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许昌的朝堂

朝会很久没有开了,而那些养尊处优的皇族旧臣们,更加习惯了窝在家里、烧着精炭炉等待冬天到来的生活方式。所以,当他们听说今日有朝会要召开的时候,一肚子牢骚满腹。

尤其是,今天的朝会,天子仍旧没有出席。这就让他们更加不满。不过,得知是由尚书令荀彧代为主持后。他们都紧了紧身上的官服,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姿态。

荀彧对这些尸位素餐家伙的德行已经见怪不怪了,为了曹氏的基业,养一些装点门面的米虫,也是有必要的。而今天,他宣布了一个已经决定好了决议,由太常杨彪、御史中丞董芬、光禄勋恒范三卿会审,整顿禁宫宿卫。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定是皇族系长老们推动的结果。可三位大臣的决议,却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为保障陛下的健康安危,抽调部分许都卫入宿卫,加强无忧宫的巡逻警戒。擢拔曹泰为昭仪校尉,严加整饬许都卫。另升曹仁部将牛金为靖内校尉,入宿卫同长水校尉种辑共掌宿卫。

决议一出,整个朝堂一片哗然。表面上看,许都卫渗入天子宿卫,显然是曹氏加强了对刘协的控制力度;而让牛金与天子身边的宿卫长种辑抗衡,岂不意味着天子身侧洞开,曹氏随时可能引兵逼迫圣上?

更古怪的是,面对这割肉剔骨般的打击,皇族系的中流砥柱、车骑将军董承未置一词;而曹司空麾下几位有朝职的臣子,从荀彧开始,个个面沉如水,丝毫没有如释重负的表情。平时针锋相对的两边,此时都难得地保持着沉默。

事有反常必为妖,可究竟妖在何处,该如何反应,后果又是如何,这让群臣们可伤透了脑筋。

在许都朝中,并非只有泾渭分明的皇权派和曹派,还有许多介于两者中间的官员。他们有些人是向汉室尽为臣之义的;有些则希望籍此获得曹司空的青睐;还有些人摇摆于两派之间,态度暧昧。他们身不在权位,却逐机而存,希望能在争斗中获得晋身之阶。

此时两大派系同时沉默,这让大臣们颇有些无所适从,只能窃窃私语,努力捉摸那些大人物的心思。许多人联想到前些时日皇帝召见了董承与荀彧,不禁暗地里猜测,是不是这两大巨头达成了什么默契?

事实上,单就朝中而言,曹操的势力并不占什么优势。他的主要班底基本都集中在司空幕府,要么随军出征,要么镇抚各地,都忙于各类庶务,即便是挂有朝职的,也很少有空参加。

但有趣的是,曹操看似从不干涉政务,但朝廷如今却也根本就不算什么东西——不得不说,这是汉室之前那几个‘英明’的先帝苦心造诣的结果:一大堆幼帝,好几家外戚,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宦官与族党,将整个汉室搞得天怒人怨。仿佛非要看看汉室那座坚固的房屋,到底能经过几轮折腾一般。

终于,到了刘协手上,随着董卓入京,李傕郭汜祸乱长安,随后又有匈奴铁骑践踏,最后到献帝狼狈逃出长安移驾许昌之后,汉室那座屋子,已经轰然倒塌了。

自作孽不可活,用在汉室身上,实在合适不过了。更加汉天子似乎也无心政务,所以汉室的威严,几乎已经无从谈起。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许都的大小事务,都主动汇入曹操手里。反而不痛不痒的小事,倒是在朝堂上喧嚣甚上:例如前一阵子,孔融前段时间提出向许昌进贡的贡酒不纯,比不上马家佳酿之事,就吵吵了半个多月,直至后来刘协同意高价从别的商铺购买之后,才怏怏作罢。

可是,今天朝廷猛然抛出这样一道自断手臂的决议,却仍然不由使得这些朝臣有些震惊。一时间,正殿上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各怀心思。不过幸好,他们都还知道最底线的一条——朝堂上的事儿,都不过是给天下人看的仪式过场!

想要搞掉皇帝身边的宿卫,曹氏有一万种手段,没有必要在一个形式大过实质的朝会上煞有其事地搞什么三卿会审。更何况,如今曹操已经彻底击败了吕布,兖州这个地盘儿,仍旧是他的。

可是,陛下前一阵子的英明神武,很是征服了不少中立派的心。而在曹操正要全面收复兖州这个关口又突然患病…….

不管怎么说,那些臣子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老老实实领命,高呼谨遵圣命——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一项很大的阴谋,可能是皇权派绝地反击,也可能是曹派故作姿态、另有谋划。但不管怎么说,身为池鱼且还看不出风暴漩涡当中的激流时,还是选择明哲保身为好。毕竟,这些事儿,似乎碍不着自己什么事儿。

随后,在荀彧宣布完这项决议之后,很快三卿又发出一条决议:为策完全,整顿事宜此时便开始。整顿宿卫的职责,交由车骑将军董承亲自督改;而前往整顿许都卫的使者,由议郎吴硕担任。

大臣们又一次发出喧哗,不过这一次声音小了许多。在大多都选择了静观其变之后,他们对此事已经没有多少上心了。甚至,反而很希望恢复到平时嚷嚷那些小事的光景,然后早些回到家中,理一理这思绪。

而议郎吴硕从荀彧手里接过诏令后,立刻转身离开正殿。跟随他去的,还有二十名金钺卫士,他们的身份表明这是一次以皇帝名义来执行的命令。

孔融已经察觉到今日的朝堂气氛太诡异了,因此,在三卿之后,他马上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奏折,大声对荀彧和那个空着的龙椅道:“荀令君,我这里还有奏本。”

荀彧向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让小黄门呈上来。

每次朝会,孔融总会准备一两个奏本,内容从经学到农桑不一而足,甚至还有关于饮酒的法令。这些奏本不会有什么机会得到执行,但可以让整个朝会显得不那么空洞。孔融的文章写得极好,从个人角度荀彧还是挺欣赏这人的,有时候还会抄录下一些精彩片段寄给曹司空。

之后小黄门取走奏本、当众宣读,众臣听着,果然又是空有辞藻华丽,却无一语涉及政事的奏事。直至这个时候,朝堂上的话题终于渐渐转为不咸不淡的议题上来了,那些臣子们,也终于开始展露他们的见解和口才了——这样的朝堂,才正常嘛……..

董承和荀彧两人,就那么微笑着看着身后臣子畅所欲言,似乎也很满意看到汉室‘群臣济济、参谋国事’的盛景。可在两人都不经意的时候,他们发现彼此都背着手,目视前方。而眼光,却时不时瞟着宫外:刚才离去的,只有议郎吴硕一人。

他担负的任务,可相当不一般啊…….

明面上的形式已经走完了,接下来,皇权派和曹派的暗中交锋——这一切,仅仅才是个开始,后面的发展,会让这些口若悬河的臣子们目瞪口呆的!

第二百五十七章 蔡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连珠五箭!第三十一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四百二十章 科举榜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我们,回家!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双方最后的底牌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神吕布第八百八十三章 阵前通牒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生如棋第三十一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给我瞄准点!第七百二十九章 你问我干嘛?第三十七章 马腾的羌族朋友第八百五十七章 乌龙大了!第一千二百四六章 谁赢了?第一千二百二九章 突然的改革第七百八十四章 等级划分制度第七百七十章 一炮三响?!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建迷信有些害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苦逼的马超第六百九十二章 狐狸!全是狐狸!第七百四十八章 凉州永诀狼烟!(肥羊金仙加更)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败袁谭!第九百三十二章 曹操归来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久未见的福利?第八百四十五章 定计濮阳!第四百二十一章 步骘和步练师第四百五十二章 暗影密令?(加更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沮授计中计第九百六十七章 关东剧变第一百零九章 劫掠!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儒第六百九十三章 难看至极的字第五百二十七章 神雕侠侣?第六百八十七章 忠将护旧主第一千三百一七章 一辆马车第八百四十二章 又变卦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燕雀与鸿鹄第五百六十八章 孟起叔父?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小心肝儿第四百五十章 悲恸的呼喊第二百七十八章 燕雀与鸿鹄第二百九十八章 疗伤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二百一十七章 至死方休!第五百零九章 沙盘模拟棋第七百五十章 马超去蹭饭第二百零九章 纪念碑第二十四章 好汉子!第四十章 命苦怨马超第八百四十四章 两位愠怒的领导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阻地破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周瑜孙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生如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你是我的眼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北疆拓跋第六百八十四章 袁绍骂曹操第七十五章 找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盐可是好东西!第一千三百一一章 谁亵渎了爱情第八百章 拓跋部的崛起第八百九十五章 战神的落幕!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沮授计中计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两败俱伤第五十八章 马岱第五百二十二章 胜败转换第六百七十三章 骂人就揭短第一千二百九五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法实战应用(4)第二百六十九章 司徒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堂太危险......第六百四十五章 肆意杀伐!第二百五十章 一群土鳖第七百六十三章 全力发展第五百一十七章 弘农险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决战来临第八百零四章 帝皇之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永远的噩梦(加更三)第九百八十一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九百六十三章 错失良机?第三百二十六章 援军终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挣钱才是王道第四百零八章 我去打长安?第九百零八章 算你狠!《出师表》酬谢端木第四百九十四章 夫妻反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河北还有猛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又遭大败!第八百七十九章 要人命的抉择!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人与天罚第二百四十二章 挚爱之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浩劫第七百八十九章 脑子让驴踢了?第二百零一章 阎行叛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陷安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密谋汉室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乱战!第八百九十一章 坐骑、暗箭!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梓豪的煽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