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战将启

陈翎自是不知周瑜在如此腹诽着他,急募得近千众,此些新卒陈翎如何敢遣他们入赵云、夏侯恩、马岱、郝昭等人麾下效力,乃索性全部交付给苏飞率领。

如此一来,在陈翎明知苏飞乃是一员战将,托付重任的同时,也让西陵城中父老感叹陈翎确为明主,乃父子、兄弟同来应募。

西陵本是一个陈翎心仪中的后方基地,此城中粮草物资堆积如山,又靠近长江,随手挖掘便能得一口井,故而粮食无忧。

被周瑜轮番攻城数日,陈翎无计可施只是因自己兵力与他相较实在略微显得少了一些,又兼吕蒙前事在,周瑜重兵提防赵云劫营才致如此。而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应募进入军伍,陈翎所缺的只有时间,只要等待这些新卒顺利渡过第一次战斗,便能出城邀战周瑜。

不提陈翎憋屈守城,与周瑜轮番大战,却说孙策攻下寿春留下一军驻扎,程普引一万兵卒去取徐州之后,便出城向合肥而去。

半道中,遇上兵败归来的太史慈,惊讶中问起缘由,太史慈苦笑着将前事一一禀来,孙策震怒,欲先灭魏延一军再来与张辽大战。不想孙策大军方起行,前方又有消息传来,魏延没有急急回军寿春,而是去了庐江。

庐江、庐江!

寿春,在他魏延心中难道这里根本就不值得一救吗?

孙策暗恨不已,庐江是自己囤粮所在,此地不容有失,权衡利弊,孙策放弃去救援黄盖的想法,移师向庐江。

黄盖再难,他有城池可以守,他麾下还有近二万的兵马,就算给张辽十天时间,他亦攻不破合肥城池,如此想了之后,孙策当机立断急行兵向庐江。

就在孙策兵向庐江之际,徐州的求教急使至颜良军中,听得寿春被孙策攻破,一军前往徐州下邳,颜良心中震动,面朝向南边,暗唾了一声,便拔营起寨退向徐州。

缘由庐江、合肥皆被张辽、魏延两人的兵

势所阻断,孙辅、鲁肃两人不能及时得报此等消息,不过在颜良退兵之时,两人心中暗暗有所预料,乃帅军随后衔尾追击。

徐州若有失,颜良自忖不止官位难保,恐怕性命亦有虞,遂不顾鲁肃、孙辅两人,遣臧霸、孙观两将率了三千人在身后埋伏,以待追兵。

颜良麾下可是有着三万军马,如今只给了臧霸、孙观两人三千众,这与遣两将送死何疑?

大恨之下,臧霸、孙观两人在阻截了一次孙辅、鲁肃的军势,折损了近半兵卒之后,便循着张辽的去路,望东城过来。

张辽帅大军攻了合肥一次,不得下,又闻报孙策攻取了寿春,乃起意来战孙策。

大军所需粮草甚多,之前在广陵之时,可从徐州运送粮草过来,而如今周边一遍战乱之地,粮草辎重如何能够安全送达?

鲍隆回,得知孙策囤粮在庐江,魏延如今正帅军相向,张辽大怒指着庐江的方向骂道:“无智匹夫,枉为大将,丢失寿春皆你之过…”

骂了半句,张辽气馁,心中清楚的明白孙策定然会回军救庐江,魏延兵马不多,自己又粮草不足,如今为他一人之故,自己不得不迎头赶上,在庐江附近与他孙策厮杀一场,方能解此忧患。

恨也恨了,骂也骂了,张辽撤围而去,黄盖见之,如何不知晓这是战事起了变化的缘故?心中揣摩了一番,亦引军出城来追击张辽。

张辽非是无智大将,颜良这样的一员猛将也知晓在退兵之时还得留下一军殿后,张辽不知?

张辽令陈应、鲍隆为前队,自与王基居中,其余诸将校陆续撤军,望庐江而去。

黄盖引军出城,追上张辽一军,王基出马与黄盖战,战不数合,王基败走,黄盖见之,麾军掩杀过来,张辽居中军,见王基诈败而归,乃号令左右埋伏齐出。

黄盖追袭王基间,哪料到竟有此等事,一时间大声呼喊着道:“中计!敌有

埋伏!撤退,撤退!…”黄盖率先拨转坐骑,向着合肥退去。

这非是黄盖自忖不敌张辽,这才急惶惶遁走,而是想保住麾下这些兵马,方才自己一人突袭进去,所率的部从不多,陷在其中不得出,若是想去救,不免如同添油一般,迟早会将麾下的兵马全部葬送在这里。

见黄盖逃回合肥去,张辽冷笑了一声,尽收埋伏之兵投庐江而去。

途中张辽召回陈应,遣王基为前锋,鲍隆为辅帅着一万军势先行。

一日后,前军王基派人来禀言道:“孙策大军就在六安,王将军遣末将过来询问是否向孙策攻击?”

王基年少气盛,张辽知其性情,忙回道:“不可!”之后张辽帅大军急行,在半日之后方在六安左近一处见着孙策的军势。

张辽提戟纵马驰骋,身后将校无数,旌旗飘荡,漫山遍野几乎都是他的兵卒,与王基相对峙中的甘宁望见此般军势,眼神一缩,急遣使报至孙策得闻。

孙策出,随行文臣武将百人计,前后护拥中,正训斥王基的张辽见之,斥退王基,提戟纵马上前来与孙策说话。

孙策欲拍马而出,旁边闪过一人劝谏言道:“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说道这里,此人一指侍候在旁的甘宁、太史慈两将言道:“兴霸,太史子义,主公无论遣何者出战,俱可敌那张辽。”

说话者正是顾雍,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

孙策然之,纳其言,乃遣太史慈出,来战张辽。

太史慈曾经败过张辽,在江东众人看来,此次也不会有意外,张辽当败,无论他兵马有多少,今日他张辽定然会再一次败在太史慈的手下。

在这之后,没有了张辽的敌军就算其势再浩大,也不堪一击!

(本章完)

正文_第七十三回 计议青州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回 雪地伏杀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为上策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邺城议事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为难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回归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黄盖退兵正文_第一百三十六回 颜良攻城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揽名士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赏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梦半醒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赵云劫营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晋升将军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话连篇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变乱之始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识破计谋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战事纷起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见离别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绍兵败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忧民之心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开城者谁正文_第九十一回 吕布神威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战之间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飞燕不再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据守城池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铜墙铁壁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后有追兵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术势灭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谁在佞言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骑正文_第九十五回 对阵决杀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将混战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万事俱备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伤惨重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离间之计正文_第六回 鹰视狼顾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五百四十二回 赵云出现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门三杰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后院争斗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黄雀在后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邺城议事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贾诩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缟素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奋战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战正酣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战城下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门弟子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阵突进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时也命也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诛族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奋蹄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陈到杀敌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调兵遣将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开城门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钧一发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阴差阳错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绍来袭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将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诸将争功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终日打雁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争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胜负之间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赵云杀阵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计受伏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强马壮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笼城而战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战之间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势变动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军溃退正文_第四百三十八回 真人蒙身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杰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巨鹿一战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时局变化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计受伏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无耻之辈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举事谋反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