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军降俘

韩猛是个降将,也是现在吕布依为大将的人。

韩猛没有后悔过投降,或许在刚刚投降张辽的那一刻,来自内心深处有一丝的自哀自叹,没有成为忠烈之士,而是乞降了。

在那之后,与袁军的攻战中,韩猛从没有落于人后。

东平陵之战中,自己或许有几分手软,可那毕竟是之前的同伴袍泽,韩猛于心不忍,实乃是理所当然。

而后,奉高、高唐,直至现在的平原之战,韩猛已经看清楚了局势,那就是自己降吕布,是对的,是正确的,现在的袁绍袁本初已经快要覆灭了!

自己作为首降者,韩猛心中明白,若无异心,温侯吕布不会轻待自己,势必会随着主公开疆拓土,迁居高位,得其重用。

在主公帐下,陈宫乃是文臣首席,自己不必费心思,而武官中,则是以高顺、张辽两人为尊,韩猛自忖着没有两人的资历,没有两人的勇武,自然是不能比,也不可比。

但在其后,许褚、周泰等辈,身在其中的韩猛看得很清楚,随着河北之战继续进行下去,自己定会为主公所重用。

这其中事关青州治中,自己不想为陈翎所厌恶的话,惟有敬而远之。

除去这几人之外,剩下的徐盛、廖化等人,年在己下,武勇相仿佛,韩猛自忖着,怎么也不可能落在这些人后。

同时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军中得主公赏识,韩猛下定决心,自己既然能降温侯吕布,他人为何不能?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自己乃是首降之将,这些后来者,再勇武、再多智,也只能在己之后,而非自己之前。

看看高览、吕旷、吕翔三将,韩猛觉得自己很幸运,当时为张辽所擒,自己降的好,天意如此,降的真是顺当。

随着张郃、牵招两将投降,兼周泰、管亥两将率军猛攻城门,在许褚、柳毅两人前来夹击之下,袁军降者甚多,仅有少数顽命抵抗,但在吕玲绮、宜霜、孙翊率骑军突袭之下,纷纷瓦解被灭。

荀谌、许攸、辛评三谋士,前二者先脱出城中,吕布派人追击,没有擒获,只有辛评一人在刀斧手的威吓之下,投降了温侯吕布。

随荀谌、许攸两人逃出平原城的止有高干一将,其余蒋奇、焦触、周昂三将死于战中,张郃、牵招、张南三人则投降了温侯吕布。

审配在张白骑的挟持下,赚开西门之后,一直陷入昏迷之中,陈宫、陈翎几次派人来观看,都道如此。

看着都是一脸晦气的张郃、牵招、张南三人,陈翎觉得现在的温侯吕布,越来越有威仪了。

陈宫叙述着此一役中,袁军与己方的伤亡数,开战前袁绍驻平原城约有五万余将士,至现在为止,二万左右的士卒死伤了,三万不到袁军跟随张郃等三将投降了主公吕布。

而己方开战前是五万六千兵势的,至此刻,死伤了将近三万!

这样的结局是张郃、牵招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陈翎等人吃惊的。

温侯吕布作色,近乎站起身来,问向陈宫言道:“公台,其中是否有误?”

陈宫低头重新看了一下,之后抬起头向吕布拱手报禀道:“管亥一军伤亡最众,仅余二千;其次乃是周泰,余五千;张辽将军,相对好些,三千人没于阵中;其余者,韩猛、郝萌、徐盛、公孙羽、柳毅等将各部,公孙羽为抢登瓮城城楼,其部剩余兵卒才止有数百,…”

陈宫为吕布一一讲来,其中没有任何疏漏之处,陈翎听得发寒,现在城中降俘竟然多于己方兵势,这简直是…

本来预先的筹划中,还得用剩下的兵卒继续征进河北之地的,可现在的情况是,平原城中兵卒是有,但不全是己方军士,还有袁军兵卒。

这些人如何对待,是当前一个严峻、急需待解决的问题。

若处理不好,随时就有可能为袁军所趁,重新攻占了平原城。

沮授兵势虽慢,但幽州至此,也不能算过于遥远,若等他帅大军来至城下,主公出兵邀战,城中降俘无人看管,配

合沮授作战,这…

温侯吕布已经念及此,一脸的肃然,问向陈宫,说道:“公台,可有良策解之?”

陈宫捋须,沉思不语。

陈翎心中暗暗道着,若是人数相对较少,可以直接散入各将麾下下辖之,可现在的情况则是,几乎全部是袁军降俘了,这让领兵之将,如何安心制军?

陈宫抬起头来,向着温侯吕布摇摇头,以示没有办法。

温侯吕布叹息,转首向下看去,希祈其中或有一、二,能为自己解此困境。

殿下诸位大将,各个相互看着,对于此事实在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处之。

刚刚投降的张郃亦在同列,见无人可答温侯之问,乃出而抱拳言道:“蒙主公不弃,收为部将,郃自荐领此一军,以供主公驱使、征战之用!”

温侯吕布俯瞰张郃,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儁乂有此心,某心甚慰,不过…”

陈翎看觑向陈宫,见其不阻不言,乃在殿下众人哂笑中,出列拱手道:“主公,吾愿领此一军,张郃为副将如何?”

张郃为人如何,从他反叛跟随曹操之后的表现来看,说上一句忠心耿耿不为过。

这是陈翎的先见之明,其余人者,就算是主公吕布、军师陈宫都对此不置一词时,陈翎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算是为主公吕布收拢张郃、牵招、张南三将之心罢。

张郃怀着感激的目光,向陈翎抱拳一礼,以示谢意。

陈翎还礼,对着犹豫中的吕布继续说道:“袁绍这些降俘多为平原、渤海周边一带百姓,我意帅大军直取渤海、河间两郡,顺势阻击沮授帅军来袭。”

温侯吕布听罢,转首望向陈宫,见其颔首点头,乃转过身来,逼视张郃言道:“儁乂,某闻忠臣不事二主,汝一降袁绍、再降于某,心中或有忧虑,以为某小觑于你,不敢放手大用。”吕布自嘲一声,站起身来,藐视殿外,豪气说道:“某,吕布吕奉先,若无此之胸襟,将来何以征伐天下!”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阵突进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战正文_第五百八十九回 暗中遇敌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从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忧患两忘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纳附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孙策借兵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尽出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后院争斗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马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据城不出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县琐事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尽降其众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义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阴易手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门弟子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绵竹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布局并州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回 鬼神夜谭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回 互有后手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虑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刘备退兵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谈天说地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于后追赶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壶浊酒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诈降之计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战一场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战一场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关羽中计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内外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扬名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闯营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场决胜正文_第三百八十二回 拜见吕布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离间之计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将军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谈天说地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经典太平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将混战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诸葛子瑜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义难全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钧一发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兰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离间之计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军溃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东平陵郡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将黄忠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乱战不止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来访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阵悲歌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据守城池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来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还家省亲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门三杰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灾之年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对阵柳城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县之事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军前议事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谁在祈祷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兰用计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来归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袭攻城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两路正文_第二十九回 周泰夜袭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琐碎之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一回 乘龙快婿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战事多艰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谁为王者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黄盖退兵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难料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斩将夺旗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诸使纷至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战之中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见千里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边塞胡人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战之前正文_第六十六回 吕布势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