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长安杀人事件

长安城外逛街的甄宓很欢乐,而未央宫中,刘协这位皇帝却一脸生无可恋的疲惫。距离他五步不到的地方,大汉皇后正慵懒地梳理着自己的妆容。她盘着自己乌黑的头发,那动作风情说不出的妩媚动人,刘协看到她的衣襟微微敞开,触目可及尽是一片雪白。

但伏寿面对铜镜自己看到了刘协的目光,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慵懒幸福的微笑。可刘协却也看到了铜镜中伏寿的笑容,吓得立刻把目光转开。随后,右手摸到了龙榻上的镶玉步摇,起身下榻递给伏寿道:“寿儿,长安城中可有什么趣闻吗?”

“没什么。”伏寿的目光似乎一瞬变得有些调皮,回过头服侍刘协更衣道:“臣妾听闻,那位中郎将刘范,这些时日在府中整理出了一片菜园。前些时日,还跟臣妾送来了一些瓜果,似乎表示自己要闭门修身养性了。”

这个消息让刘协不由莞尔,真想不到老刘家的人一个个都这么有意思。历史上刘备寄居曹操麾下,也是搞得这么一出。但问题是刘备底层贫民出身,搞一个菜园子也算回归本行。刘范这么一个钟鼎玉食的家伙,也会装模作样的种地。难道,古代对于耕读修身就这么推崇热爱吗?

整理完刘协的衣袍,伏寿还恋恋不舍地拍了一下刘协的交领。那目光当中洋溢出来的渴望和幸福,再一次让刘协一哆嗦。

可没办法,纵然刘协是一位真正的铁血男儿,经历过伏寿这烈火熔炉的几次煅烧之后。刘协非但心已经成了绕指柔,那身子也柔弱得跟煮熟的面条儿一样了。

怪不得前世的人总说只有累坏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刘协怎么都不明白,为何刚猛身健的男儿,总会力有不足;而身柔如水的女儿,却可以绵延无期……

想起今日的荒唐,刘协就觉得自己很荒唐。本来他特意趁今日处理好内禁和外朝的时间,来找伏寿坦诚相对地谈一下子嗣的问题,解开伏寿的心结。可他实在太低估了伏寿,因为刚商谈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跟伏寿两人便真正意义上的坦诚相对了。

不过,结婚后的两口子,大部分纷争的结束,都是这样的。更何况,这个谈论的话题,也太容易走向这一步了。

想起当时伏寿惊慌娇羞还忌讳此时是白日,刘协还贱兮兮地说了一句‘没关系,寿儿,你闭上眼睛就是天黑……’。此时的刘协,满心就只有一个感觉:女人,真的实在太可怕了。三宫六院什么的,那真的是自己在找死啊!

而现在,看着伏寿那还意犹未尽的眼神,刘协就只能赶紧再度转移话题,呼唤门外的冷寿光前来救场:“冷寿光,你最近可在长安城中听说过什么更有趣的事情?”

“更有趣的事情?”冷寿光一听这话,就知道刘协已然知道刘范此事了。略一思索,便开口道:“玄武街上倒是发生了一件人命案,这不算什么趣事。但随后的审理却很有意思,廷尉左监董大人和告老回长安的崔烈大人吵了起来。据说崔老气得大骂董昭,而董昭似乎也因此焦头烂额,因为这件事使得他将自己的上司温正大人都得罪了。”

“哦?这倒稀罕,究竟是何事,竟会惹得这三人如此不留情面?”刘协当即就被此事吸引了,毕竟杀人大案虽然不乏,但闹到这份上的大案,就有些离奇了。

要知道廷尉虽然主掌天下刑狱,但就跟后世的最高法院一样,是不轻易参与刑狱审查的,除非是刘协这个皇帝亲自交予的大案要案。长安有人杀了人,那也只需上报廷尉,等候秋后处斩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只要证据确凿、没有大疑点的案子,廷尉都会批准的。

“非是廷尉董大人不批准此案,而是因为他严令要将犯案之人斩首,并且罔顾温正大人之令,亲自监斩了那名犯人。才惹得崔烈大人和温正大人大为恼怒,据说这两位正准备在朝会上弹劾董昭大人呢。”

冷寿光的解释,让刘协更加一头雾水,一旁的伏寿也渐渐被这个事情吸引。冷寿光见一帝一后神色,不由赶紧解释道:“这件案子案情并不复杂,说是两人为好友。其中一人善养鹦鹉,另一人这日去他家中作客时,也不知道是戏耍还是如何,反正就是抱着一个鸟笼子就跑到了闹市。结果那人持刀便追,随后不知误杀还是蓄意,反正就在闹市一刀杀死了那抢鸟笼的好友。”

“当街闹市杀人,过往百姓历历在目,这样的案子这样一刀问斩便可。为何最后还会闹到廷尉?继而还惹得廷尉两位大人、外加一位曾经的廷尉大人如此?”伏寿也听出这事儿的蹊跷来了,她虽然不太懂汉律,但也知道当初高祖刘邦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当前‘杀人者死’就是最简单明白的一条。

“皇后所言极是,廷尉董大人就是这般认定的。但事实上,这件案子从京兆尹报到廷尉的时候,就是两份不同的判决。而这其中,又已让两位好友反目成仇。”

“哦?”刘协这下兴趣是更浓了,伏寿也想不到这其中还有故事,不由催促道:“说说,快说说。”

“这两份判决,一份是京兆尹县尉请求处斩,而另一份则是京兆尹张时大人请求免罪的。按说这等案子是要京兆尹大人亲自上报的,但那位县尉就是不服京兆尹的判决,才私自向廷尉上了一份判表。这京兆尹因为此事,已然同他那位县尉好友割席。”

“随后董昭大人看了两份判决,选择了处斩的那封判决,被温正大人和崔烈老大人得知,言词呵斥董昭草菅人命。结果,董昭大人便提前亲自监斩了那名犯人。”

“那京兆尹和温正、崔烈等人,为何认为那名犯人不该杀?”听了半天,伏寿终于听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她有些不明白,如此简单明确的案子,这三位为何会这般袒护那犯人。

“回皇后,京兆尹张时倒不是袒护,他只是觉得犯人怒而杀人,极有可能是误杀,所以请求轻判。但温正大人和崔烈大人商议后,却拿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认为那人先是抢夺了犯人的鸟笼,属于抢人财物,而犯人持刀追捕属于护财伤人,按照汉律应当无罪。”

这下伏寿一下犹疑了。好像,温正和崔烈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她之前的坚定,在这个道理下变得动摇起来,随后不由转过头向刘协问道:“陛下,此事您认为孰对孰错?”

刘协却无奈地笑了一下:“两方都有道理,温正和崔烈是谦谦君子,讲究以仁治天下。所以他们才会宽赦犯人的罪过。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不了朕的心腹,只能为朕所用的外臣……”

“陛下何出此言?”伏寿更加不解,一双娥眉蹙起,似乎很不喜刘协这幅冷清无情的一面。

“因为乱世必当用重典!”刘协的脸色有些痛苦,但还是解释道:“汉律后来那么完备,是在文景之治以及盛世王朝下逐渐补充起来的。可如今局势不同盛世,温正和崔烈就是没有看破这点。而董昭就看破了朕的心思,他知道一旦此人被轻饶,那繁荣长安必当成为乱贼无赖的温床,汉室的威信和律法将可能成为空文。所以,他才会宁愿触怒上司及崔烈,也要提前监斩了犯人。”

伏寿幽幽一叹,有些心情低落地坐回了梳妆台之前。这一瞬,她对刘协再无一丝兴致。而刘协则望着一脸后悔的冷寿光,还是说出了那句话:“冷寿光,你这消息,当真大煞风景。”

冷寿光当然拜伏在地,请求宽恕。刘协也知这不是冷寿光的错,便摆手说道:“朕也有些时日没有微服私访了,想不到长安闹市已然如此喧哗。朕此刻心情也有些烦闷,不若就去街市当中走走……”

第193章 乱世的疮伤第146章 顺应历史潮流的计策第423章 刘备此人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墙第45章 伍孚刺董第516章 怎么能说‘不’!第641章 父皇,你这是坑儿子啊第383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第800章 等,也是种宽容第367章 那一枪第168章 终结的长安第304章 连环骑突第475章 越发离奇的濮阳第321章 地底下爬出来的亲兵第383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第738章 辎重乱敌第250章 焦灼的军议第654章 历史选择了这三家第134章 再现身影第8章 对未来的忧虑第550章 张郃的战报第286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555章 吕布之谋第136章 一时手误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708章 阎柔第62章 要给朕娶媳妇儿?第695章 逢纪的毒计第162章 马超来了!第41章 王允王司徒也来了第178章 莫要让朕失望哦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胜利第37章 张辽张文远第73章 司徒府的酒宴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34章 荀攸的指点第472章 犹如昨日长安第192章 诡异的村落第114章 揭开底牌第424章 郯城一战第279章 舍生忘死的爱情第750章 霹雳车发威第265章 你好毒第481章 女人的差别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549章 让人费解的救援第642章 寿春城头上的张勋第438章 至小沛第158章 战神的风采第315章 武者的骄傲与代价第737章 黑夜混战第578章 你行你来,不行我上!第342章 劝吕布第645章 国师大人来了第464章 女人最了解女人第257章 古之恶来第747章 转战官渡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470章 非骗即偷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201章 士大夫、驴、胡萝卜第98章 她来干什么?第570章 险中逃生第315章 武者的骄傲与代价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773章 陵庙惊变第184章 曹操对汉室的矛盾感情第226章 无胆之君!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235章 埋没与活埋第232章 将乃兵胆第225章 马将军当心!第165章 军惊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635章 真的有奇迹第193章 乱世的疮伤第32章 勾搭荀攸第368章 最终的地点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563章 屠杀与惨烈第90章 陛下英明!第253章 让他来……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380章 你快回来第547章 斗将第626章 邪性的庐江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48章 遣使关东第165章 军惊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语第468章 军事威慑第105章 砸你个没眼色的!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438章 至小沛第374章 张郃的惧意第161章 豺狼的祸乱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698章 好消息第662章 美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