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青州猛将

正在黄巾军乱作一团之际,远处那支军队已驰到近前。

那支军队与衣衫褴褛的黄巾军截然不同,个个都是衣甲鲜明,装备精良。每人都胯下骑着精壮战马,手中都是一柄长刀在手,刀锋处寒光闪闪,显是宝刀利刃,十分锋利。

张饶眼见那些骑兵满面剽悍之色,知道是敌军的精锐,忽然想起一事,不由冷汗直冒:“难道是那北海贼将张辽部下精骑出动了?”

他想起北海太守贾诩出兵攻打临淄之时,那北海都尉张辽也自回军,与自己黄巾将士不相攻战。现在看来,他们是离了北海,直达临淄,以加强临淄的防卫。

想到敌军竟然在临淄设下这等重兵防卫,张饶满心苦涩,知道此战难以讨好,唯一可想之法,便是靠人多将敌军团团围住,活活磨光敌军骑兵,待敌军精锐尽失,方可再前行,与守卫临淄城的敌军一战。

他大声下令,叫部下上前接战。但部下黄巾将士见了敌军如此凶悍模样,哪有人敢上前?个个都是仓惶四顾,想要找寻逃跑道路。

张饶大怒,亲自率督战队上前,连砍几个逃兵,才驱赶着前军向前杀去。

战马疾驰,那群骑兵瞬间杀入黄巾军中,面对着这群手执刀枪的流民,便如猛虎入羊群,大肆斩杀起来。

黄巾将士个个胆寒,面面相觑,举目望向前方,但见战马狂驰而来,马上骑士刀刃寒光似水,挥动大刀凌空劈过,斩在黄布裹头的流民脆弱的咽喉上。

骑兵自身边飞驰而过,鲜血自颈间狂喷而出,那中刀的黄巾兵刹时仰天而倒,只留下凄厉的惨叫声,回荡在空中。

一千铁骑,直杀进敌军之中,当者披靡,不过片刻,便已杀得人头乱滚,直达黄巾军列深处。

司马峻的目光远远投在这一千铁骑的首领身上,眼见他身披甲胄,相貌堂堂,手持一柄粗大无比的方天画戟,戟尖刃锋处寒气森森,显是神兵利器,刃锋过处,地面上的黄巾士兵都被劈得倒飞出去,在他面前,竟然无有一合之敌。

司马峻心中暗自惊悚,北海都尉张辽那等武力已是天下难敌,这大将的武力竟似还在他之上,难道敌军中又出了一员猛将么?

青州一州之内,哪里听说过这等持戟猛将?司马峻心中纳闷,忽然想起一人,不由吓得呆了。

天下之大,能使这等巨大战戟的,最有名的,当属手握洛阳朝廷大权,那曾经独力斩杀猛将吕布的武威王刘沙!

他恐惧的目光落到那为首敌将的身上,想起那哨探临死说的话:

“临淄城里已有了防备,他们派出了军队,领头的是操纵五……”

司马峻回想着那士兵临死前的口形,只觉浑身寒冷,如堕冰窖。

他已经明白了,那士兵要说的是:

朝、中、武、威、王!

※※※

张辽带领伏兵,隐伏在山间,心中担忧,焦虑不已。

主公命自己率兵潜伏于此,自己却要带上骑兵去冲锋陷阵。他今日刚受了伤,若有个闪失,自己真是百死莫赎了!

张辽也曾跪地苦劝,却被主公叱退,只得带上万余兵马,守在此处,眼睁睁地看着十万黄巾从自己面前走过,却不能攻击,心下更是郁闷。

他仰头望向远方,翘首期盼。只待主公号令一到,便要冲杀而出,斩杀敌将,以立大功!

身边数十名眼力好的士兵,也都伸长脖子,等着大王的号令。

一个士兵忽然指着远处的天空,惊喜地叫道:“来了来了,大王有消息到了!”

众人举目望去,果然见到天空中缓缓升起数盏灯火,在阴沉的天空下,勉强可以看得清楚,正是黄丞相发明的“孔明灯”。

这盏灯火,加上远处隐隐传来的喊杀声,让张辽确定,自己冲杀出去的时候到了!

张辽骑上战马,擎起长刀,纵声大吼道:“儿郎们,跟我杀贼!”

众军齐声应诺,声势震天。

张辽纵马狂驰而出,率领万余兵马,直杀奔十万黄巾的后路。

后队的黄巾军听到前面的喊杀声,又见烟尘彰天,正自惊疑之际,忽见山间杀出一支人马,个个凶悍无比,手执利刃,见人就杀,不由大恐,不知敌军有多少伏兵,当下发一声喊,落荒而走,竟没有多少人敢于正面对着官军。

负责督战的督战队现在正在前面驱赶前军作战,没有人看着后队将士,竟让他们趁乱逃走,气得后军的领头将官徐生目瞪口呆。

虽然知道自己部下都是抢掠在前,打仗在后的胆小农民,但是一战即溃,实是太过份了,纵然对方是训练有素的官军,也不应如此。

一个十几岁的小兵大步跑到徐生面前,急声叫道:“哥哥,敌人杀来了,我们若不抵抗,只怕便要败了!哥哥,还是快些调兵,挡住敌人!”

徐生看那人正是自己的族弟徐和,随自己一同起兵,举黄巾为号,跟着渠帅张饶打天下,虽是年纪尚幼,已渐有英豪模样,平日里说出的话,也甚有道理,让徐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徐生也是黄巾一部统领,当下立即呼叫心腹,叫他们与徐和一起,拦住后面的士兵,不让他们跟着逃走,逼着他们转过身,抵挡如狼似虎杀来的官军。

张辽所部,虽只有万人,但对面的黄巾这一部,也不过万余人,被张辽率军一阵狠杀,不多时便将敌军击得溃败,四处奔走。

徐和一边擎刀狠杀,一边回头叫道:“哥哥,事情不好,我们快走,以待来日再报仇雪恨!”

徐生跃马过去,挺起长枪,一枪刺杀了与徐和交战的敌兵,面前却有无数敌兵如潮水般悍勇杀来。徐生见事不济,也不敢强自出头,当下与徐和统带亲兵落荒而逃,再顾不上前面正督军奋战的渠帅张饶了。

张辽率领大军,直向前杀去,将黄巾军后队,冲得七零八落,那些气势汹汹而来的黄巾将士,纷纷逃走,被追来的官军士兵接连斩杀,再无有反抗之力。

※※※

魏续、郝萌骑在马上,率领两万步兵大步奔行,向前方杀声震天处跑去。

大王已经亲率一千铁骑杀入敌军,将贼兵冲得七零八落,声势极为骇人。但二人知道,敌军终究是有十万之众,自己若不能及时赶到大王身边,大王以孤军杀入敌群,终究还是有危险,因此只能大声喝令部下再快些,待打败了黄巾贼,定要犒赏三军,武威王有令,若从黄巾贼手中抢来战利品,定然将大半分与将士,绝不虚言!

三军闻令,尽皆精神倍增,高举刀枪,狂声呼喝,大步流星,向前方黄布裹头的敌军杀去。

不多时,二万虎狼之师已杀入敌军,如砍瓜切菜般大肆砍杀起来。

前锋黄巾军本都是一群未经过军事训练的流民,哪曾见过等激烈拼杀的战阵,先前已被封沙率一千铁骑杀得魂飞胆裂,阵形整个被冲散。那些士卒站在战场上,正在彷徨之际,忽然被这一支生力军杀入战场,不由分说,刀枪迎面劈刺而来,不由大恐,尚来不及举刀抵挡,便已被敌军一刀劈翻,死于非命。

眼见敌军如此软弱,北海兵卒更是信心大增,呼啸着向前冲杀,那群刚被骑兵冲散、乱作一团的黄巾兵如何挡得住这群身强力壮的悍兵,登时便被杀得人头乱滚,鲜血遍野,惨叫声震天动地。

在前方,黄巾军阵列中央,那黄巾军渠帅张饶见军势已乱至此,若不能尽早将那闯入自己阵中大杀的一千铁骑消灭,只怕整支部队都要被他冲得七零八落。士卒惶恐,再无战心,那时全军覆没可期,难道自己多年心血,便扔在这临淄城外不成?

想到此处,张饶怒发如狂,擎起熟铜棍,怒喝一声,打马如飞,直向那持戟屠戮自己部下的青年猛将冲去。

不远处,司马峻看到渠帅率亲兵直冲向那恐怖敌将,大惊失色,却已不及叫他停下,只得大声呼喝,令自己部下围拢来,摆开冲锋的阵形,随时准备救援渠帅。

此时,封沙跃马阵中,挥动战戟将一名敌兵劈飞,抬头看着那强壮的敌酋打马冲来,面无表情,只有眼中寒光凛冽。

张饶怒目圆睁,狂声怒吼,打马飞驰到封沙面前,高举熟铜棍,兜头便砸,恨不能一棍将他砸成肉饼,以泄心头之恨。

封沙见他力道沉猛,也不敢怠慢,陡然大喝一声,举戟迎去,双膀用力,“当”的一声将熟铜棍挡住。

第71章 暗藏之敌(下)第157章 夜袭真定第51章 天子归位(下)第72章 洞房春暖(下)第284章 酷似天子第57章 跨时空神兵(上)第274章 河畔血案第82章 抵死缠绵第56章 三英战吕布(上)第183章 兖州刺史第288章 当众提亲第105章 怒斩胡才第199章 精兵尽灭第334章 邺城之夜第94章 “陆”走入长安第369章 轮回第255章 平原资财第202章 兄妹相聚第117章 侯府饮宴第359章 丞相发疯第76章 诸侯联盟(上)第96章 劫营计中计(上)第266章 收复平原第347章 王司徒巧设连环计第41章 汉羌之战(下)第123章 暴烈杀手第296章 拥美而还第353章 妻子如衣服第201章 鲜卑勇士第27章 斩将屠军第56章 三英战吕布(下)第35章 绝世神驹(下)第372章 赠美第335章 奇兵破城第59章 群英会(下)第34章 卧龙黄尚(下)第133章 铁甲重骑第150章 绝世英豪第34章 卧龙黄尚(下)第184章 建立新社会第381章 相聚二十九章 残暴董卓第146章 幻梦成真第189章 夜焚强弩第322章 谈笑御敌第338章 乌桓王城第37章 欲仙欲死(下)第150章 绝世英豪第339章 攻守之间第158章 英雄惜别第22章 无与争锋第75章 新婚燕尔(下)第57章 跨时空神兵(下)第381章 相聚第173章 沙场美少女第277章 辈份之乱第83章 烈焰雄风(上)第79章 公主情恨(上)第364章 王允的悲惨结局第78章 张飞岳父(上)第92章 疯癫曹操(上)第91章 叛乱初平(上)第129章 为妇之道第22章 无与争锋第307章 陷阱第25章 健将追兵第16章 皇后风情第36章 野马之王(下)第162章 黄巾之祸第77章 梅干煮酒论英雄(下)第56章 三英战吕布(下)第65章 美人蔡琰(中)三国志xx之我就是董卓二第247章 遥控守擂第67章 少女心事(下)第249章 迅雷猛将第17章 征服二后第304章 西行返京第66章 仙女文姬(下)第14章 美艳太后第35章 绝世神驹(下)第108章 全军覆没第77章 梅干煮酒论英雄(下)第53章 太傅与大将军(下)第44章 斩杀牛辅第54章 蔡邕一哭(下)第298章 初夜第75章 新婚燕尔(上)第293章 耳贼大耳第377章 单于薨第70章 公主誓言(上)第368章 新年第125章 劫持幼女第62章 传国玉玺(上)第八章第59章 群英会(上)第131章 霓裳倩影第150章 绝世英豪第85章 太傅神威(上)第46章 长安攻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