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

襄阳,在田纪下达战争动员的次日,即旧历七月十七日时就已知晓汉水北岸的动态。

后将军文聘下狱自杀后,偌大的襄阳就成了烫手的东西,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守将。

沙洲守将文厚闻讯来襄阳,还未入城,就见许多襄阳城中士民,或城郊百姓拖家带口逃亡,有的是向文厚所来的西南方向跑,这里是襄水、檀溪汇入汉水的河口,是个小型渡津。

跑到襄水口渡津,自然是要乘船去下游,或到对岸鹿门山一带避难。

还有许多人沿着荆豫驰道向南迁移,人员前后相连。

等文厚到了襄阳西城门处,见到另一些逃难百姓往襄阳码头而去,在这里分流,有的乘船顺汉水而下,可能是要去遥远的湘州避难。

也有一些直接渡河,当对面邓城码头那里做登记,领取纸张票证,而青壮年男子还会拿到一个木腰牌。

邓城码头边上似乎连夜用草席搭建了几排棚舍,这些青壮年男子会安排着去棚舍区域沐浴,领取新衣服……以及,北府青色对襟号衣,这种号衣有黑色封边,是南阳府兵的地域标识。

田信亲军三卫是青衣红边,关陇府兵是青衣橘色的边框,武昌贺齐麾下的府兵是青衣黑边。各地府兵主色、配色不同,这是专门处理过的。

汉军也是如此……汉末群雄争霸,大伙都是汉军赤色旗帜,可怎么识别对方?

就通过配色来识别,如何分配颜色,既要考虑地域文化偏向,还要考虑当地的染料特产。

比如赵公马超,也就能维持一支紫衣卫队,他找不到更多的紫色染料。

夏乃木德,这是田信推论出来的,与之前几百年经学家们推论的夏水德截然不通。

因此北府旗号服色崇尚青色,旗帜、号服、征衣、罩袍的主色调是青,就配色不同。

文厚怔怔望着对岸,很显然,南阳不仅征本地士民入伍授予府兵户籍,还不限制地域,正在吸纳襄阳的人口!

他驻马河畔陷入犹豫,自叔父亡故后,堂兄、堂弟就辞官带着叔父尸骨回宛城下葬、守孝……自己妻儿就在襄阳城中,现在对面连襄阳地区的丁壮都吸纳,那有必要拒绝自己这个货真价实的南阳人?

犹豫之际,同僚呼喊:“卫将军旗号!”

文厚循声去看,周围军吏也都按捺心思,去看南边。

荆豫驰道上,赵云的前锋部队即将抵达襄阳西门,很快两面大纛就自西门入城,登上城墙向北门移动。

一面是‘汉永昌亭侯’,另一面是‘汉卫将军赵’,即文聘之后,襄阳隔了一个多月,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镇守将军。

一众前来观察敌情的军吏纷纷回返,半路上听到北门城楼擂响升帐鼓,更是加快步伐,不敢耽误。

进入城门甬道,文厚翻身下马,缰绳递给亲卫将时高声嘱咐:“去家中换一匹好马来。”

“喏。”

亲卫将刚应下,就应文厚低声嘱咐:“带我妻儿出东门,别管财物,直趋水寨。”

亲卫将默不作声,只是点点头,重新上马,牵着文厚的战马走了。

城楼大厅里,文厚来的时候,赵云的卫兵正在布置,一面巨大的屏风摆在赵云背后,是一个‘趙’字,两侧各种礼仪旗帜、办公桌椅,也都不断在布置。

就连长条椅子,也在赵云面前摆了四列,左边两列,右边两列。

文厚等人按照官职高低,自发在门外调整班列站位。

随着厅内布置妥当,升帐鼓停歇,文厚才夹在一众人里进入。

现在赵云左右两侧各有两个位置,一个是鸿胪卿陈震,一个是衣着鲜红赤锦的半大少年,一副沉稳模样,只是眉目间的神情变化令文厚有一些恍惚。

仿佛,看到了七年前那个在寨外左右跳荡,亢声呼喝奋力厮杀的人。

待诸人坐定,赵云才开口:“诸位也知朝中近来屡经动荡,流言滋生,士民不安。何故?此皆敌国挑拨之计,不可疏忽大意。”

陈震也跟着开口:“汉与三恪,兄弟手足也。今朝廷休养已有两载,若发大兵,敌国须臾覆灭。故值此存亡之际,敌国手段尽出,只为苟延残喘而已。稍后,我就与槐里侯世子渡河,去与田征北细说内情。”

文厚与厅中其他军吏一样面无表情,只是多打量了始终沉默的槐里侯世子、皇后的兄弟田广。

赵云随后又嘱咐几句,就遣散这些襄阳城内,以及城外周边的驻守军吏,而襄阳城门也随着卫军入城完毕,全面封闭。

文厚向家中赶去,见妻儿已都不在,只有两匹马拴在前院,当即骑乘一匹,牵着一匹出城而去。

而封闭的城门也挡不住襄阳士民的出逃,一些人在城墙上以吊篮的方式把老人、儿女吊下去,男女则腰上绑着绳索,缒城而下。

换一个狠辣一点的守将,立刻斩杀数人就能止住风潮;或者当即杀几个疏忽懈怠的襄阳守军,城中守军风气肃然之后,自会阻止士民登城,缒城出逃。

可赵云做不出这种事情,见状索性重新开启城门,想走的就走……如果延缓内战爆发,这些人还不是得回来?

田广在城头眺望远近,这里与邓城的南城相隔汉水能相互看清楚。

邓城,可是他父亲当年协助督造的,本是给长公主的居城,拆了北岸方圆三十里的各类城池、据点,才完成了邓城的修建。

可是呢,长公主不喜欢邓城,喜欢丹阳邑。

也只有三恪可以挑选居城,而自己一家呢?

别说居城,就是想搬离江都,迁回麦城居住,也存在重重阻力,连搬家的自由都无,还能有什么?

而对外邓城、码头,宣池水寨旗帜飘扬,是田纪的白十字田氏战旗,这些战旗都是深青底色赤红收边,中间是一个红色的方框□,方框中是一个白色的十字,组成了田纪个人的姓氏图腾战旗。

南海国相田允的战旗,则是黑十字田氏战旗,战旗配色一致,不同的是姓氏图腾配色。

同样一个‘趙’,卫将军是红旗白字;赵公则是白旗紫文字。

田广看看对面处处招展的黑十字田氏战旗,再看看自己左右,不由喟然长叹。

见陈震望过来,田广只是赔笑。

陈震目光盯着派出的信使,见信使正欲渡河,询问:“世子正值青春华年,何故叹息?”

“这……”

田广伸出双手,陈震去看,能看到田广手掌都是茧子,田广笑容勉强:“兄长闻鸡起舞珠玉在前,今年我也十六,看襄樊景色,憧憬当年兄长征战风采。”

“有心效仿,却无用武之地。”

说罢田广又是一叹,探头去看城墙下面的地面,当年襄阳守将吕常,正是听闻北岸地动山摇的山呼呐喊声,才绝望的从这里跳下去。

结果吕常前脚死襄阳城门大开,后脚即将攻破的樊城,却因小人暗箭射伤兄长,使魏军重新夺回樊城。

若自己也跳下去,不知道会不会有吕常那么大的影响力。

第五百七十一章 后发制人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谋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八百一十章 西线无战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喷子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开河第六百章 缺粮第三章 向导官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静制动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六章 闻鸡起舞之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计第二百二十三章 简体之伥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斩第七百零二章 反转第六百八十五章 窃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条生路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五百五十三章 离心离德第九十二章 势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一十章 交汇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二百零五章 兴灭继绝第三十八章 吕蒙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六百五十九章 断臂第六百零二章 番号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一百四十二章 掳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八百三十三章 总理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迟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第八百四十六章 杀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连环阵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变第八百四十七章 粮票第七百一十一章 处置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长远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第三百二十五章 双亡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杨公三成第三十四章 猪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六百五十三章 为难第一百零四章 毒计第六百六十五章 诸葛伯松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一百一十一章 斩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澜第七百三十七章 顾虑长远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一十五章 变故第八百五十三章 两位孔明第五百五十二章 战机偏移第八百三十二章 转变第五百一十章 再呕血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贤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敌人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七百七十五章 关键与枢纽第四十章 糜芳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六百章 缺粮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逊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零一章 时不我待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蝉入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四百零九章 命数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还是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五百八十九章 国事家事第四百零五章 强弓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报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