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处置

白山大捷的消息传回蓟城时,刘和刚刚将堵门的一大群郡县官吏和登门拜访的世家豪族代表打发了,得知夏侯兰竟然没有亲手砍了阎柔的脑袋,刘和站在院子里一株老榆树下面寻思了半天。

前来报捷的郭嘉见刘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和兴奋,有些不解地问:“白山北面的战事,骁骑卫人马损失不到一千,毙敌五千,伤敌四千,俘虏六千,首恶阎柔被擒,诸部皆降,可谓出师大捷,为何公子的反应如此平淡?”

刘和叹口气,背着手抬头看着树上一个鸟窝,慢悠悠地说:“骁骑卫这次要是输了,我才会觉得奇怪。夏侯兰这个家伙,把校尉府一半的军备物资都搬到草原上去了,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牙疼!”

“骁骑卫此次出征虽然耗费的军资较多,不过缴获也是十分丰富,足以抵消开销,还有数倍的盈余,因此并不为过。”郭嘉对刘和的“小家子”气有些不解。

“问题是,他把一个大难题丢给了我!若是阎柔死于两军对战之中,又或者被他负气之下一剑劈成两半,我也就不用为如何处置阎柔以及广阳阎氏犯愁了。”

“若是搁在三年之前,夏侯兰肯定会直接杀了阎柔,但他现在是司令署内务处的负责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影响,因此会从大局出发,公子应该高兴才是。”

“夏侯兰能忍着心中的仇恨留下阎柔,这自然很好,可是我对如何处置阎柔这个家伙实在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刘和回忆这几年跟阎柔的恩恩怨怨,内心的感受很是复杂。若说阎柔是个十恶不赦之人,显然有些过了。虽然阎柔喜欢打一些小算盘,总想着要在幽州北面自立山头,但总体而言,他还是甚少祸乱幽州。在白山以北为幽州构筑了一片缓冲区。若说阎柔是个民族英雄,又有些抬举他了。且不说阎柔曾经暗中勾结鲜卑轲比能,这些年他只是夹在北面的鲜卑人和南面的幽州之间左右渔利,并没有作为汉人要替汉室做事的觉悟。

刘和有很多理由可以杀掉阎柔,将整个广阳阎氏尽数诛灭,但他却不能这么做,也不想这么做。

刘和为何不能杀阎柔?因为留着阎柔确实有用。姑且不说以后让阎柔充当北上扫平草原胡人的向导,单就眼前而言,如果刘和杀掉阎柔,不仅会让夏侯兰心里觉得尴尬。还会让刚刚归附过来的白山以北的这些小部落人心不稳。

夏侯兰是因为觉得留着阎柔日后对刘和有用,因此才抛开个人恩怨留了阎柔一命,若是刘和反而不领情,将阎柔给杀了,岂不是让夏侯兰觉得自己好心做了错事?而刚刚依附过来的那些小部落,当初都是跟着阎柔混的,虽然他们对于阎柔利用族人对抗幽州的做法有意见,但若是刘和咔嚓一刀杀了阎柔,胡人心里自然十分害怕。担心刘和是个记仇之人,日后说不定找个机会也会拿他们开刀。

刘和为何不想杀阎柔?因为留在他脑海深处前世的记忆中,阎柔在刘虞死后曾经帮助另外一个时空中的刘和出兵攻打公孙瓒,替刘和报杀父之仇。虽然如今的刘和已经不是那个倒霉蛋。可他内心深处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因此对于阎柔的感受就有些复杂。这一世阎柔虽然给自己造成了一些麻烦,可冲着他能帮另外一个“刘和”的情分上,现在的刘和也是有些不忍心对阎柔下刀子。

但是。不杀阎柔,却有一个非常敏感而且尖锐的问题摆在刘和的面前。

刘和派兵征讨阎柔的理由是广阳阎氏阴谋暗杀自己,而对于一个有志于问鼎天下之人来说。必然要对各种阴谋暗杀的对手做到无情镇压和狠辣扑灭,否则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就感受不到害怕,觉得就算谋杀不成,事情败露之后也不用承担太过严重后果。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对于谋反篡逆之罪惩处的格外严厉残忍,动不动就是灭族甚至是夷九族的原因,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形成足够的震慑。

刘和现在虽然不是九五之尊,但他的身份也足够尊贵,不仅是当朝太傅的嫡长子,而且还是朝廷任命的虎贲中郎将、绣衣御史,至于他天子侍中的身份,一直就没有人敢予取消,另外还有一个天子特使的身份,貌似也还挂在身上呢。

因为刘和没有进入长安面见天子,所以就不算交差,而他这个天子特使只要小皇帝不开口免去,别人还真不好干涉。

阎氏暗中与涿县那些大户勾结起来谋害刘和,跟直接谋逆造反的性质差不多,如果刘和不灭阎氏,不杀阎柔,对于他的威望确实是有损害的。虽然他会落下一个宽厚仁慈的好名声,但同时人们也会觉得他跟他那个软绵绵的老爹是一个性子,就是优柔寡断,不够果决,不是真正能成大事的人。

刘和盯着头顶的鸟窝沉思,郭嘉便一声不吭地陪在他的身边。对于刘和的纠结,郭嘉基本上推测出了七八分,郭嘉除了无法知道阎柔曾在另外一个历史轨道上帮助刘和出兵报父仇这一段之外,其余的利害都能想得到。

在如何处置阎柔这个事情上,郭嘉还真的不好替刘和出主意甚至是做决定。

这个事情,实在太敏感了……

“这样吧,等阎柔被送到蓟城之后,让监察署介入,由李儒对阎柔是否参与圣水河之事进行调查,如果阎柔确实不知情,这次便饶他一命;如果阎柔对夏侯兰撒了谎,那就按照大汉律法来办!”刘和思索良久,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刘和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些过于长远的事情,只是不愿再在这件事情上费神而已,但他却在无形之中为后世开了一个好头。

郭嘉问道:“那些战俘怎么处置?还有白山北面又该如何安置?”

刘和略作思索,回复郭嘉说:“让徐邈接手处置战俘的事情,将其中能够驯服为我所用的一批送到马城去,交给赵云操练管教;将其中顽劣死硬的一批送进矿山里面去做苦力;其余的则送到狄平去屯田。白山北面那一大片既然已经被占下来了,那就万万没有再让出去的道理,因此我想在那边建一座城池,设立一个白山都尉府,专门管理和安置这些刚刚投靠过来的部落。”

郭嘉对于刘和想在草原上建城的想法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在白山以北建城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暂且不说建城的耗费问题,如今幽州各郡都在大搞建设,特别是蓟城下一步也面临着扩建,人力方面是个很大的问题。再着说了,这些部落祖祖辈辈早就习惯逐草而居的生存方式,就算在那边建起一座城池来,也未必能将他们羁留得住。”

刘和点头,承认郭嘉的分析有理,说道:“人力方面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我还是坚持在那边修建城池的想法。我的理由有三,其一,有了这个城池,北面的鲜卑人和濡水东面的胡人杀掠过来时,这些部落百姓可以躲进城内藏身;其二,有了这个城池,这些部落就不用赶路两三百里前往马城、宁城等地进行互市,而是直接在城内就能购买到需要的商货;其三,有了这个城池,我们的触角就向北方延伸了三百多里,以后出兵大漠时,等于多了一个前哨和稳固的补给点。”

郭嘉劝阻不了刘和,便顺着刘和的思路往前想,他建议说道:“塞外建城的好处确实很多,但现在还是要分清主次,不如派出得力之人前去白山北面坐镇,委任他为白山都尉,由其全权负责整合这些部落以及修建城池的事情,幽州这边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那边能治理成什么样就治成什么样。”

郭嘉的意思就是对白山那边暂时只给政策,没有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靠他们自己发展。

刘和想了想,觉得郭嘉的这个折中之策可行,便点头答应下来。

“那你说说看,我派谁过去合适?阎柔肯定是不行的,这次就算不杀他,也不能再放走了他!夏侯兰身兼两职,又杀了这些部落不少族人,长期留在那边也不合适。”

“有个合适的人选,就怕你舍不得放他过去。”

“我有什么舍不得的!白山都尉虽然听着官不大,管辖的地盘可是足足有两个郡这么大,而且还是军政一把抓,我派谁去那是看重了谁!”

“这可是你说的,我觉得杜畿便是合适的人选。”

“杜畿不是正跟在吾父身边锻炼么,这才半年时间,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杜伯侯(杜畿字伯侯)今年已经三十有二,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当初公子大胆任用二十多岁的刘子弃、徐景山等人时,也没有觉得他们年轻吧?”

“这倒也是,貌似你的年纪比刘放和徐邈他们还小一些吧?”

“貌似公子的年纪比我还小一岁吧?”郭嘉有些郁闷地反问刘和。

“嘿嘿,当我没说。”

щшш •тt kan •c ○

第370章 离间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196章 大胸怀第220章 马踏南匈奴第523章 黄金哪去了?第357章 让袁绍放点血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47章 长安又乱(中)第168章 各有算计第245章 固若金汤第40章 鸡飞狗跳第94章 军都山中有大能第405章 谁是赢家(下)第8章 汗毛倒竖第110章 搁得慌,麻痹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06章 惊喜连连第146章 曲辕犁问世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05章 劝农诗第265章 龙骨水车和鸡公车第304章 明修栈道第193章 激战长安(下)第267章 镇北军和度辽军第240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第402章 中庸刘表第439章 邺城之危第382章 两块老姜都很辣第207章 人才大丰收第174章 营救大学士第375章 乱世人心第421章 潜伏的细作第372章 狗急跳墙第136章 分官咯第496章 未必学得了第17章 大侠之威第529章 袁谭西逃第437章 内讧与分裂第306章 大儒与流贼第208章 乱世孤岛第158章 沙场相见是故人第19章 见财眼开第177章 虓虎搅局第390章 折服(上)第294章 密会居庸关(中)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161章 冀州急变第14章 小伙伴们惊呆了第340章 浇水筑冰城第222章 两只土鳖戏老曹第462章 接见第124章 慎重第325章 长长的名单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533章 腥风血雨未曾见第175章 大造声势第445章 振勇营第307章 鲜于辅的小算盘第33章 夜袭第61章 仓惶北顾第368章 碧波万顷可为路第68章 以礼服人第514章 郭贾合谋第364章 布局与博弈第88章 有枣没枣打一竿第116章 卑鄙无耻第496章 未必学得了第64章 考校第151章 威风凛凛大公子第22章 怦然心动第470章 过街老鼠(中)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笔第252章 好大一笔年货第314章 战云密布第412章 西凉马家军第47章 各有算计第315章 越来越坏第122章 军阀之心第240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第226章 形势紧迫第350章 大战开始第503章 王佐自辞第313章 窝里斗,何时休?第3章 猛人出现第90章 发狠第222章 两只土鳖戏老曹第17章 大侠之威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375章 乱世人心第364章 布局与博弈第10章 岂能无信第164章 不得安宁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29章 袁谭西逃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142章 警告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战第365章 大国手郭奉孝第418章 文官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