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聚 散

皇甫嵩说话算话,当天晚上便把陶商叫到了自己的暂居之所,并开始对陶商进行了兵法布阵的讲解与辅导。

行军布阵姑且不论,但说到兵法,古代的兵书最有名的大致上就是那么几种,例如《孙武兵法》十三篇、《吴子》《司马法》《齐孙子》《太公六韬》《黄石公三略》等等。

这些兵法书籍,在后世已经被列为进入了公版的名著体系,很多出版机构每年都在翻来覆去的弄,前世身处在图书行业的陶商对这些自然不会陌生。

书简只是一个参照,真正的精华,不在这些兵法著作上,关键是在于皇甫嵩对它们的注释见解……那才是真正能够体现这位用兵大家的毕生精华所在。

营养都在他的脑子里,随身携带着的,人家不说,谁也甭想知道。

几乎每一位被称之为名将的人,在晚年都会著书立说,没有这个能力的,就会依照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兵法文集进行注释讲解示例,将自己毕生的经验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给后人……例如杜预就曾写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南宋陈傅良曾撰写八卷《历代兵制》,尽叙周代及春秋、秦汉、唐代以来兵制得失。这些东西,说的文雅点叫释解,说的通俗点——其实是经验!其他的名将有经验,皇甫嵩自然也有!而且都是多年实打实的在战场上堆积出来的宝贵经验。

现代人也有喜欢出书的作风,不过却没有古代人那么精华,纸质烂货遍地都是,很多xx暴发户或是xx官在拥有了一切之后,就想用出书来彰显自己的学识水平,实则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写个作文都要用二百字拼音填充的内在底蕴。

前世时,曾有人问陶商在书店要找讲美好生活的作品应该去哪里,陶商告诉他去玄幻类。

找夫妻生活的作品,陶商告诉他去武侠类。

还有人想找本现代购房指南的,陶商告诉他可以去精神病类。

看看现代人出的东西多杂。

相较这些来说,古人写的东西还是比较值得一读的。

就着一卷卷的兵书,皇甫嵩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通过解释兵书之意,一点一点的传授给陶商。

而陶商也借着机会,犹如海绵一样,拼命的榨取皇甫嵩身上宝贵的军事经验理论以及精华……

等等,为什么要用‘榨取’这个词?

然而,皇甫嵩发现,与陶商讲解的越多,他与陶商的沟通交流就越多,而沟通交流的越多,他就会发现陶商肚子里有很多让他都感到难以置信的东西!

身为一个后世穿越来的人,除了春秋、秦汉的公版书目外,陶商的肚子里自然也会有别的存货。

比如说在与皇甫嵩讨论攻坚战的时候,陶商不自然的就将南宋初年陈规、汤璹所撰的《守城录》四卷中的一些精要篇章大致的说出来,和皇甫嵩进行探讨。

《守城录》是中国宋代城邑防御的专著,著作时期基本是在这个时代的九百多年以后,其中所述的守城战法都是经过数百年的改革而成,皇甫嵩当然会震惊。

当然,陶商也只能摘选一些不出格的篇章跟皇甫嵩探讨,《守城录》中关于大炮的用法他肯定不会给皇甫嵩叙述,说了皇甫嵩也是鸭子听雷,空让自己惹出一身麻烦。

二人仿佛碰到了知音,连着两天不眠不休讨论讲述、彼此交流,直到陶商的脑袋实在塞不进去新的东西了,而皇甫嵩也需要用时间仔细揣摩陶商所说的那么多的新颖战法战术到底适不适用于现在的汉军……如果不适用,可不可以加以改良成适用于徐州军的战法,也好回头再给予陶商的正确分解剖析……

直到这个程度上,二人方才作罢,各自休息。

陶商从皇甫嵩的帐篷里走了出来,打着哈欠……学习的太用功了,得奖励自己回去好好地睡一觉。

没曾想有一个人矗立在帐篷外等着自己。

是貂蝉。

“貂蝉姑娘?”陶商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生怕自己看花了眼。

貂蝉冲着陶商莹莹一施礼,露出了一个颠倒众生的微笑。

在那一笑之下,陶商暗中点头,表示欣赏,这个女人确实美丽,她的笑容一瞬间仿佛与这蓝天白云,流水溪畔,春风青山在一瞬间融为了一体。

艳姿逸尘,媚似清水……可能说的就是这样的女子吧。

陶商面含微笑,眼中闪过一抹纯粹的欣赏,并无杂质。

看着陶商的眼神,貂蝉不由的有些气闷。

几乎每一个年轻男子,见到自己的时候,眼神都是迷离的、谄媚的……更多的是散发着原始的渴望。

而唯有眼前的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公子,从打第一次见面起,貂蝉就能感觉的到,陶商也是被自己的容貌所震……和别人的表现应是差不多。

但不同于别人的是,陶商每一次看向自己的眼眸中却从无那些多余的杂念,而仅仅只是欣赏……纯纯的欣赏,欣赏中却没有任何的一丝渴望。

这是让貂蝉最憋闷的事情,其实这样纯粹而无杂质的眼神,貂蝉是很喜欢的……但她却希望这样的眼神能够出自别的人眼中,而不是在陶商身上。

女人,就是这么一种矛盾的生物。

“姑娘找我有事?”陶商好奇地道。

貂蝉轻轻地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将手中的一份简牍递给了陶商。

陶商疑惑地接过来,但见简牍上面写的是:“青海长运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额……”

陶商的额头又开始往外冒汗了。

“听说这是公子你在虎牢关前所做的?”貂蝉好奇地问陶商道。

“算是吧……”陶商的语气有点发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貂蝉默默地念着,突然叹气:“唉,好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公子将洛阳城比作西域楼兰国,将玉门关暗喻为虎牢关,黄沙千里、辗转迷漫……公子是不是当初在虎牢关下,就猜到了今日这个令人无奈的结局?”

貂蝉口中的结局,指得就是目下,十余路诸侯已不思进取,甚至有人已经提出各自回返属地,偃旗息鼓,日后再战。

陶商很想告诉貂蝉,这个结局自己倒是早就知到了,但跟这首七言诗真是一点没关系。

早知道就不拿这破玩意出来显摆了,惹了一堆的麻烦。

“公子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思虑,如此文采,当真是让人佩服的紧……公子你真的不像只有十七岁。”貂蝉感慨而言。

陶商摸了摸鼻子,第一次显的有些不好意思,道:“怎么说呢……其实,我十七岁不到。”

貂蝉犹豫了一会,又说道:“陶公子前日和曹将军从洛阳回返的途中,还做了一首《嵩里行》,小女子偶有所闻,其忧国忧民之情,实在是令人怅然涕下……”

陶商的眼角直抽抽,不用猜,一定是曹操嘚嘚瑟瑟的大肆宣扬出去的。

古人都这么好显摆吗?能不能有点更高的追求。

“姑娘见笑了,偶有所得而已。”

貂蝉笑着道:“小女子平日好乐,公子的那首《嵩里行》极和挽歌乐律节拍,小女子想将其编成乐诗曲奏,传以当世,不知公子是否允许?”

“编成乐府时歌传世……”陶商把鼻梁子几乎都要摸红了,这剽窃之名看来是彻底坐实了。

“姑娘既然有这样的雅兴,那就按你说的做吧。”陶商想不出拒绝的理由,答应了。

貂蝉闻言,神色一喜,又道:“那不知公子能否再多做几首乐府题材的流传诗词,让小女子编纂成曲……小女子想出几卷乐集。”

陶商的脸色顿时变黑了……出曲集,还几卷?这是要把我当专业填词的吗?

沉默了片刻之后,方听陶商幽幽作答。

“貂蝉姑娘……”

“嗯?”貂蝉期盼地看着陶商。

“早点回去睡吧,记得洗脸洗脚。”

貂蝉:“…………”

……………………

……………………

两日后,陶商得到了曹操的邀请,请他去往洛河旁的长亭相聚。

陶商基本猜到了曹操邀请自己的意图,诸侯停滞不前,无所事事,多有扬言要撤军者,近几日内,更是有几家诸侯之间因为一些利益摩擦发生了流血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陶商知道,与这些大佬分别的日子已经要到来了。

洛河旁的长亭内,不但有陶商受到了曹操的邀请而来,还有刘备也受邀而至。

三人将带来的兵马皆陈列于亭外,亭内只有三人,围着一案,案上放有食鼎美酒。

陶商明白,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散伙宴吧。

“二位请。”曹操举起手中酒盏,与陶商和刘备分别示意。

三人各自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曹操放下酒盏,长叹口气:“可叹啊,十余路诸侯,竟然落的这么个如此草率的结局,也不知下次见面之时……咱们这些人各自还是敌是友。”

曹操这话说的隐晦,但陶商明白,袁绍定然是已经找过了曹操,邀其对付袁术……二袁这场继讨伐董卓之后的短期敌对,怕是在不久之后就会拉开序幕。

而曹操此刻,应该是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暗中与袁绍联合……估计在曹操的猜测中,徐州刺史陶谦会根据自己的地域做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最终还是会倒向袁术一边。

事情没有个定论之前,陶商也不愿意多说,笑道:“陶某一介白身稚子,哪谈得上与谁为敌不与谁为敌的。”

刘备则是感慨的言道:“凡汉室之臣,凡忠义之士,皆备之友也!然叛汉之贼,皆备之敌。”

曹操哈哈大笑,点头道:“说的好!不知玄德公接下来打算往哪里去?”

刘备缓缓言道:“备乃是朝廷敕封的平原县令,自然是回平原去驻扎。”

一听刘备即将回返平原,曹操就知道刘备和公孙瓒暂时是分不开的……如他所料不错,公孙瓒和孙坚一样应该都会亲近袁术,二袁一旦相争,自己回头说不定就会和刘备成为敌手。

曹操又转头问陶商道:“陶兄弟下一步打算如何?回徐州去?”

陶商笑了笑,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吧,孟德兄打算去哪?”

曹操寻思了一下,道:“我麾下兵马不多,打算先去扬州募兵,在别图救国之道!”

陶商点了点头,此刻联盟军已经名存实亡,各路诸侯都忙着要发展自身,包括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许多人,心中已经都有了目标——那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在短期内求得质的飞跃式的军力发展。

陶商觉得自己也要发展,但是徐州却并不是他目前能够经营的地方,那里是他父亲陶谦的基业,陶商心中在这段时间里,已经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宏伟的梦想蓝图,他要发展的东西很多,不仅仅只是像其他诸侯一样,短期只要快速的爆兵,他要发展的目标更加多元化。

但是首先,要有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目标的地方才好,这个地方的选择至关重要,至少一定是一处要有发展前景的要地。

但发展要地只为其一,其二,就是他还得充实属于自己的人力,在这个时代,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劳动力才是第一,无论怎么样发展,最根本的都取决于人……

要怎么攒人头呢?

第四百五十五章 过目不忘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阳兵本部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来我回信(第四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赌第二十一章 亲 近第八百八十五章 刘曹再见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张燕第二百五十七章 对阵吕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断指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动第五百九十章 高干和袁谭第四十章 破华雄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变化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五百五十七章 坏事的曹昂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请道救父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刘备失利第八百五十五章 设计刘磐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义与徐晃(第二更求订阅与月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劫天子第六章 皆非善辈第八百零一章 孙家一方的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绍南征第三百四十二章 抢劫天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颍川私学第三百三十五章 银枪白驹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诸葛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与鬼才(第十更求订阅与月票)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许昌第四十一章 斩华雄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八百七十章 张飞的仇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双将登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蛮夷第三百六十七章 时 局第二十三章 虎有伤人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张绣与胡车儿第八百零六章 吕布赤兔第八百六十七章 零陵失守第一百零二章 河内能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恶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戏做真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觞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枪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决战涪水关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细是旧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刘家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氏的动作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审讯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斩将第八百八十五章 刘曹再见第八百五十九章 张飞的心情第五十三章 见文台第四十五章 车轮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军的新目标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战心战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将第一百一十四章 运蹇时乖(二合一章节)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八百一十四章 张高何人也?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零六章 相约夺长安第六百四十三章 刘陶水战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乐第一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计算二袁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画舫第一千零四章 营外的埋伏第八百三十一章 关羽的战策第七百三十八章 设计伏张郃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将再扬名第八百一十八章 刘备VS陶商第六百零六章 曲谱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长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斗将之争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旧部第二百六十章 群殴吕布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干的为难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体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赌第五百五十八章 泼天之功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注定的搭档第八百七十八章 灭 朝第六百四十章 阿飞的过去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笔友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粮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四百四十五章 诡诈的阎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公之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术的策略第八百二十六章 战况愈烈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答应你(二合一章节)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刘投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