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 大婚

并州,上党长子县。

城外屯兵营里,吕布身披坚甲,手持铁戟,骑着赤菟巡营。他身后跟着一个百人队的亲兵。

远远地走过来一个身披精甲的中年汉子,那名中年将领抱拳道:“温侯,到我帐中小酌一番如何?今早猎来一头小鹿,鲜嫩得紧。”

吕布答应道:“郝萌,就且去你帐中一叙。”

郝萌高兴地牵过赤菟的缰绳亲自将吕布引到自己大帐中。

吕布坐在上首,让个亲兵持画戟侍立一旁。郝萌则让人端上酒水鲜果,他陪坐在右下手。

“近来粮草吃紧,你部筹粮的进展如何?”吕布问道。

“这上党实在是块苦寒之地,啥子油水都少,兄弟们过得苦啊!”郝萌抱怨道。

“暂且忍耐,等来年就有大动作了。”吕布说道。

郝萌似是缅怀,又似是不忿,“当初跟温侯在关中驰骋时,那是何等威风?要啥样的财货没有,要啥样的女人没有?可是来到张扬这,兄弟们快穷死!”

吕布被他这么一说,拿起酒爵狠狠地一饮而尽。

郝萌再说道:“温侯。咱们跟着张扬值吗?我看他实力不过二流。连粮草也不给咱们供给够用。其他赏赐更是少得很。又不许兄弟们自个去取来。就拿上次救驾来说吧。分明咱们立功最多。可是封赏全到张扬他一人身上。除了几个需衔。兄弟们啥都没捞上嘛!”

吕布喝了几爵闷酒。抬起头说道:“正如你所说。张扬并非成大事地人。咱们兵不多。并不足以独占一州之地。那依你所见。何人才值得托付?”

郝萌做出思考地样子。说道:“先时咱们投靠声势鼎盛地袁术。可惜他也是一个徒有虚名地小人。暗中多次束缚咱们地手脚。如此气度怎么能成大事?而纵观当今豪强。势力最盛者不过独占河北地袁本初。他兵多地广。冀州、幽州又是富庶殷实之地。比之先前地关中也不逞多让。袁本初乃关东军盟主。又出身名门。他气度自是非凡。况且冀州军占据河北后。必然向南征战。如此他不需要温侯这样地大将么?”

吕布先是点头表示赞同。但郝萌说道后面时。他脸色阴晴不定。吕布自然想到心中那难以言明地痛楚。要跟仇人同在一处效力。并且最终还可能归属袁尚。这让吕布如何也不能接受。

“此事莫要再提!袁绍对西凉军恨之入骨。咱们去投靠岂不是送上门去给他屠戮!”吕布态度坚决道。

郝萌不知其中缘由。他想不到吕布反应如此之强烈。看着吕布桀骜中隐隐带着地冷冽杀气。虽然猜到吕布这怒意是针对袁绍那方地。但郝萌还是心里狂跳。连连点头称是。

过了一会。郝萌站起身说道:“温侯,我去瞧瞧厨子将鹿弄好没有。”说完他留下吕布一个人独自在饮酒。

郝萌出到帐外,他径直来到不远处一个小帐,里面坐着几个中年汉子。

“郝萌将军,吕布怎么说?”一个中年汉子问道。

郝萌摇摇头,“在下尽力了,不过吕布意向十分坚决,他似乎很恼恨你们冀州军。”

“那就不怪咱们了!郝萌将军,你悄悄地召集起人马。势必将吕布留下!”

“啊!”郝萌惊呼道,“吕布那厮武勇至极,要是给他逃出去岂不是……”

那个中年头目冷笑一声:“郝萌将军,吕布再勇也只是一人,你这上千兵马还敌不过他么?”

郝萌脸色惨白,他十分犹豫。

“郝萌将军,你莫要忘记袁公答应你的好处,那么丰厚的奖赏,你不立一件大功怎么领取?”

郝萌一咬牙。点头答应。

那个中年头面递上一个小布包,“这是烈药,你让厨子混在菜肴中,吕布吃了后必会手脚无力。”

郝萌结果布包立即退了出去。又过了一会,他才带着亲兵将几盘菜肴端到大帐中。

“温侯,您尝尝这鹿肉!”郝萌说道。

吕布看了看几盘菜肴,有蒸的、炒的、闷地、烤的四种,都是色泽鲜明香味飘溢。

突然地,吕布眉头一跳。感到一丝微弱的杀意。这是多年来他本能的警觉。联想起郝萌有些不寻常的举动,吕布暗自留了心。他拿筷子夹起一块油焖鹿肉浅尝一口。

看着吕布有些不自然的神情。郝萌心中一跳,赔笑道:“这鹿肉还鲜嫩吧?是新找来的一个兖州名厨弄的,说是当地独特口味。”

吕布狠狠地将肉吐出,神色不善道:“怎么有股腥味!”

“啊!”郝萌吓得脸色煞白,解释道:“可能是……厨子弄得不干净……”

吕布冷笑一声,“还是名厨,这么一点鹿肉都做不好么!你且过来尝一口!”

郝萌心里终究承受不住吕布给他的强烈压力,他向后急退一步,大喊一声。随着郝萌地叫喊,兵卒将大帐团团围住,并涌进帐中用刀枪指向吕布。

郝萌叫道:“温侯,你还是投靠袁公吧,否者莫怪我不客气了。”

吕布大笑一声,从亲兵手中取过画戟,“你是投靠了袁本初了吧,想要我脑袋去邀功么?有本事尽管来取!”

郝萌一咬牙,让兵卒涌上去。而吕布桀骜冷冽的眼中杀意盛极,铁戟奔腾地挥向前,带起一股股血花。

袁尚等人渡河后一直向西,经清河到魏郡,一直到达邺城。袁尚和贾诩、田丰带着两百多虎卫进城。赵云率领剩下一千骑在城外冀州军大营驻扎。

出城迎接袁尚的是许攸、审配两人,他们带着大队地人马,热情地将袁尚迎回州牧府中。

“三公子,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估摸半月后到达邺城,届时将如期举行纳娶仪式。”审配说道。

“有劳正南先生了,不知到时会请来哪些客人?”袁尚问道。

许攸骑在马上笑了笑,“半年前皇帝就将公子大婚的消息昭告天下。您纳娶的又是皇室公主,恐怕天下有头脸的豪强都会派使者前来道贺。说到宾客,确定的是代表皇帝陛下的送婚使董承,益州刘璋的使者也已经到达邺城,此外还有荆州刘表地使者。”

袁尚点点头,一旦纳娶皇家公主是一家大事。此举势必牵动天下诸侯地神经,想到这他心中一跳,问道:“父亲派出何人前去迎亲?”

许攸神色有些古怪,说道:“郭图、逢纪、鞠义、颜良、韩猛五人,另外还有八千多兵马。”

袁尚十分惊讶,虽然说要严防有心人从中作梗,但除去刘协派的送亲队伍,袁绍在这军粮紧缺的关头居然派出八千多兵马,而其还有鞠义、颜良、韩猛三员大将。这不能不让袁尚等人心疑。

审配看出袁尚几人的疑惑。于是解释道:“事关机密,我等不能透露太多,不过咱们对外是说派一千多人马前去迎亲的。具体地公子还是亲自问袁公吧。”

袁尚、田丰、贾诩三人各自思索着,他们一行人就这么穿越街巷,邺城的百姓则对他们指指点点。对此袁尚见怪不怪,好歹他声名不小,又是这次大婚的主角。而袁绍故意让许攸审配两人,大张旗鼓地带着大队人马迎接袁尚,这让街巷中的百姓都知道谁是袁尚。

袁尚看着周边熟悉又陌生地道路和店铺,疑惑道:“怎么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的?”

许攸笑了笑,“这都是袁公的意思。说是要彰显我冀州的声势。”

审配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而袁尚等人自然猜出这是袁绍强制命令百姓做的事。田丰一下子将脸板起来,袁尚则默默无语。

一会地功夫就到了州牧府,袁尚等人很快见到在大堂等候着的袁绍。分别不过大半年的功夫,袁绍看起来更加威严了,他眉梢间也隐隐透露出得意地喜色。

拜见父母,袁尚不得不进行一套繁琐地礼节,袁绍哈哈一笑,将儿子扶起来。

“显甫你就要成家了。之后为父就可以宽心不少啊。”袁绍说道。

袁尚心思复杂地笑了笑,问道:“甄家那边准备得怎样了?”

袁绍乐呵呵地笑道:“已经准备妥当,就等半月后地吉日了,我也派了人去迎接公主。总之这一切都不用你操心,你尽管去陪陪你母亲吧,她可老惦记着你。”

“圆皓先生,这几年来多亏你辅佐着显甫啊,否则他也不会取得今日之成就。”袁绍颇为感激道。

田丰连忙拱手施礼,“为人臣属。就当解君主之忧。三公子能取得今日之成就,全凭他的才干与奋发。臣下不过在一旁稍作指点而已。”

接着田丰和袁尚将青州和徐州地一些大小事务汇报给袁绍。

当说到曹操占据了整个徐州时,袁绍不禁冷笑起来:“曹阿瞒好大野心,他这是要跟我一南一北分庭抗衡么?”

“曹操已占据徐、兖、豫三州之地,治下土地、城郭、人丁皆不在少数,已有跟我冀州抗衡之势。主公当施行伐交之计,联合其他豪杰共同遏制曹操的势头。”田丰建议道。

袁绍冷笑不止:“曹阿瞒当真可恶,年初时他让张扬北上并州,否则今年内我就可以尽收河北之地。不过我不会让他得逞的,估摸着当显甫你成亲之时就有捷报传来。”

袁尚跟贾诩对视一眼,两人在袁绍的话中听出苗头,他果然对河内的张扬动手了。

袁绍顿了顿,说道:“不久就是显甫你大喜地日子了,咱们不说这些兵家凶事。”

田丰问道:“主公,听正南他们说,邺城百姓家家都张灯结彩,这是您的命令?”

“噢,迎娶公主可是大事,各地豪杰也会派遣使者来道贺。咱们不能丢了冀州的脸面,故此就让他们挂上锦彩了。”袁绍解释道。

“纳娶公主虽然是关乎我冀州和皇家的大事,但时值大旱,不少百姓无以为食,如此铺张岂不有失人和?”田丰劝谏道。

袁绍脸色不善,说道:“各地是有不少人受灾。但邺城在我治理下百姓衣食丰足,此一城百姓每家仅拿出一点彩缎,又有何干系?”

田丰还要再劝谏,但袁尚怕他激怒袁绍,赶紧说道:“父亲,虽然是为了彰显我冀州声势,但此乃我的私事,要动用他们的资财实在说不过去。甄家送来的嫁妆已经送来了吧?那笔财帛恐怕不在少数。不如将那些财帛取出部分偿还邺城百姓,剩下地换成麻布粮食。分发给魏郡受灾的难民。如此可以彰显父亲地仁义之心,各地豪杰的使臣也不会不称道的。”

袁绍听着舒心,可是口上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显甫你平白没有了这么一大笔家资,婚后怎么安置家业?”

袁尚笑了笑,“我那些俸禄虽然不甚丰厚,却足够养活妻子,再说如果没有父亲的大业,我有再多地钱帛又能作何?”

袁绍也知道收拢人心的重要,但让他拿出一大笔私人的财帛,那还是很心痛的。

表彰了几句后,袁绍安排儿子住下。让袁尚去刘夫人那。贾诩、孙乾等人作为袁尚随从,也被安置下来。田丰则回到邺城的家中跟家人团聚。

不知不觉,袁尚到邺城已经七天,这七天里除了陪刘夫人外,袁尚带着孙乾贾诩走访一些亲友,并打探冀州内部诸多动向。而袁尚等人来得最多地,当数甄家在邺城地和顺酒肆。

虽然袁尚跟甄家小姐的婚事横生变故,但店主还是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热情地招呼袁尚等人。袁尚也隔三岔五地在此宴请亲友和审配等人。

这一天袁尚就在和顺酒肆请来了审配、许攸、陈琳、牵招这四个颇有交情地旧识。陪坐地当然还有贾诩、孙乾,还有紧紧护卫一旁的典韦、许褚。

店家亲自侍候,将上好的酒菜端上众人地案几。虽然此时大旱,不少灾民缺衣少食,但这并不影响上层士族权贵的奢靡生活。破产挨饿的只是一般的平民,但士族权贵可是囤积了丰厚的粮食钱帛,就是旱上个三五年,他们也不用担心。所以即便外头饿殍遍地,权贵们还是一样的宴饮游乐。

酒菜用得差不多时。袁尚让近卫把守好雅间周边。他就和几人谈起冀州的大小事务来。

许攸呷了一口美酒,笑道:“袁公已经告诉公子河内的事了吧?”

袁尚点点头。“父亲说已经有了策应,如不能招降张扬、吕布,就会顺手除去他们。”

许攸眯眯眼,说道:“此计本是我先说出的,不过郭图那厮也想到了,于是就有了打着迎亲地幌子,从魏郡出兵占据河内的行动。”

原来年初从并州罢兵后,许攸、郭图他们就有了除去张扬的谋划,袁绍依照他们的计策,通过细作秘密收买一些对张扬、吕布两人不满的将领。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趁着袁尚大婚的时机行动开来。因为从魏郡去的迎亲队伍,必然要到河内附近等待送亲队伍渡河北上。张扬也因为是皇家公主出嫁而没有防备冀州军偷袭,结果郭图等人策划里应外合,吞并张扬在河内的势力,并策反吕布手下地郝萌反叛。

牵招显然是初次听到这机密,他问道:“虽然借迎亲的时机秘密出兵河内,但要真交战起来,会不会惊动朝廷?”

许攸嘿嘿一笑,“即便送亲的董承他们知道又如何?只要吞下河内,他们只能更加敬畏咱们。”

袁尚并不期望郭图等人能除去吕布,但依照郭图、逢纪、还有鞠义、韩猛、颜良几人的才干,打败张扬不是问题。

“袁公等着公子大婚吉日还有河内的捷报,届时可是双喜临门呐!”陈琳笑道。

袁尚不置可否,他跟贾诩都对此事抱有迟疑。

“几位先生,不知大公子可有回来?”孙乾问道。

审配皱了皱眉,“袁公让大公子回来,就这两天会到邺城。”

“正南先生,你可知公子在平原渡河前遇刺。”孙乾说道。

“啊!”几人都非常震惊。因为袁尚没有跟他们提过此事。

“当真有此事吗?公子为何不对袁公说?”审配惊疑地问道。

袁尚点点头,“却有此事,但刺客身份不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端,我就没有说出来。”

“此事十分恶劣,竟敢有刺客行刺公子。这幕后主使其心可诛!”许攸说道。“值此公子大婚的当口,此非小事。可告知袁公,让袁公派人彻查此事,公子的护卫也要加强。”陈琳建议道。

“是否要先请示袁公,然后我从军中调集一批精锐来做公子卫护?”牵招问道。

“我已查过刺客的尸首,一点表示身份地东西都没有,要追查幕后主使地身份已不可能。禀报给父亲也无济于事,反而增加危急气氛,弄得人心惶惶。”袁尚说道。这是他跟贾诩商量后的决定。

许攸拈须思索了一阵。说道:“公子说地没错,幕后主使肯定不会留下蛛丝马迹,要真有什么标识反倒会是栽赃嫁祸。而且没有证据只会让有心人利用。”

“那就如此算了?”陈琳问道。

许攸眯眯眼。意味深长道:“其实是谁派来的刺客大伙都清楚。是外人的话无非就是不想让公子迎娶公主殿下。是他的话,就更有理由了。”许攸虽然没有说出“他”是谁,但在座几人都心中了然。

审配则说道:“此事不能不说,但不能由公子说出。只要袁公知道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即可。就交由在下去办吧!”

袁尚点头答应,再向几人探听了一些事情。

大婚的吉日很快就到来,前三天董承就带着一千多人马,随着逢纪来到邺城。他们被安置到了邺城的一处别馆,诸如刘璋、刘表,甚至张济都派来了使臣。

袁尚也要为成亲做准备。一些婚娶地礼仪他要熟悉。袁绍和刘夫人更是十分忙碌,他们要张罗婚宴还有纳娶仪式。袁绍派去的人也到甄家将甄宓迎到甄家在邺城的一处府宅中。

虽然因为旱灾,袁尚婚娶的仪式已经从简,但相对一般人家,甚至一般官宦人家来说还是摆足了场面。

身为当事人,袁尚要做的事不多,但即将成家立业,他心中那隐隐的焦虑还是十分明显的。

依照礼俗,前一日首先是在袁绍带领下祭拜先祖。接下来大婚当日。万年公主和甄宓就被接进袁家州牧府中。因为万年公主的身份,此次迎娶比之寻常官宦权贵又繁杂了许多,有刘协的赐婚诏书,又有袁绍、袁尚地答谢。

在汉代,同时迎娶两房妻室,享受齐人之福的例子并非没有,但那大都是姐妹同嫁一夫。像袁尚这样迎娶两房妻室的还是很少见地。甄家在河北再显贵,也及不上皇家公主,所以甄家的人比之董承等皇帝的使臣自然气势矮了三分。在众人的目光中。他们也多了几分尴尬。

董承这个皇帝使臣因为身份显赫。自然成了主婚人。仪式正式开始,袁尚跟万年公主、甄宓在州牧府大堂一同向袁绍夫妇行拜礼。然后袁绍再次祷告先祖,汇报后世某某子孙于今日纳娶,请祖先庇护袁家开枝散叶,世代繁荣显赫。

之后刘妍和甄宓被送进新房,但袁尚并不能立即洞房,而是随着袁绍招待宾客。而袁家的酒宴摆满了州牧府可以利用的空地,往来的宾客也尽是冀州显贵。

逢纪、审配、田丰等人自然是诚心为袁尚感到欣喜,因为有了汉室姻亲这个身份,对袁尚今后的发展极为有利。心情不悦的人也有,袁谭回到邺城,他虽然面上一派高兴,但此时他跟辛评一党坐在一边,跟逢纪、审配一党界线分明。

汉代也有闹洞房地习俗,不过闹洞房前对新郎还有一个考验,亲朋好友会用木棒竹竿敲打新郎。虽然不知道这是对新人的祝福还是汉人出于娱乐喜庆,但有过婚礼上打死新郎的先例。

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四一章 偷袭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四十二章 伏击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四八章 两难第二零二章 决斗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八十四章 巷战第一八四章 先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六十二章 温情第一五零章 逃离第七十章 偷袭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十八章 千钧第一三二章 护驾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六七章 转折第十章 潜逃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六十章 解围(下)第七十章 偷袭第十五章 谋夺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八章 兵祸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九四章 不趋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八十二章 虏获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八一章 锁乔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五二章 战始第二零七章 会盟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八十五章 巷战(下)第一百章 父子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五章 情动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十八章 局定第二零二章 决斗第一一零章 田畴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章 洛阳第一四八章 两难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三十七章 变数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五九章 黎阳第一一二章 围困第一章 洛阳第六十七章 开春第一八三章 庙算第一七六章 贼匪第一七七章 毒计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一百章 父子第二章 惊鸿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三九章 归去第五十五章 引祸第一五八章 战前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一三章 冲突第三十章 祸乱第一一七章 大势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四十三章 击溃第七十七章 完胜第三章 布局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八十章 朐县第一六九章 内争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七三章 激战第一一二章 围困第一三二章 护驾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五八章 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