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赤龙跃渊

赵子龙主意已决,便毫不犹豫,他对身后尚余的三数十亲兵道:“我决与曹军决一死战,你等欲逃者只管自寻生路去吧。”众亲兵素来敬服赵子龙的英勇无畏,此时均大受感动,齐声道:“我等誓与赵将军同死共生。”

赵子龙跃马挺枪,在乱军中到处寻觅。从新野、樊城两地逃到此处的十余万百姓,呼大抢地、号哭之声震天动地,中箭枪伤,抛男弃女而逃的,漫山遍野,不计其数,睹之令人心血凝结。

正搜索前进间,赵于龙突见草从中躺着一人,奄奄侍毙,正是刘备的幕僚简雍。

赵子龙急忙间道:“简先生曾见两位主母么?”

简雍爬起身子,道:“赵将军,两位主母甘、糜两夫人,抱着阿斗,在曹军杀到时,弃车而走。我飞马赶去,转过山坡,被曹军将领一枪刺我跌下,战马被他抢了,我挣扎不得,只好卧于此处诗毙。”

赵子龙十分同情,便跃马而出,一枪刺死路过的一名曹军骑兵,夺了他的战马,令二亲兵扶简雍上马,又护送他先去告知刘备。赵子龙慨然道:“赵子龙上天人地,必寻主母和小主人回来,若不见我回来,我必已战死沙场了。”

赵子龙说罢,折马疾冲而去,正走之间,遇一原来护送甘、糜两夫人车仗的军士,赵子龙问道:“可见两位主母的踪迹?”

军士道:“刚才恰好见甘夫人披头散发,混于一伙逃难百姓中,向南而逃。我刚欲去救助,却被曹兵砍了。”

赵子龙一听,也不停留,拍马便向南疾奔。不一会,果见一群百姓,有男女数百人,相扶踉跄而行,赵于龙在马上大叫道:“甘夫人在么?”

百姓群中忽有妇人放声大哭,赵子龙循声一望,原来是甘夫人,披头散发,光足而行,十分狼狈。赵了龙下马拜见甘夫人,询问她糜夫人和阿斗的下落,但甘夫人也不知道糜夫人和阿斗的去向。

正说话时,逃难百姓大叫曹军杀来了。赵子龙连忙提枪上马,向后面一看。原来是曹仁的部将淳于导,他带着千余兵马,疯狂搜捕刘备军中之人,糜竺不幸被他捉住,绑在马上,正解去向曹操邀功。

赵子龙大怒,他也不打话,跃马挺枪,便杀入曹军中,挡者披靡。赵子龙风驰电掣,冲到淳于导面前,银枪一闪,便将淳于导刺于马下,赵子龙救下糜竺,又夺了两匹战马,吩咐糜竺和四名亲兵,先行护送甘夫人与刘备会合,并说他自己再去寻找糜夫人和阿斗。

赵子龙回旧路,半途撞见曹澡的佩剑将夏侯恩,率一千军兵疯狂追杀百姓。赵子龙大怒。拍马挺枪,闪电般将夏侯恩刺死,趁势将他所佩的曹操宝剑“倚天”、“青虹”两剑夺了,插在腰上,再去搜索。

此时赵子龙身边,已再无一兵一卒了。但他却毫不畏惧,孤身一人,到处搜索。但见到逃难的百姓,便探问糜夫人和阿斗的下落。

终于,有逃难的百姓告诉赵子龙,说糜夫人和阿斗,便在前面的一座破屋内。

赵子龙连忙向那破屋驰去。他奔进破屋,只见一位妇人,抱着一个婴儿,正坐在墙下枯井旁啼哭,原来果然是糜夫人和阿斗。

赵子龙连忙下马,与糜夫人相见,糜夫人见了赵子龙,却不再啼哭,道:“见到赵将军,阿斗这孩儿便有生路了!望将军可怜他父亲半世飘零,只得这一点血脉,将这孩子护送去他父亲处,则我虽死无憾了。”

赵子龙见糜夫人身中枪伤,鲜血淋漓,心中十分难受。

他连忙向糜夫人道:“请夫人抱小主人上马!赵云步行死战,誓送夫人杀出重围。”

糜夫人却坚决说道:“不行,将军岂能无战马?步行怎可送阿斗出去?我已受重伤,距死不远,将军快走吧,不必以我为念了。”

赵子龙心中不忍,再三请糜夫人上马。糜夫人长叹一声道:“赵将军若要救我,则必无一人可逃出生天也!望将军顾念此子,送他出去,则我虽死亦尤憾了。”糜夫人话音未落,即忽然放下阿斗,翻身投入枯井自荆赵子龙见糜夫人为子而自殉,心中十分感慨。他恐怕曹军凌辱糜夫人的遗体,便将土墙推翻,把枯井填塞了。

赵子龙抱起阿斗解开腰带,把阿斗贴心胸绑好,再用护心镜在外层保护。然后提枪上马,疾奔而出。此时曹军已追杀而至,忽有一将,是曹洪部将晏明。见到赵子龙单枪匹马,以为有机可乘,挥舞三尖两刃刀便来杀赵子龙。赵子龙怒道:“鼠辈敢欺我单枪匹马么?”他说时,已随后拨出凤凰剑,闪电向晏明的刀柄一削,将他连人带刀,斩为三截。

赵子龙此时已知身处生死关头,怀中又有阿斗须护送,稍一大意,便必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早已默运自身那五凤朝阳真气,施展他独创的天象神功,气贯于他的凤凰剑上,展开第一式“三三不颈,闪电般将敌将杀了。他施展此式之下,若三敌来攻,三敌必死;若一敌来攻,自然便被断为三截。

这是赵子龙第一次将武林神功,运用于战场马上作战,其威力竟亦如此厉害。

赵子龙杀退晏明的曹军,正驰聘之间,前面又有一队曹军截住去路,为首的大将,是张郺,张郺挺枪直刺赵子龙。

赵子龙与张郺斗了十余回合,见张郺竟然毫无破绽,便思用天象神剑破敌。赵子龙向张郺虚晃一枪,拨马便走,他右手提枪,左手已暗地拨出他的凤凰剑,只要张郺追近一丈范围,“三三不颈的剑势展开,张郺武功虽然高强,亦必立刻被断为三截。

不料曹军已暗中布下陷井,赵子龙回马奔驰中突然轰隆一声,连人带马掉落陷坑中去了!张郺一见大喜,驰近陷坑一丈,挺枪便刺赵子龙。

赵子龙骤逢凶险,他却浑然不惧,他那五风朝阳真气此际已贯注双臂。只见他右手银枪猛地向坑底一顶,大吼一声,连人带马,有如神助,竟凌空而起,跳出陷坑!这一沉一起,快如闪电,张郺的枪尚未刺到,赵子龙和战马已跃出陷坑了。

张郺见了,不由大骇,如见天神,疾速后退。总算这张郺知机,否则他若在一丈范围之内,赵子龙蓄势已久的独创天象神剑第一式“三三不颈剑势展开,张郺便必定化作“张郺三截”了。

赵子龙也不敢追杀张郺,趁空夺路而走。正奔驰之间,曹军已漫山遍野的涌来,立将赵子龙单人匹马,陷于千军万马中了。

原来此时曹操已亲临战场,他登高而望,见山下一将,左冲右突,十分英勇,便下令曹洪挥军合围。曹军近万兵将,于是放松了对逃难百姓及刘备军士的追杀,转而向赵子龙围拢过来。

赵子龙跃马挺枪,左冲右突,枪刺剑斩,所到之处,虽然均冲出一条血路,但曹军兵多将广,杀退一批,另一批又涌了过来,有如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更有如惊涛骇浪,一层连着一层的冲压过来。

赵子龙也不知挑翻斩杀了多少曹军兵将,但曹军似杀之不完,斩之不尽,简直是无穷无尽,眼看如此下去,就算赵子龙再英勇,亦必力竭而亡。这种在战场上以多欺少的车轮战,即便是任何神勇无敌的将领,碰上这等惨烈的围困,亦必难逃战死沙场的厄运。

但赵子龙却恰恰是其中唯一的例外,他出身武林名门,身负绝顶神功,又有五凤朝阳龙气护体,更有得天机门高手义兄诸葛孔明相助,悟创的独门武学天象神剑,他的战斗力自然胜于当世任何一名将领;而且这天象神剑,其剑势恰好是“以众凌寡”的克星,其威力只有在对手战力十分强盛,更能无穷无尽激发出来。因此身陷如此可怕绝境时,赵子龙独创的天象神剑的惊人威力,才终于被引发出来。

只见赵子龙右手执枪,左手握剑,面对如惊涛骇浪涌压过来的曹军,突地仰天长啸,其声慑人心魄,令三里之内的曹军闻之手足不由一阵发软。啸声未落,赵子龙右枪左剑,两手同施展天象神剑的招式,第一式“三三不颈,便令三丈内的曹军兵将三人连着二人的倒在血泊中;第二式“六六无穷”,威力更为惊人,六丈之内的曹军,竟六人一堆堆的倒下,其状有如狂风扫落叶,将曹军的惊涛骇浪倒撞回去!

曹操在山上见状,不由一阵目瞪口呆,喃喃说道:“如此战将,我平生仅见!未知此人是淮?”

他身边护卫的心腹大将曹洪,闻言便跃马驰下山来,高声叫道:“军中战将请留下名来。”

赵子龙在剑光中厉啸应道:“我乃常山赵子龙!挡我去路者死!知我名者退。”

曹洪驰返山上,告知曹操。曹操不由又羡又忌,叹道:“若我得此虎将,甘愿以千军万马作交换!传我令旨,但赵子龙杀到,各军兵将不许放冷箭伤他,务必将他生擒活捉!违令者斩。”

曹洪于是派人到各处传令。曹操此时的心思,的确对赵子龙之才爱之极了,以至不惜真的以千军万马去交换一位活的赵子龙!

曹军兵将接曹操的令旨,知曹操不惜以兵将万人生命,去换取赵子龙,战意便不由大减,赵子龙剑光所到之处,曹军便势如退潮,哗地一下,便退出十丈外了!因为在场的曹军。

从士兵到将领,均已被赵子龙的那手天象神剑威力震慑,深知近身者必死,唯一取胜的办法是远地放箭。但曹操却下令不许放冷箭,这便连唯一的一点取胜希望也断绝了。

于是心怯加上绝望,曹军的战意便大为减退了。

这便为赵子龙的突围制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他所独创的天象神剑的最后一式“九九归真”,也未及施展,他的可怕剑光,便已从曹军的重围中滚滚而出,犹如劈浪神剑,将曹军的千重惊涛斩开了。

赵子龙杀出重围,他此时血染战袍,口喘粗气,显然他刚才施展的天象神剑,虽然威力惊人,但消耗内力甚巨;若非曹操被他的英勇所迷,下令曹军不许放冷箭伤他,赵子龙就算再英勇,只怕也难逃力竭而死。

赵子龙认准南面的长板坡方向,纵马疾驰。曹操在山上见了,仍然不舍,下令曹军继续追击,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誓要得到赵子龙一位令他着迷的神兵虎将。他自己亦飞身上马,率曹洪、李典、夏候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郺、许褚等多名猛将,向赵子龙奔走的方向疯狂追赶。

赵子龙听身后杀声震天,知曹军随后追击,他此时已知无力抵御曹操的千军万马了,只好拼着后一口气,纵马飞驰,心中只盼有人前来接应。

他奔驰了三十里,猛见前面横着一道河,河上有桥,一位黑铁塔似的将军,正挺矛立马于桥上,不由大喜叫道:“翼德救我。”,桥上挺矛立马之将,正是张飞,他见赵子龙浑身浴血,怀中以腰带绑着一位婴儿,他已接糜竺的报讯,知赵子龙北去。

绝非背叛降敌,而是单枪匹马,闯入曹操的百万军中,怀藏刘备的独子阿斗,出重围而逃。张飞心中不由又感又佩,他是心直口快之人,不由纵马而出相迎,口中一面大叫道:“子龙!

我差点向你动矛直取!请谅张飞鲁莽之罪。”

张飞一面说,一面伸手一指河上之长桥,慨然道:“子龙快由此桥过去,不必顾后,天翻地崩,张飞替你顶住了。”

赵子龙策马从张飞马侧而过,一面道:“翼德小心!后面曹军精英,倾巢而出矣。”

张飞咬牙道:“子龙你既能从百万军中救阿斗,张飞难道便不可以独挡曹操百万兵么!子龙且去告诉哥哥,但教张飞有一口气在,决不让曹军越雷池半步。”

赵子龙驰过长板桥,张飞亦返回桥上,立马挺矛,向对面怒目而视。

不久,曹操收降的刘表荆将文聘,已当先率军赶到。文聘深知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历害、张飞的神勇,又见张飞虎须倒竖,环眼圆睁,手执蛇矛,立马桥上,孤身一人,他身后林中,尘土飞扬,疑有伏兵。立刻勒住马,不敢进前。

接着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郺、许褚诸将亦到。见张飞独立桥上。曹仁、夏侯惇均吃过孔明的大亏,深恐此乃孔明疑兵之计,都不敢近前,只好扎住阵脚,成一字形排在河的西面。

曹操接报,心中怀疑,恐是孔明用兵之计,便从后奔驰了上来,探看动静。

张飞怒视曹军百万之众,毫不畏惧,只欲来一番浴血死战,他见曹军后面,隐隐露出一面青罗伞盖,知是曹操亲身来探,便厉声大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其声猛如轰雷,曹军闻了,皆感腿颤。

曹操在前锋军中央,见状连忙吩咐将他身后的青罗伞移走,向左右的亲兵将道:“我曾听关云长说,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襄取物!今日在此相逢,你等须小心留意了。”

曹操话音未落,张飞又暴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上来决一死战。”

曹操见此阵势,心中生怯,先萌退意。他的亲兵亦开始向后移动了。

张飞见状,不由又大怒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为何故?”

喝声未绝,曹操身边的亲将夏候杰,自闻曹操之言,本已心惊肉跳,经不起张飞连番如雷暴吼,吓得肝胆碎裂,倒撞落马一命呜呼。

曹操见了,拨马转身便走。身后诸将见状,亦一齐转身而逃,势如退潮。曹操心惊胆战,连头冠亦掉落,披头散发而逃,狼狈之极。

曹操正慌急奔逃,他的战马,却猛地被随后赶上的张辽、许褚扯住了,曹操余惊未息,惶急道:“这张飞非人!简直如神如鬼!你二人扯马干么?欲教我曹操丧命吗?”

张辽道:“丞相且稍安勿惊,料张飞再勇,亦孤身一人而已,不足如此畏也。”曹操依然心怯道:“若是孔明之计又如何?你二人先回探查清楚再说。”

张了、许褚二人,无奈只好驰马而回,再到长板桥打探消息。

这一面张飞见曹军如潮水般退去,他也不去追杀,下令后面林中的二十余名亲兵,解去马拖树枝,拆掉长板桥,然后得意地跑回,向正在林中歇息的刘备回报。

刘备一听,便微叹一口气,道:“三弟勇则勇矣,可惜未工心计。”张飞忙道:“为什么?”

刘备道:“三弟若不断桥,曹操怀疑我军中有孔明定计,恐有埋伏,必不敢进,如今你已断桥,曹操便知孔明不在军中,我军力弱心怯,他便必挥军过来了……事不宜迟,快上马启程吧。”

刘备身边,此时已仅剩五百余兵力,保护着刘备一众,走小路直插汉津,准备南渡汉水,直抵江陵,与孔明会合。

此时张辽、许褚已驰返长板桥,见桥断人去,回报曹操。

曹操一听,便呵呵笑道:“既断桥,乃自暴其虚,足证孔明不在刘备军中了!张飞匹夫之勇,何足惧哉。”

于是曹操下令,集中一万兵力,限一夜须将三道桥架好,明日向刘备追击。刘备一众兵将,星夜动身,赶赴汉津。第二天中午,即将抵达汉津时,忽见后面尘头大作,喊杀之声震天。刘备不由哀叹道:“前无援军,后有追兵,这如何是好?”

他无奈只好令张飞、赵子龙二人准备应敌。

此时果然是曹军追杀而来,但却非曹操亲率,而是曹洪统领。原来曹操在长板桥,等待筑桥的当晚,他忽然心有所触,便将众大将召来,向众大将道:“刘备已成釜底之鱼,务必于此时残灭,否则便如放虎归山了!众将可努力进前,誓取刘备人头来见。”

座中荀攸却道:“的确宜趁此良机消灭刘备,但孔明、关羽皆不在刘备军中,诸葛孔明智计过人,必着人暗中谋取南面位于西段长江之畔的江陵。江陵乃荆州重镇,兵粮充足,乃东进江东之要津也。若被刘备攻据,不但令其得以自保,且对丞相攻取江东大业,亦有极大危害也。”

曹操一听,不由豁然而悟,忙道:“如何为安?”

荀攸道:“可兵分两路,一路击刘备于汉津;另一路直插江陵,抢个先机,攻取江陵,若汉津、江陵皆为我军所占,则孔明便有回天之计,亦无回天之力了。”

曹操一听,欣然点头,十分赞同。他断然下令,由曹洪统领十万大军,向汉津追击,他自己则统率四十万大军,转向西南,进军江陵。

荀攸此议,十分高明,可算洞悉当时的军事大势。因为江陵位于长江的上游,沿江直下,便可直插江东。刘表的水军,又多聚于江陵,曹操若要进攻江东孙权,江陵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要津。

而汉津则是江东地区的大门,位于汉水入长江出口处,亦是东进的必经之关口。

因此假如曹操真的他先占据江陵及汉津两大要津关口,则江东必危,就算神仙亦难挽救孔明的败北。

不过,或许天机大势当真已注定要成为三分奇格,因此荀攸虽然洞悉了军事态势,但孔明却比他棋高一着,早就判料曹军的进军方向,因此早就抢占先机,作了严密周详的部署。这一点,不但曹操、荀攸并未察觉,就连刘备事前亦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刘备之所以转走汉津,是被迫如此,因为孔明原来部署于江陵曹军追击的行动太快,刘备进军撤退太慢,所有通向江陵的陆路均被堵塞,唯一可达江陵便只有汉津这一条水路。

刘备接近汉津时,曹洪的大军也已追到。刘备此际但感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几乎绝望了。因为刘备身边,此时所剩的残余兵力,仅五百人而已,大将方面,虽有张飞、赵子龙、刘封、周仓等,但经连番恶战,均已成强弩之未,战力已消减大半了。因此面对曹操的大军,刘备还怎能乐观,存侥幸心理?

在这种绝对劣势下,不要说刘备,就连诸葛亮在此,亦难有回天之力,因此刘备心中已萌死念,他深知在关键时刻,他就连投降的机会也没有了,而除了投降,便只剩下这一条绝路了。

曹洪统领十万大军,从长板坡方向出发,一路向南追击刘备。他为了抢在刘备的前面,攻占汉津,更由他自己亲率一万精骑,风驰电掣直扑南面的汉津,以便堵住刘备最后唯一退路,实行关门打狗,残灭刘备的残余势力,并实施曹操以荆州为大营,向江东孙权发动进攻的意图。而为了施行这个意图,汉津和江陵的地理军事形势同等关键。

曹洪跟随曹操多年,自然深刻领会曹操的战略大计,因此他不畏艰险,率一万精骑,直扑汉津;而且曹洪预料,刘备此时已成强弩之未,根本已不堪一击了!

不料曹洪一万精骑,风驰电掣驰近汉津仅十里的一座山前时,山坡后战鼓齐响,一队大军驰出,为数足达万骑,领先一员大将,手执青龙偃月刀,座下骑赤兔千里马,向曹洪大笑道:“曹将军,关某奉孔先生之令,已在此守候多时了。”这员大将正是关公。他奉命到江夏借兵,江夏刘琦知是孔明的安排,便毫不犹豫,答应立刻出兵援救刘备。正当关公和刘琦准备战船,从长江中游驶上江陵时,孔明已赶到江夏了。

孔明抵达江夏,与刘琦、关公相见,刘琦先向孔明谢过妙计救命之恩,关公忙问刘备军中情形。孔明微一沉吟,即决然说道:“曹操已逼荆州襄阳,刘琦北上青州,刘琮必已凶多吉少,此乃曹操多疑心性所必然也。荆州大将蔡瑁、张允已归降曹操,两人所统的荆州水军、战船,亦必已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有了荆州水军,实力大增,下一个目标,必定是攻取江东孙权。而曹操为了进攻江东,又必先取江陵、汉津两大长江渡口,江陵只怕落人曹操手中了。”

关公一听,不由大惊道:“若江陵已为曹操所占,则我军将无路可退了。”

刘琦亦惶恐道:“若曹操欲图江东孙权,则必先夺取荆州全部,我所守之江夏及夏口两地要津,势必落入曹操的虎口了!孔明先生有何妙策应付?”此时形势突变,已非孔明向刘琦求救,而是刘琦为求自保而向孔明请求了。

此时的军事形势是,曹操已占取荆州大部,亦即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各大渡口要津,长江中游便是江东孙权的九郡地土。而中间仅余的原刘表荆州领土,便只剩汉津,及刘琦所据守的湖北黄岗西北方的江夏,可沿长江直通。因此曹操若要东进攻孙权,除了必先取江陵及汉津上游渡口外,下一个战略目标,便必定是江夏和夏口,而只要江夏和夏口落入曹操的手中,则中游江东孙权,失去任何可作缓冲屏障,而要直接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了,此时的军事形势,无论对刘备、刘琦、还是江东的孙权,均十分险恶,稍有差错,便必全军覆没。

孔明隆中隐居的这一段日子,早已洞悉这一大片江北、江南、江东的地理形势,目下险恶态势,他岂会不了如指掌?

此时刘琦惶急,向孔明问计,孔明微一沉吟,便断然说道:“目下江陵己不宜进攻,宜紧守江夏、夏口、汉津三大长江中游要津。云长先率军就近到汉津要道阻击曹军,我料主公知江陵不可进,必斜进汉津,云长此举,亦可顺势接应主公。

刘公子则远赴夏口,点水军开赴汉津接应。江夏、夏口已不容有失,我定要保之,再徐图抗曹大计。”

刘琦和关公一听,均立刻赞同,刘琦和孔明,连夜赶往夏口,点水军驶去汉津接应。关公则率江夏军万余兵力,风驰电掣,从陆路直插汉津。

关公在汉津出口埋伏,果然不久曹洪便驰到了。

此时曹洪一见关公兵多势众,阵势严整,他先前已吃过孔明火烧新野的大亏,连他自己亦被烧掉了一层脸皮,此刻见关公埋伏闪出,心中不由大骇,立即勒马向身后诸将叹道:“今回又中孔明之计矣……大军速退三十里,待报知丞相再作打算……”曹洪已被孔明的神机妙算吓昏,他只要稍遇埋伏,便如见鬼似的速速后退。

关公也不敢大意,略作追杀,便即迅速回驰,到另一面与刘备会合,刘备见到关公,获悉孔明已作周详部署,心中这才稍定。

关公已先于汉津准备了船只,他接刘备等人后,便着副将率骑兵从陆路先返江夏,他自己亲自护送刘备等,从水路开赴夏口。

运送刘备等人的战船,驶了一段,将入夏口水道时,忽听南面战鼓震响,舟船无数,顺风扬帆而来,刘备不由大惊,暗道:若是曹军战船则刘备必葬身大江了。

刘备正惊惶间,南面的战船已然驶近,为首一只大船,船头上挺立一将,白袍银铠,大呼道:“叔叔勿惊,小侄刘琦前来接应。”而在刘琦身边。见一人纶巾道服,正是刘备望眼欲穿的先生孔明,刘备一见,心中这才大定,他不由以手加额,庆幸说道:“幸保先生不失,我必又转危为安了。”

孔明刘备过船相见,孔明断然的作出部署,令关公率五千军镇守夏口,他自己和刘备、刘琦、张飞、赵子龙诸将,则先赴江夏,训练江夏水军,准备迎击曹操大军的进攻。

另一面,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于当阳长板坡转向西南面,直插百里外的长江上游要津江陵。

曹操大军抵达江陵,刘表旧属知不能抵抗,即出城投降。

曹操兵不血刃,便已占取江陵。

曹操心料曹洪的十万大军,必已追歼刘备的残余,并顺势攻取汉津。他此时十分得意,雄心勃勃,向众将道:“今荆州局势已定,荆州军三十万水陆兵已为我用,我决进取江东孙权。”

不料就在此时,汉津方面,曹洪派来报告的快马,已入帐向曹操报道:“曹将军向丞相禀报,他于汉津遇伏,被孔明预先伏下关公一支精兵所退,将军虽然已攻取汉津,却被关公将刘备接应送走,此时已据守江夏、夏口要津了。”

曹操一听,不由吃了一惊,心道孔明真神机妙算,他显然已洞悉我的下一个目标,乃江东孙权!因此抢占江夏、夏口两大要津,我欲迅速攻取江东大计,只怕因此而受阻了。

曹操心中忖念,口中却从容的笑道:“回去告知曹将军,不必惊慌,我自有妙计破孔明。暂时按兵勿动,一切依我调令行事。”

曹洪派来的使者走后,曹操这才转而向荀攸道:“今刘备已据江夏、夏口,他以两地作为犄角之势,易守难攻;且刘备有孔明相助,必东联孙权,则成我心腹大患也,你以为当用何策破之?”

荀攸一听,不由微叹口气,道:“我所担心的,正是一旦让刘备逃脱,凭他的面子,江夏刘琦必全力相助以求自保。而孔明洞悉先机,亦必先赴江东,寻求与孙权联合抗我大军进攻,若刘备、孙权两者联手,则丞相东取孙权的大计,便必定困难重重了。”

曹操一听,便知荀攸对曹洪追击不力,放走刘备,十分不满了。但曹操对他的亲将素来护短,极不欲再论究曹洪之失,便接口笑道:“幸而曹洪将汉津攻占,则长江中、上游要津,要便稳据,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我不惧江东孙权了,但如何打破刘备与孙权的联合,倒不得不花费一悉思量。”

荀攸一听,他深知曹操对他曹氏、夏侯氏亲将护短的脾性,便不敢再在曹洪失策之事上纠缠,转而道:“对江东孙权,宜软硬兼施。要先以大军向其威慑,然后遣使往江东,请孙权出兵,与我共取江夏,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

如此,孙权必生惊惧,转而降我,则大事徐图可定也。”

曹操点头赞同荀攸之计,于是一面遣使往江东,劝孙权臣服,共取江夏。

另一面则调集大军,将荆州军分散插入曹军中,共计马军、步军、水军八十多万,向外虚称百万,水陆并进,沿长江而下,连营布防设寨三百多里,声势十分浩大。

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一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十七章 凤仪之变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十二章 诸葛奇遇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十六章 天机传人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三章 逆反天机 陷入绝境第十三章 六合神剑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十章 天机大势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一章 天机暗转第二章 大江东流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章 神相管辂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九章 龙将入世第一章 王者之光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十七章 凤仪之变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六章 再窥星斗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七章 双龙之斗第十二章 天机神算第九章 龙将入世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十九章 赤龙跃渊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四章 卧龙凤雏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九章 方天画戟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十七章 空城幻术第六章 反客为主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六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三章 异军突起第九章 龙将入世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二章 大将之殒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四章 寻庇护国 再逆天机第九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第十六章 天机传人第二十章 江东龙气第一章 盘龙古洞 龙的传人第十九章 白兔龙穴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