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蛮夷

陶应的话,似乎勾起了陶商的一些回忆。

陶应这个人,在别的方面能力或许不行,但在跟蛮夷等族打交道这方面,似乎有着极强的天分。

当年陶商平定豫章郡之后,便命陶应为抚夷中郎将,负责跟百越诸族建立友好关系。

或许是思想单纯的缘故,陶应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好,在他与吕岱,严虎,刘繇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南方的百越诸族这么多年来,几乎就没给陶商找过什么麻烦。

陶应甚还至和百越结亲,找了花児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媳妇,以身作则,为全中土的民族大融合,迈出了慷锵有力的坚实一步。

这一步,放眼历史,无论是在促进中土各族的共同繁荣,还是改变世人的审美观上,都会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弟的谏言有道理,那在荆南的诸族中,有哪些可以供以为我们使用?”

这话一说出来,陶应就有点愣神了。

这些年他虽然长了不少的本事,但就其本质来讲,他还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傻白甜。

这要是说到具体的点上,他可就不行了。

他挠了挠头,不明所以的转头看向了身旁的吕岱。

吕岱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他无奈的摇了摇头,站起身对陶商施礼道:“启禀丞相,如今荆州南部,以武陵郡蛮族最多,最近几年,武陵的蛮族中,有五溪蛮王沙摩柯近年来风头最盛,被当地人称之为胡王,此人勇力过人,其勇武震慑荆南之地,很是了得。”

“沙摩柯……原来是他。”陶商恍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此人会归顺我军吗?”

吕岱寻思了一下,道:“实不相瞒,这一点在下也不甚清楚,在下虽然听过此人的声名,但在下久居于豫章之地,与武陵蛮族少有接触……只是听说这沙摩柯脾气极为暴躁,且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行事颇凶暴,这样的凶蛮之人,着实是不好说的。”

陶商认真的想了一下,道:“可不管怎么说,这个办法还是要用一用的,若是沙摩柯肯在武陵支援我们,那我们就可以借用武陵蛮的军需补给和兵力,用以缩短攻略荆南的路线,而如此一来,我们在夺下荆南之后,也就可以更快的在荆南立足,只要我们立足稳了,刘备和庞统的计划就全盘皆输。”

郭嘉站起身来,道:“既然如此,就得兵分两路,主力军在正面强攻将领,与刘备对峙,另外有一偏师,前往江夏谋取荆南。”

说完之后,却见郭嘉对着陶商长长的作了一揖,道:“郭某不才,愿意担起率领偏师的重任,为丞相分忧。”

“不,你留在这里。”陶商果断的道。

“哦?”郭嘉闻言一愣。

“赵云为主将,郭嘉为参军,我老父坐镇许昌总督前线诸事,我和二弟率领水军前往江夏,从侧翼攻略荆州南部。”陶商筹谋许久之后,方才吩咐众人。

“丞相亲自率领水军偏师去荆南……”陈登站起来,拱手道:“若是如此,那登便与丞相同去。”

陶商摆了摆手,道:“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元龙,你和我兄长子义,领几名善战的武将,前往宛城,严密注视武关的动静,此事事关重大,我如此安排,想来你心中是明白我的用意吧?”

陈登自然明白,陶商是担心曹操会在荆州的战事胶着之际,从武关出兵暗中偷袭中原之地,所以才让自己在宛城充作后援,谨慎防备曹操。

这项任务的艰巨和重要程度,陈登心中自然明白,显然他也不能推辞。

陈登随即向陶商作揖接令。

陶商来回看着众人,又道:“赵云和郭嘉在前线与刘备交战的时候,不要强攻,要以迁延时日为主,并把江陵城的动静,随时向我禀报。”

“诺!”

……

数日之后,陶商便集合金陵以及荆州的水军,顺着襄阳城顺流直下,奔着江夏郡而走。

而最近在南方一直统筹金陵城和南昌城的诸葛亮,司马懿,鲁肃以及一众江南的水军将领,则是和他同行。

扬州水军经过多年的发展,目下已经是天下第一水军,大小战船近万只,其势不可谓不强。

水军来到江夏郡之后,诸葛亮随即为陶商引荐了前番在江夏之战中,主动投降的崔钧和孟建。

如今的形势与历史上有所不同,诸葛亮少年时前往荆州,被陶商拦了下来,让历史产生了偏差……

因此这个时代的孔明和荆州诸才俊并不是朋友。

但这却并不妨碍他们互相欣赏。

荆州才子都是聪明人,原来受庞统推荐,也不过是看在庞德公的面子上,在其麾下暂观形势而已,谁也不会当真给他卖命,跟随刘备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而且这些人心中也都很有数,毕竟陶商在这个天下的风评极佳,荆州才子不认为他会因为自己这些人跟随过刘备就行杀戮之事。

如今天时和人和皆在陶商的一方。

江夏郡失守,这些人便顺应大势,直接倒向了陶商。

孟建和崔钧诸葛亮的引导下,见过了陶商,并通禀了姓名。

陶商笑呵呵的看着他们两人,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二位先生肯来归顺,可谓是明理之极,如今天下大势,尽归大汉天子明主,刘备拥立伪帝,建立伪朝,早晚必亡。”

陶商这样赤裸裸的吹嘘,孟、崔二人似乎并不太当回事,两个人很是识时务的向陶商拱手称是。

“听说你们荆州有大贤者司马徽,不知现在何处,可否为一见?”

崔钧拱手道:“水镜先生常年避世,乐于山野之间,平日里少于入仕之人接触,这是水镜先生的习惯,只怕不好改变。”

陶商微微一笑,道:“唉,如此倒是可惜了,荆州学子的才能,知晓者唯庞德公和水镜先生,若是能得水镜先生指点一二,推荐几位贤能,或许对于陶某接下来平定荆南的战略,会大有臂助。”

孟建听了这话,奇:“丞相此来江夏,是想出兵荆南?”

“不错,你们既然已经来了陶某帐下,我便也不瞒你们,此一番前往荆南,我想联合蛮王沙摩柯,只是需要一个熟悉武陵蛮夷的人作为试着,这个人我想请水镜先生帮我推荐一下。”

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孙女第四十二章 两方的动静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败而不得第三十七章 阳人之战与空城之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张暗牌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险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诸侯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卫军方阵第八百七十七章 复仇的火焰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标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决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二百八十二章 拟定婚期(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软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韦的遗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东吴德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九百零四章 张辽画符第七百八十六章 结为兄弟第四百七十六章 备战春后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诸葛家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谋袁第三百五十三章 众筹大会第五十章 共同追击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十九章 未来第四百五十一章 胜负不分第一百六十六章 陈登的亲近第七百六十八章 枭雄之战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贤良的臣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八百七十五章 荆州之末第五百九十一章 归家守妻儿第三百八十八章 战孙策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疗毒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业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来我回信(第四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丰诈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张郃第八百三十七章 将帅不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贼与新水贼(第二更,求推荐票)第三章 无缘爱恨第六百九十一章 张宁的决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惊天一战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见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来我往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将之才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阵图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连弩第二百零五章 二强交锋第九百一十三章 汉中之险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布置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许昌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八百七十四章 刘备的苦恼第一百六十九章 旧 识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孙权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为内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旧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五百七十八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机第七百九十三章 祸 根第六百二十二章 黄忠赵云第一百五十章 外来士族(第一更求订阅与月票)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离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军的内情第五十四章 年轻的孙策第八百二十六章 战况愈烈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五百五十六章 许昌伏击战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坝之争第四百零二章 诸葛论五分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后黑手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赵云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冲突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个贤婿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黄巾贼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许昌第七百二十章 王帐有变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萧墙第七百七十二章 汹涌暗流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战心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营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败而不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进陶营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战第二百九十章 许靖荐人才(发烧,这章少点)第一百四十二章 终定白波谷(二合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