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父子

袁绍中军大帐就设在高唐城里,袁尚早先就派人通报袁绍,令众人想不到的是,袁绍竟然会亲自到府外等袁尚。自我

袁尚等人赶紧下马施礼,而袁绍笑着拉过袁尚的手,将他带到驻所内。沮授、逢纪、许攸、淳于琼、高览、韩猛、蒋奇等人也都齐聚一堂。

袁尚看到席位下的崔琰,说道:“差些忘了说,这位就是应父亲征辟,前来相投的崔季珪,崔先生。”

袁绍等人看崔琰一副狼狈相,都感到惊奇。袁尚再简略讲了在城外巧遇的事情。

袁绍闻言亲自来到崔琰面前,施礼赔罪,“是在下部下兵卒无理,累及崔先生受苦了。”

崔琰也还礼,连称不敢,“只是将军,您手下这些兵卒盗掘坟冢,您就不闻不问吗?”

袁绍表情有些尴尬,这些事情他是知道,并批准的。虽然有些人不满,但都当不知道此事,而崔琰一来就触了袁绍的霉头。

淳于琼撇撇嘴,他对这些儒生最是看不惯,不以为意道:“先生有所不知,军中财货缺乏,钱粮供给不上时,兵士们只能自行筹集粮饷了。”

崔琰对他这番回答气极,“如此有伤天理人和的事情,恐不是仁义之师、仁义之主该做的!”

不等袁绍说话,淳于琼抢先答道:“先生没有带过兵不知道军中贫苦,没有钱粮那么多兵士怎么养活?没有兵士又怎么匡扶社稷?那些珍宝呆在底下也是浪费,我们取了作军用有何不可?再说,天下间哪个统兵的不干过这种事的?”

崔琰被淳于琼一番反问气的不轻,怒道:“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

“文王之仁?”袁绍轻声道,他喜好玩乐声乐,书读得并不多。

袁尚看袁绍的表情,会意道:“昔日文王姬昌裕民富国,修德行善。一次开沟渠,有官吏上报说挖出一具无主尸骨,文王却说‘我乃一国之主,他是一国之民,怎可说是无主尸骨呢?’于是将她收敛厚葬。”

对于这个典故,众人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袁尚为博袁绍好感,接着道:“那时,世人都传颂西伯侯恩泽及于枯骨,更何况对人呼?天下的英才也纷纷弃殷投周。崔先生此举是要父亲效仿那文王施行仁政。”

袁绍听崔琰和袁尚以文王跟自己相提并论,感到十分高兴,喝止了想辩驳的淳于琼,对崔琰道:“先生所言甚是,但军中用度缺乏,那些兵卒所做也是无奈之举。今后我定约束好兵士,行仁义之道。”

崔琰信以为真,拱手道:“将军能做到那就好,方才在下的言辞也有些过激,还请诸位海涵。”

袁绍哈哈大笑,“今后就都是共同举大业的同袍了,这点小事就让它过去吧,谁也不要再提。”

袁绍让人带崔琰去洗漱换衣,再趁机将袁尚拉到自己席位旁边,细细询问自从去了青州后的大小事宜。袁尚有选择地将一些事情禀报,并大肆宣扬了一众心腹部下的功绩。

袁绍对这个儿子所做自然满意,不论出于什么心里,众人对袁尚的态度不一,但不得不感叹他的年轻和功就。他们顺着袁绍的意思也纷纷褒奖了袁尚。

“只是三侄儿你只带这几千人来冀州,对战局起不了多大用处嘛!”淳于琼埋怨道。

袁绍也是看着袁尚,希望他给出个理由。

“父亲,占据青州后也收编得几万可用的青州兵,但他们新近才征讨了陶谦,还需要休整一段时日。约莫一月后定能北上冀州,供父亲调度。”袁尚解释道。

袁绍眯眼微笑着点头,“果然像子远所说,要紧关头还是显甫用得上。”

许攸也笑着道:“三公子立下如此大功,是否该有些封赏才是?”

“是极,显甫你草拟一份文书,将有功的文吏、将领汇报上来,好给他们进阶。”袁绍说道。

袁尚知道这是许攸为他讨赏,好收买手下的人心,于是向许攸一个感激的眼神,接着又向袁绍道谢。

“父亲,您看二哥也来了河间前线,这反攻公孙瓒的事该如何办?”袁尚问道。

“显甫你们行军劳累,这个不及商议,待休息两日再做计较。”袁绍说道。

袁绍让众人都散去,安置好袁尚手下后,将袁尚带到书房,屏退了其他的人。毕竟有些事是不能当众说的。

袁绍看着俊美英武的儿子,由衷地感到欣慰,“显甫,方才有些事你没有当众说出来是吧?现在没有外人了,你尽管说来。”

袁尚知道有些事还是要跟袁绍通气的,于是再将一些事情禀报给他听。

袁绍吁了一口气,“别人看你在青州连战连胜,皆不知其中的劳苦啊。帮曹孟德复仇的事做得很好,至于跟陶谦和谈那也没什么,多一个盟友终究是好事。”

“那孩儿擅自跟糜家结亲的事,父亲是没有怪罪了?”

袁绍笑了笑,“为何要怪罪?你做得很好,既打击了陶谦、袁术,又没有让曹孟德一家做大。”

“可是曹世叔是我们的盟友啊,父亲你……”袁尚试探道,他想知道袁绍心中的想法。

“盟友?”袁绍冷笑一声,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何尝不知道,他曹操暗地里瞧不起我袁本初。”

“那父亲你还有多番援助他?”袁尚心中微微震惊,当局者迷,他一向都小瞧这个父亲了,想不到他对曹操的心思一清二楚。

袁绍看向袁尚,意味深长道:“显甫,有些事不由得凭你的喜恶去做,袁术兵锋凌厉,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帮曹操就是帮自己抵挡袁术的进攻啊!”

袁绍接着又说道:“我自小跟曹阿瞒一起玩,他知我,而我何尝不知他?曹阿瞒自小便诡计多端,做事对人全凭喜恶,如果得罪了他,他面上不追究,但他无时不在伺机报复。”

袁尚心道,不愧是一起玩到大的发小,对彼此都十分了解。袁绍对曹操的性情还是知道得蛮清楚的。历史上得罪过曹操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孔融是,崔琰是,甚至连荀彧也是。

“显甫,田元皓他能尽心辅佐你整治青州吗?”袁绍突然问道。

“元皓先生确实是个干才,青州初定,万事举步维艰,幸得他将大小事务主持得井井有条。所以说论功行赏的话他的功劳最大。”

袁绍嗯了一声,意味深长地对袁尚说道:“我起先害怕你跟他合不来,或是你压不住他。田元皓雄才干练不说,有时候就是迂直了些,显甫你要自个斟酌,不能凡事都听他的,也不能将大权全交给他,扶持一些自己心腹,让他们相互掣肘,这才是用人的平衡之道。”

这些袁尚都知道,他也让郭嘉、国渊等人分掌了一些权。但听袁绍这么一说,才发觉以往都低估了这位父亲。要说其他的才能袁尚胜过袁绍不少,但轮到权利场上的斗争,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袁绍确实是此中老手。

“父亲,你看二哥也来从军,要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好?”袁尚想起还侯在外面的袁熙。

“你二哥?”袁绍思索了会,叹息道:“你们兄弟三人,就以你最有才干,你大哥老大的人了,但办事心浮气躁处处想着争风头。而你二哥呢,他自小不爱说话,才干平平,性子又软,我怕他将来压不住部属啊!”

“才干是可以历练出来的,性子也是可以改的嘛,正南先生让我捎个话给父亲,说尽管给二哥苦差事,让他吃些苦头。”袁尚说道。

袁绍有些欣慰,“三兄弟里,你数跟显奕最能和睦。你大哥太争强好胜了,处处想着打压你们。”他顿了顿,突然问道:“显甫,你说说,将来我们袁家打下了偌大的基业,你想不想来继承它?”

袁尚心中一惊,不知道袁绍是否在试探他,要是换做以往那可以随便应对,但经过父子间一番谈话,袁尚发觉自己并不能完全摸透袁绍这个叱咤一时的诸侯了。

袁绍笑着,“怎么,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有什么犹豫的?”

袁尚首次觉得在袁绍面前陷入窘境,他喉头有些发干,“孩儿……”

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一八三章 庙算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三十一章 根基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八四章 先锋第一一零章 田畴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七十章 偷袭第一三八章 逆转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八十五章 巷战(下)第五十九章 解围(中)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六四章 奔袭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五六章 爆发第一三一章 救驾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零二章 决斗简明的东汉军制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八十五章 巷战(下)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四八章 两难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二零三章 汉中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二章 危势(中)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二十章 去留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七零章 乌桓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四十四章 夜袭第二十五章 情殇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百零四章 蓟县第一六七章 转折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三十八章 偷袭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七十九章 后援第三十章 祸乱第十四章 离心第一六零章 中计第一三八章 逆转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十章 去留第四章 前奏第五十八章 解围(上)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十四章 离心第一八一章 锁乔第八十二章 虏获第三十四章 联姻第一三二章 护驾一点说明和恳求第五十二章 再战(下)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三十六章 黄巾第一六四章 奔袭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五章 光复第二十三章 连环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三八章 逆转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八十四章 巷战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二章 温情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二零二章 决斗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一三章 献城第十章 潜逃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七十四章 军心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一七章 大势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一七章 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