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马仲达

杨修怎知陈翎心底之事,突记起一事来,遂对着陈翎言道:“子仪,还记得去岁你曾经令曹性去剿灭河内一族之事?”

陈翎然之,点点头,司马懿么,自己对他深恶痛绝,不止是他拖死了诸葛亮,更因此人深有谋略,不能让他与己同殿为臣,不然自己若是有一日先他而去,…

那如何能够让自己安心闭眼啊!

遂陈翎听到了一个最坏,亦也是心惊肉跳的消息,杨修笑笑说道:“此一家族内有一学子,如今恬为孔明帐下门下吏。”

咕嘟一声,陈翎吞咽了一口唾沫,连忙问道:“此是何人?名谓是甚?”

“司马懿,此人字为仲达…”

杨修还在炫耀着他强大的记忆力,但陈翎恨不得就此一脚把他踢将出去!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

杰出的…人才,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七十三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这是可比拟诸葛亮的绝世天才,陈翎怎能不记得,如何敢不记得?!

来到这个世间上,就算其他不甚清楚,都可以,但司马懿、诸葛亮这两人必须记牢靠啊!

若是来到了诸葛亮出山之前的时期,比如自己,没有投靠温侯吕布,而是选择了自己揭竿起事,那么自己就可以去隆中,去河内温县孝敬里尝试招揽一下。

若是招揽到诸葛亮,那么万事无忧,睡觉都能乐醒,可以将所有的大事全部交付给他处理。

而若是招揽到的是司马懿,那么就必须小心在意,前期用其才,中后期就必须处处提防,尤其在心知命不久矣之时,一定要拉上司马懿一同上路。

甚至他的几个儿子,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亦必须一一有相对的处置方案,不然,过个十年、二十年,你苦心争来的大好河山,说不定就会变成司马氏的了去。

司马氏这一家族的人,各个骨子里头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陈翎去岁命曹性去剿灭其家族,实际是想将他全家族驱到曹操那边去,好令自己省心一些,可不想,这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司马懿出仕河北温侯吕布!

在陈翎对此事感兴趣的同时,杨修将司马懿如何为诸葛亮门下吏的这一事娓娓道来。

事出皆有因,司马懿投在诸葛亮帐下,事起就是去岁陈翎遣曹性剿灭司马氏这一事。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

司马防育有八

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建安六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掾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之后本应在曹操为丞相之时,强招辟司马懿为文学掾,不过就是缘由陈翎遣曹性一事,司马懿其余的兄弟都去曹操麾下效力,只有他,司马懿一人心中念道着此事事出必然有因,乃单骑进邺城,欲向当时掌权的诸葛亮问个究竟,讨个说法。

陈翎久为吕布帐下吏,现在更是堂堂一方大员,岂是司马懿一世家子弟所能问责的?

诸葛亮经由数事之后,对陈翎怨念颇深,故留此人为吏,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恶心陈翎来着。

诸葛亮毕竟是司马懿齐名的人物,陈翎从未做过糊涂之事,就算之前有过,那也是征讨青州缺少粮草,故而他砍了不少世家族人的头颅。

平原之时,亦是这般。

这都是些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又有一桩事情发生在眼下,这事透着古怪,如何不让诸葛亮不留心?

遂司马懿为诸葛亮帐下吏,真的是兜兜转转,转转又兜兜,又回到了陈翎最不愿见着的一幕!

听完杨修所述的这一事,陈翎痛苦的捂着脑袋。

正所谓,天做孽尤可恕,自做孽不可活,更何况当时自己只是命曹性驱走司马氏一族人等,将剩下的人鸡犬不留,早知如此,早知司马懿竟然还待在家中,一把火全部斩杀了干净,也不至于如今令自己这般难堪。

自己斩杀他族人,或许虽非是至亲,但仇怨就是仇怨,司马懿对己定有愤恨之心,是故他想报仇雪恨,在他人看来,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当然,如今的自己不是他所能够对付得了的,但将他收在门下的可是诸葛亮啊!

诸葛亮是自己女弟子,吕玲绮之夫君,更是温侯吕布之女婿,这样的关系,无论怎么看,司马懿都有一飞冲天之感。

当然,那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不过在此前自己欲想再一次谋害于他,除了给

他人留下自己乃是无理取闹之徒外,并不得人心!

如此,司马懿这一凭空出现的内部仇人,又是将来自己最为害怕、担心的人物,如何待之,现在的陈翎真心无奈之极!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陈翎正想这般安慰自己,可一想起司马懿现今待在诸葛亮身旁,就一脸的晦气,暗暗唾骂着道:这算什么事!

杨修不解陈翎为何对司马氏一族颇有成见,遂问了一句。

陈翎叹息,转首望庭外,欲哭无泪,复回身过来,对着杨修言道:“德祖,若是我说我能掐会算,仰知天文,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前知五百年,后知…”

陈翎话未绝,正在喝茶中的杨修听得乐极,一口喷在陈翎的脸上。

陈翎尽显无辜状,杨修见之略有歉意说道:“子仪,你说你是算出来,八字与司马氏不和?”

陈翎然之,点点头,言道:“不错,正是如此!”

接着陈翎皱眉,彷如是将心事相托付言道:“司马这一族人氏,各个绝非善类,各个皆是阴险狡诈之徒!”

“哦!”杨修听得有趣,问道:“司马氏何人有此事迹,子仪兄能否略述一、二,也让我一并耳闻?”

陈翎哑口无言,司马懿做下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自己如何能讲得?

何况,失了曹操这一最大的金主,司马懿是否真的再会谋篡帝位,现在来看,也不尽然。

见陈翎无语,杨修心中叹了一声,他只以为陈翎是与司马氏估摸有前怨,或是其父母为司马氏所逼迫过,抑或是他本人在未遇见温侯吕布之时,恰为司马氏所伤害过,如此方有去岁那般事情的发生。

大家都是名士一流,论起私怨来,亦也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岂会相视一笑泯恩仇?

就算要泯恩仇,那也得自己报复过后,譬如说自己,杨修暗暗道着,有朝一日,待我宰了曹贼,我自然能够视曹丕、曹植两人为寻常人,而不会再有诸如今日不杀你,我便不得安心之惑。

感同身受的杨修乃苦口婆心劝慰陈翎言道:“以我度之,司马氏与你子仪结怨一事,估计也不会太大,不然也不会驱离其族,举家迁徙而已。”

陈翎僵硬的伸出脖子,目瞪口呆的看着杨修。

杨修得意的笑了笑,接着脸色变得郑重起来,陈翎听他继续言道:“子仪,你现在身份贵重,不要与他这小吏一般见识。子仪,你若是再如此为之,除了让别人耻笑之外,对你自己声誉并无好处!”

这杨修到底想到哪里去了?

陈翎如此念道着,苦笑着,连连罢手,以示自己已将此事放下,德祖,你不必再提了。

杨修见此,乃连连颔首,拱手为礼,准备回转邺城。

诸葛亮交付给自己的两桩事情,俱一一完成,如此方不负他对自己的期待之意,呵呵…将来可期,曹操时日不多,而自己恰当风华正茂之时,呵呵…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张辽移师正文_第十八回 汝阴初战正文_第八回 以假论真正文_第三十一回 许褚破门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阵厮杀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巨鹿一战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来访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进取汉中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谈正文_第三回 初识八将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据守城池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为王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回归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军压境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议事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战袍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细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邺城难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群雄并起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阵中拼杀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战者亡正文_第六百六十回 斩将杀敌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陆逊说事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军不至正文_第十六回 约法三章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调兵遣将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偬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谁人无死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坚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应对之策正文_第二百四十回 巡视聊城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点将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诸将争功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军山落正文_第八十六回 吕岱搏命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笼城而战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诸使纷至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据守城池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忧民之心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转进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难逃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将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飞燕不再正文_第二十一回 赚城汝阴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张辽突战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笼城而战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将遇良才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八十四回 吕岱出战正文_第三回 初识八将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转直下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后悔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辽三将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马仲达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刘备出兵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营下寨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义难全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军溃退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闯营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诛族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铁骑冲阵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蛮国主正文_第六十六回 吕布势穷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个梦想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诛族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梦死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识破计谋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军降俘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纵敌之过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间被伏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胜负之间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进退失据正文_第八十四回 吕岱出战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连之罪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关羽中计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两败俱伤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风行雷动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种田生涯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难守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义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应对之策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布局并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东平陵郡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汉中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开始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战正酣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来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