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下大势!

身着朝服的董昭,一身浩然正气走进大帐.!

“主公,在下未能见到天子!”董昭神情不佳,脸色难看的回道。

这种情况是刘鹏不曾料到的,天子现在也只剩下了一些老臣,手无兵权,足无城池,如何敢拒绝他的晋见!

“为何?谁有这么大胆子,敢阻止本将使者晋见天子?”

刘鹏冰冷的话,将帐中的寒气陡然聚集起来,董昭心头一震,匍匐于地,道:“是司空刘虞与朝中的一班老臣,他们将在下挡在宫外,说是天子受了风寒,龙体欠安,让在下先行回来。”

“一群老不死的!”

刘鹏眼眸中闪过一丝狠辣,但只是瞬间,这道狠辣神色就被掩盖下去。

在心头将这群老臣暗骂几句,刘鹏这才将董昭打发下去。

二日,燕军打点好行囊,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返身回燕地。

八月中旬,再过数日,就到秋雨缠绵之季,那时并州山路泥泞,道路塌陷,不适合大军翻山越岭!

因此,刘鹏率领大军从司隶之地经过,沿上党诸地,向邳城行进!

行军是枯燥的,尤其是这个季节,各地天气阴沉,多有雨水,整日在雨中侵泡,大军士气也随之低靡!

关中之战,让他没有享受到渔人之利,不过也让吕布、刘备的元气大伤,近年中,关中不会崛起强大诸侯!

似董卓余孽李傕、郭汜、徐荣、张济等辈。在西凉与关中诸地是各有各的地盘。相互之间并不和睦!

刘鹏能想像到。燕军撤离关中,这些人就不会决安分下去,必会再行开战!

那时整个西凉、关中等地,将是战火重燃、硝烟弥漫,各地民不聊生!

以吕布的五万大军,想要守住长安,那是痴人说梦!

况且,没有王允与陈宫的点拨。吕布这头猛虎很难在关中生存下去,将来必会被赶出关中。

而西凉马腾、韩遂,必不会坐看刘备、李傕、郭汜来抢占他们的地盘,这些诸侯之间也势必有一场血战,谁胜谁败,暂时犹为可知!

不过以刘备的无耻,在这诸位势力之间,必不会淹沉下去。

关中战事,暂且可以搁置一边!等到这些诸侯你争我夺,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刘鹏再发大军,一举将关中纳入囊中。

现在。刘鹏的眼睛慢慢移到了中原诸侯上。

曹操这厮成为一州之牧后,短时间内实力大涨!

根据王成的探报,曹操此时已经拥兵十三万之多,其中铁骑近两万,步卒十万之多!

放眼天下,有着十几万兵马的曹操不在是一方小势力,转眼间成为大汉天下举足轻重的诸侯!

七月中旬,曹操集八万大军,沿高平、任城、漳县向徐州进攻!

徐州牧陶歉不知兵事,擅自同袁术、黑山贼、征伐兖州南部,招致曹操报复。

擅兵伐的曹操在十余日,连下陶歉十余座城池,每取一地,必抢掠杀戮。

此种行径,招来徐州各郡官吏百姓的深恶痛绝,军民一心,合力守城。

历史上,刘鹏对曹操第一次攻入徐州的烧杀抢掠,还存有疑惑,但现在,他则明白了,曹操的兵力大部来自刘岱旧部。

而刘岱的这些兵马,则是收编的黄巾乱军。曹操得这些兵马,初时必不能令行禁止,所以他才采用这种办法来凝聚军心。

按照历史记载,不出意外,明年曹操的父亲将会死于陶歉之手。

那时,以悲愤为由的曹操,必会再次率领兵马进攻徐州!

而在青州的公孙瓒,与刘鹏、曹操、陶歉比邻而居;青州贫瘠,无险可守!

公孙瓒得此地,只要两条出路,一条是同刘鹏开战,夺取河北富地冀州;二是同曹操开战,夺取兖州全境,以青、兖二州为跳板,进攻徐州,独霸中原!

徐州是中原重地,四通八达,粮草富裕,得此地才能成就中原霸主,进而夺取天下。

以刘鹏的强势,公孙瓒尚不敢进攻冀州,那剩下的一条路就只能是同曹操开战!

因此,明年的中原将不再风平浪静,而是血染山河、怒潮澎湃,天下真正进入战祸连年时代!

南方!

袁术自回到南阳后,便起兵攻打立足未稳的曹操,结果兵败不敌,南退寿春,自领扬州牧!

荆州的刘表在得到朝廷赏赐后,心满意足的回到荆襄,做起了乱世中的盛世之主,立学堂,修礼乐。

刘表在荆州励精图治,有条不紊,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一片乐土。

在荆州军事上,刘表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策略,尽量避免与邻近诸侯发生大的冲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现在的刘表还未是十来年后,那副昏主求安的样子,而是大力改革,废除一切杂赋,养兵屯战,将荆州打造成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

历史上,诸葛亮曾言刘表是虚有其表!

就这一句话,让一代能臣刘表成为历史上无能的代表!

刘鹏在这个时代,数次与刘表接触,深为了解其人!

刘表看似没有进取之心,实则不然;刘表此人满腹才华,对军政俱是深为了解!

历史中,曹操为什么在刘表死后,才敢大举南下,率兵收取荆州。

就是因为刘表在世,荆州文武不敢背叛,其地水军骁勇,战甲精良,难以攻伐!

曹操一直将其视为平生大敌,即使如当时的刘备,在曹操眼中都不如刘表!可见刘表此人非是庸人尔!

如今天下大势就是如此!

各地最大的诸侯都数以上诸人。

刘鹏于八月末,率大军回到邳城,暂留于城中歇息!

邳城处于冀州地界,与并、幽、青等州都有连接。

大将军府建在幽州,对现在的刘鹏而言,还算方便!可以后常年征战,一旦遇到战事,将士们从幽州出发,就得需要很长时间,沿途行军劳民伤财,对他日后进取天下尤为不便。

考虑到以后战事进程,刘鹏大手一挥,令冀州刺史田丰在邳城内找一处大一点的院子,建立大将军府!

随着大将军搬迁,各地军事力量也需重新布置!

幽州尚有并、冀二州保护,内无胡人骚扰,可依为大后方!

陈到镇守幽州数年,内无胡人进犯,山贼横行!各地百姓安居乐业,可谓是劳苦功高。

再三思虑后,刘鹏表奏陈到为安北将军,晋列侯;赏千金,令其继续镇守幽州!

幽州尚有兵马十三万之多,且多是北地健儿;为了来年大战,刘鹏下密令,让陈到挑选五万精兵,等到十月初开赴冀州。

冀州有大将文聘、张颌、田豫三人,兵马有十万之多,且多是驻守各处要道,轻易不得调动;刘鹏给这三人各赏千金,便草草了事!

至于并州这快新得之地,刘鹏可谓是下了一番心思。

并州守将高览能力不差,缺的只是经验,有老狐狸贾诩辅佐,数月间将其地安定下来不是难事。

地广人稀的并州,百姓生活并不富裕,刘鹏便颁布新令,减免并州百姓一年的赋税!

对于各地的防守,刘鹏更是精心做了安排,命高览裁撤老弱,将精锐兵马全部调于关中门户,及雁门、朔方等地。

雁门、朔方等地乃是汉胡杂居之地,境内胡人嚣张可恶,常年进攻郡县,导致这一地带民不聊生!

今年对他而言,已无大的战事,刘鹏便将颜良、文丑二人分别派往朔方、雁门担任守将,还给两人分别赏了一顶护匈奴中郎将、护鲜卑中郎将的名号,这样也方便二人行事。

九月中旬,刘鹏将这些琐事安排妥当后,开始搬迁大将军府邸!

幽州的大将军府搬迁,这种大事当然需要动用兵力。

将赵云、黄忠、高顺三将分置于冀州各地,唯留太史慈一将听他号令!

前者都是统领大军的沙场大将,麾下各有精兵操练,而后者却只有一万战车骑,而战车正是运送东西的佳物。

有了这一万战车骑,刘鹏不再担忧东西搬不完,遂动身率五千甲士,及战车骑前往蓟县,准备搬迁事宜!

而今岁收归麾下的董昭、陈宫俱被刘鹏任命为大将军别驾、从事,此次搬迁,这二人当然随行其中。

数年征战,让刘鹏对各地的影响力逐渐加深,各地山贼匪患俱被消灭,独留张燕的黑山贼未被消灭!

不过此事不急,等他腾出手来,定要将张燕这只贼寇消灭于历史长河中。

本来这搬迁事宜,交给麾下人去做就可!但燕地尚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女人需要他亲自来办,这种事不得假手他人。况且那传国宝物尚在幽州,此事万不能被他人知道。

于九月末,刘鹏率兵回到燕地。

给父亲请过安,又将各房夫人安慰了一下,刘鹏便马不停蹄的开始搬迁!

先将府库中的钱财珍宝装上战车,再将后院一些夫人安排妥当。

这才开始把住在外面的美人们纷纷安置,至于身份特殊的何后,则由小兰派女侍卫专程护送。

第27章 西凉兵锋第20章 三门齐攻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72章 小兰第16章 诸侯出兵第69章 比武第39章 征张燕(二)第71章 迁移上谷第46章 苦涩的李傕第79章 愤恨第49章 黄忠遇伏第20章 貂蝉的媚第20章 王允死!第51章 良将第64章 班师回幽第31章 鸣金第35章 田丰第33章 朝廷旨意第30章 旷世大战第59章 投降免死!第78章 内外厮杀!第51章 良将第76章 灭程贼第15章 于禁降!第54章 行刑第3章 偶遇!第86章 演武台第23章 袁傀要倒霉第71章 迁移上谷第75章 做诗?第27章 称王第61章 刘表的长叹第23章 杜义第68章 乔玄第84章 诬陷刘备第16章 曹操乞和第94章 刘关张养马第35章 袁术?酒囊饭袋第33章 回营?第76章 大兵压境第53章 糜氏第65章 美人周莹第68章 乔玄第26章 公孙瓒死!第11章 洛阳城第78章 内外厮杀!第84章 再次为使第19章 华雄神勇第25章 离阳城的杀戮第120章 审配第9章 尹氏第17章 调集兵马第14章 寻找黄忠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51章 陈琳!建安七子第12章 曹操的八门金锁阵第34章 准备动手第40章 无耻第60章 赵云劫财第125章 关中之变第12章 虎宴(二)第47章 勾结?第34章 陈仓(七)第29章 陈仓(二)第73章 称帝?第61章 刘表的长叹第64章 班师回幽第25章 激战正酣第31章 此来何意?第45章 燕狼骑第49章 六个半州第8章 被绿帽压垮的曹操!第28章 攻击贼军第13章 风雨欲来第64章 灭周家第122章 张燕发难!第12章 曹操的八门金锁阵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35章 田丰第8章 吐血的刘备第21章 夜攻泗水关第71章 交易第48章 英雄?枭雄?第101章 行程第33章 陈仓(六)第7章 狩猎(一)第36章 鼠辈!刘备!第93章 闵纯之策第102章 宗正府第68章 州牧第57章 羞辱曹操三人!第82章 战车骑显威!第94章 献降?第20章 识人之明第111章 自裁?第60章 灭乌桓(六)第126章 董卓之死!第15章 天子的圣旨?第44章 九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