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

张翔心中奇怪,暗道:抢粮难弃粮易,这功劳易建也!但为甚要鼓励魏军抢粮呢?他虽心中奇怪,但深知孔明用兵,鬼神莫测,也不敢多疑,依令行动去了。

孔明又召集诸将,道:“但有魏军前来攻战,只许诈败;若司马懿亲自前来,则全力进攻渭水南岸,以断司马懿的退路。”诸将领令,作部署而去。

孔明又令萧侯仪到他身前,附耳道:“我已布下天罗地网,司马懿若入葫芦谷,必死无疑!你可率军在葫芦谷上戒备,准备生擒活捉司马懿。”

萧侯仪亦领令率军,秘密埋伏于葫芦谷口。

另一面,在魏军大营,夏侯渊的侄辈夏侯惠、夏侯和二将,年少气盛,忍受不住蜀军的连日挑战,闯入中军帐,向司马懿大声道:“都督!如今蜀军在四下屯田种粮,作长久之战,拖延时日,对我军极不利呀。”

司马懿道:“此乃孔明激兵之计,我不理会,其计自破。”

夏侯惠、夏侯和二人道:“都督若如此多虑,大敌何时可破?我兄弟二人,愿与敌决一死战,以报国恩。”

夏侯惠、夏侯和是夏侯渊的子侄辈,亦同属曹氏血脉,因此司马懿也不便强阻,心道:就让二人去尝尝孔明的厉害,教训一下吧!于是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二人可各率五千兵马,分头出战。”

夏侯惠、夏侯和二将,分头出战。夏侯惠第一天便夺得蜀军一批粮草。夏侯和第二天又夺得一批,以及近百蜀兵。

二人均押到司马懿营中邀功。

司马懿问蜀兵军中情形。蜀兵皆道:“孔明料都督坚守不出,必作长久之计,因此令我等四散屯田,亦作长久之策,不料被擒。”

司马懿皱了皱眉,下令尽释蜀兵回去。夏侯惠不解,问司马懿道:“为甚不杀他们?”

司马懿笑道:“我若杀之了,中孔明激军之计;留下又恐其暗伏奸计;不如放之,以显我宽仁之心。”

一连十数日,魏军连夺蜀军十余批粮草。司马懿心中既忧蜀军屯田作长久之策,又被连场胜利激起信心。这一天,又擒获数十蜀兵。司马懿特地好好相待,问蜀兵道:“孔明现在何处驻扎?”

蜀兵道:“孔明目前,已离祁山,屯驻上方谷屯粮去了。

我等所运粮草,便是运往上方谷的。”

司马懿心中不由一动,他这次却不放蜀兵回去,令人将这批蜀兵囚禁,不许放走一人。他仍不放心,又派出探子,潜入上方谷窥探。探子回报,说孔明的确正在上方谷亲自指挥屯粮,日夜搬运,似有所图。

司马懿此时才最后下定决心。他召集夏侯惠、夏侯和等诸将到来,下令道:“孔明已离开祁山,在上方谷扎营屯粮。

你等明日大举出动,合力攻取祁山蜀军大寨。”

夏侯惠因不悦司马懿多疑,反问道:“我等皆出战,都督却做何事?”

司马懿知夏侯惠之意,却并不发怒,笑道:“我将亲自引军接应。”

众将敢怒不敢言,领令准备出战去了。

司马昭忙向司马懿道:“父帅!诸将皆认为你胆小怕事,为甚不趁此良机,亲率大军,直捣蜀军祁山大营,以慑诸将疑心?”

司马懿微笑道:“祁山乃蜀军之根本,若见我军攻击,必全力来救,各营兵马必大举赴援。我却直捣上方谷,烧其粮草,生擒孔明!则敌一举可破也。”

司马昭这才明白司马懿的用意,不再多言,与司马懿一道准备兵马,直捣上方谷。

第二天一早,魏军出动三万兵马,由夏侯惠、夏侯和诸将统率,向蜀军的祁山大寨发动猛烈攻击,蜀军坚守大寨,两军激斗起来。

司马懿接报,说蜀军各营兵马,均出兵援救祁山大本营。

司马懿大喜,即率司马昭等一万大军,直捣上方谷孔明的屯粮之地。

司马懿率军接近上方谷,但见蜀军营寨毫无动静,不由大喜,向司马昭道:“蜀军皆赴援祁山大营去了,上方谷营防守空虚,今日必生擒活捉孔明。”

司马懿说罢,再无疑虑,下令大军直捣上方谷蜀军营地。

刚近谷口,忽地一将领五百军杀出,正是蜀将魏延。魏延大喝道:“司马懿!丞相亲自坐镇上方谷营,你竟敢来送死么?”

司马懿见魏延只得五百兵马,回头向司马昭笑道:“上方谷之兵,必已出动,救援祁山大营,孔明派魏延虚张声势而已!我决先斩魏延,则上方谷必取无疑埃”司马懿说罢,即亲率司马昭为中军护卫,拍马上前,迎战魏延。司马懿和司马昭武功不弱,魏延似感畏怯,战不到三个回合,便拨马逃走,十分惶恐。

司马懿早已断定上方谷兵力空虚,见魏延只得一人,及五百余兵力,神态慌张,更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他与司马昭一道,率军追杀魏延,趁机直捣上方谷屯粮之地。

魏延奔逃之际,突见葫芦谷口,已升起七星旗号。他便猛一拨马,从上方谷转入葫芦谷口去了。

司马懿追到葫芦谷口,立刻顿祝他派人先行人谷侦探,回报说谷中并无伏兵,山上遍布粮堆草房,司马懿大喜道:“我将蜀军粮草尽断,孔明便插翅难飞了。”于是令大军直捣谷中,攻取蜀军屯粮之地。

司马懿追入谷中十里,前面的魏延已失去踪迹,又见山上除粮堆草房外,还有堆堆干柴,猛然醒悟,对司马昭道:“若蜀军堵住两面谷口,我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就在此时,却听一阵尖厉的啸音,不知从何处射来:“司马懿!你已陷身天罗地网之中!快下马投降,丞相有令,可兔你一死!”

司马懿曾领教过孔明的羽扇神功的威力,又知发此啸音之人,功力必不在孔明、赵子龙等人之下,心中骇然,正欲下令大军火速退走。

就在此时,突听炮响连声,山上万千火把,一齐扔进谷地中来,将两面谷口烧成火海。万枝火箭,再射入谷中,引燃暗藏的地雷、火药,爆炸声大作,将司马懿的一万大军炸得鬼哭神号,死伤无数。司马懿亦吓得心胆俱裂,与司马昭抱头大哭道:“我父子二人,今日死无葬身之地了。”

奉孔明的密令,在山上潜伏的萧侯仪,刚才已发啸声惊敌,此时见马岱所布的烈火雷阵,已将司马懿的一万大军死死困住,便欲依令掠入谷中,趁势生擒活捉司马懿。

但就在此时,忽地狂风大作,一声霹雳炸响,随即降下倾盆大雨,谷中的烈火、地雷,均全部熄灭。司马懿不由以手加额,叹道:“想必我命不该绝,天助我也。”他立刻下令,大军速退回渭水南岸大营。魏军在生死关头,无不奋勇争先,一阵风似的逃出了谷口。

另一面,蜀军己趁司马懿的大军出击,后方空虚,一举将渭水南岸的魏军大寨攻占了。蜀军正攻向北岸的郭淮营寨。

司马懿恰于此时逃抵,从背后攻击蜀军,蜀军退回渭水南岸。

司马懿下令烧断浮桥,坚守渭水北岸。

攻打蜀军祁山大营的魏军,在夏侯惠、夏侯和等将率统下,正拼命攻打。突报司马懿在上方谷兵败,险死还生,渭水南岸大寨,亦被蜀军攻占。军心登时大乱,夏侯惠、夏侯和知己中孔明之计,抢先逃命,魏军随即四散奔逃。蜀军趁势四面八方攻击,魏军三万兵马,死伤过半,残兵败将逃到渭水北岸。

司马懿惊魂未定,在帅帐中召诸将清点损失伤亡,知兵力折损近二万,粮草亦失无数,连渭水南岸大营亦被蜀军攻占,他不由厉声大叫道:“但有孔明在,谁敢再言出战者立斩毋赦。”他险死无葬身之地,在孔明面前,早被吓破胆了。

孔明此时,已率军返回祁山大寨。他接报已攻占渭水南岸魏军大营,攻打祁山寨的魏军亦死伤过半,心中不由大喜,暗道:只要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能一举克灭司马懿,则三分天机或可再长期延续!

就在此时,萧侯仪和马岱匆匆奔进,报称司马懿被烈火雷阵困住之际,天忽降暴雨,因蜀军皆潜伏,不及追杀,被司马懿率军逃脱!

孔明一听,心中突然一阵剧痛,大叫一声,昏倒座上。萧侯仪慌忙将孔明扶入后营,又亲自以真气为孔明疗伤。他心中十分惊奇,暗道:孔明遇事从容镇静,虽泰山压顶,亦不皱眉,为甚乍闻司马懿逃脱,便如此惊惶?……而且此仗蜀军毕竟已大获全胜啊!

好一会,孔明才悠悠醒转,即喃喃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机大势如此,我无力逆转了!我行此逆天之谋,岂会不受惩罚?”

萧候仪大惊道:“丞相为甚如此惊忧?……若丞相必欲杀司马懿,我便潜入魏营,拼死刺毙司马懿便是。”萧侯仪神功盖世,他若真拼死施为,潜入魏营刺死司马懿倒并非绝无可能。

但孔明却决然说道:“侯仪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必遭不测。”

萧侯仪奇道:“为什么?诸葛大哥。”

孔明微叹口气说道:“侯仪的武功,或可能够成事,但亦于事无补,你亦必遭天谴……再次逆违天机大势,何必!何必!”此时孔明神色黯然,他的雄心壮志,似在这一霎间突然消散了!

萧侯仪不由大惊,忙道:“丞相切勿为此事担忧!今日虽被司马懿逃脱,但来日方长,必可将他消灭。”

孔明却长叹一声,要萧侯仪坐到他榻前,犹如兄弟相处,坦然说道:“侯仪兄弟有所不知,我非因司马懿逃脱而难过,而是我已身受天谴,不得不承认,天机大势从三分逐渐转而向一统演进,已无可逆转矣!司马懿之逃脱,只不过是天机运数的作用罢了……”孔明一顿,又仰天长叹一声道:“哎!天命如此,夫复何言?日后复兴汉室的重任,便须由侯仪兄弟等去肩承了。”

萧侯仪又惊又急,忙道:“为什么?诸葛大哥。”

孔明道:“我自知天命,师父庞德公亦曾留偈语,说我于五十四岁玄关十分凶险,此兆果然已于今日应验!我欲施逆天之谋,已身遭天谴,命不长了!因此我不得不预作安排准备。”

萧侯仪深知孔明有洞天彻地之能,且又是一代天机隐侠庞德公的判断,他怎敢怀疑?他心中不由一阵悲痛,流泪道:“诸葛大哥啊,若能以小弟生命,换取你的寿数,小弟决不迟疑!但这等玄机之事,小弟仅知一二,根本无能为力……或者,小弟为大哥你去请我师天机僧及仙灵老人左慈。

神相管辂等仙宿辈至此,为你设法挽救好吗?”

孔明见萧侯仪一片真诚,他心中亦甚为感激。他伸手握住萧侯仪的手臂,动情的说:“我一生能结识子龙、侯仪等兄弟,得拜天机隐为师,蒙左慈、管辂等仙宿辈相助,有雕雪这位红颜知己相伴,终能导引三分天机大势确立,我心足慰而无憾矣!侯仪兄弟不必伤感,一切皆天机运数而已。况且我之寿数玄关是否能越,尚属未知之数,侯仪兄弟且按我的安排行事,看看我的本命是否可以胜于天数吧。”

萧侯仪一听,心中不由稍感安慰,忙决然说道:“是!诸葛大哥,请安排吩咐,就算赴烫蹈火,我亦决不皱眉去完成。”

孔明也不再犹豫,他即从他的案犊上,取出数十年前庞德公留给他的第三个锦囊。萧侯仪但见锦囊已十分古旧,但锦囊是以丝线织造,因此尚完好无缺。

孔明当着萧侯仪的面前,拆开锦囊,内里原来是一封密函,是庞德公当年手书的。密函起乎便写道:“亮儿启阅此函,生死玄关必已近也!”下面是密授孔明如何以本命胜天数的惊天。

孔明阅罢,好一会沉吟不语,神色肃然,似陷入对恩师的惊世神通追忆中去了。

良久,孔明才决然的对萧侯仪道:“侯仪兄弟,你速返成都,教雕雪、诸葛慧二人,速赴皇宫,知会皇后张天娇,带同其子刘翘,秘密出宫,赴汉中子龙府中候命……你须亲自护送,确保途中万无一失!然后即火速赶回,我另有安排调度。”

萧候仪一听,便知孔明正作出一个足令后世震惊的布局……他不敢犹豫,立刻领令,赶赴成都去了,一路上,在快马飞驰途中,萧侯仪才猛然醒悟,孔明此次北伐,为甚将赵子龙留守汉中,原来孔明已有玄机布伏了。

孔明侍萧候仪走后,即召姜维入帐。姜维是孔明除萧候仪之外,另一位视之如徒的军中大将。

姜维已知孔明染恙,他奉召赶来,先向孔明探问病况。

孔明道:“我此病乃天数,恐天命难违了。”

姜维十分尊仰孔明,闻言不由大惊道:“丞相何出此言?

难道天数便不可挽回么?”

孔明微叹口气,道:“我亦正欲以祈星之法,看天命可否挽回。若能挽回,则我本命可大增寿数,若不能挽回,则我命休矣。”

姜维忙道:“丞相打算如何施祈星?未将有用之处,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孔明此时已判断姜维的运命,仅为一代将才,并非天机势格中人,便不打算将他的玄机布局相告。他仅对姜维说道:“伯约可依我安排行事……我若有不测,此处有二个锦囊,你日后可依次启封,依计行事。另外,我已将毕生所学,其精旨诀要辑修成书,先赠送于你,你可仔细研学,助我一臂之力,收拾蜀国日后的残局。”

孔明说罢,将书函、锦囊交给姜维。姜维心中又感激又悲痛,他慌忙跪下,双手接过,小心收藏。他拜辞而出,依孔明的吩咐,安排一切去了。

姜维调集军中的四十九人,充作甲士,各执青旗,穿青衣,在孔明的帐外环绕守护。

孔明在帐中,摆设香烟祭品,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面环绕四十九盏小灯,以应内外四十九之数。正中央则摆本命灯一盏,按天机隐侠庞德公的布局,只要七日之内,正中央的本命灯不灭,孔明便可逾越此番生死玄关,而一跃而达至仙灵境界。但却有一个先决条件,便是孔明须从此归隐,跳出红尘,不可再以其本命——孔明的身份现世。

对师父的祈星,孔明本有所犹豫,因为他深知只要他一旦撤手不理,归隐山林,蜀国的时日也便不会长久了……但在他布下了天罗地网——烈火风雷阵,试图以人谋逆天命,克灭司马懿,却被司马懿逃脱,他自己反遭天谴,如被电击之后,孔明便猛然醒悟,他虽然可以令三分天机的大势延长,但若欲逆一统天机的演行,便同时亦必将日后的再分天机——复兴汉室延缓,甚至会横生逆变,这便有违他的心愿了。因此,为顺应天机大势的演行,孔明终于断然作出了决定,依师父传授的祈星而行!这便是孔明事先作了周密部署安排的原因。

自当晚起,孔明便每夜在帐中步罡踏斗,施展祈星。

一连祈星拜斗六晚,姜维亦严谨地在帐外亲自护卫六晚,任何人等均被拒诸帐外。

孔明但见正中的本命灯,已日渐明亮,火焰灼灼,大有复炽之势。孔明心中不由一阵欣喜,暗道:若能顺利逾越玄关,延我之寿数,则我或可不必归隐,再为蜀汉效力也……他心中转念之际,忽然又一阵剧痛,手中七星剑向下一沉,几乎击灭他的本命灯……他不由长叹一声,不得不承认,天命难违、有得便必有失了!他也不敢再犹豫,立刻将帐中的本命灯移入后营,以七星布阵护卫。然后又以另外一盏天命灯留在帐中,代替了他的本命灯。

另一面,在渭水南岸的司马懿,见蜀军连日来的均毫无动静,心中不由奇怪。这晚他步出营外,仰观垦斗,不由一阵欣喜。他立即返帐,召大将夏侯霸道:“我见天象有异,蜀川将星移位,孔明必已患病也!你速率一军前去打探虚实,若孔明有病,蜀军必不敢出战,可攻打蜀营!我随后统率大军接应。”

夏侯霸领令率军向蜀军大营祁山五丈原疾驰而去。

此时,在五丈原蜀军大营帅帐外面,姜维在帐外已连续护卫六日六夜。他有龙气护体,因此丝毫不觉疲困,反而精神奕奕。但此际他却忽感一阵心血沸涌,心头突突一跳。他侧耳细听,帐内毫无动静。他不由一阵吃惊,以为孔明在帐内已出事,便小心翼翼地进帐探视。

却只见孔明正在帐内披发执剑,步罡踏斗,祈镇将星。

姜维见状,心中才暗松口气,心道:今日已是第七天晚上,只要过得今夜,孔明的生命便必可保住了!

不料就在此时,在外营的大将魏延,接报魏军正前来袭营,猛吃了一惊,慌忙奔来向孔明报告。他心谎意乱,直闯而进,一脚将地上的主灯踢灭!姜维欲阻止亦来不及了。

孔明见状,不由暗叹口气,心道:天意如此,看来我真不得不归隐了!如今天命灯已灭,幸而我的本命灯已移人后营,否则本命灯熄灭,我命岂非亦就此完结?由此足证,我的天命与本命,两者只可保其一,决难两者俱全也!此乃天意已定,夫复何言。

孔明转念间,魏延猛吃一惊,知自己已闯了大祸,慌忙伏地请罪。

姜维十分悲愤,他猛地拔出佩剑,欲斩魏延。

孔明却立刻阻止道:“此乃天命难违,不关文长之失,伯约不必怪他。”

姜维一听,无奈收剑,但心中十分悲愤,咬牙怒视魏延。

孔明缓缓退到榻上,对魏延道:“此必司马懿察天象有异,知我病重,故派兵前来打探虚实,文长速率军出营击之,魏军必退。司马懿不知虚实,亦不敢再出击。”

魏延领令,率军出营,迎击魏军,魏将夏侯霸见魏延出战,遵从司马懿的部署,立刻率军撤退,魏延追杀二十里,才退回五丈原。

姜维放心不下,第二天一早,又入帐探视。但见帅帐之内,一切祈星法具已全部不见,孔明静静的安坐椅上,正默默沉思。

姜维忙道:“丞相无恙么?……”他悲痛惶急之情益于言表。

孔明见状,心中有点不忍,便招姜维近前,悄声道:“伯约,我视你如子侄,我的兵略阵法,亦已全部传授于你,代我支撑大局的重任,亦必可胜任矣。你担心什么?”

姜维心中悲痛,忍不住虎目流泪,情切的道:“丞相待我如子,我亦视丞相如父,目睹丞相有危,我却有心无力援救。

怎不教我悲切……若能以我生命,换取丞相久存,姜维亦必心甘情愿埃”孔明被姜维的真诚感动,心潮一阵激涌,忍不注略示玄机道:“伯约,我亦欲与你携手并肩,完成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大业,可惜天命难违,已不属我矣……虽然我肉身不在你身边,但我的精神元气,将随你身畔,暗助于你,你不必过于悲切。”

姜维醒悟孔明话中似深隐玄机,似乎向他暗示,他日后尚能获得他的教诲,心中稍感安慰;但想到孔明毕竟即将在眼前消失,日后也再难朝夕向他求教,心中依然怆侧切切。

孔明见姜维尚难悟透玄机,此时他已决定主意,不敢亦不能再改变,因此只好以主帅的身份,肃然说道:“伯约,天命不可违,你一切但依我安排行事!知道么?”

姜维无奈压抑心中悲痛,凛然说道:“是!姜维谨遵丞相令旨。”

孔明微一沉吟,即密嘱姜维道:“司马懿知我不在,必率军来攻。因此在我死后,不可发丧,可以一大龛,将我置于龛中,以米七粒,塞我口中,脚下用明灯一盏,日夜照灼。军中安静如常,切勿发出哀声。我的阴灵,更会自起镇压,则我的将星就不会坠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感惊疑,然后你便令我军后寨先退,再退中军,若司马懿追来,你可将我的木像推出,令大小将士,依然排列左右,司马懿见之必惊走也。”

孔明一一安排妥当,姜维亦一一牢记,准备部署安排退兵去了。

此时,在成都的后主刘禅,知孔明病重,慌忙派尚书李福赶来,向孔明询问身后事。李福拜见孔明毕,慰问一番,才道:“李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准可继任大事?”

孔明道:“我死之后,蒋琬可继我相位。”

李福又道:“蒋琬之后,谁人可继承?”

孔明道:“费文伟可继之。”

李福意犹未足,又问道:“费文伟之后呢?”

孔明仰天长叹道:“届时天机大势已演进为一统矣!

……天命不可违,何必多问呢……”说罢,不再回答。

李福无奈,只好先返成都向后主刘禅回报。

当晚,萧侯仪已从汉中赶回,立刻前来孔明帅帐。孔明将亲兵屏退,才悄声问道:“一切安排好了么?”

萧侯仪道:“皇后张天娇娘娘,对丞相十分遵崇,闻说是丞相的安排部署,即毫不犹豫,带同儿子刘翘,由雕雪姐姐、师妹诸葛慧等人护送,秘密离开成都,已安顿在汉中赵子龙家中,子龙哥哥不明丞相用意,托我向你打探呢。”

孔明沉吟道:“子龙乃一代福将,宜享天年,因此我不愿将他扯入漩涡也。但其子赵广,已得母亲司马芝含笑春花龙脉之气护体,日后亦属天机势格中人,宜善加培育,……此事日后再作安排吧。”

孔明一顿,又将他的部署、安排,告知萧侯仪,要他密切配合行动。

萧侯仪虽然已知孔明的玄机,但仍不太放心,忙道:“小弟谨遵大哥令旨……但大哥你不会就此与小弟等分别吧?”

孔明仰天长叹口气,道:“放心吧!侯仪兄弟……我的天命虽已不存,然则我的本命仍在也……只是日后我再不可以真身现世,否则必失本命罢了……哎,自始之后,百年内外的天机大势,便须靠你等偏劳导引了。”

孔明一顿,又断然说道:“我之天命已失,不敢再违逆。

侯仪兄弟速按我之部署安排行事吧……”话音未落,孔明在榻上双目忽然一闭,气息全无,犹如人之长逝。

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四章 寻龙堪舆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十四章 江东王气第十一章 逆运天机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三章 卧龙初现第十九章 天机暗运第十章 天机大势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三章 天机连环第十二章 天机神算第三章 异军突起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十六章 天机传人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四章 夺权机谋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第二章 大将之殒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二章 大江东流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九章 惊天奥秘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五章 曹刘对决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三章 卧龙初现第十一章 青龙之斗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十七章 三分天机第十九章 密函玄机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九章 赤龙跃渊第四章 白兔龙气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七章 双龙之斗第十四章 江东王气第十八章 西方煞气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一章 天机暗转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十八章 西方煞气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十四章 天缘之合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十二章 天机神算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三章 卧龙初现第五章 龙脉之移第十三章 顿悟天机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十二章 延继国运 奉献西施第十五章 师门奇缘第十二章 延继国运 奉献西施第九章 方天画戟第一章 三星冲霄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十五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十章 天机大势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八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第四章 龙脉分峙第十九章 赤龙跃渊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九章 惊天奥秘第八章 千里单骑第十章 五凤朝阳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六章 龙脉化煞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四章 水镜先生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十三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二章 大江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