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忠良身后事

正当刘和准备对悄然壮大的刘备动手时,洛阳城内却在此时发生了一些变故,让刘备暂时又得以躲过一场危机。

卫将军、司隶校尉朱儁,这位一辈子都在替大汉皇朝殚精竭虑的老臣,终于忍受不住岁月的无情侵蚀,在春回大地的建安三年逝去了。

朱儁活着的时候,替朝廷南征北战数十年,曾经平定过各地的黄巾之乱,又与董卓斗争多年,在生命最后的十年中与刘和密切合作,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了洛阳城。

初平三杰,朱儁排第一,皇甫嵩第二,卢植第三。这三人正是汉末士大夫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既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懂得行军打仗,还能在朝堂上经略国家。如果站在刘和的角度上来看,始终忠诚于皇室的“三杰”,无疑是最好的合作对象,而事实也证明了刘和的做法是有效的。

因为皇甫嵩父子在长安的不懈坚持,他们保住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性命,使得大汉朝在形式上始终不曾彻底湮灭,为刘和的复兴大计赢得了宝贵时间。

因为朱儁在洛阳的努力经营,刘和能够充分调动和利用保皇派的力量,以较小的代价稳定并占据洛阳地区,本应该血流成河的权力争夺始终没有发生,各方在朱儁的斡旋下迎来了天子还都,太傅进京的新局面。

因为卢植在徐州的谋划指挥,曹操和袁术相继在徐州碰壁,当朝廷和刘和都无力对黄河以南、虎牢关以东的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和扬州进行管辖治理时,卢植有效地遏制了几个大军阀的崛起,为日后刘和的统一大业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铺垫。

如今。随着朱儁的去世,初平三杰便只剩下卢植一人,而卢植的年龄也在朝着六十岁这道坎靠近,谁也不知道他还能健康几年。

朱儁死后,朝廷为了褒奖他的生前功绩。加授他为太师,并将他的爵位授予儿子朱皓,也算是极为荣崇。董卓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加封为太师,却是一个乱臣贼子,朱儁与董卓斗争多年,死后却得了太师这样的“荣誉称号”。不得不说人生真是充满了各种变幻和未知。

朱儁死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遗憾,但得到他死讯的人中,却有不少人在遗憾。

虽然朱皓继承了朱儁的爵位和封赏,但朱儁死后还是留下了卫将军和司隶校尉这两个炙手可热的位置,同时还有一支人数大约在一万五千人的军队。若说无人眼红和惦记,那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按照朱儁临终之前的交待,他当初在中牟一带拉起来对抗董卓的部队交给马日磾或者郑泰指挥,马日磾为了避嫌,将此事推让给了郑泰。郑泰作为当初曾经密谋诛杀董卓的元勋,加之本人又是开封附近人氏,紧靠着中牟县,统领朱儁遗留下来的这支部队倒也能够压得住阵脚。只是朱儁遗留下来的卫将军和司隶校尉这两项官职却是不好重新分配。

洛阳周围如今有四支部队存在,其中直接归属于刘和调动的是申息军和龙虎卫,当初段煨投靠过来时遗留下来的近万人马则暂时归属于申息军。由赵云指挥。除了申息军和龙虎卫,还有朱儁留下来的中牟军和张杨率领的河内军。中牟军目前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申息军防守函谷关一带,而张杨带领的这支河内部队原本是在河内对抗袁绍,后来因为护送天子还都洛阳有功,便在芒砀山附近驻扎了下来,成了护卫天子的近军。

对于中牟军。因为碍于朱儁的面子,刘和一直默许了其在洛阳的地位和权力。算是遮人耳目,防人口舌的幌子。对于张杨从河内带到洛阳的这支部队。刘和却是怎么看怎么不爽,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将其瓦解掉,但因为张杨比较老实,又要顾忌到皇帝刘协的感受,所以刘和也是不方便真的下手,只好把张杨搁在洛阳城北,暂时不去理睬。

如今朱儁已死,便有段煨、司马防和张杨等人竞争司隶校尉这个十分关键的位置,偏偏这三个都不是绝对忠于刘和的人,而刘和目前又无法推出一个名望和资历足以担任司隶校尉的人选。

除非,刘和让卢植离开徐州,前往洛阳为官。

除了司隶校尉这个职位,卫将军的封号也有不少人在眼馋。益州的刘璋托人前往洛阳向皇帝说情,表示愿意如数将这几年因为道路阻绝而积压下来的岁赋上交朝廷,条件就是朝廷加封他为卫将军。皇帝心里一点也不笨,他问来人如今益州通往洛阳的道路怎么就通畅了,刘璋的密使回答说益州押送岁赋的队伍准备沿长江走水路绕道荆州前往洛阳。皇帝听了之后,不置可否,却将这个难题丢给了太傅刘虞。

刘协如今已经年满二十,再也不是那个当初在长安时听到董卓的名字就吓得脸色发白的孩子,虽然他身边没有“十常侍”这样一群坏家伙们唆使他干一些坏事,也没有董承等这么一群所谓的死忠搞出“衣带诏”这种狗血的事件,但他毕竟是大汉帝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他的态度很重要。

无论是刘虞,还是刘和,心里都在犯着纠结,不知道是该给这个已经长大的皇帝开一道权力的口子,还是调动更多的人手阻绝他与外界的联系,免得他哪一天以皇帝的名义向着刘虞父子举起屠刀。

对于刘璋提出来的条件,刘虞其实有些心动,去年的那场大灾荒已经把儿子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家底消耗一空,如果只用一顶卫将军的帽子就能换来益州的钱粮,这种买卖还是划算的。只是,用官帽子换钱粮的做法貌似不怎么光彩,当初王允在长安就这么干过,除了使得大汉各地更加混乱之外。貌似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并无益处。

刘虞再三斟酌,决定还是不在自己主政的期间做这种类似于“卖官鬻爵”的勾当,就算是勒紧裤带再过几年,也要把朝廷的威严重新树立起来。

刘虞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皇帝,然后将刘璋派来的人打发回益州。正在这时。陇西的李傕和西凉的马腾、韩遂也分别派人进京,他们的胃口倒是没有刘璋这么大,但也不小。

李傕回到陇西之后,火并了原来的老搭档郭汜,还干掉了喜欢当墙头草的樊稠,如今在陇西收拢了一些羌人部落。麾下又聚集起数万人马,俨然成了可以与马腾、韩遂和关中袁绍对抗的一股势力。李傕当初曾经称霸关中五、六年,加在他头上的封号也不小,这次他派人来洛阳却是表示出愿意归顺朝廷的意思,条件则是让朝廷正式授予他雍州牧的职位。同时加封他为后将军。

实际上,就算李傕和郭汜等人在关中闹得最凶的时候,他们当中也从未有人公开表示过要取代朝廷而自立的意思,最多也就是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而行军阀之实,而后来李傕等势力与吕布和袁绍围绕长安城的争夺也是军阀之间的混战,也未直接涉及到谋逆之事,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朝廷还真无法给李傕准确的定罪。

如今李傕派人前来洛阳。既表明了自己愿意服软的态度,同时也是在提醒刘虞和大臣们他如今远在陇西,如果朝廷不加以安抚的话。归顺变谋反,那么大家的面子上就会都不太好看。

对于儿子一再放过李傕的做法,刘虞不像朝堂上其他大臣那样无法理解,他很清楚儿子每次都是在利用李傕,并非妇人之仁,又或者是在养寇自重。

一开始。李傕与袁绍争夺长安失败,退往潼关的时候。刘和完全有机会对李傕来最后的致命一击,但他却没有那样做。而是令人惊讶的让出了弘农郡靠近潼关的一部分地盘,使得李傕能够在潼关稳住阵脚,得以苟延残喘。

接下来,李傕在潼关待稳了之后又生出了奔袭洛阳的心思,当时刘和正在北方忙着调动和指挥数百万军民对抗大饥荒,结果李傕在陕县被贾逵揍得鼻青脸肿,就连栖身的潼关也被张既奇袭夺占。当时的李傕,就像被关进了笼子里的老虎,只要刘和一声令下,他就会被赵云从河内带过来的大军剿灭的一干二净。然而刘和再次出人意料地放过了李傕,暗示赵云放开潼关出口,任凭李傕带着兵马一路逃回了陇西。

看不懂刘和用意的人,都在嘲笑他识人不明,居然妄图收服李傕这种野心勃勃之人,而看懂了刘和心意的人,只会感叹刘和的眼光的心胸是如此的开阔。

李傕回归陇西,虽然好似猛虎归山,但也遏制住了关中以西少数民族的东进步伐,同时还把郭汜、樊稠和王方几股势力再次整合在了一起,对远在西凉的韩遂和马腾形成了巨大的牵制和震慑作用。这次他派人前来洛阳,请求朝廷授予他雍州牧的职位,便是表明了要对付西凉马腾、韩遂和关中袁绍的的心意。

雍州原为秦代时设立的九州之一,位置主要包括司隶地区的左冯翊、右扶风和凉州下属的北地、安定、汉阳、武都四郡。因为陇西的羌人和河西的羌人不停地进犯关中地区,朝中有不少大臣很早以前便提出重设雍州的建议,王允在世在世时甚至还专门与大臣们商议过此事,如今李傕旧话重提,效仿刘和在东北将原属于幽州的辽东、玄菟、辽西和无虑四郡分出来新设辽州的做法,却也并非是要裂土分疆,而是真的在替朝廷打算。

李傕想要把凉州最富庶的四郡从原来版图上分出来,马腾和韩遂这两个有意独占凉州的家伙自然不会答应,所以他们在李傕派人前往洛阳之后不久,也向洛阳派出了得力属下,前来游说朝廷阻止李傕的图谋,同时表明拥护朝廷的态度。

刘虞觉得李傕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和对待,为此他专门派人前往邺城送信给刘和,征询儿子的意见。()

第235章 初冬夜谈(中)第389章 猛汉典韦第48章 什么叫威望第59章 嫌隙第129章 本领恐慌第384章 义不容辞第251章 兴族方略第481章 借粮第446章 长安又乱(上)第70章 如此打脸第76章 分席议事第460章 考察与重用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09章 隐谋第260章 让袁绍蛋疼去吧第364章 布局与博弈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头肌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65章 龙骨水车和鸡公车第41章 公子来信第206章 惊喜连连第455章 车中布局第350章 大战开始第20章 土鳖的志气第383章 强忍血泪第462章 接见第174章 营救大学士第133章 大练兵(下)第47章 各有算计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16章 卑鄙无耻第167章 不打不相识第334章 美味小点心第503章 王佐自辞第20章 土鳖的志气第308章 管亥的凌乱第50章 本公子记住你了第540章 唯汉独尊第500章 并州爷们,雄起!第466章 四方震动(上)第15章 屈家坞堡第457章 驱离第6章 组团忽悠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35章 烈火燎原第534章 入宫见皇帝第240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第520章 北方钱行(下)第294章 密会居庸关(中)第173章 董贼死,岳父危第39章 二十五骑第198章 蔡妹妹凌乱了第465章 人情练达第284章 放风筝第38章 相遇第355章 谁偷谁第473章 又见人吃人第231章 枭雄末路第438章 噩耗不断第386章 河东危急第277章 罚个倾家荡产第71章 各种黑第386章 河东危急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479章 作死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2章 怦然心动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265章 龙骨水车和鸡公车第135章 旁观者清第121章 父子相见,一顿忽悠第67章 都什么态度第32章 阴险的刘公子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232章 请鳖入瓮第57章 子龙往事第368章 碧波万顷可为路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动第528章 安置黑山军第477章 大汉时报第141章 直挂云帆乘风去第47章 各有算计第421章 潜伏的细作第274章 变生圣水河第40章 鸡飞狗跳第222章 两只土鳖戏老曹第203章 环环相扣(中)第78章 先天不足第54章 欲壑难填第213章 离别三件事第335章 西引北扰之策第188章 斗智斗勇第248章 北访(下)第298章 有人开心有人恼第43章 沮授很激动第405章 谁是赢家(下)第242章 又见鲜于辅第181章 洛阳之殇第446章 长安又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