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诱拐徐晃

三国听风录

刘琦三下五除二就将冲到身边来的“狗腿子”们放倒在地,实在是让围观的人们大跌眼镜。

人们实在是没想到刘琦能够放倒这么多人,更不用说还这么快了。

地上哀嚎一片,好似受到了刘琦这边的影响,徐晃那边也三下五除二把剩下的“狗腿子”们解决了。

“别过来!别过来!我叔叔可是宫中蹇硕蹇大人,我告诉你..”

接着就是“哎呦!”的叫声。

“告你妹啊告,Fuck~”刘琦同学居然不自觉的飚了一句外语,一边说着一边还朝着蹇真打去。

“滚吧!”刘琦也不想再与蹇真纠缠下去,踹了蹇真一脚,向蹇真和他的“狗腿子”们喝道。

“好,小子,你等着!”跑的远了,蹇真一群人一边狼狈逃窜,一边还不忘放下狠话,刘琦对此只是报以轻蔑的一声冷哼。

危机解除,这时大汉走到刘琦面前,拱手作揖道:

“在下徐晃,字公明,谢公子相救。不知公子名讳,将来有机会公明自当相报。”

“公明大哥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在下刘琦,家父北军中侯刘表刘景升。”

刘琦谦虚的回应道,听到眼前徐晃说他字公明,此时刘琦已经确定此徐晃就是历史上的徐晃了。

“原来是当今‘八骏’之一刘景升大人的公子,失敬失敬,刘大人可是当今名士啊。

公子过谦了,面对蹇真这样的纨绔公子能够挺身而出已经是勇气过人了,何况之后公子能够放倒那么多人。

看公子年龄离弱冠还有些年月,公子定是胆识过人之辈。”徐晃一脸认真的回应刘琦道。

“哈哈,随公明大哥怎么说吧。

公明大哥,所谓‘相逢即是缘’,我们何不上酒楼喝上一杯,以顺应老天赐予我们的这段缘分呢?”刘琦兴致勃勃的向徐晃提议道。

“额..这个..”徐晃面色透漏出些许犹豫和难色。

“咦?难道公明大哥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刘琦看到徐晃面露难色不禁问道。

“额..这个..”徐晃仿佛下了很大决心。

向刘琦说道:“其实我原想这次碰见公子是我徐晃之大幸,这次也多亏公子帮忙。

怎么说也应该我请公子你,奈何现在我囊中羞涩,今日再次本就是想卖掉家传巨斧来筹集些银钱从军,谁知碰上这档子事情..”

“诶,我还当是什么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小事一桩耳!

再说我碰到公明大哥是一件幸事,怎还用公明大哥破费。”刘琦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他还当是什么原因徐晃拒绝他呢。

招揽徐晃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和徐晃去吃饭刘琦有九成把握拿下徐晃。

“既然公子执意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让公子破费了。”徐晃带着些许不好意思道,此时那张粗犷的脸上尽然出现了意思红晕。

“公明大哥可见外了。还有,公明大哥别一口一个‘公子’的叫着,听着让人忒不舒服,小弟表字子聪,公明大哥今后就叫我子聪吧!”刘琦看见徐晃同意了,兴奋的说道。

“不敢不敢,在下只是一介草民耳。公子贵为刘景升大人之子,又是汉室宗亲,在下实在是当不得呐!”

徐晃有些惶恐道,毕竟在汉朝的时候人们之间的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贵族和平民之间几乎有着一道鸿沟。

“公明大哥见外了,今日我们有缘相见即是我们的缘分,何必谈什么当得当不得。”刘琦不以为意道。

最后徐晃还是拗不过刘琦,只得接受了刘琦的建议。

这时蔡琰在身后扯了扯刘琦衣襟,小声说道:“子聪,你怎还敢喝酒,回去定会被父亲责罚的。”

“不妨事,不妨事的。”刘琦笑眯眯的跟蔡琰说道。

刘琦心里却是确实不以为意的,跟收服徐晃比起来那点责罚算什么,更何况蔡邕也不一定舍得责罚刘琦。

“对了,忘了介绍了。公明大哥,这是小弟的师姐蔡琰,也就是家师蔡老夫子之女。”刘琦介绍道。

“可是蔡邕蔡伯喈之女?失敬失敬!”徐晃再次拱手道,毕竟蔡邕的贤名也是天下流传的。

“公明大哥客气了,既然子聪如此称呼公明大哥,公明大哥不妨就叫我琰儿吧!”蔡琰见刘琦有意结交徐晃,蔡琰也做足了姿态。

“就这样定了,咱们吃酒去。”刘琦见徐晃还想推脱,马上定了下来,拉着徐晃就向酒楼走去,一点不给徐晃推脱的机会,徐晃也只能无奈的被刘琦拉着向酒楼走去。

酒过三巡,刘琦和徐晃聊得很尽兴。

蔡琰只是在一旁看着,并没有沾一滴酒,看着刘琦和徐晃相谈甚欢,看着刘琦那小大人的样子,蔡琰眼中流露出些许惊奇和欣慰的笑意。

“不知公明大哥对将来有何打算?”刘琦说话间仿佛无意似的问道。

“唉,我只有一身蛮力,除了种田也只有参军了,奈何刚到洛阳就盘缠用尽了,只得在此卖掉我家传的巨斧来筹集银钱前去参军。”徐晃说着还叹了口气,果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呐。

“不知公明大哥对参军有何想法呢?”刘琦进一步问道。

“想法?我也没什么想法,就是想当一名将军,想我大汉武帝时军威是何等的鼎盛,我只想像那卫、霍一般,带领大军,扫荡匈奴诸部,建立那不世的功业,千古留名。”一边说着徐晃的脸上泛起了阵阵红色,显然是激动所致。

“是啊,想当年陈汤手托郅支单于的头颅,大喊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何等的豪迈啊!”刘琦也不由自主、情难自禁的激动起来。

那个时代是英雄辈出明主降世的年代;那个年代是扬我华夏威名、我辈建功立业的大好年代。

作为炎黄子孙,就是在后世,人们回顾起这段历史也足以热血沸腾,不由的不让人激动和自豪。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大汉已不复当年荣光了。”徐晃从激动中渐渐恢复过来。

“是啊,当今天子已上位有些年月了,却不见政局有任何起色,反而有像前朝宦官当政的局面,甚至还有过之而不及,卖官鬻爵更是猖獗,天子也有渐渐不管朝政的趋势。”刘琦一脸惋惜道。

“子聪贤弟慧眼如炬呐,我也正有此想法。”徐晃除了有对刘琦能有此看法的吃惊外,更多的是一种认同感。

第105节 赵云发威第269节 断掉的牌位第31节 临走托付第99节 山寨来人第307节 调戏蔡琰第142节 赴约第20节 传授功法第205节 朝廷来人第479节 虎符之争(二)第492节 刘备入荆第144节 去往汝南第298节 三气蔡瑁第364节 战吕布(一)第11节 有女蔡琰第327节 其人之道还治起身第451节 孙策战太史第52节 对阵管亥第110节 放俘虏第178节 乌龙事件第78节 见风使舵第426节 欢迎仪式第61节 程远志之死第228节 刘琦的承诺第288节 智取当阳第402节 刘琦出现第264节 不利的形势第119节 坑刘大耳朵第36节 你算什么东西第443节 臭屁的蔡瑁第68节 群英汇聚第58节 黄巾溃退第53节 战管亥第259节 到达荆州第379节 调戏甄宓第182节 黄忠之心第141节 约战第48节 陈宫的愿望第444节 文家大会第213节 暗流涌动第231节 收买人心第462节 吕布兵败第116节 没把他抽死第200节 何进的纠结第186节 倔强的白袍人第228节 刘琦的承诺第445节 大义灭亲第195节 煽风点火第192节 刘琦的院落第420节 四面包围第322节 黄忠立威第492节 刘备入荆第356节 暗中的较量第263节 唇枪舌战第209节 准备后手第117节 班师回城第32节 童渊离去第370节 决定交易第83节 神秘大汉第363节 活捉徐荣第175节 父亲结婚第464节 蔡瑁攻城第438节 报父仇第128节 城守郭泰第323节 二将逞威第500节 蔡瑁中伏第134节 蔡邕的考验第140节 人至贱则无敌第77节 县令到来第244节 自投罗网第157节 颍川戏志才第455节 蔡瑁的怀疑第53节 战管亥第38节 暗流涌动第406节 刘琦激将第159节 到颍川第三百六十节 劝降华雄第23节 赵云到来第382节 大战前夕第82节 黄巾先锋第89节 谯郡来信第242节 参军热潮第43节 初遇袁绍第434节 许昌事件第326节 收服管亥第222节 屋中密议第485节 大战之前第480节 文聘的踌躇第191节 蔡瑁蒯良第234节 意外效果第440节 长沙城外第492节 刘备入荆第227节 十七条军纪第10节 开始学习第200节 何进的纠结第101节 我是你大爷第79节 陈宫的提醒第480节 文聘的踌躇第202节 朝堂之上第443节 臭屁的蔡瑁第250节 惊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