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

荆山脚下,皇后新修的宫苑,这里叫做明华宫,周围的林苑则称之为和谐苑。

迫于关羽以及饿肚子的压力,皇帝近来也有所长进,积极改善与皇后的关系,如今江都酷暑闷热,索性就迁入明华宫,与皇后同居、避暑。

这日晨间,皇后与一名女官,两名宫女在苑中采摘菊花,菊花种在小小坡面,如今尽数绽放,蜜蜂、蝴蝶盘绕。

她们衣衫外加了一层宽大的细麻罩衣,斗笠乌纱遮面,倒也在蜂群中来去自如,采摘最新绽开的菊花,就装入提着的篮子里。

每摘半篮子,就近晾晒到铺好的草席上,用来制作菊花茶。

刘禅就坐在草席边的小马扎上,手里玩着七八颗打磨光滑的玛瑙石,显然在思索事情。

马良、田豫的事情传到江都……起初群臣只是担忧这场战争,就连关羽,乃至他这个做皇帝的,都只是暗暗埋怨田豫、马良没做好事情,没有联想更多事情。

可几天过去后,江都君臣才回味过来,意识到马良、田豫出兵反击,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

这就是调兵、开战的授权问题,马良是兖州牧,临近前线,总统军政事务,难道就没有调兵、作战的权限?

有是有,是针对于防御性质的调兵,这是守土之责,无可厚非。

可偏偏马良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过假节、持节这类授权……田豫这个‘使匈奴中郎将’,本身就是持节的中郎将,可这个旌节授权的管理、生杀范围局限于南匈奴部族。

事已至此,该怎么才能保住马良的命?

难道指责关羽执政失措,缺乏经验,将责任推到关羽身上?

这也是可以操作的事情,马良身为前线的州牧,理应持节,以获得开战的授权,可关羽没有给马良配齐旌节,这是重大的疏忽。

马良是三孤里的太子太傅,田信是太子太保转太子太师,从三师三孤三公级别来说,马良地位在九卿之上,理应获得旌节。

可没有获得,这可以理解为大将军执政疏忽。只要关羽承认这个失误,给马良补上旌节授权,那自无人追究错误。

如果不肯承认错误,为马良背书;那还可以拿‘使匈奴中郎将’一职做文章,一口咬定田豫的使匈奴中郎将这个职务的里‘使’,是完整的持节使者,有完整的授权,而非针对于南匈奴部族的阉割、限制权限。

因此马良有两个保命的关键点,如果再打开河内的局面,并站稳脚……那肯定没几个人愿意追究马良非法出兵的原则问题。

马良若是取得河内,那雒阳就被包围了,汉军随时可以攻取;以河内为踏板,汉军可以走上党、击太原,进能夺取完整的河东、河北;退也能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幽云地区。

马良开战的用意是好的,是为了维护朝廷大局,如果成功就能把北府困在关陇一隅,在今后的长久对峙里,为朝廷争取了主动权。

必须保住马良,马良本人很重要,象征意义也重要。

刘禅反复思考其中得失、利弊,以坚定自己保护马良的决心。

等待中,黄皓引着陈震来到这里……陈震是个老好人,和大家关系都好,哪怕是田信,也会示意下面办事的官吏给陈震一些方便。

所以陈震家里才能接到各种订单,硬是把小小的家庭作坊扶植成了雇工百余人的大型烧碳场。

没办法,有的人就是有人格魅力,让人心生好感,能帮的都会顺手帮一把。

只是人和人有所不同,比如皇帝这种生物,就跟人不一样,陈震的谦逊、温和,待人亲善以及守口如瓶之类的宝贵品质,在皇帝眼里算不得什么,唯一有用的就是陈震的好人缘。

陈震施礼,落座后,黄皓很贴心的提来一柄大伞,举着立在刘禅身侧,为他遮挡早晨的阳光。

刘禅板着脸:“据朕所知,今朝中位比马良者,皆授已授节,何故独马良未授?又听闻有议郎奏事,推说仲父处政疏忽才有此事。”

稍稍停顿给陈震思考、回味的时间,刘禅又说:“朕闻亡羊补牢犹未晚之言,深以为然。今增授马良旌节,可好?”

“臣以为不妥。”

陈震一如既往的实话实说:“陛下,马使君被围以来,朝中言论汹涌,各执一词,相互攻讦。纵然宋公有所疏忽,也应避重而就轻。”

见皇帝沉吟不语,陈震又补充说:“臣以为宋公不授马季常旌节,乃合乎情理之事。马季常从戎督兵以来,未曾独当一面,贸然授予旌节,若出事端,岂非宋公过失?”

“宋公好颜面,一时之失尚能忍耐,若是败坏国事,以宋公秉性,非杀马季常谢罪不可。”

陈震见皇帝神色有些僵硬,心中不由叹息,放缓语态说:“宋公无意杀害马季常,欲保马季常,也该回护宋公颜面。臣以为,马季常、田国让一同出兵征伐敌国,其中必有误会,误会在于田国让,非马季常。”

非法出兵要有一个负责人,田豫显然比马良更适合来承担责任。

也可以用使匈奴中郎将一职旌节授权的范围不明为理由,对田豫进行辩护,这样既能保住马良,也能保住田豫,也能维护关羽的脸面。

“朕也是如此做想,望卿游说群臣,平息争执。”

“唯。”

陈震郑重施礼,黄皓见皇帝不想再说什么,就使了个眼色,自有小黄门上前引领陈震退下。

君臣问答之际,就有几个御史在侧,除了两个维护、指导礼仪,维护天子之尊外,余下御史负责起居注,会记录皇帝日常的一言一行,吃了什么也会记录在册。

有御史在侧,那君臣对话就是有备案的,皇帝说了话就要负责。

黄皓目送陈震消失在远处林木里,又见周围的御史们退下,才凑到刘禅面前,语腔轻柔:“至尊,陈震深孚众望,至尊理应予以厚待。”

“哼,这人左右逢源,交好诸人,无不称颂,可见修身有术,精通趋利避害之法。而朕困局深宫,如何优待,也换不来此辈助力。”

刘禅兴致全无,眼神充斥倦意打量周围铺开的草席,这是南阳产的草席。

纺织丝帛、麻布的织机已经过几次改进,也优化了草席相关的纺机,南阳经过几年的草种挑选、种植,今年爆发产量,廉价、坚韧又相对齐整的草席顺着汉水而下,向荆湘、江东开始倾销。

以至于草席竟然有了‘钱币’的功能,一些地方竟然开始用南阳草席作为贸易的标价单位。

直百钱将要废除的流言充斥各处,以至于民间抵触、拒守直百钱。

朝廷的压力始终很大,好在顺利完成了裁兵,否则今年直百钱遭遇拒守,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现在直百钱无法流通,朝廷依旧以直百钱折算在俸禄里,倒霉的不仅有官吏,也有皇室。

皇室开支理应由少府负责,可杨少府手里握着稽税部队,说话办事也硬气……自然不会无条件的把少府的财政掏给皇室使用,拨发的也是即将报废的直百钱。

宫里宫外与刘禅接触的近臣、宫人前后也就三四百人,因民间拒收直百钱,他连像样的好东西都买不起,买不起好东西,自然就拿不出像样的赏赐。

宫人也是人,皇帝给的赏赐多,那就拥护皇帝;皇后给的赏赐多,那就跟着皇后。

人嘛,不吃饭就会饿死,这个道理皇帝也清楚。

可没办法,只能等,等关羽良心发现,等北府进攻的六百万五铢钱进入大司农府库后,能给皇室拨发一些应急。

如果有能用的钱,也不至于跑到皇后这里过日子。

皇后这里的花销也走的是皇室的开支,由少府拨发,杨少府一碗水端平,拨发的也是目前不能使用的直百钱。

可皇后身后还有南阳,还有湘州、岭南,这些地方有官员入京,或运输物资经过江都时,都会分一份送到皇后这里。

皇后有钱有兵,就是这么厉害。

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十三章 画龙不点睛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缩编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览第七十六章 伤员第七百三十章 主谋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三十三章 塔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马文匡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五十三章 血与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贤第三百二十一章 谯沛第八百三十二章 转变第三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马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与旧第六百七十七章 问心无愧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辅国将军第一百一十章 交汇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机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与喜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孙侯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八百三十八章 疯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三百四十一章 总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报第八百六十四章 愤怒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误会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无可退第六百五十九章 断臂第六百八十五章 窃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马门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四百七十四章 齐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锢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没有马的步行骑士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报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阳陵前第五百章 预估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张俊义阻流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无可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蝉入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四十八章 钱窝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势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六百五十九章 断臂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报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战胜第四十五章 千鸟第七章 夷营督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斩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四十三章 谈判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吴质的愤懑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五十章 计较第三百六十三章 诡异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伤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见伥鬼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八百四十章 谁家清白第六百一十六章 风口的姚氏第七百六十五章 游说第四十四章 临沮第二百八十三章 张辽造车第一百四十三章 谈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拨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五百六十章 一错再错第二百五十章 台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