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逆反天机 陷入绝境

当下吴王阁间平装便服,仅带了四名武士随行,与鬼谷子一道,远奔姑苏城西南面的灵岩山。时近正午,灵岩山上阳光灿烂,更显灵岩山如美女般艳丽。吴王阁间历年征战,灵岩山虽然与吴都姑苏城近在咫尺,竟无暇踏足。此时与鬼谷子一道,登上灵岩山峰顶,但见山上风光膺族,东北面姑苏城隐冉在云雾间,直似蓬莱仙景,海市蜃楼,心中不由为之一荡。吴王阁问平生不喜女色,后宫仅一后一妃而已,因此连太子夫差也不敢放肆。但踏足此山,心中便不由一阵浮荡,接着心跳如鹿,阵阵遇思,不可压止,犹如目睹一位绝色美女,玉体,横卧春草花丛,心思竟聚到春光涛族的女色上了。随行的四名武士,此时亦面色胀红,但感丹田之处有一股势力上冲,非要寻找美女发泄不可。

鬼谷子一见吴王阁问和四位武士情状,心中不由一凛,暗道:厉害!厉害!此山阴气之重,简直天下无双,吴王阁问阳刚之气本来极重,亦抵受不住此山阴气相扰,若呆上三日两夜,非得乱性不可了!鬼谷子对阁间已生好感,便不欲令他有甚损伤,他心动意萌,意萌则真气激生,不由自主一招“龙化乾坤”便断然施展出来,只见他身子一曲,身化盘龙,腾空而起,在灵岩峰上,绕阎间等五人头上旋飞一匝。阁间心思浮荡,满心尽是美女的裸影,便连国家大事也忘记了,此时忽感顶上一热,眼前似有盘龙向他喷出一口热气,热气淙淙而下,直人胸腹,阁间心中一热,绔念顿消,神智立刻清明。他扭头望一眼四名武士,似乎亦如他一般,历经了一场商旋风景。阁间再转身一看,眼前的盘龙不见了,一鬼谷子倏然而降,脸上含笑,稳稳的站在他面前,一派神清气爽模样。阁间脸上不由一红,暗道:惭愧,惭愧,寡人征战半生,早过不惑之年境然比不上一位少年的坚稳必胜!此人果然大有来历!阁间心中迷惑,忍不住便问鬼谷子道:“实不相瞒,寡人刚才心思浮荡,其中不可告人处极难启齿,但正当不可压抑之际,眼前突尼一尾盘龙,向寡人顶上喷了一口热气,寡人心胸一热,心智顿复清明,未知此梦境是甚意思?是吉是凶?望少侠士相告。”

鬼谷子微微一笑,深知阁问已被山脉感应诱发遇思,以及他施展的解救“龙化乾坤”,当作梦境当下也不去点破,微笑道:“梦境乃内在心灵,受外在感应而生幻像,因此与自身兴衰有莫大关连。就如此山,阴气奇重,世人踏足于此,必受感染,大王心生逻思绪念,便不足为奇矣!”

阁间一听,若有所思道:“此乃吴国护都立陵之山,吴国祖宗,有功大臣,其先人均下葬于此,堪称吴国祖宗山脉,此山阴气既如此奇重,未知对吴国国运是否有所影响?”

鬼谷子微笑道:“大王此言,便触及吴都气运之根本矣!大王试站于此,向东北面姑苏城远望,看有甚感觉?”

吴王阁间依言,挺立灵岩峰顶,向东北面的姑苏城远远望去,初则不觉什么,渐而神色迷惑,接而便大感惊奇,喃喃道:“灵岩山原来与姑苏城恰成一直线,奇之怪极,怎的会有一团白气,直向姑苏城射去?姑苏城登时白气弥漫,隐隐现现,犹如一位披了白纱的美女仙子?惹人逻思……奇哉怪也!”

鬼谷子道:“此乃姑苏山发脉之山,阴气奇重之故,受此感应,吴国运初则兴旺,就如二八美女,鲜花盛放,渐而花落花残,春光泄尽,接而阴罩姑苏,若为都者,则一国气运,行将衰败矣!”

吴王阁问惊道:“为何以此为都者,一国气运行将衰败?败于何处?”

鬼谷子道:“阴气者,女色也;阴气若罩姑苏,则阳刚之气必然消退,百毒百邪,交相竞发,足以令一国毁灭!”

阎间忙道:“其时距今有多少日子?”

鬼谷子沉吟道:“大王目下运走准头,准头红气,游走谏台,再走廷尉、人中、仙刚、食仓、法令、附耳、水星、承浆、地库、波池、金缕,然后抵归来,便倏然中断,其时大王恰好是六十有八之年,亦即国之将倾之时矣!”

阁间沉吟道:“寡人时年四十有八,若六十有八,则是二十年后事……这与灵岩峰阴气有何关连?”

鬼谷子微微一笑,伸手向姑苏城一指,道:“此峰果然有白气直射姑苏城,其中有二十次大小起伏,每一起伏即一年之运,二十次起伏岂非二十年后阴气罩姑苏城么?”

阁问一听,循鬼谷子手指方向仔细一瞧,不由连连点头,喃喃道:“不错!不错!白气射向姑初城,中间果然隐约有二十道起伏波浪形状!

二十年果然是吴国国运大限之期……但竟是无法挽救吗?”

鬼谷子沉吟不语,似仍在犹豫不决,阁间见鬼谷子问声不语,隐隐猜中了他的心事,便连忙道:“少侠放心,寡既然已答应消除吴国自身内在戾气,便必决定行之,例如干将夫妇铸剑之事,不管他是否铸出宝剑,寡人已赐其免死金牌,亦即已赦免其死罪矣!寡人更打算日后重肃朝政,躬亲爱民,民之乐即寡人之乐,民之苦即寡人之苦,吴国内在戾气必可消除!因此少侠答允助吴国振兴国运,消解外在戾气的诺言,亦当实践了吧!”

鬼谷子眼见阁问甚有诚意,亦大有王者之风,心道:我鬼谷子的宗旨乃救助天下可怜人,若能令吴国君王勤政爱民,以民之苦为苦,以民之乐为乐,则所教所助的便是千百万人之众,这比救助一人一物显然又强多了!鬼谷子就因这一念便萌生周游列国,以考查列国君王,为天下苍生出力的大志愿了。当下鬼谷子心意已决,便点了点头,道:“不错,大王有此爱民之心,消除外在戾气时机至矣!”鬼谷子一顿,又向吴王阁问道:“吴王刚才言道,吴国历代祖宗皆下葬灵岩山上,可否领我去王陵一观?”

吴王阁间奇道:“少侠挽救吴国国运,去观察王陵干嘛?”

鬼谷子微微一笑道:“吴王刚才不是梦见有一尾盘龙,向你顶上喷出一口热气,吴王神智便复清明吗?”

阁间点点头道:“不错!寡人正欲向少侠询问为何会有如此奇象?”

鬼谷子微笑道:“吴王所见,乃小小一尾盘龙,尚且有如此巨大威力,但若与大地潜龙相较,这一尾小小盘龙又不算什么,犹如萤火相较于月亮!”

阎间大奇道:“那大地潜龙是甚东西?其威力到底有多大?”

鬼谷子正容道:“大地潜龙,乃当年盘龙化乾坤所潜伏于天地之间,其大者可决定一国一都之兴衰,中者可定夺一城一族之衰旺,小者亦足以判决一人一物的得失成败、吉凶祸福!而大地潜龙来自先古盘龙,因此承纳大地潜龙龙气,便非源自先人血脉不可。先人若得大地潜龙阴庇,则其后人血脉,潜移默化,便蒙大地潜龙庇佑,其前程之佳,不言而喻!”

鬼谷子据“寻龙乾坤诀”的精髓,向吴王阁问略加点拨,便令他豁然而悟,阎间大为兴奋道:“不错!不错,古时轩辕黄帝始划野分州,便有善相地理的青乌子相助制经,寡人以为,这与少侠所称之大地潜龙,或许是同一渊源!好,很好,吴国祖王陵便在灵岩山后的王陵峰,少侠请随寡人去吧!”

灵岩山后的王陵峰,其实是灵岩峰的子山,与灵岩峰同一脉络,鬼谷子随阎间抵达山后的王陵峰,立刻便有所判断。吴王阁问和前面一排高耸的墓碑,伸手一指道:“这便是寡人列祖列宗之墓了!”

鬼谷子朝前一望,但见墓碑高耸,虽然雄壮威武,但墓群恰处峰之顶部,四周并无龙山虎脉相护,更无水源环曲,更不幸是此峰孤零而立,前望一眼平川,并无贵格龙脉延伸,所依傍者,不外是后面的主峰灵岩山而已,而灵岩山阴气奇重,王陵峰既然承自灵岩峰延脉,其阴气之重,比主峰灵岩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吴王列祖列宗陵墓皆位于此,所受阴气之重,可想而知,其后人亡于阴气上面便不足为奇了!目下各种败象已呈,是否可以逆转天机,简直不敢妄下判断!鬼谷子心念急转,一时间竟然默默无言。吴王阁间见状忙道:“请问鬼谷子侠士,寡人列祖列宗陵墓,可有大地潜龙庇佑?”

鬼谷子一听,不由叹了口气,苦笑道:“此峰实即灵岩山余脉延伸,亦即灵岩山的子山,母山阴气奇重,子山又岂能幸免?大地潜龙乃阳刚之物,又岂会于此阴气奇重之地藏潜?”

阁间吃惊道:“既然如此,那祖宗陵墓可会荫庇子孙?”

鬼谷子道:“实不相瞒,吴王祖宗血脉,已受奇重阴气所聚,必遗祸子孙后裔,更何来荫庇子孙!目下尚能保不失,不外赖都城姑苏尚有贵格而已!”

闯闯大惊道:“如此凶险,有甚办法解救之”

鬼谷子心中不由一阵犹豫,心道:不料我鬼谷子刚出道便遇上此等棘手的大难事!他欲待不加理会,转念又暗道:万一吴王恼羞成怒,失望灰心之余,向老百姓大开杀戒,横加杀戮,我鬼谷子一念之差,岂非害苦了吴国百姓吗?鬼谷子此际骑虎难下,无奈把心一横,暗道我鬼谷子挤着反天机招祸,亦决不能贻害天下苍生!他这般转念,便决然的向吴王阁问道:“为今之计,唯有以寻龙,求诸大地潜龙相助,以消解阴气之祸!”

阁问一听,又惊又喜,道:“原来少侠懂得请大地潜龙相助破解之法,如此吴国国运有救矣!但不知如何向大地潜龙求助?少侠但有需要寡人协助之处,只管呈来,寡人无不全力以助!”

鬼谷子苦笑道:“此非打仗,就算倾一国之力,机缘未至亦无可奈何!但求吴王能宽容一段时间,待草民仔细勘查,再作定夺。”

吴王阁间沉吟道:“少侠之意,约需多少时日勘查?”

鬼谷子道:“无法确言,若机缘巧合,则一天半日是可成事,若机缘奇缺,则三五十年,亦未必可以成功,一切但看一个‘缘’字而已。”

吴王阁间见鬼谷子神态决然,知不可勉强,否则他勉强行事,岂非弄巧反拙,而且阁问领教鬼谷子的神技,心中已甚为佩服,因此破例的压抑自己焦躁,和缓的点头道:“好,一切任由少侠定夺,寡人回宫之后,当下旨各郡县,但凡吴国境内,皆任由少侠自由出入。”

鬼谷子见阁间果然甚有诚意,便微微一笑道:“草民谢过吴王信任!必定尽快向吴王有所交代!”

吴王阁问欣然一笑道:“好!那便一言为走吧!”

当下鬼谷子与吴王阁间约定,三日后在姑苏城王宫内复命,然后他也不随阁间下山,身形一晃,人已远在数十丈外了,再一晃身,灵岩峰上,便失了鬼谷子的踪影。吴王阁间与四名武士,目睹鬼谷子这等匪夷所思的身法,均吃惊的瞪大了眼睛,阁间感慨的叹道:“此人神机莫测,本领通玄,若与寡人为敌,则寡人势必睡不安宁矣!”

阁间说罢,也不再逗留,与四名武士下山回返姑苏城。

吴王阁问与鬼谷子离开姑苏城,上灵岩山时,姑苏城内,却悄然发生了一件惊人的变故,此事不但吴王阁间不知情,就连神算惊人的鬼谷子,百密一疏,一时亦失察了。原来太子夫差借口赴姑苏台督兵,拒绝同上灵岩山,待吴王阅间走后,他便立刻派出来兵,把奉旨送免死金牌去干将的无且将军截住了。无且见亲兵持有太子夫差的调兵虎符,无奈只好随太子亲兵,回返姑苏城中,向坐镇姑苏台的太子夫差询示。

夫差在姑苏台上,身披铁甲,手执令旗,正在操演军马,只见他令旗一挥,千军万马立刻发出一声雷般呐喊,大有“千营共一呼”的威严气象。无且随大于亲兵直上姑苏台,见了夫差,无且连忙躬身询示道:“末将奉吴王之命,送免死金牌上铸剑峰,未知太子殿下为何急召末将返回?”

夫差嘿嘿一笑,冷然道:“无且!是谁向父王举荐,任你为将军统领十营兵马?”

无且忙躬身道:“是太子殿下。”

夫差冷笑道:“夫差可以推举你,自然可以废了你,你知道吗?”

无且心头一凛,道:“未将知道!”

夫差又傲然一笑道:“当今天下第一勇士是谁?”

无且又忙道:“当然是太子殿下你!”

夫差沉声道:“很好!你总算还知道!那本座问你,天下第一勇士,是否配用天下第一剑?”

无且忙道:“是!天下第一剑,只有天下第一勇士太子殿下才配用!”

夫差冷哼一声道:“那能够铸出天下第一剑的人是谁?”

无且道:“当今之世,能铸出天下第一剑的,自然是干将。”

夫差嘿嘿道:“假若干将存于世上,他是否可以再铸出天下第一剑?是否有其他庸才使用天下第一剑?天下第一勇士用天下第一剑的名头是否可以保住?”

无且慌道:“那或许保不住了!”

夫差沉声道:“因此干将绝不能再存于世上!他替本座铸出的剑,才能保住天下第一剑的名号!你懂吗?无且!”

无且忙躬身道:“未将知道……但免死金牌是主上赐给干将的!末将怎敢违旨?”

夫差冷冷一笑道:“父王之意,乃令干将安心替吴国铸剑,而巨亦是向妖人鬼谷子卖个面子!但父王却没料到,此举会令吴国受损,因为干将若存于世上,难保他不为别国铸剑,别国拥有干将铸出的剑,岂非如虎添翼?那吴国的霸业何日可成!

因此为吴国霸业着想,干将只有以身殉剑!”

无且心中一寒,低声道:“是,太子殿下……但若不送去,万一主上追究起来,末将难保颈上人头!”

夫差一听大笑道:“免死金牌总共只有五面,从来认牌不认人,你身上的免死金碑留为己用,当今世上谁敢杀你!而且目下代楚在即,国家用兵之际,有本座担保,父王岂会因区区一位于将而把你杀了!”

无且一听,转惊为喜道:“多谢太子殿下提点!末将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夫差把无且召到身前,附耳低语道:“那你立刻赶去铸剑峰,伺机行事……记住,先取剑,后灭口,务必干净利落,不可留下任何痕迹!去吧!”夫差末了沉声道。

无且将军忙道:“是!末将遵令!”说罢,无且立刻离开姑苏台,率十名武士,骑十匹。决马,风驰电掣的向铸剑峰疾奔而去。鬼谷子离开灵岩峰后,闪电般在姑苏城四周的山峰掠了一匝,但竟然没有任何值得他留步细察的地土。

鬼谷子身负的“寻龙乾坤诀”别具一格,“龙化乾坤”,令他的心灵与大地潜龙一脉相连,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此他的寻龙堪舆,单凭“心灵感应”这点特异功能,便可预测一半,其余的一半,只须再实地查勘,也就准确无误了。不知不觉,已是夜幕降临,鬼谷子掠回姑苏城西阀门外十里,突见一道长拱桥,横跨于一江水上,不远处便是一座黄墙绿树掩映的寺院,鬼谷子目力奇佳,不必走近,便见寺院山门匾额匕书“妙利普塔院”五大金漆雕字,夜色之下,寺院红桥,雾气统绕,人刚抵此,立刻便令人有种安祥恬静的感觉。鬼谷子心中一动,不由便停住脚步,仔细察看。但见月亮已冉冉落下,晨乌吱吱啼鸣,雾气更淡,遮满了半边天,在长拱桥下,迷茫夜色中,泊了几只渔船,渔船上尚有几点***;姑苏城阀门外的妙利普塔院,忽然鸣响了子夜的钟声,钟声清冽悠扬,在吴国都姑苏城周道回荡。鬼谷子乍然处身如此幽清境界,心胸不由一阵回响,暗道:但教天下祥和恬静,黎民百姓尽现笑脸,我鬼谷子一生颠沛流离又算得什么?所受的痛苦折磨也大可抛开矣!这一霎间,鬼谷子的心灵,竟又向他的师傅老子的“无为神功”境界迈进一步了。

“怪道师傅老子常道坚则毁,锐则挫,无藏而有余,无为而大巧,乾坤既为盘龙所化,则大地潜龙,无所不容,无处不在,又岂可拘于一格?”鬼谷子忽然若有所思道。他这般思忖,心胸登时为之一宽,目力更显奇佳,一会后,待妙利普塔院的子夜钟声响过。鬼谷子的眼神忽然一亮,原来他蓦地发觉,就在姑苏城阀门约七里地方,伏着一座不高的丘陵,夜色中忽黑忽白,形如一头巨虎,蹲伏于天地之间。鬼谷子心中一动,暗道目下是龙年,龙虎本来相克,但凡有虎形之物,稍弱者皆寂然无声,为何这座虎形山丘,依然不甘寂伏,隐然有飞跃之冲势,难道其力是可与龙年相抗衡吗?当真奇哉怪也!鬼谷子心中好奇,尚是大娃儿心性,如何按捺得住?他心思刚动,身形已比“乾坤运行”,犹如一座混饨乾坤,风驰电掣的向那虎状山丘滚去。不消片刻,鬼谷子便飞越七里路程,啸啸有声的掠到那座虎形山丘前面。鬼谷子极目望去,心中不由一阵喜悦。但见在迷蒙夜色下,虎形山丘虽然不高,但山势雄奇,裂崖如束,风生涧壑,泉水清幽,陡岩壁立,飞梁渡涧,古木荫绪,真如一头于古奇兽,忽地跳落于天地之间。远处左有狮子山,右有穹窿山,虎形山坐落在两山之间窝谷处,穹窿山亦即龙,狮子山是为虎,正是左虎右龙,龙虎捍门之龙脉结穴大格局。鬼谷子心中一阵惊喜,更不迟疑,当即遍山游走,仔细查勘,末了更以“天地时神盘”量度,终于,“天地时神盘”三针连成一线,指向虎形山丘正中的腹地,那儿恰恰有一道飞瀑,倾泻而下,在下面形成一道山溪,九曲十三回,绕着腹地流向西面的深涧。腹地正中露出一孔,正丝丝的向外喷发热气,如雾如云,其状怪异。鬼谷子一见,眼神蓦地一亮,暗道:何谓大地潜龙,据师傅老子云:盖因龙神乃变化之物,活泼矫健,变化莫测,忽隐忽现,忽大忽小,忽而潜藏深渊,忽而飞腾云霄,忽而现首不现尾,忽而兴云而布雨,但在风云隐微之间……此山丘虽然不高,却气势雄厚,形神兼备,正是潜龙结穴之上佳地形!又据师傅老子的“寻龙乾坤诀”道:为何世间难得一见潜龙腾飞?斯龙神也,得水,方能变化,得风云方能升腾,故而大潜龙之地,多于穿江渡海之后,大张牙爪作穴,来历令人不可测,此腹地乃虎形穴之腹,正中更有孔眼喷吐热气,上有飞瀑,下有溪流九曲十三回,正是曲水绕明堂之象,潜龙腾升吞云吐雾之形端的是隐伏于天地的潜龙地穴!鬼谷子仔细查勘,几番论证推断,终于确定,此山腹地正中便是真龙结穴处,祖宗阴灵若得此潜龙大穴,子孙后裔必得尤脉前庇,贵气之大,足以抵御飒飒阴气,吴王阁间苦得此龙穴使足抵百年根基矣!鬼谷子当即在喷热气孔眼四周,依东、南、西、北四方位各置一石作标记。然后更不犹豫,腾身而起,轻如清风www.Qingfo.Cc,向姑苏城的阀门疾飘而去。姑苏城城墙虽高达数丈,但鬼谷子若要越过,根本不费多大力气,但他却在阀门外放缓身形,就如平常人般向城门走去。城门禁卫森严,因为都城北面百里,便是大仇敌楚国的地域,为防楚国奸细混入刺探军情,因此守卫绝不敢有半点松懈。不过鬼谷子走近时,虽是清晨时分,守工更严,但守门的将士,一见鬼谷子,便肃立两旁,任其进入。鬼谷子不由大奇,忍不住向城门官问道:“这位将爷,为甚不加盘查,便任我进入?”

城门官不苟言笑,伸手一指城门边一幅图像,便肃然道:“吴王有旨下来,但凡鬼谷子现身,不论白天黑夜,皆任其自由出入!”

鬼谷子向那图象一看,不由又好气又好笑,原来图像上那人,竟然是鬼谷子他自己,心道。吴王阁问说话果然一诺千金,甚有诚意!鬼谷子这般转念,助吴国中兴之念便又添了几分,但他仍不放心,便趁着清晨时分,拣了一处人多的集市,向国人访问,国人异口同声,均道吴王生活朴素,每遇天灾瘟疫,必定亲身到民间访问,救贫济苦,又礼贤下士,广招贤能,的确是一位贤君。鬼谷子连续访问了数十人,均对吴王阁问拜服之极,心中不由暗道:一人之言不可信,二人之言亦可疑,但三人、十人、百人之语,便不得不信了!看来那虎形山龙穴,的确非吴王阁问莫属了!鬼谷子心意已决,当下也就不再犹豫,转身向吴王宫走去,晋见吴王阁间守宫的武士一见鬼谷子,也不待他开口,立刻便把他领到吴王宫偏殿,吴王阁问也早就含笑等候着他的到来了。吴王阁问在鬼谷子面前并不拘礼节,他反而向鬼谷子拱手道:“少侠辛苦!想必已大功告成了?”

鬼谷子亦含笑还了一揖,道:“吴王如何一言猜中?”

吴王阁问呵呵一笑道:“少侠身具鬼神莫测之能,但凡少侠答应办的事呵,自然马到功成啦!”

鬼谷子欣然一笑,道:“果然不辱所命!目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已!”

吴王阁问一听忙道:“未知这东风指的是什么?请少侠明言!”

鬼谷子先不直道,却微微一笑道:“未知吴王差造无且将军,送免死金牌上铸剑峰,此事已办妥了么?”

吴王阁间不由奇道:“少侠如此维护干将,他只是区区一位铸剑人,少侠能告知其中因由么?”

鬼谷子肃然道:“我鬼谷子出身有如鬼谷,因此发誓毕生救尽天下可怜人,目前偶上铸剑峰,遇干将夫妇,目睹彼等为铸剑之事,已陷绝境,景况堪怜,便决意助之;而且干将夫妇于我有一饭之恩,我绝不能弃之不顾!”

吴王困问一听不由大笑道:“一饭之恩,少侠便如此耿记于心,若寡人赐你黄金万两,少侠岂非对寡人死心塌地吗?”

鬼谷子却断然摇头道:“吴王此言差矣!”

吴王阁问一怔道:“为什么?”

鬼谷子亦大笑道:“鬼谷子就如闲云野鹤,要这黄金万两干嘛?干将夫妇赠我一饭之恩,是在我饿急之时,而且那一饭,还是他夫妇三日的活命口粮,雪中送炭方显出真情,锦上添花又何足道哉!”

吴王阁问默然半晌,忽地向鬼谷子拱手道:“是,多谢少快提醒寡人!”

鬼谷子此时亦一怔道:“吴王多谢我什么?”

吴王阁间微微一笑道:“雪中送炭方能令人刻骨铭心,锦上添花犹如云烟过目,少侠胸臆之言,岂非隐含一国之君治国之道吗!”

鬼谷子一听,不由欣然一笑。只见吴王阁问又正容道:“少快放心,寡人的免死金牌,无且将军必已送到!为防万一,寡人又令大于夫差,派人传令无且将军,要他率兵镇守铸剑峰,任何入等,皆不得侵扰干将夫妇,更令人市去大批食粮酒肉,以示慰劳!少侠以为,寡人的处洋足够了吗?”

鬼谷子一听,又欣然一笑,他终于放心了,心道:“吴王阁问果然不失为一代贤明君王,这便有足够根基承纳虎形山那座潜龙大穴矣!他也不再犹豫,向吴王阅间坦然相告道:“幸不辱命,草民已在姑苏城外七里处山丘,寻着一座潜龙大穴,是否移葬王陵,请吴王定夺!”

吴王和队一听,大喜道:“好极了!立刻摆驾,寡人与少侠立刻前去审察!”

由于是移葬王陵这等大事,因此朝中大臣,包括伍大夫伍子前,均奉旨前去参与此事。但太子夫差依然托辞操练兵马,没有前往,阁间心中虽稍有不悦,但想到太子这是为代楚大计出力,也就不去勉强。吴王自己以下,朝中大臣以及近百侍卫,驾车骑马,浩浩荡荡直奔姑苏城阎门而去。车驾出了间门,再走七里路,那座虎形山丘赫然便在眼前了。鬼谷子引领吴王阁间,伍子前等朝中大臣,走入虎形山丘腹地,说也玄妙,自经鬼谷子以四石镇护,那腹地正中喷热气孔眼,喷出的热气竟聚而不散,如云如雾的在腹地正中轻飘曼舞。众人走近时,自吴王阁间以下,人人心中均感一热,神情也肃穆起来,心胸也突变开阔沉稳,心思竟与平日截然不同。鬼谷子见众人情状,不由微微一笑,他向吴王阁间拱手道:“恭喜吴王,此穴是可移葬吴国王陵矣!”

吴王神色肃穆,向众大臣道:“此乃潜龙大穴,吴国王陵移此,当可保百年国运不衰,各位卿家以为如何?”

朝中大臣从未见识这等惊天,又见吴王阁问心意已决,况已此乃国家百年基业的大事,谁敢贸然反对?因此均肃穆不语。伍子前心中亦暗喜道:“鬼谷子果然神机莫测,妙点潜龙大穴,王陵移葬于此,必可令吴王代楚之心更坚,伍某人助吴灭楚报父仇的大计可逐矣!”

伍子前向吴王阁问拱手道:“主上洪福齐天,得此潜龙大穴,吴国国运必可保百年不衰矣!”

众大臣见伍子前道贺,不敢怠慢,亦纷纷向吴王祝颂,顿时响起一片颂扬声音,嗡嗡不绝。吴王当下更不犹豫,向鬼谷子道:“少侠以为,何时可移葬王陵于此?”

鬼谷子微微笑道:“恭喜吴王,一连三日,皆黄道吉日,大可动工移葬。”

吴王一听,立刻向负责工部的大臣下旨道:“事不宜迟,卿家即返姑苏,率工部巧匠,立刻上灵岩山王陵峰,挖起列祖列宗遗骸,以王室金塔盛载,速运来此!不得有误!”

负责工部的大臣立刻领旨,飞快的策马下山去了。吴王又向宫侍卫官下令道:“即于此地布置行宫,寡人决留此以待王陵移葬!”

王宫侍卫官领令,立刻去布置帐幕、食物、守卫去了。王者之令如山如海,力量宏大,不消半日,虎形山上,便已布置出一座行宫来,用具食物齐全,足供吴王阁问及朝中大臣食住半月有余。不久,盛载王陵峰吴王列祖列宗的遗骸金塔,亦已运上虎形山来,虎形山上的工匠,亦已在那腹地正中,按鬼谷子所勘的地形,掘出一个颇宽广的大穴,四面也筑起墓基,仅留下北面的墓穴入口,以便安放金塔。在吴王阁问上虎形山的第三日,时值中午时分,鬼谷子见万事安当,便向工匠下令道:“座北向南,速放金塔人墓!”

工匠立刻遵令放入金塔,金塔座南朝北,一丝不苟。然后便去封土,竖碑等最后工作,不一会,一座宽近十丈,墓碑高耸的王陵便已在虎形山腹地正中耸立起来,墓碑上龙飞凤舞,由鬼谷子手书:“大吴王陵”四字。鬼谷子又高声道:“上香叩拜列祖列宗!”

吴王当即率朝中大臣,包括伍子管等,跪于“大吴王陵”

墓碑前面叩拜起来。鬼谷子又高声喝道:“一拜乾,二拜坤,三拜时,乾坤时三体交汇,潜龙速现,祖宗龙脉,荫庇后人!国运昌盛,基业永固…#83;,#83;诚心祷颂!一时间,“大吴王陵”四周香烟综绕,祷颂声嗡嗡不绝。就在此时,“大吴王陵”墓正中,忽尔有白烟丝丝冒出,白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聚而不散,与四周的香烟汇合,忽然向前面跪拜的吴国君臣飘来。白烟似有灵性,在吴国君臣四周飘旋一匝,竟越过众人头顶,退直的向吴王阁问顶部飘来,忽然把吴王阁问的头顶罩住此时朝臣中突然有悄声惊呼道:“啊!主上头顶,有一头白虎高踞于上……”

众人循声一看,果见白烟在吴王阁问头顶,凝成一头虎状,昂头舞爪,气势轩昂!一会后,白虎状烟云这才缓缓散去。好一会,直到鬼谷子示意跪拜大礼已毕误王阁问终于从迷茫状态中站起来,朝中大臣这才如梦初醒的向吴王阁问晋贺道:“恭喜主上!主上洪福齐天!刚才白虎现形,气宇轩昂,此乃国运兴隆,基业永固之万世吉兆!”

吴王阁间似仍处在迷惑之中,对刚才的事茫然不知,他对众大臣的朝贺,竟然一反常态,不像昔日的喜怒形于色,仅淡淡的沉声道:“国运兴隆,三分靠天运,七分靠人和,民心之向背,才是一国之本,立国之基!”

朝中大臣,包括伍子青等,心中均不由一怔,暗道:怎的“大吴王陵”刚落成,便有白虎现形,吴王的性情也变得更沉稳了?鬼谷子此时却欣然一笑,他知道吴王已开始承纳祖宗龙脉了!这一座潜龙大穴果然非同小可!他向吴王阁问含笑道:“吴王祖宗已居龙穴,龙脉之宏力,必可荫庇造福子孙!再以根基为本,则吴国国运兴隆指日可待矣!”

吴王阁问欣然道:“不错,多谢鬼谷子先生提点,治国须以民为本,寡人当铭记于心!”吴王阁问征战半生,乃一代豪雄在他口中称为“先生”的人,鬼谷子算是第一人了!吴王阁问一顿,又道:“请教鬼谷子先生,大吴祖宗王陵,是何龙穴?”

鬼谷子微微一笑道:“龙穴名称,不外以形喝形,大吴王陵既有白虎现形,便称为白虎龙穴吧!”

朝中大臣一听,均向吴王阁问贺道:“王上洪福,得此白虎龙穴!”

吴王淡淡一笑,并无狂喜之相,他的胸臆似己达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超然境界了。不过自此之后,大吴王陵也就叫了“虎丘”了,而且其名历经数十年,一直留传至今,鬼谷子先生的名字,亦因而震惊世人。伍子百一直默默无言,仔细察看吴王阁问的神色,到这时心中不由一凛,暗道:鬼谷子所点的这座白虎龙穴,果然非同小可,刚葬不久,便有白虎聚形吴王顶上,吴王的性情也似突变,未知他的伐楚雄心,是否更坚决了?若然不是,那伍子肾为报父仇灭楚大计,岂非半途夭折了?伍子奇心念急转,终忍不住试探吴王阁问道:“恭喜工上!得此白虎龙穴,当今国威大振,代楚称霸列国大业,必马到功成类!”

不料吴王一反常态,沉吟半晌,才稳重的道:“不然,伍大夫,目下吴国国力,尚未足大举伐楚,因此宜广秋粮,稳基业、缓称霸,此乃目下吴国治国之大策也!”

伍子前闻言,心中不由凉了半截,犹如一盆冷从兜头泼下,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鬼谷子却欣然微笑道:“恭喜吴王,广积粮,稳基业、缓称霸,的确不失为治国良策,吴玉但以此为治国大旨,吴国国运必可日渐兴旺矣!”

伍子肴一听,不由暗地咬牙,心道:这鬼谷子虽然神机妙算,亦诚心匡助吴国,但因此一来,我伍某人的灭楚复仇大计,便付诸流水矣!伍子前这般转念,便不由暗恨鬼谷子,后悔把他向吴王引荐,以致坏了自己的大事!就在此时,正当鬼谷子欣然之际,东南面铸剑峰方向,忽地冲起红光一道,红光划过天际,直向白虎丘这面射来,四野啸啸的一阵刺耳悲鸣。鬼谷子心头猛地一震,他立刻袖占一课,得“乾”卦:潜龙,勿用,鬼谷子脸色不由倏的发白,暗道;此卦乃大凶之兆,当指试图转乾坤天机之举已然惨败,就算寻着大地潜龙,也决不宜轻举妄动!按此卦推断,则是为干将之事,身入吴国,欲以寻龙,逆转天机之举,已呈败象,不但干将生命不保,而且参与逆转天机之人,亦必遭受天机的惨酷折磨!鬼谷子毕竟初次出道,江湖阅历尚浅,乍逢此变,心头大骇,便欲向吴王追问铸剑峰干将的安危。鬼谷子尚未及开口发话,心中忽然一阵剧痛,哇的一声,立时喷出一口鲜血,缓缓的跌坐地上,显然已受了极重的内伤。吴王一见,大为关切,忙趋前俯身探问道:“鬼谷先生!怎的了?为何会忽然受伤?寡人这便立刻传御医替代诊治!”

鬼谷子心胸剧痛,口不能言,但吴王阁问的话尚听得清楚,心道:此时我的内力全失,就算是天下一等一的神医,亦医不了天机的惨酷折磨了……他无奈只好缓缓的摇了摇头。吴王阁问及朝中大臣均不明所以,急得乱作一团。伍子前忍声不语,他倒隐隐的瞧破了其中的缘由,暗道:鬼谷子必定为寻点这座白虎龙穴,劳尽心血,因而受了极重的内伤了!他几番欲出手以真气替鬼谷子疗伤,但猛地忆起鬼谷子匡助吴国,于他自己的灭楚复仇大计是一大障碍,便默不作声了。白虎丘上,众君臣喧嚷了一会,均无计可施,吴王急得连连顿足道:“鬼谷先生连日辛劳,为寡人的国运出力,以致积劳成疾,他若有三长两短,教寡人如何心安?”

就在此时,御前侍卫官飞奔而至,神色仓皇的向吴王禀道:“主上……太子夫差的兵马,忽然把白虎丘四周包围了,未知其用意如何?请主上定夺!”

吴王一听,脸上神色一变,立刻沉声道:“众卿家不必惊惶!快传太子前来!”

侍卫官领令,正欲离去,此时一位金甲汉子,手执一柄寒气逼人的利剑,疾如电闪的飞奔而来,伍子骨目力奇佳,一眼便发觉此人正是太子夫差!伍子前心中不由一震,暗道太子莫非要逼宫作反么?吴王也看清来人是太子夫差,脸色不由一沉,低喝一声道:“夫差,寡人在此,你来此何干?”

太子夫差不答,如飞掠至,一眼发现坐在地上的鬼谷子,一言不发,挺剑便向鬼谷子刺去,竟欲立置他于死地!吴王阁问一见,猛吃一惊,疾跨一步,挡在鬼谷子前面,以身相护,怒喝说:“夫差!不得乱来!鬼谷先生有功于吴国,更有寡人赐与的免死金牌,就算有天大之罪,亦须赦免!”

太子夫差不答,咬牙绕过吴王阁问,挺剑又向鬼谷子刺去,鬼谷子此时竟一动不动,毫无反击甚至毫无逃避之力,眼看夫差这一剑刺下,鬼谷子便十条生命也完了!幸而吴王阁问猛抽佩剑,把夫差的剑横架住了,鬼谷子才逃过立成剑下鬼之危,但吴王阁问的佩剑刚触夫差的剑,立刻拦腰被削断了,闺间神色不由一变,因为他的佩剑亦出自铸剑高手欧冶子之手,名叫大阿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不料竟抵不住夫差剑轻轻的一触!吴王大怒,喝道:“伍大夫,替寡人把夫差拿下了!”

伍子前却不肯出手,肃然道:“臣不敢以下犯上。”

吴王阁问怒道:“什么以下犯上?此乃寡人之命!鬼谷先生是你请来的,难道你忍心坐视他立毙于剑下么!”

不料伍子前依然不肯出手,吴王阁问不由叹了口气,突地抢前去,伸开双臂,抱住夫差,令他不敢妄动,后腿飞起,把鬼谷子推送出十几丈远,沉声道:“鬼谷先生快逃!寡人治子无方,不能维护于你,但也决不容你在寡人免死金牌下死去!你快逃吧!容后再作打算!”

夫差被父王死命抱住,他到底不敢向阁问动粗,无奈停住脚步,气得大叫说:“父王!你今日不杀鬼谷子,他日必然后悔……”

鬼谷子被吴王脚踢送出十几丈远,欲逃也无力站起,眼见夫差稍停又执剑冲来,心道:我鬼谷子今日被天机惨惩,莫非真要命丧剑下么?罢了!我好歹也是师傅老子的徒弟,便死也莫折了师傅老人的名头!他这般转念,便猛地咬咬牙,决然向身侧不远的深谷滚去,夫差挣脱吴王的熊抱,挺剑堪堪刺到鬼谷子时,鬼谷子已决然的向万丈深谷横身滚了下去……

夫差持剑向深谷一望,已不见鬼谷子的影踪,料定任何人跌落如此深谷,必定粉身碎骨,万无幸理,这才嘿嘿一声冷笑,走了回来。夫差大步走到吴王阁问面前,吴王已气得脸色铁青,怔怔的说不出话来,夫差忽地在吴王阁问身前跪下,双手捧上他手执的利剑,道:“此乃千古神剑,请父王过目验看!”

吴王阁问定了定神,这才向夫差手上的剑定睛一看,他一看之下,立刻看到另一个惊怒交集的自己,那是从剑本身的寒光中反射回来的影像,一股无形的剑气亦淙淙的射入他的心胸,他不由浑身一热,片刻前已变得沉稳的心绪竟立刻浮荡起来,但党心中有一股强烈的冲动,非要立刻跃马挥刀,直捣楚国都城不可!他因此而记起太子夫差是天下第一勇士,若要伐楚,非要靠他的神勇杀敌不可!吴王阁问乍睹夫差呈上的剑器,心念竟急促百变,因此便连刚才对太子夫差的愤怒也忘记了!他哺吨的连声道:“好剑!好剑!当真是天下第一剑!夫差,这剑有名称么?”

夫差沉声道:“有!

父王!这便是天下第一剑干将”。阎间连声道:“天下第一剑干将,好!干将天下第一剑……这是干将献上来的宝剑?”

夫差沉声道:“是!父王,是干将所铸的天下第一剑!”

直到此时,被干将的剑气所震慑的阁间,才从迷茫中清醒了一半,他吃惊的眨了眨眼,道:“既然是干将铸出的剑,为甚以干将命名?他日再铸出宝剑,又以何名字命名?”

夫差傲然一笑道:“不!父王!干将剑是天下第一剑,决不可能再有第二柄出现了!”

吴王吃惊道:“为什么?”

夫差沉声道:“因为铸出天下第一剑的人,已在这世上消失,因此今后决不会再有第一剑出现了!”

吴王阁问这才猛然醒悟,急道:“你!你把干将怎样了?”

夫差微一咬牙道:“为保存天下第一剑名号,为了震慑天下强敌,为了吴国的霸业,干将不得不从世上消失掉!”

阎间吃了一惊道:“夫差!你把干将杀了……该死,你教父王日后如何向鬼谷先生交代?寡人曾亲口答应不去加害干将呵!”

夫差此时一跃而起,沉声道:“父王!不但干将不能存于世上,就连这位鬼谷先生亦不可保存……此乃为吴国的利益着!”

阁间吃惊的喃喃道:“为什么?鬼谷先生有功于吴国,怎可把他杀了?这不教天下人寒心吗?”

夫差嘿嘿一笑道:“鬼谷子有鬼神莫测之能,而且此人心性如闲云野鹤,绝不会甘心久栖吴国;他今日可以替父王点潜龙大穴,难保他日后不去助楚越等仇敌之国,敌强则我弱,我强则敌弱,为杜绝后患,鬼谷子无论如何也不可容他再存于世上!此乃为吴国国势强盛,早日称霸列国的大业着想!请父王明察!”

吴王阁问一听,心中也不由一阵浮动,心道:夫差之言也并非全无道理,若要称霸列国,岂能任由鬼谷先生如此能人反为敌助?再说此人连黄金万两也绝不动心,根本无法收为己用,既然如此,他留在世上,始终是吴国的一大隐患啊!伍子前一直默不作声,此时见状,立刻向阎问道:“主上!为吴国灭楚克越称霸列国大计着想,太子殿下所言不错,鬼谷子和干将的确不宜再存于世上!主上明鉴。”伍子前虽然佩服鬼谷子的神扶,但他已断定鬼谷子是他灭楚复仇心愿的障碍,就算太子一夫差不出手,他也会伺机下手把他除掉。

伍子前是吴王阁问的心腹爱将,此时眼见连他亦附和夫差之义,他也再无话可说,心道:鬼谷子呵鬼谷子,你可莫怪寡人无情无义,你要怪便怪寡人也为时势所逼,也怪你脾性古怪,不肯为寡人所用吧!当下吴王阁问默默的把手一摆,示意此事就如此了结,然后,便与众大臣回驾返宫,准备大举代楚了。鬼谷子耳边只闻啸啸风响,任由身躯急促的向白虎丘深谷坠下去。他乍睹铸剑峰方向红光射起,心头剧痛;接而又见夫差手中的剑器,知是干将夫妇所铸的神剑,暗道干将必定已遭杀身之祸了!鬼谷子这一判断,立时心灰意冷,暗道:枉我鬼谷子身负“寻龙乾坤诀”绝学,欲以此救助天下可怜人,岂料刚一出道,便救人不成,反送了人家生命,哎,怪道师傅老子道坚则毁,锐则挫矣,看来我鬼谷子竟连师傅老子半分的“无为神功”也学不到!他自怨自艾,心头剧痛,内力全失,滚落深谷,竟心灰意冷,任由身躯向下面的无底深渊坠去,一心只求速死,心道这或许便是师傅老子“无为神功”的精髓吧?寒风刮面,啸啸破空声不绝于耳,鬼谷子一心求死,不作任何挣扎,心境平静如水,但见谷中云雾缥缈,犹如置身于太虚幻境。鬼谷子心性玄幻,他此时忽作奇想,暗道:“神仙的腾云驾雾,或许便如此吧?这岂非有趣极了?”他这般思忖,心境更觉平静,但感觉如就这般死去,倒也没有什么痛苦,反而轻松极了!他因此更屏息静气,仔细领略起这腾云驾雾去死的乐趣。说也玄妙,鬼谷子越是心境平静,不作任何挣扎,呼吸之间,自然入多出少,体内的空气越发充盈,隐隐生出一种升浮力,他下坠的速度反而渐渐减缓了,到后来,简直就有如长了翅膀,缓缓的向下滑翔。鬼谷子但觉有趣极了,不过他并不知道,他于此生死玄关,误打误撞,也因他本性的玄幻,已达至老子李耳“无为神功”的“无形有形——以气御体”绝顶境界。原来老子李耳本来是“北海之绍”,这“鳃”

之大,不知有一日千里;每到冬季,当海潮运转,“蜗”就会变成“鹏”,“鹏”翅的宽,也不知有一日千里;每到秋冬之交,“鹏”就煽着巨翅膀,鼓起猛烈的飓风,从北海迁到南海去居宿。老子李耳挟此威猛无比的雄劲降世,但觉世上已无任何力量可以抵御如此威力,无敌最寂寞,因此而语化出“无藏而有余,无作而大巧,坚则毁、锐则挫”的“大无为神功”,而“无为无死,以气御体”则是’大无为神功”的绝顶境界。鬼谷子的心性玄幻,根基奇特,老子李耳并没向他传授“大无为神功”,只道“大无为神功”是他处于“无敌最寂寞”的绝境时语化的,因此只有处于最绝望之境地时,才能领略“大无为神功”

的精髓,老子李耳的原意是要鬼谷子“寻龙乾坤快”无敌于天下时,才进而领悟“大无为神功”的要旨及精华,因为这是老子李耳自己曾历经的修炼途运。不料鬼谷子心性玄幻,根基奇特,研学修炼别具一格,他的“寻龙乾坤诀”绝学已是无敌于天下,为报一饭之恩,竟胆大任性,试图逆反天机,逆反不成,反遭天机惨酷折磨,不但苦练“乾坤诀”的内力尽失,自身更陷入生死两难的绝境,却因此而一下子悟化出“大无为神功”中“无生无死,以气御体”的绝顶境界,此点竟连他的师傅老子李耳亦始料不及。鬼谷子身处深谷下坠虚空,他的“有形内力”虽然尽失,但“无形之力”却油然顿生,身躯蓄气,轻如燕子,又如鸿毛随风飘荡,此时休说深谷摔他不死,就算身处虚空,亦可片刻凝住不动,只是他仍不知自己已达此境界罢了。鬼谷子心无杂念,一意享受求死的乐趣,他的双眼微睁,但见上面的天空越来越小,最后简直有如一线之天了,此时他身后忽然触着一层软绵绵的东西,身子忽然就如躺在一张厚毛毯上面。鬼谷子躺在上面,半晌不动,正在享受的“求死乐趣”,忽然没有落下去,鬼谷子这才明白,自己并没有死去,因为他忽然觉得肚子饿了,肚子有饿的感觉,便决非死人或者神仙;神仙或死人又怎会吃人间烟火?不必吃人间烟火,又怎会有肚子饿的感觉?鬼谷子玄幻的心性一动,他的念头便也玄幻起来。他伸手向身下一摸,原来是一层厚厚的树叶,树叶不知有多深也不知有多厚,显然这深谷的存在,也不知有多少年月多少日子了!鬼谷子不由哑然失笑,暗道:“树叶呵树叶,你好心救我鬼谷子一命,可知却坏了我那美好的求死乐趣?这岂非又气又恨吗?”

鬼谷子这般转念,果然便爬了起来,先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又再恨恨的踏上三踏。鬼谷子无意中一踏之下,不料却恰恰施展出“大无为神功”

的“有形变无形、无形实有形”的绝顶招式,此招刚出,上可惊天下可动地,威力之大,简直不可思议。但见鬼谷子一踏之下,脚底似乎碰着什么硬物,身子却不由自主腾空而起,高逾十丈,真的是“一飞冲天”之势,他落下时心中忽然一动,暗道:刚才碰着的不知是什么东西?

他连忙拨开脚底的厚叶,不知拨了多久,也不知拨了多厚,当拨开最后一层树叶时,他不由一阵发怔,心道:原来是一块不值一文钱的石板。石板好像是锈黑色,显然已不知有多久岁月了,鬼谷子拿树叶擦净石板的黑锈,却又不禁一怔,原来石板上刻有一个大八卦,大八卦旁边更有一行科蚪文字,朗财文字道……于是八卦演行,乾化为坤,坤化为震,震惊潜龙,龙气四溢,上升而化为火龙,下聚而为地龙,火龙高踞于峰上,地龙潜伏于深渊,火龙欲烧地龙,地龙深潜于地中,默然久潜而不动,震变为兑,兑变为乾,则地龙一跃而冲天,火龙势尽而归地,循环一周,是为三变。下面又有一行小科蚪文字道:天地初开日,伏义书卦时。稀奇古怪,莫名其妙。但鬼谷子恰好是此道中人,他的“乾坤诀”内力虽失,但其中的招式、绝学却仍深印脑中,他以“寻龙决”

略一对证,心中便豁然而语。暗道:这伏义了得!他此文中的含义,似乎是暗兆白虎山丘及此深谷的玄妙运命!鬼谷子又往下推想道……“震惊潜龙”,乃指潜龙遇“震”,于是“上升而化火龙”,“下聚而为地龙”,上升者岂非白虎丘上面的龙穴?下聚者则依然潜伏于此深谷中。“火龙欲烧地龙,地龙深潜于地中,默然久潜而不动,震变为兑,兑变为乾,则地一跃而冲天,火龙势尽而归地”这一段,则是暗指白虎丘上面的火龙,与深谷中的地龙,必定相生相克,相互循环往复!哎其中已隐含许多惨酷仇杀了。鬼谷子叹了口气,他虽然已隐隐发觉,此谷必定潜有一处惊天地龙穴,谁得了这座地龙穴,谁就可以最终克制白虎丘上面的“白虎人龙穴”,但他对人世间的仇杀本就极之讨厌,此时身陷绝谷,也不知自己能活到何时,因此对这种“相生相克”的龙穴也忽然讨厌起来,他把树叶重新扫下去,遮住这块“伏义之石”,站起来,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说是走出去,其实也不过是走出他落下的那段窄谷,他走出窄谷,眼前不由一亮,原来前面是一座大树林,而且分明是果树林,上面结满了无数奇形怪状的果子。鬼谷子肚子正饿得发慌,连忙向果林走去,走到果林前面,忽然又停住了脚,暗道在铸剑峰上,肚饿引出了“一饭之恩”,导致自己去“逆反天机”,逆反不成,自己亦惨受折磨,这一次肚饿,会不会又引出另一个“一果之恩”来了?鬼谷子心性玄幻,他这般转念,便不敢走上前去摘果子吃了,他也不知道果林长在深谷之中,到底有没有主人栽种?是否能吃的果子?鬼谷子呆了片刻,肚子响得越发厉害了,他到底忍耐不住,忽然失笑道:“鬼谷子呵鬼谷子!你何大痴也?眼下你也不知能活得多久,根本无法走出绝谷,便就算真有一果之恩,也无法图报啦!怕什么?先吃饱了再说吧!”

鬼谷子爬上树去,也不知这果子叫甚名堂,但见它状如磨菇香气扑鼻,便以为是好果子,他摘了十个八个,爬下树来,想也不想便大嚼起来,不一会,便把一堆“磨菇”吃光了。吃饱了果子,鬼谷子便舒服多了,人一舒服就快活,人也快活便有许多胡思乱想,鬼谷子也突然胡思乱想起来,他眼前也忽然现出无数七彩的图像,彩色图像快速的变换着,令人目夺神摇。鬼谷子忽尔看见身穿彩衣的师傅老子正向他招手,师傅老子的旁边,还站着一位彩衣的少女,七彩俏脸,美艳极了!鬼谷子心中大喜,暗道见到师傅老子,就如寻着救星,凭师傅老子之能,必可令自己尽复内力,逃出深谷也绝非难事了!而且师傅身边那少女必是师傅老子新收的女弟子,自己岂非有了一位说笑的师妹了?鬼谷子这般转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向师傅老子出现的那地方拔腿便狂奔过去,口中一面大叫道:“师傅老子!幸亏你来了,快来救徒儿鬼谷子……”

鬼谷子狂奔了一段路,但距师傅老子总隔了一段距离,他心中惊奇,又再狂奔一段路,渐而他也不知自己跑了多少路,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他越跑眼前七彩图像便越多,他的心情也越发兴奋难抑,越发跑得快了,跑着跑着,他忽然碰上一团毛茸茸似猿似猴的怪物,向他毗牙咧嘴,似欲把他生噬!鬼谷子大惊,心道:既然师傅老子在此,我鬼谷子也就不会死去了,而且被人猿撕碎来嚼,这滋味多难受!他连忙拔足狂奔,避开那怪物,跑了一会,忽然又见到那位彩色俏脸少女,鬼谷子不由狂喜的大叫道:“师妹……师傅在何处?快出来救你师兄鬼谷子!”

鬼谷子料定自己有救了,不由便乐得手舞足蹈,狂笑狂跳起来,他这一狂跳狂笑,便根本无法停下来,脑中那些彩色图像也不见了,只剩一个念头,跳、笑,直到七彩图像再次出现!鬼谷子狂跳狂笑间,那似猿似猴的怪物忽地又闪电般的掠到,伸爪向鬼谷子一攫,鬼谷子但感心胸一阵剧痛,暗道:自己的胸膛必定已被这怪物撕开,再下去便是被它捧着他的心大嚼了!鬼谷子心中很绝望,忽然不跳也不笑了,他噗地摔倒,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十章 神相管辂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十章 拟刺吴王 偷听机密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二章 大江东流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二章 无极天机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二十章 诸葛化身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二十章 江东龙气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十四章 真龙结穴第一章 王者之光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十七章 深陷机谋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十九章 洛阳秘辛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第十九章 白兔龙穴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六章 龙脉化煞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二十章 江东龙气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十一章 逆运天机第六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七章 天机真传第八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第四章 寻庇护国 再逆天机第十九章 洛阳秘辛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九章 龙将入世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十一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七章 协助越王 延长国运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六章 天机传人第十四章 真龙结穴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十章 天机大势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二章 无极天机第六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五章 五鬼运财 福荫两家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十三章 六合神剑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十九章 洛阳秘辛第十章 神相管辂第八章 千里单骑第十三章 六合神剑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