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主谋

不立字据,是朝廷这里谈判南阳交割的最大前提。

这样的话……陆议自然要狮子大张口,狠狠杀价。

立字据,是目前打击汉室朝廷威仪的一柄利器,若无法达成,那就只好一口全吞了凉州。

作为吞掉凉州的溢价补偿,陆议许多明后两年一共移交五千匹战马至南阳,以方便朝廷光复雒都、进击河北时能有几支可靠的骑军。

目前朝廷方面的骑军规模约在三千骑……军队缩编,骑军维持费远远高于普通步兵,自然在缩编范围内。

骑兵缩减的最狠,除了前线张飞手里有两千骑外,余下骑兵就在江都。

其他缩编的骑兵也集中安置在地广人稀的两淮进行军屯,并在各军屯据点之间设立大大小小的马场,用退下来的战马进行繁育。

这是唯一能补充战马的可行手段,期待魏国走私战马,或者是等北府放开战马流通……起码这三五年里是没什么希望。

三五年时间,还不如自己动手,集中马匹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繁育,以保证优秀马种的扩大。

战马繁育,三年也就看个水花,五年才能有点效果,若到十年后……自然不可能再缺马。

裁军休养、大兴马政,就是朝廷反制北府的有效手段。

就是吃定了北府不愿意无端造反,哪怕南阳交割一事无限期延后,只要北府一日不造反,汉室朝堂始终被心向汉室的人掌控……那么就有希望。

等到七年、十年后,汉军休养一代人,战马也能繁育三代、四代,到时候关东四州之地,自然有了跟河北硬撼的底气。

若真到了自食其力的这一地步,那益州就显得很重要……必须要有一个人牢牢掌控益州,免得益州发生某种倾向于北府的演变。

巴人素来是益州地区的廉价、低成本的治安军、雇佣军,现在因兵主庙的原因,素来依赖益州的巴人,已无法信任。

仅靠益州的汉军、南中兵,是无法有效遏制北府的蚕食。

唯有丞相坐镇益州,才能斩断各种内外勾连的线索,保证益州的干净、可靠。

若益州顶不住,被逐步蚕食,那其他州郡自然不会跟北府直接对抗;失去领头的益州,再失去其他州郡的声援,那朝堂之上忠诚于汉室的公卿,自然如空中楼阁,说话不顶用。

没了地方声援,汉室朝堂又能有什么用?

因此,从益州方面能否顶住北府的蚕食压力,是朝廷能否施行第一个‘恢复民生’五年计划、第二个‘战马自足’五年计划的关键。

十年生聚,积累战马,抵消魏军骑军优势的发展规划,是汉室朝廷唯一反制北府,光复全国的计划了。

所以北府动什么,都不能动益州,也不能动雒都,动了这两个地方,朝廷将无路可走。

田信不愿意打内战,关羽也不愿意打,丞相那里又何尝愿意?

谈判的事情也就这样稳步进行,直到马良的死讯传入江都。

大将军府,关羽心情复杂,马良的死讯不算意外,恰巧在飞虎山查案的陈到对此事表达态度也不算意外。

马良是死定了,若强行保住马良,对朝廷法度、威仪的破坏太过深重;现在压制北府,靠的就是朝廷的威仪,若自毁形象,朝野臣工寒心、失望之下,那很多事情也就跟着荒败了。

因此,陈到建议他不要拖延,早早把这桩牵引各方关注的重案迅速了结。

人死了,案子还得判。

于是,廷尉卿李严被传到大将军府,准备草拟判决……若是合适,关羽这里点头的话,当场就能拿出处置办法。

这显然是不符合程序的,起码要等押解的各级军吏到达后,层层盘问、绘制新的口供,以判定‘非法出兵伐魏’一案中,中高级军吏的主要责任。

每个营督以上的军吏,注定是有罪的,只是罪大、罪小的区别,他们怎么也该有一个当庭申辩的机会。

可这又有什么好审问的?

如今的关羽跟两三年前的壮硕身形比起来,已经瘦了两圈,但骨架宽大,须眉花白更显威势:“马季常已死,自是重罪。我料,应是马季常贪功冒进,矫言诓骗田国让,又胁迫黄袭等人,这才得以出兵。”

关羽语气淡漠,似乎对马良的死毫无触动,让李严看不出他的情绪变化。

李严端坐下首,沉眉思虑。

从正常的出兵程序来说,马良、田豫都有完整的虎符,如果是境内抵御魏军侵攻,直接以正常军书调兵即可。

可这是有计划的越境出兵,那么在最开始调兵的时候,马良要出具相关的作战军令。

马良没有假节,他又隶属于总督关东四州军事的张飞节制,因此他必须出示张飞这里的作战军令,以及自身配发的虎符。

军中营督、军正官级别以上的军吏集体检验过,确认无误后,这才是一次合法的出兵。

可张飞没有签发类似的公文,马良自然是非法出兵的主谋、主责;田豫及军中营督以上的军吏,都有同谋、失察的罪责。

因此必须审问所有营督以上的军吏,以详细区分罪责。

但马良已经死了,严厉追究其他军吏的罪责看似很有必要,实际却没多大意义。

见李严始终默然,似乎为了司法公正要跟自己对抗。

关羽就补充一句:“田国让无辜,此系先帝旧臣、手足,有柱石之才,我不忍他遭受牵连。马季常若在,尚能洗清国让冤屈。今马季常不在,谁又能还国让清白?”

“正方呀,我几度阅览卷宗,马季常实系主谋,罪不容赦。”

关羽又以相对亲近的口吻说:“我怜惜吏士无辜,正方何无情乎?”

见状,李严只觉得脖子有点凉,做考虑模样,缓缓点着头:“嗯,廷尉府自会酌情处置,不使好人蒙受冤屈。”

听李严改口,关羽松了一口气,展露丝丝笑颜,又受限于心情,笑容又敛去说:“正方啊,国让乃朝廷臂膀,万望回护。此事,以孝先来看,也是赞许的。”

会赞许么?

李严不清楚,只觉得马良自杀顶罪,有保住田豫的用意,可田豫要遭受很大的道德压力。

有时候,人活着才是最大的艰难。

显然,现在就是田豫最艰难的时刻,好在还有大将军肯豁出颜面进行保护。

第七百七十章 瑞兽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第二百二十八章 选士第四百五十三章 风雨第八百八十丈 议定第二百九十五章 获麟儿陈公信施背水计第四百一十七章 谨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胆猜测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气所在第五百七十六章 吴质的愤懑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退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五百五十七章 蓝田青龙现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协的结果第二十七章 平鲁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八十五章 心结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质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八百三十一章 麦城旧政第六百零一章 规划第八百章 一飞冲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质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战第八百零六章 渐渐明朗第七百三十三章 杨少府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讳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协的结果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八百四十三章 动员第六百五十三章 为难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七百九十九章 风口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三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六百一十八章 画第二百章 遗憾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时第七百二十八章 习温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八百三十八章 疯女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画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挟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谋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举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开第三百四十八章 将退军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广宗第五百二十八章 祸种第七十六章 伤员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斩第一百零一章 时不我待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准备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五百七十五章 辅国将军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礼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发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无可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七百七十八章 齐王之变第二百六十章 方圆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齐王之变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咬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轨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百八十章 战术重现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药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二百零八章 二选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应对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五十一章 胜负迷云第五百六十八章 尽在掌控第八百一十六章 为人母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机第一百五十五章 铁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满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