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揽名士

当刘备入蜀,吕玲绮认宜霜为义妹这两件消息传至并州之时,陈翎正在见贾逵。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

贾逵世为著姓,但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裤也没有。

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后只好穿着柳孚的裤子走了。

家境虽贫寒,而贾逵还是立志从军。他“戏弄常设部伍”,使他的祖父甚表奇异,说:“汝大必为将。”并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

之后贾逵先是在河东郡担任郡吏,后又迁为了绛邑县长。此刻,正值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期。

河东接襄并州,贾逵素有威名,陈翎知之甚详,又见此际曹操竟然漏过了此人,依然屈居为一县之长,故遣人前往招之。

相较此时为征讨汉中而忙碌备战的曹操,现在的温侯吕布可谓声势俱隆,一时无两,贾逵稍思索考量,便从了陈翎的招揽,携带着家眷赶往并州,出任从事一职。

贾逵现今二十余,相貌堂堂,交谈间通健非常,陈翎悦之,乃使其为门下督,代行上党太守一事。

门下督不过是一小吏,但若是代陈翎行上党太守一职,那么从根本上说就是并州一地行政主官了,并非是鄙陋小吏。

贾逵一日连升数阶,为并州上下所惊诧。

但念及陈翎看人从无出过错,遂相安无事的逐渐接受贾逵融入其中。

既然贾逵出世,那么相同年纪的郝昭、王昶等一批原曹魏名臣,陈翎自思不能放过。

翻遍记忆深处,想起此两人仿佛都是太原人,陈翎遂手书一封,遣人送至陈震处,征辟此两人。

不过在陈震回信中,陈翎这才得知,郝昭、王昶两人年在贾逵之下,似乎现在只是个少年郎。

少年郎?

不管了,先招揽过来再说。

完全不知道自己此举是祸还是福的陈翎,在并州刚刚因贩卖军器而获罪缺兵短将之时,将郝昭、王昶两人招在自己帐下,以为亲随听用。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

在陈翎的记忆中,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在陈仓防守住了诸葛亮这一妖孽般人物的侵攻,使得诸葛亮在攻城二十余日之后,被迫退军。

相比之下王昶显得稍微逊色,但亦是一名难得的名将。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

少时知名,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

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当时洛阳树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劳为百姓做了表率,开垦了很多荒地。后任兖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

镇压毌丘俭之后升任骠骑将军,又因平定诸葛诞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论》、《兵书》等数十篇论著。

除了这三人之外,余者陈翎就不放在眼里了,像孙礼这样埋没在民间,没有机遇出人头地的大将大有人在。

宜霜虽为吕玲绮认作义妹,可效娥皇、女英一事同侍一夫,但其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孙翊即将大婚之时,宜霜从丹阳回到了邺城。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陈翎有些讶然,却亦在意料之中。

孙翊、宜霜、吕玲绮三人都曾是自己的弟子,三人的性情如何,陈翎岂会不知。

吕玲绮是吕布之女,除了学文习武之后,一切所学都在为将来考虑,为人虽有时稍得鲁莽,但还能持重。

孙翊年纪最小,但其父其兄的威名在,不敢任由自己懈怠下去,专心致志的一门心思习武,文学略弱。

而宜霜这个原本吕玲绮的侍女,现在的义妹,陈翎难以下定论。

自家两夫人的心思,陈翎都耗费了无数的精力,那有余心去分辨小女孩难测的情绪?

至于刘备入蜀,倒是一件大事。

陈翎还不知晓自己与沮授两人放出的那一“物事”,借乌戈国国主兀突骨之身重现人间,现在正在攻打着川中之地,企图凭此争战天下。

由于自己的介入,刘备比起原来来说,早了近十年进入蜀地,这对于将来吕布夺取天下是好是坏,陈翎无从得知,只是扼腕叹息了一声,沉默不语。

荆襄、颍川是这时代英杰聚集处,像庞统、白眉马良等,都是出自这里。

若是刘备能够在此待的再久一些…

陈翎摇头,观现在的天下局势,曹操已经无暇侵攻荆州,就算刘表再无能,亦能在吕布、曹操、孙策三家的争斗中,维持着荆州的局势。

只是可惜了像黄忠那样的大将,不知何时才能一呈心中抱负,显露头角?

放下所有的思绪,陈翎开始着手准备征讨匈奴一事。

比起相对安静的邺城,陈翎很是感激吕布能够将他派至并州来。

如今随着吕布所掌地域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士族投向温侯这一边来。

在现在的邺城中,不在是往日那般的情景,只要区区几人商讨之后,便立即能够将政略实施下去。诸葛氏一门三杰中的诸葛瑾、诸葛亮两人如今同殿为臣,就算本来是兄弟的两人,对于将要实施的方略都有不同的看法,何况是他人?

再加上陈宫、沮授这一左一右两军师,还有其他人等,陈翎已经可以想象的出,坐在上首高位中的温侯吕布,将是一副怎么愁眉不展的模样!

绰起画戟,挥舞着斩杀敌将敌卒,吕布是为天下之先,但在处理这般的群臣事项上,他还需忍耐与谦让。

毕竟较之以前,现在温侯吕布他已有君临天下之相,不再是寄人篱下的落魄之将。

权衡其中的细微之处,把握其间的关系,每一项政略的下达,都必须经由府上长史诸葛瑾,殿中军师陈宫、沮授,以及像陈群这样名吏的审核,方能一一实施开来。这其中究竟牵扯到了多少因素,陈翎为之庆幸不已,不必搅进这类麻烦之事中去。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纪正文_第六回 鹰视狼顾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举事谋反正文_第四百六十七回 所谓伊人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习武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点将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闲生活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祸起萧墙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回归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谁胜谁负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谈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抛砖引玉正文_第三百零八回 剑中之隐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边塞豪杰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间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阵厮杀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铜墙铁壁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纵之才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难料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计中计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县之事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决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饭否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营中乱战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门三杰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诈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挣扎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县琐事正文_第七回 陈震少年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应者云集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择其一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计受伏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龙驾上座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琐碎之事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横生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献计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闯营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汉中之地正文_第三十九回 吕布之女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师回朝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回 落入平淡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纳俘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转战庐江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军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阴差阳错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驻琅邪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诸葛子瑜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择为何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黄盖退兵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应者云集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驻琅邪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仅差一步正文_第三十一回 许褚破门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骑兵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枪王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琐碎之事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来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来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赏罚分明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来常往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难料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弃城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赵云杀阵正文_第七回 陈震少年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二十回 陈翎疗伤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刘备出兵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双壁失一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风行雷动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难守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挡千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边塞豪杰正文_第四百七十九回 竟然如此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贾诩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犹在正文_第一百回 粮草不济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驻小沛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听途说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黄权用计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绵竹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