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铜雀现世

《阴符》阐述了天道演化规律,指出地道万事万物的形成,既有原理,也有习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

书中描述的是规律,是在世界上会显现形相的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所以它能用于一切社会生活中,也包括个人的修炼。

譬如说到读书学习修炼,为什么有的人悟性很高,有的人往往冥顽不灵?

阴,内在;符,契合;经,规律。

阴符经,意思是内心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当内在的修炼,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那么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阴符经其实就是描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物质世界的造化宝典。

言知之易,行之难。

此经书虽然在其中有修行之法,但无人指导,依靠自身悟性来修习,沮授自承略窥门径,而陈翎还处深在此山中,不得闻全貌。

原本这里是周泰的府邸,原本周泰是这里的主人,但现在的情况是,周泰这个周府的主人,有些痴痴呆呆的看着沮授与陈翎两人论道。

沮授捋须间伸手请道:“如今我背后之手屈指几数?”沮授说着双目之中闪烁不定,似乎待确定陈翎是否为南华之弟子事关重大并非完全是儿戏。

看着沮授负手而立,身形飘逸,陈翎双眼之中透着无奈,咳了一声,站起身来拢袖掐指演算,一一一推及。

减损杂念以使心神专一,此是《阴符》所记载的灵蓍功法。

圣人用顺应自然的无为之道来对待所获得的情况,观察言辞要与事功相结合。

心神专一,是为了了解事物;减少杂念,是为了坚决行动。

行动了,解说了,外界还是不赞同,此刻心里需虚静而不乱想,志向坚定而不被扰乱,意念正当而不偏邪。

陈翎自习此功法以来,从未像今日这般深究其中,念着口诀“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陈翎的身心沉浸下来。

默默念念有词中,陈翎不知道此刻的他像极了那种街头帮人占卜看相的妖道,只差竖立起一面“神机妙算”的

幢幡。

似是朦胧,又彷如是黑夜中显露在自己面前的蒙蒙白光,陈翎借此机睁开双目向着沮授拱手言道:“是否为二?”

沮授听罢陈翎之言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不答陈翎所言,沉思半晌再言道:“或是巧合,陈翎你再猜枚一次。”沮授说完请旁边早已看呆的周泰送上数枚梅果,遮掩住不让陈翎看见,放置入一倒扣的碗中。

沮授让开位置,显露在陈翎面前的案几就是这么一个景象,陈翎不知送过来几枚梅果,看觑着案几三枚朱红色的果子,陈翎不知该如何说是好。

周泰于旁看着有趣,见陈翎陷入苦颜中,从中撺掇言道:“子仪,你再猜一次看看,方才不也是能够言中。”

陈翎瞥了一眼周泰,再看了一下沮授叹声言道:“幼平,你是不知…”陈翎刚想开口说起这其中的难处,便想起周泰他一个什么道都不懂的人,跟他谈及这些无疑是对牛弹琴。

哀怨着盯视了一阵沮授,见他毫无窘迫之意,陈翎只得回首过来,闭目继续猜枚。

这一次自己就算是沉浸下来身心之后,陈翎亦不能得窥其中有几枚梅果,正待开眼放弃,就在此刻,或许是无心之得,偶尔一瞥视中,眼前那黑暗中坐落着六只小兽正捧梅果子啃。

陈翎心中惊讶万分,不及细观那六只小兽的样貌便已经睁开双眼。

狐疑中,陈翎向沮授拱手言道:“公与兄,这碗中是否有六枚果子?”

听着陈翎的回答,沮授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来,暗中踌躇了一阵,念道陈翎此人难道真的是南华的弟子?

就在沮授沉思中,于旁的周泰早已兴高采烈的畅快笑起来,对着陈翎指向沮授言道:“眼见为实,方才我就见军师将六枚果子放入碗底,现在子仪你所猜千真万确,没有丝毫差错。”

陈翎笑笑言道:“或许公与兄又将说我再蒙准了一次。”

听得陈翎之言,沮授抬起头来向着陈翎拱手施礼,正色言道:“过犹不及,既然子仪有此法门,授不会再强迫猜数。”沮授说道此处,感慨了一声向着周泰并陈翎两人言道:“非是强人所难,实则我所习之道法与南华颇有渊源,若不能

确认子仪真为南华之弟子,我这些话也就不会说了。”

沮授说着请周泰、陈翎两人分别落座,等下人送呈上茶水点心,蘸了一个捏在手中吃了起来。

待吞咽下肚之后,见周泰、陈翎两人早已好奇之心满面,沮授乃缓缓言道:“初平年间,那时我在韩馥帐下为别驾、骑都尉,夜宿之中,突有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以及半部经书。”

玄乎之事沮授说来,听得周泰、陈翎两人目瞪口呆。

周泰还则罢了,而陈翎是知道有铜雀台之事的,现在知晓这个铜雀为沮授所得,遂怀疑开口问道:“铜雀暂且不提,那半部是何经书?名谓是甚?”

沮授摇头苦笑,向着陈翎解说道:“并无名谓,我得后便习之,才有明晓天文地理之数之说。”

陈翎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向沮授讨要观看。

沮授继续摇头,向着此刻亦伸手置前的周泰说道:“说来奇怪,此书本来我一直携带在身,”看着陈翎不明所以的目光,沮授解说道:“这经书中所记载之文晦涩难懂,我虽然早记忆在心内,但为免有所参差,故而一直携带在身。”

陈翎乃悟,沮授这是没有完全看懂此书啊。

“自本初公自戕身亡之后,我归顺温侯吕布帐下,待到北海,居下不久,或是府中仆役中有些宵小之辈,天灾之年,我遗失了此半部经书。”沮授说道此处复而感慨接着说道:“一得一失间,所习之法门我到如今都不明为何人所撰写。”

看着陈翎、周泰两人讪讪收回的手掌,沮授自负着言道:“久览此经书,若是不嫌其中有错漏,我可默写一文送予子仪,如何?”

陈翎连连点头,言道:“公与兄如此大度,让我如何能够承受的起。”陈翎话虽然是如此说着,但他的双目之中的那渴望之色,就算是在旁的周泰都能窥见其中一、二。

沮授捋须含笑以待,对陈翎的急切之情视而不见,继续说道:“子仪,在这之前我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你能为我解答。”沮授说着的同时,怀着期待神色看向陈翎。

既然要观沮授所写之书,陈翎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乃应下此事。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将徐晃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谁人无死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亲冒矢石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间被伏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胜负之间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驻琅邪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锦马超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门三杰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孙翊问策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据城不出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难占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时也命也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骑兵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见离别正文_第三百零八回 剑中之隐正文_第六十七回 吕县之战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应对之策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则趣事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谒见吕布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战正酣正文_第五十四回 吕布出征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阵悲歌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来投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阵之营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回 落入平淡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难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谁为王者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征借粮草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铜墙铁壁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当千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仅差一步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烧身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来归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时任督粮正文_第九十五回 对阵决杀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将计就计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临战前夕正文_第四十九回 曹豹退兵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经典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战事多艰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群臣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汉中之地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绍来袭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枪王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饭否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十六回 约法三章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强正文_第六百一十一回 于禁密谋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战事多艰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一回 温侯吕布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书间遂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奋蹄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阵法之秘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忧患两忘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为臣之道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尽降其众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奋战不息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斩将夺旗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敌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孙策之死正文_第九十一回 吕布神威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阴差阳错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乱战不止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抢收粮食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孙翊问策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来来去去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军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战事多艰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邺城议事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谁成谁败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后事之师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黄雀在后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万事俱备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兰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终日打雁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巨鹿一战正文_第四百六十六回 离别在即正文_第三十六回 吕布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