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复仇

郎朗的晴空,清风徐吹,菊花园内一片芬芳,正所谓“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雅句中形容的,便是这股子自然的奇景。

放眼望去,满地都是一朵一朵黄灿灿的大菊花,陶商的心中不由唏嘘非常。

两世为人,第一次和别人焚香叩头的结拜仪式……就要在这些黄灿灿的大菊花堆里进行了。

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幸运还是不幸。

裴钱等一众虎卫军将士们在场间替陶商等三人安排布置,焚香置炉,摆放贡品,准备三牲,并设立桌案。

许褚和郭嘉两人在一旁抱着肩膀瞅着,眼眸中的目光复杂莫名。

两人的目光一点都不嫉妒,反倒是有点……同情的意味。

陶商对着他们两个人招了招手,道:“要不然,也算你们俩一份?”

许褚和郭嘉互相对视一眼。

接着便见许褚心虚的嘿嘿一笑,使劲的摇了摇头。

郭嘉亦是清了清嗓子,道:“郭某是文人,不兴结拜的这一套……你们仨继续!不用理会吾等。”

实话实说,在他们俩的心中,当陶商的结拜兄弟,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赵云和太史慈,那属于是没看清他们的真面目,才会中了姓陶的道。

许褚和郭嘉则不同,他俩太了解陶商了。

跟他结拜,名义上是兄弟,估计最后得跟使唤儿子差不多。

少时,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见陶商,太史慈,赵云三人同时跪拜,上跪天,下叩地,口中念叨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誓词等等,在众人的观摩和见证下,结成了异姓三兄弟。

太史慈年二十八岁,最为年长,为大兄。

赵云年二十五岁,次之,为二兄。

陶商二十一岁,为三弟。

饮酒之后,礼成。

菊花三兄弟,于初平年间,在汉朝的土地上,正式登场。

……

濮阳城,贾诩府邸。

前线的奏报已经被人送回了濮阳,范县那边所发生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被鹰蛇府的鹰士带回给了贾诩。

在知晓了陶商卖官的事情之后,贾诩在人生中第一次有些发傻了。

不对啊!

这算是个什么情况?

自己本来是苦口婆心的给天子刘协画下了道道,让他册封陶商为大将军,以便让陶商日后成为被袁绍针对的主要目标,借此利用袁绍对陶商进行报复。

可结果陶商不但没有当上这个大将军,而且反倒是将这个大将军的职位卖给了袁绍。

听说众诸侯纷纷从陶商的手中买走官位,帮他筹钱为天子在范县建设宫殿,重建朝廷……如此一来,怎么他反倒是得到了天子的赏识了?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贾诩顿时有些慌张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着实是出乎老毒物的意料之外。

而且如果不出贾诩所想的话,陶商必然已经知晓了向天子献计的人是自己。

不论陶商会从哪个渠道知晓自己的事情,但毫无疑问的是,自己隐秘的智士身份一定是被这小子发现了。

贾诩的心下不由有些憋屈。

活了五十年,想不到自己的毒计竟然一朝被别人破解了!

而且破解自己计谋的人,岁数还没有自己的儿子大。

这对于贾诩来说,着实是一个奇耻大辱。

而且姓陶的若果真是从天子那边知晓了自己的本事,那对于自己今后的安全着实是不利的。

贾诩是一个不愿意出风头的人,他喜欢躲在幕后操纵一切,不让他人看穿自己的真身……说白了,这样的人在精神上,可能也沾了点毛病。

可如此一来,知道了贾诩是天下智士的陶商,在老毒物的心中,就成了一个必须要斩除的人物。

此子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手段,能够轻描淡写的化解自己的毒计,待日后成熟了,那还得了?

想到这,贾诩心下略作筹谋,又心生一计,随即提笔奋笔疾书,准备向曹操进献报仇之计。

……

范县的事情有了着落之后,众诸侯临界的兵马开始徐徐的向着自己的属地而撤,而那些诸侯使者亦是早已起行,回去向自家的主公复命。

天子此次共计卖官三十余位,获得了一大笔钱财,足够天子建立宫殿,在范县立朝,不过天子手中目下却没有足够的人夫,于是便向太傅陶商求援。

帮助天子建立宫殿,也是一件关乎于天下脸面的大事,陶商义不容辞的答应了刘协,说他回兵徐州之后,自然会征调民夫,来范县帮助刘协建立宫殿。

面对毫不推脱的陶商,刘协的心中再一次的充满了感激之情。

陶太傅,真是个讲究人啊。

陶谦的徐州军已经先行撤军了,但陶商的金陵军却并没有着急行动。

他还要在观望一阵,以免诸侯当中有哪个人真的不要脸,去而复返,不顾其他诸侯的利益而将天子劫持。

虽然这种事情的概率极低,甚至可能会落的个被其余诸侯联手整死的下场,但陶商认为多少还是小心一点较好。

就在陶商的金陵军在驻步观望的时候,一名曹军的信使前来陶商的军寨,并送上了曹操的书信。

一见是曹操的书信,陶商的心顿时就提到了嗓子眼,潜意识里更是多了几分小心。

阅览了一下曹操书信中的内容……原来曹操是想与陶商讲和,并请求陶商释放他的宗族亲将夏侯渊和夏侯恩。

虽然曹操书信中的内容写的非常诚恳,但陶商打心眼里不相信他。

依照他对曹操的了解,曹操不可能会简简单单的就是要赎夏侯渊二人回去,即使夏侯渊是他的宗族亲将。

他一定是在筹谋着什么,借机要弄死自己。

“曹司空言,太傅若是肯释放我军中的两位将军,无论是出什么条件,司空皆愿意答应。”使者见陶商看完了曹操的书信,随即补充道。

陶商沉思了片刻,方才对使者说道:“当初曹老太公身死于徐州境内,实乃是意外之事,与我父子无关,其后却衍生出了这么多的误会,陶某深感愧对徐州军民……我也不想跟曹司空闹的过僵,既然曹司空想要回这两位夏侯将军,那陶某答应司空便是。”

使者闻言不由大喜过望,忙道:“不知太傅想要什么条件作为交换?曹司空说了,只要是能力所在,他皆可照办。”

陶商在使者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破绽,心下估摸着曹操可能是骗了这个使者。

此人可能确实是奉命来与自己商讨交换夏侯渊和夏侯恩的条件的,并不晓得曹操在背后搞了什么名堂。

陶商仔细的寻思了一下,突然道:“听说曹司空的马厩中,有两匹当世的良驹,一匹叫做绝影,一匹叫做爪黄飞电,陶某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实在且不贪婪,若是曹司空愿意,不妨就拿这两匹良驹来和陶某做交换吧。”

使者闻言不由一愣。

本以为陶商会借机提出什么匪夷所思的要求,想不到,他居然张口要两匹马?

这不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吗?

使者呆愣楞的看着笑盈盈的陶商,道:“太傅,您、您可当真想清楚了?”

陶商轻一点头,道:“想的非常清楚,你回去跟曹司空讲,陶某只要此二物,别无他求。”

……

信使回了曹营,随即向曹操禀报。

听了信使的汇报之后,曹操让他先行下去,然后与程昱商量:“仲德,依你之见,姓陶的可是看出了曹某的意图?”

程昱思索了一会之后,方才道:“若是陶商用金银或是城池作为交换,或许他已是看出了什么破绽,但用两匹战马……司空,听闻陶商在首阳山与吕布鏖战之时,就曾为了赤兔马而放过了吕布的性命,这小子好像对天下良马颇是独情,如此看来,眼下之事,倒还真不似假的。”

曹操闻言冷冷道:“好,既然如此,那曹某就将绝影和爪黄飞电让与他又能如何?且先将妙才换回来……曹仁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程昱冲着曹操一拱手道:“各部战将,已经是准备就绪,只等主公一声令下,便会在陶商撤离范县的途中金陵军展开雷霆一击。”

“甚好。”

曹操使劲的握了握拳,低沉道:“陶家小贼,害曹某丢了天子,这口气曹某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说什么也得借着交换俘虏的机会,让汝知晓一下曹某的兵势之强。”

……

黄河北岸,袁绍大寨。

袁绍在将兵马回返到范县之后,竟是突然不动了。

他连夜召来了田丰,沮授,许攸,逄纪,郭图五人。

“明公,怎么一过了北岸,就立刻歇兵,不返回邺城了?”田丰性格最直,当先向袁绍发问。

袁绍阴沉着脸,慢悠悠的道:“袁某本欲回兵,但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逄纪奇怪的看着他:“明公想通了何事?”

“曹阿瞒!”袁绍一字一顿的说道:“袁某最近被天子在范县立朝的事,弄的思虑繁多,险些忘却一件大事……就是曹阿瞒,以袁某对他的了解,姓曹的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我料众人兵马一撤,曹阿瞒必然会举兵攻打陶商,报复天子被劫之事!”

沮授听了这话,摸着胡须沉思良久:“我等对曹操并不熟悉……主公此言当真?”

袁绍嘿嘿一笑,道:“我跟他认识的年头都二十多年了,如何还会不了解他?就像曹操了解袁某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许攸站出来说话了:“明公,莫不是想渔翁得利?借此机会,铲除曹,陶?”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斗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阴平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应献三策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关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卫军方阵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殁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二百零四章 锦帆对虎痴第三百三十五章 银枪白驹第八十八章 弱质幼女?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注定的搭档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七十七章 国 宝第八百零六章 吕布赤兔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来投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吕布第八百四十三章 夺襄阳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六百一十四章 当世强将第二百四十四章 张仲景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四百章 袁术求亲第一百六十九章 旧 识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谊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八百一十三章 粮谷之战第二十九章 君子与奸雄第四百九十二章 游说二人组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扬州的权利真空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答应你(二合一章节)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赃?第九百零九章 狼狈相认第一百六十四章 终回徐州第六百九十六章 黄天巫的震慑力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坚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传情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软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马与借水第三百九十章 吕布与赵云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战第八百八十六章 刘备的劝谏第六百零一章 访百越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刘投曹第八百七十四章 刘备的苦恼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语中的诸葛亮第八百八十六章 刘备的劝谏第九百一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三百三十四章 绝色双骄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来投第一百四十章 贼寇火并(二合一章节)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决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后黑手第六十九章 君子与相国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公之女第二百四十一章 扬州的权利真空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荆南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长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 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设计伏张郃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须恶战(今日三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布局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临阵第二百四十章 胜利荣光第五百七十九章 颍川私学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与锦帆贼第三百八十六章 诸葛亮的眼光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窜王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雏鸟离巢第六百二十二章 黄忠赵云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张任第八百零五章 马家父子第二百四十章 胜利荣光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贲统领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闸第八百二十二章 荆州新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诸葛连弩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五百一十一章 烧己营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绝技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来临第三百三十一章 旧识劲敌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见曹操袁绍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两个人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条谋略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枣第二百二十四章 开 战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阳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谭的愤怒第一百六十三章 诚心待你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战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