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

张松抵达许都,向曹操求见,但一连三日,均被拒诸相府门外。

原来曹操自在潼关回来,虽然取胜,却心有余悸,一时之间,雄心大减,他每日均待在相府中饮酒作乐,甚少上朝,朝政大事均在相府处理。闲杂人等一律拒绝接见。

张松苦候了三日,到了第四天,他打探到消息,花银两收买了相府的守门官,才将他的名号传入。又到第五天,才得进见曹操。

张松进来时,曹操高坐堂上,眼也不瞧张松,张松上前拜见,曹操亦做然不理,好一会,曹操眼睛向上,仰望星空似的傲然说道:“张松!你主刘璋,连年拒绝进贡孤家,他为甚如此胆大?”

张松道:“因为路途遥远,途中又多贼资,故未能通往也。”

曹操生气了,斥道:“我已扫清中原,还有什么贼盗!当你一派胡言,欺瞒孤家么。”

张松见曹操如此傲慢,心中有气,他也并不畏惧,大声反驳道:“错了!丞相不知,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么?

天下有不少带甲十万之霸,岂又算得天下太平哉。”

张松这般不屈抗辩,正好又令曹操十分反感他冷哼一声,话也不说,拂袖便退人后堂,不再理会张松。

张松仍不死心,他与曹操的相府管家杨修周旋时,以他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将曹操颇为自负的“盂德新书”,故意说成是“蜀川三岁小儿皆能背诵,何谓新书”,来嘲讽曹操,又正好犯了曹操的大忌。

而当曹操向张松显示军威,欲令益州臣服时,张松又连数曹操往日的败绩。这又犯了曹操的平生大忌,他下令将张松斩杀。后得杨修、荀攸等求免,说张松从蜀川远道来贡,若斩杀,则天下从此无人敢进许都,曹操一听,正好点中了他为子孙王者之业计算的心事,才免了张松的死罪。曹操对张松无半分客气,下令将他乱棒打了出府。

张松离开许都,心中又羞又愧又恨,暗道:我本有臣服曹操之心,故暗绘军机图,欲献给他。不料曹操此人如此傲慢无礼,不能容物,我就算臣服于他,又有甚乐趣?此事再也休提了!

张松一路上辗转不安,暗道:我已在刘璋面前夸下海口,说必解益州之危,如今空手而回,又惹恼了曹操,益州形势更加危急,回去必被人耻笑终生矣!我该如何是好呢?

张松心神恍惚间,不觉已抵一处三岔路口。一条是原路,折返回曹操的疆界,一条是入西川的山路,循此可回返刘璋的益州,一条却是进入荆州地界的大道,可直达刘备坐镇的荆州南郡。

张松站在三岔路口正中,不由顿住马步,勒马不前,心中十分为难,暗道:“折返原路再见曹操,那是自取其辱,此路难行;走返益州,却又如何向刘璋及益州百姓交代?只怕落得个遗臭万年的身后名也!最后一条路通向荆州,而荆州是刘玄德的疆土,未知刘玄德如何对待我这落魄之人呢?张松左思右想,停马不前,但觉这三条路条条难行,三面徘徊,矛盾之极。

就在张松万般无奈,不知如何抉择前路之际,通往荆州大道的南面,忽然扬起一阵灰尘,直向张松这面冉冉而近。

不一会,便见一员英武将军,并无携带马战武器,仅背插一柄宝剑,率五百骑兵,风驰电掣的奔近。

英武将军见到张松一行数骑,立刻勒住马疆,向张松欠身道:“来者莫非是张松先生么?”

张松见这位将军神威凛凛,但却恭敬有礼,心中先生敬意,便也欠身回道:“在下正是益州张松。”

英武将军一听,慌忙滚鞍下马,身后五百骑兵,亦一齐下马,恭立两旁。英武将军向张松揖拜道:“末将赵子龙,等候张先生多时矣。”

张松一听,不由肃然起敬,忙道:“莫非是威镇大江南北的常山赵子龙吗?”

赵子龙拱手道:“不敢当,未将奉主公刘玄德及军师诸葛孔明令,知张先生路经荆州,为表敬意,特备酒食进献先生。”

说时,早有兵土跪奉酒菜,向张松奉酒菜,赵子龙亦亲手斟酒,向张松奉敬,张松接酒,一饮而尽,心中不由一动。暗道:素闻荆州刘备乃汉室宗亲,又是刘璋的族弟,仁义待人之心远播天下,又十分礼敬贤能之士,不料就连其手下之将亦如此谦逊,看来所传不虚啊!

张松心中转念,登时有了主意,心想:刘玄德既如此仁厚,又是刘璋的族弟,益州之事,何不与他细商?以免益州军民陷入曹操残暴铁掌之下。

张松打定主意,便向赵子龙拱手道:“赵将军,张松先行谢过刘皇叔和诸葛亮先生厚待之意。我正想赴荆州拜会,未知将军肯引路否?”

赵子龙一听,即欣然道:“欢迎!欢迎!赵子龙乐意之极,这便请先生上马,我当率兵随后护送。”

张松亦欣然上马,赵子龙与他并马而奔,身后是五百骑兵护送,甚为隆重。

众骑抵达荆州南群城外十里,突闻一阵鼓乐奏起,一员大将站于马下,向张松拱手道:“关羽在此恭迎张松先生。”

张松一听,知此人便是名震天下的猛将关云长,亦连忙下马,与关公相见。然后再上马,左有赵子龙,右有关云长,相伴随行护驾。张松心中不由一阵感动暗道:我张松一介寒儒,今日有两位天下闻名的猛将护送,只怕曹操平生亦未得如此礼遇也……张松心中转念,甚感欣慰,他在曹操处所受的屈辱感不由大为减缓。

一行人乘马前行,将抵南群城,忽见一马疾驰而至,远远的便见众人下马,候于道旁。原来是刘备和孔明、庞统,引领一众幕僚,出城五里,迎接张松。

张松不由大为感动,心想:刘玄德单凭这等待客热诚,便可赢得天下人心矣……他不敢怠慢,亦慌忙奔前,下马与刘备相见。

刘备与张松并马而行一路进入南群。刘备又在府上摆设盛宴,招待张松。席间,刘备只是连连的向张松敬酒,有关他自己日后的打算怎样却只字不提。

张松倒忍不住了,他向刘备挑引道:“刘皇叔守荆州,有多少郡呢?”

刘备未答话,相陪的孔明已微笑道:“我主仁厚,不忍取不义之土,因此目下仅守得荆州五郡,而且荆州五郡还是暂借东吴的,他们追讨交还甚急。”

张松道:“东吴掳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民强国富,尚不知足么?”

此时,庞统亦接口道:“我主身为汉帝皇叔,却不能占掳州郡,反之其他汉之贼盗,大都恃强侵占疆土,乃天道不公呀。”

刘备连忙道:“二位先生言重了,我有何德何能,敢如此奢望呢?”

张松道:“不然,皇叔乃汉室宗亲,占州掳郡,便一统山河登帝位亦不为过也。”

刘备又忙拱手谢罪道:“先生言重了,刘备怎敢有此奢想?”刘备说罢,席间再也不提任何天下政事。

张松一连留在南郡三日,每日刘备均盛宴相待,视他如知已朋友。张松不由十分感动,他己确信了刘备的一片真诚,这比赠他万两黄金更令他感动。

直到张松向刘备拜辞,返回益州,刘备依然对益州之事不提不问,欣然送张松出城十里之外。

张松到底按捺不住了,他已奔向益州山路十丈,又骤奔而回,跳下马来,在怀中取出他早已暗中绘就的益州军机图,毫不犹豫的呈送刘备,断然说道:“益州被曹操、张鲁两面虎视耽耽;我主刘璋又懦弱无能,益州早晚必陷入贼手,若如此则益州军民必陷于水深火热也。因此我以为,救益州之难唯刘皇叔你一人而已,天赐此机缘,望皇叔切勿错失!我代表益州能士法正、孟达等恭候皇叔大驾光临。”

刘备接过益州军机图,心想:谁得到这幅宝图,准便有如获得益州……他对张松不由十分感激,向张松拜揖道:“先生大恩大德,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刘备必永记不忘也。”

张松慨然道:“我为益州军民着想,决邀明主坐镇而已,岂敢望一己之私报也。”

张松说罢,即再次向刘备拜辞而去。刘备吩咐赵子龙、关云长二人,亲自护送张松入川,直送张松抵达安全之地,再告辞而回。

张松回到益州郡城,先到其友法正府上拜访,又邀孟达同议。商定之结果,三人均有邀刘备入主益州之意,因而又决定合力说服刘璋,由他亲自出面邀刘备入川。

第二天,张松入看刘璋,说曹操傲慢无礼,不可与之谋事。刘璋毫无主意,又问计于张松。张松趁机道出邀刘备入川相助的主意。此事虽然有益州大臣黄权、王累等人这坚决反对,俱说此乃引狼入室,但刘璋已被张松、法正、孟达等所鼓动的汉室宗亲四字迷惑,最终欣然同意亲写邀书,派法正赴荆州拜会刘备。

至此,孔明昔日在隆中对制订的中兴汉室之大计——先取荆州,再取蜀川,北图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意图,其中第二步“再取蜀川”的战略大计,实施的战略态势、战术条件已最终成熟了。

不过,直到此时,身为三王鼎立主角人物之一的刘备,由于确信孔明所论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对于入川谋取益州的行动,仍然心存犹豫。他向庞统私下诉心曲道:“当今天下,与我水火不相容者,乃曹操一人而已。

因此我须反曹操处世之道而行事。曹操急躁,我须宽容,曹操残暴,我须仁厚,曹操奸诈,我须忠义;如此方可为天下所容也,如今若谋益州,岂非失信义于天下吗?我将如何面对天下人的口实呢?”

庞统一听,不由心中微微一笑,暗道:“孔明师兄果然洞翻悉主公的肺腑,他早料他心中仍有疑虑也!呵呵,孔明师兄虽然料事如神,但处事稍嫌太过谨慎,未能决而断之也。

且看我如何打消主公的疑虑吧。庞统自投入刘备帐下,一直未展露他的才华智略,因此有点急于建功了。

他心念电转,便呵呵一笑,决然的对刘备道:“主公所言,虽合乎天道公理,但大乱之世,岂可自困其中,而自取灭亡之道?须知弱肉强食,生存竞争,此亘古不变的道理,若行愚仁之道,必陷强权之争。况且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日事成,一统天下,对刘璋以王侯之位,仁厚善待,又岂失信义哉?今日主公不取,益州必陷曹操、张鲁手上,届时悔之晚矣!望主公三思之。”

刘备听罢,好一会沉吟不语,他猛地一拍案桌,决定说道:“先生所言,乃金石良言,我当铭记肺腑!一切便依二位先生定计行事吧。”

原来自张鲁窥伺益州,刘璋派张松入许都见曹操始,孔明与庞统便密切监视张松的一举一动,到后来迎接张松,隆重相待,终打动张松,令其献出益州军机图,均是二人的精心布局。目标只有一个,便是为进图益州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到此,一切均最终成熟了。

第二天,刘备即召集诸将商议。

刘备向众文武道:“我决计出兵西川!如何进取?请诸公畅发高论。”

庞统急于建功,一听便断然说道:“我以为目下一切已齐备矣,益州军机图在我手中,益州的地理形势,远近关隘,山川险要,军机布防,均已了如指掌,不必犹豫,我料大军到处,益州必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也。”

孔明却十分谨慎,深知虽然目下已俱备战略大势,但具体的战术仍须小心应付,他十分重视进取益州的大业,因此绝不希望中途有任何差错,便婉转的启导庞统道:“进取益州固然已万事俱备,不必犹豫,但荆州地位亦十分重要,如何确保,尚须详细商议,不可轻忽。”

庞统一听,却有点不悦,呵呵笑道:“师兄所言甚是,荆州地位十分重要,非留下能士守不可,我以为,师兄乃最合适人选也。”

孔明微笑不语,似无可无不可。

刘备知二人有竞争出师益州之意,他又不便责备。心想:孔明的心性淡泊,从不强求一己私利,处事又谨小慎微,由他留守荆州,的确是最佳人眩刘备打定主意,便断然说道:“庞统所言甚是,便请孔明统领云长、子龙、翼德镇守荆州。我与庞统,以及黄忠、魏延诸将前往西川。”

孔明欣然答应,负责留守荆州。

刘备则任令黄忠为前锋,魏延殿后,他与刘封、关平两将作中军,合计统领马步军五万,从荆州南郡出发,就近直插西川。

刘备大军抵西川境内三十里,益州的将领孟达已前来迎接,说刘璋令他率五千兵前来接受,刘备甚喜,即派人先入益州报知刘璋。刘下令沿途各州郡负责接应,并供给钱粮。因此刘备大军沿途均十分顺利,不久便抵益州的东南重镇——涪城。

在益州郡治城成都,刘璋闻报刘备已抵涪城,便有赴涪陵亲迎刘备入川的打算。成都距涪城远达四百里,刘璋不辞劳苦,亲赴涪城迎接刘备,显然刘璋邀刘备入川助抗曹操、张鲁之意甚诚,他对刘备亦十分信任。

刘璋亲迎刘备入川的主意却并不顺利,因为他的臣属多持反对意见。其中又以黄权、李恢、王累等人最剧烈,王累在刘璋出城时,甚至将自己倒挂城楼上,声言若刘璋出城赴涪城迎接刘备,他便自断绳索,撞死刘璋眼前。刘璋依然不听,王累便真的自断绳吊,撞死在刘璋的马前。

刘璋在张松、法正、孟达等“主迎派”的鼓动下,决心迎刘备入川,他在亲赴涪城迎接刘备时,带了满载一千辆马车的钱粮,作礼物赠送刘备。

刘璋抵达涪城时,见刘备并无擅自进城,在城外三十里外的涪江沿岸驻扎,不由更相信刘备的信义。刘璋便派人迎刘备入城,刘备随行仅带了刘封等亲兵将护送,以及身为军师的庞统。

刘璋与刘备在涪城内见面,刘璋见刘备随行仅带了五十余亲兵,心中更感激刘备此行果然是仗义相助,他甚至流出热泪,犹如兄弟相见。

刘璋招待刘备在城内饮宴,直到深夜,十分欢愉,刘备也不打算留在城内歇息,向刘璋告辞,返回江边的营地去了。

刘璋心中十分欣慰,他对随行的益州大将张任、冷苞、邓贤等人叹道:“素闻刘备仁义之人,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

我有玄德兄为外援,又何惧曹操、张鲁的来犯呢?”

张任道:“主公切勿大意,刘备此人,按我观之,柔中带刚,深不可测,宜小心防范为妙。”

刘璋却欣然笑道:“你等太多疑矣,玄德兄又岂有异心啊!”

张任等无奈,只好叹息而退。

当晚刘备与庞统、刘封等兵将,回返涪江畔的大军营地。

庞统问刘备道:“主公今日席上见到刘璋的动静么?”

刘备道:“果然是一位诚实人埃”

庞统不以为然的呵呵一笑,道:“刘璋性虽善,但他身边的将领张任等人,我察觉均有怨恨神色,其中隐伏凶险也。

以我之见,不如择日设宴,请刘璋赴席,暗中埋伏刀爷手,主公以掷杯为号,刀斧手拥出,将刘璋杀了。随后即迅速进军成都,则益州三日可定也。”

刘备一听,却摇头道:“此议决不可行!刘璋乃我同宗,他诚意侍我,怎可伤他?再说我初到蜀中,思信未立,即行屠戮其主,此举上天不容,下民生怨,虽强霸者亦不为也!我又怎可在益州立足?”

庞统见刘备有责怪之意,又忙道:“此计非庞统所谋,乃法正有密函至此,教如何行事,则益州可早日平定。”

说时,法正亦奔迸,向刘备拱手道:“我等非谋一己私利,实力益州军民着想,亦为顺应天命也。”

刘备依然摇头道:“刘璋乃我同宗,我决不忍伤他。”

法正道:“若不如此,汉中张鲁与蜀中有杀母之仇,必来攻取,曹操亦必窥伺,皇叔远涉千里,既抵此地,进则可建大业,退则一事无成,若犹豫不决,拖延时日,悔之晚矣。且若被人识破机谋,必反被暗算,不如趁此良机,当断而断,出其不意,早立基业,方为上策。”

庞统又趁机再劝。

刘备依然坚决不从,神态寸十分坚定,并无丝毫动遥第二天,刘璋又设宴于涪城,邀刘备赴会。庞统与法正商议,暗中定计,召魏延随行。

刘备欣然赴会,席间与刘璋谈笑甚欢,一片兄弟深厚情义。

庞统向魏延目示,魏延会意,即出堂中,拔剑道:“席间小乐,我愿舞剑助兴。”说即舞剑旋动,步步逼近刘璋,欲趁机杀他。

刘璋的大将张任见状,亦一跃而出,道:“舞剑须有对手,我愿与魏将军共舞。”

魏延便向刘封示意,刘封拔剑在手,亦出逼近刘璋。

堂上刘璋大将冷苞、邓贤等一见,亦一齐拔剑跃了出来,大声道:“我们亦愿助兴,舞剑为乐。”

霎时,刘璋与刘备的“兄弟聚宴”上,一片刀光剑影,犹如当年汉室的开国帝王刘邦所赴的鸿门宴。

刘备见状,不由大吃一惊,他立刻站起,喝斥道:“我兄弟欢宴,绝无猜忌。又非什么鸿门宴,舞甚剑助兴?堂上诸人,不弃剑返位饮酒者斩。”

刘璋亦拆道:“兄弟相宴,何必带刀?”又令侍卫尽去佩剑。魏延、刘封、张任、邓贤、冷苞等将,无奈只好放下利剑,回位饮酒。

刘备吩咐向诸将赐酒,告诫道:“我兄弟同宗骨肉,共议抗敌大计,并无二心,切勿生疑。”

刘璋大为感动,竟握着刘备的手,哭道:“我兄恩德,弟誓不忘也。”

刘备和刘璋,再一同欢饮,一直至晚,才回归本寨。

刘备回到营地,责庞统道:“公几乎令刘备成不义之人!

今后切勿鲁莽行事也。”

庞统无言以对,心中又惋惜又敬佩,暗道:主公果然心性仁厚,仁义刘备之名决非幸至也,但今日若不早决,则益州之事必生阻滞矣!他无奈向刘备告退。

刘璋返回涪城行府,张任向刘璋道:“今日堂上情形,主公必已目睹,宜早返成都为妙,免遭暗算。”

刘璋道:“我兄决非寡情薄义之人。”

张任、邓贤、冷苞诸皆劝道:“刘备虽然仁厚,但他手下之人皆欲并吞益州,以图一己富贵,主公切勿轻忽大意也。”

刘璋依然不听,留在涪城,每日与刘备欢聚饮宴,在刘璋心中,已视刘备为一大靠山。

又过了几日,边关突然飞报,汉中张鲁已出兵直犯葭萌夫。葭萌关即今四川绍化县境内的剑门关,位于四川北部边唾,三国时代与北面的汉中张鲁相邻。张鲁若攻蜀川,必先攻陷葭萌关。而葭萌关南距成都四百里,东距涪城达八百里,而且沿途山路十分崎岖险峻。

刘璋接报,他果然十分懦弱,自己不敢抵御张鲁,却去请求刘备相助援救,刘备却毫无惧意,欣然答允,即日率大军向北面六百里外的葭萌关开赴,他就连半分的犹豫也没有。相形之下,刘璋与刘备性格的强弱立判。显然,张松、法正、孟达等主迎刘备入川派之人断定刘璋早晚必失益州的见解,是极有根据的论断。

第八章 千里单骑第六章 孤注一挪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吴亡越兴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三章 异军突起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一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九章 方天画戟第八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第一章 王者之光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十一章 逆运天机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八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第九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六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十四章 江东王气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二章 无极天机第十七章 凤仪之变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八章 千里单骑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九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十章 天机大势第十章 拟刺吴王 偷听机密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六章 龙脉化煞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二章 无极天机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第七章 天机真传第十章 天机大势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十四章 真龙结穴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九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三章 六象神剑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十一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十章 拟刺吴王 偷听机密第二十章 诸葛化身第十二章 天机神算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十九章 洛阳秘辛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