发舆论攻击的那份聘礼,这是帮宗正府扛雷。

这种时候,自然没必要恩将仇报,为一个田氏家族大宗、小宗的争执去做无意义的争辩。

何况,把事情摆到田睿一家面前让他们自己去选,他们敢跟田信争夺大宗的地位?

既然不敢争,自己又何必多事,徒惹事端?

第四百七十一章 账目第三百九十八章 将门有将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适的人选第八十七章 编制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粮荒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严第四百零五章 强弓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卫公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谋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一百七十章 张辽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八百六十四章 愤怒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风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七百九十三章 兖豫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八百五十一章 陈氏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六百零九章 钱与要害第五十七章 污蔑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当飞骑第二百四十五章 变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国之相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绪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四百零六章 战机所在第二百九十二章 趋利害宗德艳力劝吴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绪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谋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达夜袭汉家营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风雨第八百四十章 谁家清白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诚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发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二百九十二章 趋利害宗德艳力劝吴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十五章 襄阳之战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六十八章 阵不成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戏荒唐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们是亲戚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处理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兴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气所在第二十六章 战后第二百九十五章 获麟儿陈公信施背水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时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坚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绪第六百零三章 疲军没资格拒绝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八十三章 张辽造车第三百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贤第十七章 试刀石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开第七百七十五章 关键与枢纽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关中都督第二百三十一章 疯马第三百八十二章 联想第八百六十四章 愤怒第五十七章 污蔑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静制动第一百九十一章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