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配合“默契”

面对忽然发怒起身的李傕,徐荣面上毫无惧色,而是一脸轻蔑地说道:“自光武帝中兴大汉以来,便将都城定在洛阳,而西京长安则是作为陪都和先祖陵寝所在,若非董贼胁迫少帝西迁长安,此时天子仍都洛阳。李校尉此时出言阻止,敢问是想效仿董贼的做法,继续将天子扣留在长安么?”

李傕被徐荣问的一窒,低下头来,不敢直视徐荣的双眼。

徐荣的这个问题实在太敏感,李傕要是接招,无疑等于承认自己想做董卓第二,这可是非常要命的。

贾诩出语替李傕解围说:“徐将军这话问的好!稚然方才出语反对,并非是对天子有什么不臣之心,而是担心有人趁机将幼帝挟持到洛阳,在洛阳城内做第二个何遂高!”

已故大将军何进,字遂高。此人在灵帝死后独揽朝廷大权,却是昏聩无能,与各地军阀勾结,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洛阳之乱。

贾诩此时抬出何进来说事,是在提醒徐荣,此时将皇帝迎回洛阳未必就是什么好事,如果洛阳没有一个镇得住场面的大佬坐镇,最终的结果不过是再度上演一场何进乱洛阳的悲剧。

徐荣不想涉足朝廷之事,他现在就想赶紧离开长安这个鬼地方,然后回到北方做个纯粹带兵打仗的将军,所以对于贾诩的话语并不在意,面无表情地说道:“今日徐某此来只是递个话,对于天子的去向并不关心。李校尉不妨与郭汜、张济和樊稠几人商议一番。看是继续往下交战还是各自休兵,反正我们都会接着就是了。”

李傕点头,然后派人将徐荣送出营寨。

徐荣走后,李傕皱眉对贾诩说:“当初我们定下的策略是攻进长安。然后把控朝局,如今因为刘和的搅局,攻破长安已经变得遥遥无期,不知文和先生以何教我?”

贾诩摇头叹息说道:“人算不如天算,当初我们谁都没有想到刘和会来搅局,更没有想到刘和麾下竟有这样一支战力强横的部队,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答应徐荣的提议,与刘和讲和,暂时休兵罢战,以待来日。”

“我也倾向于与刘和停战。但他开出的条件是要把少帝迎往洛阳。这样的条件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李傕一脸愤愤地说。

“稚然不妨退一步想。就算刘和真能说动满朝文武和王允、吕布等人,将少帝迎往洛阳,对我们又有多少损失呢?只要朝廷赦免了西凉将士的罪名。承认将士们的地位,你和郭校尉等人在关中地区还不是高高在上,无人可及?少帝真若是到了洛阳,刘和就要整日与王允和吕布等人斗个不休,还要时刻提防关东各路军阀插一脚进来,到时候头疼的却是刘和,关中地区反倒安稳无事。”

“嗯,文和先生分析的有理。我这就派人前去联络郭汜、樊稠和张济等人,与他们商议停战之事。”李傕最终接受了贾诩的劝说,决定与刘和停战。共同分享长安之战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里,长安城内外再无战事,进入一种令人觉得诡异的平静期。

围城的西凉军停止了所有攻城的行动,他们从四个方向汇聚到一处,屯兵于北大营内,似乎在等候新的命令。

李傕已经成功说服了郭汜、张济和樊稠等将领,愿意接受刘和提出的停战条件,但却要求朝廷首先赦免西凉军无罪,同时给西凉军一个合适的安置,大军才会散去。

战事进入这个阶段,已经到了敲锤定音的地步,赵云和郭嘉不能替刘和继续做决定,所以赶紧派人前往潼关向刘和报告情况,请示后续的行动。

前来向刘和亲自报告的是田畴,他已经与刘和分别有一年多了。

当田畴快要抵达潼关时,刘和亲自出城十里前来迎接,给予了田畴最高规格的迎接。

“卑职田畴见过大公子!”

在见到刘和的第一眼,田畴急忙躬身向刘和行礼。虽然只是分别一年,但如今的刘和不复当初羸弱不堪的样子,看上去精神振奋,目光炯炯有神,让田畴竟然生出了几分莫名拥戴的感觉。

或者,这就是所谓的“气场”?

刘和急忙快走几步,一把将田畴扶起来,然后不顾身边随从和周围士兵的惊讶,狠狠地给田畴来了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哈哈大笑地说道:“子泰兄,千盼万盼,总算是把你盼回来了!”

田畴被刘和这股热情劲搞得有些手足无措,原本想好的话竟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得被刘和拽着手拉进了关城之内。

一番叙旧过后,田畴详细向刘和汇报了赵云率军与申息军在骊山附近会师之后的行动,然后说道:“公子,如今李傕和郭汜等人已经不愿再战,贮备接受你定下的停战条件,不过他们对于你能否逼迫王允同意赦免他们的罪名有些怀疑,所以仍然将大军屯驻在长安城外,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刘和点头说:“嗯,这个情况在我的预料之中。王允那个老糊涂脾气又臭又倔,如今看到长安之围暂解,肯定不会答应赦免李傕等人,说不定他还想着利用我进一步收拾李傕和郭汜他们,甚至是制衡吕布为首的凉州系,可我偏偏不让他遂愿!这次我能救他一条老命,已经还清了当初欠他的人情,想让我继续给他当打手,门都没有!”

田畴有些担忧地说:“公子,那我们如何让王允点头同意赦免李傕、郭汜、樊稠几个呢?除了赦免他们,还要给他们擢升官职,分配领地,否则今后麻烦不断啊!”

“哼哼,我干嘛非要让王允点头同意?王允在朝中的职务不过是个司徒而已。如何比得上吾父的太傅之尊?现在是我手中握着足以改变长安格局的兵力,不是他王允,我干嘛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刘和说这话的时候,显得霸气十足。再也不像当初从长安出逃时那副可怜像。

“那么,公子是准备亲自前往长安解决这些问题么?”

“长安我就不去了,不过一座孤城而已,里面装的尽是些迂腐老朽的家伙,去了看到了也是觉着窝心。我现在就写几封书信,然后你带回去将其分别送到相应的人手里面,若是他们不肯答应,我立即带着兵马回洛阳,谁爱玩谁玩去,本公子可没空跟他们兜圈子!”

“一切悉听公子的吩咐!”田畴毫不犹豫地说道。

过了三日。刘和写给赵云、贾诩、马日磾和蔡邕的书信被田畴稳妥地送到了对应的人手中。

刘和给赵云的书信非常简练。就是告诉赵云随时做好向东撤回洛阳的准备。至于皇甫嵩,如果他不想跟着一起走,那就随他去。但是郿坞内所得的财富和粮草至少要带走六成,权当是这次己方出兵解围的报酬。

刘和给贾诩的书信比较含蓄,大概意思就是大家出来混社会都不容易,相互之间又没什么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所以能不用暴力手段解决的问题,就尽量选择温和一点的方式,否则把事情闹大了之后,彼此想不撕破脸都不行,到时候对谁都没好处。

刘和给马日磾的书信口气比较尊敬,但态度很坚决。大意是说自己麾下兵马死伤惨重,已经无力再与李傕和郭汜麾下大军对阵,如果王允非要不顾天子和长安的安危,执意对李傕和郭汜等西凉将领强硬到底,自己只好退往洛阳,再不掺和这事。

马日磾是名义上的全国兵马大元帅,刘和不跟王允联系,直接跟他这个太尉联系,其实就代表着一种不认可王允的态度。

刘和给自己准岳父蔡邕的书信最为热情,不仅完全否定了王允扣在蔡邕头上的“亲董”罪名,而且盛赞了蔡邕在董卓独断朝纲期间专心学问不涉朝政的做法,最后还向蔡邕发出隆重的邀请,聘他出任即将在幽州蓟城创建的“燕京大学”的博士祭酒

所谓博士祭酒,便是后世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洛阳的官办大学名为“太学”,象征着帝国的最高规格,刘和暂时没有称帝的野心,所以打算在蓟城创办一所州立的“燕京大学”,比太学听着低一档,但实际上师资力量一点也不会差。

刘和坚持不在长安附近出现的做法,让各方觉得高深莫测,却是毫无办法。

长安城内有人想向刘和示好,可惜见不到刘和,所以他们的热脸贴不上刘和的冷臀部。长安城内有人想当面呵斥刘和一顿,可惜因为见不到刘和,所以只好把满腔怒火憋进肚子里面,眼看都要得内伤。

ωwш▪ Tтkǎ n▪ c○

贾诩一眼就看懂了刘和的用意,知道刘和是想通过这种以退为进的办法和平解决长安问题,他既不想看到李傕和郭汜等人挟持天子,同样不想看到王允等人在长安城内瞎搞,所以便强势插入,然后又轻松抽身,成为了均衡双方的第三股势力。

wWW ⊕ttκā n ⊕C〇

弄明白了刘和的心意,李傕和郭汜接下来反倒不再着急,他们约束部下不得闹事,安静地等候着刘和跟长安城内的大佬们斗法。

王允大骂刘和居心不良,却拿刘和毫无办法,而且更加担心刘和真的一怒之下将兵马撤回洛阳,所以十分着急。王允有意拿蔡邕一家人拿捏刘和一把,却被马日磾和吕布同时反对,这两人都说真要是这么干了,不仅会让天下人笑话,而且会彻底得罪刘和,今后说不定刘和跟李傕、郭汜等人联合起来攻打长安都有可能。

王允在长安城内迟疑不定的时候,城外忽然传来消息,声称赵云已经下令部队撤离长陵,向着东面开始移动,似乎准备前往潼关。

更令王允无语的是,皇甫嵩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表示愿意随赵云一起前往洛阳!

还有那个打了败仗的徐荣,更是直接辞去了朝廷委任的官职,声称从此成为刘和的部曲,不再受朝廷的任何任命和节制!

赵云这边带着大军缓缓东撤的时候,李傕和郭汜立即率军再度围住了长安城,摆出一副再度攻城的架势,倒好像跟赵云那边已经约好了一般。

第526章 三韩来人第139章 骂个狗血淋头!第285章 无聊的夜袭第179章 鸟朝上,万万年第422章 夫余人不憨第134章 顾虑第433章 壮士守箕关第220章 马踏南匈奴第434章 文丑战典韦第271章 后花园第381章 祸从天降第282章 完婚第283章 搬家前后第95章 从符号开始第230章 步步紧逼第178章 抽自己几嘴巴第292章 连锁反应(下)第460章 考察与重用第93章 “面试”第459章 挖了几个坑第163章 恼羞成怒第367章 谣言第222章 两只土鳖戏老曹第207章 人才大丰收第181章 洛阳之殇第89章 杀伐果断第431章 辽州初创第270章 随性与通达第258章 监察署与司令署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243章 没有吃白饭的第450章 分歧与合作第261章 狮子大张口第451章 到底谁在做嫁衣第447章 长安又乱(中)第371章 归顺第376章 破庙书声第144章 蛇鼠一窝第240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第404章 谁是赢家(中)第179章 鸟朝上,万万年第164章 不得安宁第167章 不打不相识第432章 洛阳百姓不好惹第62章 追赶第538章 三战定中原(下)第529章 袁谭西逃第112章 计将安出?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292章 连锁反应(下)第397章 何去何从第333章 鲜卑南下,公子出巡第505章 刘备挖坑第519章 北方钱行(上)第160章 若有下次,绝不轻饶!第317章 虎头蛇尾第245章 固若金汤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154章 初战告捷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15章 越来越坏第66章 被人鄙视了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队第369章 故人相见第452章 交换第243章 没有吃白饭的第385章 余晖照长安第486章 医圣仁心第77章 谋定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317章 虎头蛇尾第197章 当仁不让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399章 豫州小强第25章 张网以待第142章 警告第471章 过街老鼠(下)第179章 鸟朝上,万万年第248章 北访(下)第471章 过街老鼠(下)第228章 吾家狮儿归来!第303章 大棋局第284章 放风筝第68章 以礼服人第306章 大儒与流贼第424章 故弄玄虚第359章 喜当爹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146章 曲辕犁问世第218章 皆大欢喜第246章 北访(上)第164章 不得安宁第342章 不一样的骁骑兵第365章 大国手郭奉孝第109章 青州乱,军阀兴第131章 大练兵(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46章 北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