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少年论道(二)

孔融与郑玄相见,诗词成了小道,两人很快谈到经义。经学大师论经,对于在座众人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客厅似成了学堂,也无人敢于下箸,郑玄看不下去,对孔融道:“不如我等先行吃饭,后到书房去谈。”

众人草草吃过饭,一起拥去书房。书房虽然宽敞,一下子拥进这许多人,也稍觉有些拥挤。姜述方要说换个地方,孔融知他之意,笑道:“无妨,谈书论经,席地而坐也无妨。”

郑玄、孔融论了一会经,很快因“道”字之义争辩起来。郑玄见众人皆聚精会神听讲,只有姜述隐然有不服之意,好奇地问道:“姜家公子,你莫非也习经义不成?”

姜述后世之人,对于“道”字理解自然与众不同,方才听郑玄、孔融所言皆有偏颇,心中并不认同,道:“小子习过经义,因此也常思‘道’之意。”

“试讲之。”孔融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多谢太守大人抬爱,道博大精深,小子如何理解得透?只不过听两位先生论道,有些不同想法。”姜述答道。

孔融道:“何为道?请姜家子阐述一下。”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从某一侧面来理解,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小子从这方面来理解,也不知对不对?”

“接着说。”孔融见姜述坦然回答,此时存了考量之心。只因姜述所言,并未套用典籍,其意表达却很准确,又有新意,孔融和郑玄皆为经学大师,不禁都来了兴趣。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而思道者须有德,而德并非通常的道德或德行,而是思道者所应必备的对世界的认识、为人处世之原则。若是德低道则低,德高则道高。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

如此解读,将道关联上了德,有些道家的论点,虽未引用典籍,但所说之德就是道德标准,应该也没问题。孔融与郑玄对视一眼,各自狐疑,心道这姜家子胆子够大,竟然如此理解儒家之道。

其实姜述穿越以后,对四书五经经义也在琢磨,这个年代,读书不习经,会让人视为怪异。穿越时间越长,姜述对于本身定位有时十分茫然,琢磨出许多办法,却没有找到一条甚为完美的道路。但是钻研经学,最不济也可以成为一位名士,不论何人当权,都不敢轻易杀了自己。何况姜述可以拿来主义,现代国学大师的讲座还能记得一些,因此研究经义比起常人要简单许多。

实则儒家之道与道家之道,大道相通,大儒研究道,就是研究道的范围,如何实行道,道对个人有什么作用,对国家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但是“道”涵义太广,自汉以来研究和注释道的人难以计数,以养生、哲学、政治、兵法等各个角度都可以解读,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

孔融、郑玄皆是经义大师,姜述所言并非妙论,但九岁少年理解到这种程度,皆被吓了一跳,孔融问道:“何人教你经义?”

“太守大人明鉴,小子自启蒙以来,一直未择明师,每日闭门苦读。因为无人教导,故此闭门造车,想法或许古怪,请大人见谅。”姜述坦然答道。

见孔融默然不语,郑玄也有些晕了,心道这是大儒应做之事,一个少年琢磨经义,而且所言颇有道理,心中更是好奇,道:“姜家子接着说。”

“我理解的道就是标准,可以更解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德可教化万物,在普及德的基础上寻道,这道就是为人处世、治家、治国的准则。”

这个解释十分新颖,讲究标准不谈法家之法,直接从道来解度准则的重要性,而这准则,在个人来讲可以理解成道德准则,在国家来讲则是法令法规。寻找适合个人的道德准则和适合国家的法令法则,就是众人寻找的“道”。

这番见解,融入许多现代国学大师的观念,在座诸位何时听过?听起来很有道理,在座众人皆饱读儒家书籍,此番解释仿佛与在座诸人内心想法相合,就连孔融、郑玄也认可,认为数言能阐明“道”字,可谓是经义研究的一件喜事。

姜述接着说道:“小子经过思考,又感觉道是准则又不是准则。”

姜述所言一波三起,已经引起众人好奇,此时大家兴趣更浓,不由聚精会神,静听姜述论述。

“所谓人无完人。个体不同,群体不同,各有情形,准则难以追寻。圣人尚且无法定义道,何况他人?”

“是这个道理。”孔融点点头,表示认可。

“无论是个人准则还是治家、治国的准则,都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建立准则所共需的;这对人的要求很高,对人的群体要求也很高,需要人人都有德,这是准则的基础,否则准则只适用于有德之人,无德之人任竟妄为,有德之人则会遭殃。所以实行这种道的环境,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见解。”

这话讲得很有道德,有德之人寻出道以为行事准则,若是都是有德之人,这准则可以共用,若有无道之人违反准则呢?所以这些准则在一定情况下可用,针对一定群体时可用,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特殊群体中,定有不适用的时候。

“是这个道理……”孔融有些迟疑。众人思路均沿着姜述所言继续前行。

郑玄忽然想起一件事,道:“姜家公子,你读过多少书?”

初时只以为姜述聪明伶俐,思想深远,是一名神童,但一个九岁孩童,又能读过多少书?但如今看来,若非熟读百书,如何会讲出这些话来?若不是大家共处一室,让人怀疑所言出自一位饱学老儒。

“小子四书五经已经读完,读过不少史书,还看过诸子百家的部分典籍,不能全部背诵,仅是理解一些皮毛,非常惭愧。”姜述恭敬答道。

四书五经、不少史书、百家书籍……郑玄与孔融对视一眼,心想如此看来,此子读书不少,可贵的是此子不读死书,能够举一反三。两位大儒被姜述惊得一愣,看着面前这位谈道少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郑玄忽道:“姜家公子,能否背诵一段《周易》。”

《周易》苦涩难懂,十分枯燥无味,名门弟子青少年时大多不愿研习《周易》,何况没有专人教导的少年?郑玄此时半信半疑,存了考究姜述之心。

姜述前世曾随一位国学大师学习卜算,后来逐渐有些心得,兴趣很大,花了数年时间研究《周易》,四书五经唯《易经》最为熟悉。郑玄这下正好考在姜述的拿手好戏上,一句不差不大可能,但是背个大概没有问题。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姜述开始背诵。

姜述背诵速度很快,其中错了数字,但是大意却对,众人互视一眼,孔融擦擦头上的汗珠,心道:“我少年时人称神童,跟姜家子一比,有何自傲之处?”姜述背到履卦之时,孔融止住姜述,接着问道:“若不考虑外部环境,你以为道是什么?”

姜述整理一下思路,正色道:“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张载一改儒家学者自汉唐以来专注于典籍章句训释和玄空清谈之风,讲学关中,在后世影响很大。张载的名言自是不凡,房中众人彻底傻了,孔融和郑玄也被惊得面面相觑。两人修了一辈子经义,世人皆称为大家,再看姜家这个九岁少年所思所想,仔细做一下比较,这一生自己学的是啥?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对方虽然年小,但能讲出其中道理,已让他们受教。两人整容,恭敬地拱手,异口同声道:“请姜家公子讲解。”

姜述整理一下思路,道:“、‘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可以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第239章 创建水军费周折!第450章 世家的强大威胁!第315章 甄宓郭昱第159章 袁绍之死(二)第478章 尽量弥补后宫关系!第84章 理屈者是受害人?!第296章 南宫风生擒付星!第42章 :熙倩,我想娶你!第88章 没人能保得住你!第388章 谋夺埃及(二)第228章 三小弟子第490章 一眼识破嫁祸计!第375章 说服安息第299章 丁零灭族(一)第177章 凉州之行(二)第249章 茶楼遇刺第67章 迎娶万年(一)第373章 三世家同时遇袭!第212章 四皇子失去联系!第438章 途经占城见诸人!第111章 荀家前世欠你情!第442章 与太史梦瑶恋爱!第525章 买张试卷给孙坚!第322章 一语扣住军代表!第580章 随从痞子欺老鸨!第58章 我会不会怀孕!?第307章 真想让费云为妾?第59章 终得外任第66章 深夜艳遇小美人!第117章 殿下现在有几妻?第361章 正妻竟然是道姑!第419章 十二家族为己用!第425章 逼降罗马(五)第205章 美人计第417章 张靖用计终成功!第188章 大乔小乔第277章 刘焉投降第14章 偶得卞家第176章 孙家女联姻黄巾?!第578章 卢家硬闯黄猛家!第379章 不以皇权强压制!第374章 波斯萨珊(三)第497章 三代人配合演戏!第404章 兵进安息(一)第129章 设法控制反赌盟!第76章 贼喊捉贼(二)第149章 恢复并州(六)第357章 残兵死战第291章 孟获败退(一)第44章 掰断国舅手指头!第94章 刘晨泡妞真厉害!第213章 端庄吴苋第85章 德妃娘娘亲笔信!第267章 袁胤设伏第289章 五营快成女营了?!第490章 一眼识破嫁祸计!第416章 司马徽坦坷一生!第330章 紫裙少女要夺书!第363章 迎娶三嫔第57章 皇子遭少女讹诈?!第326章 婆罗门教慕尼丘!第592章 杨秋查案寻线索!第52章 跟你爹一样风流!第255章 反客为主第403章 波斯灭国(三)第259章 是世家子弟出手?!第20章 不叫下流叫交流!第170章 智擒于禁(一)第296章 痛歼唐羌(二)第547章 张羡给程武出招!第186章 祝融抵京第317章 八大杀手(二)第372章 波斯萨珊(一)第336章 南疆小国(一)第459章 汉献帝就在身边?!第517章 曹家潜势力真大!第134章 怎知我们会犯错?!第589章 黄猛遇伏马谊亡!第181章 赵云娶妻第540章 胸有成竹应突变!第515章 后宫又要起风波?!第224章 痴情袁芙第173章 赴任途中收纪册!第380章 启程之前收王诗!第371章 征伐贵霜(六)第383章 征伐中东(一)第148章 老四平常是装拙?!第307章 潮河大捷(一)第155章 笛声为媒夜幽会!第98章 巡视东莱第118章 恢复洛阳(五)第207章 夏侯送亲第177章 凉州之行(二)第11章 长兄是凶手后台!第282章 不请出籍者连坐!第215章 司马招祸第305章 两羌族灭(二)第422章 张靖太史柔比武!第237章 智女宪英第202章 清理隐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