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燕京律

随着讨伐袁术的大潮落幕,敖烈率军沿海路返回了辽东,然后从辽东沿陆路回到燕京。因为江东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孙策已经掌控了大局,因此,甘宁和鲁肃率领的水军,也随同敖烈一起返回了幽州。

刚刚到达燕京,李儒就拿着一张幽州出产的薄纸走了过来,上面写着暗影成员传回来的两条消息。第一条,刘协已经同意了敖烈的保奏,让孙策出任扬州牧之职,统领江东、淮南等地;第二条,则让敖烈有些吃惊,曹操部下的曹仁、臧霸联手,在青、徐交界处,一战消灭了袁绍派往淮南的大军,审配仅仅率领着三四千残兵返回邺城,颜良、文丑都被曹操收降了,另有一万袁军,也一同投降了曹操。

敖烈知道,曹操要对袁绍动手了,或者说,他是在为动手前,做着准备。不过,在联合曹操一起攻打袁绍之前,敖烈还有着一些问题必须要提前解决。北疆的鲜卑虽然已经臣服,其地盘也已经变成了大汉的第十四个州——光州,但是,并不是说自此以后,北疆就安稳如山了,西北还有匈奴盘踞,和匈奴比邻的,还有被敖烈打的元气大损的乌桓人。

尽管匈奴和乌桓因为敖烈的打压,实力大不如以前,但毕竟也是一个隐患,这个隐患不除,敖烈可没有办法安心攻打冀州。袁绍和乌桓的关系很好,如果在敖烈攻打冀州的时候,乌桓人受袁绍之托,在自己背后搞点什么小动作,那可是相当的麻烦。所以,敖烈当初和曹操争夺这场战役的主动权,把开战的时间和方式捏到自己手里,就是为了留出时间来。先把乌桓和匈奴彻底铲平。

当夜,敖烈找来诸葛亮、贾诩、荀彧、李儒和徐庶几人,连夜商讨针对匈奴和乌桓的方案。开始的时候。众人的思路在处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商量来商量去。众人却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征讨乌桓、匈奴之事,竟然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幽、并二州在经过平定北疆的战役之后,士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这多出来的一部分人,大多都是汉化后的鲜卑族战士。虽然可战的军士增多是件值得高兴地事,但是各种问题却也相继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军饷的发放,以及军粮的供给问题。鲜卑族人各个骁勇善战。凡是成年的男子,稍加训练,都是一名不错的骑兵,即使在怎么优中选优,以鲜卑人庞大的人口基数。最后被选到军中服役的,依然有五万之众,这五万军士的粮饷、装备、战马等等等等,都需要尽快筹措,以便把他们尽早训练成军。虽然在光州。也就是以前的鲜卑境内,敖烈得到了大量被冻死的牛羊,诸葛亮把这些牛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通过万通商会和甄氏商会变成了钱粮,但也仅仅是比较宽裕的完成鲜卑人内迁之后的问题而已,根本就没有多少多余的钱粮来供养这五万骑兵。

其次,鲜卑人虽然在一系列比较平和的政策下,逐渐融入了汉人之中,但毕竟时日还短,还没有形成彻底的融合,如果在这个时候,敖烈率领大军离开的话,难免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借机挑起境内汉人和鲜卑人的矛盾,这对敖烈的统治,势必会造成影响,不利于日后的发展。

再次,敖烈在一年之内连续平定高句丽、扶余和北疆,不少武将、能臣都被留在了当地,用以安抚当地民众的情绪和震慑宵小,像魏延、张绣、邓芝等人,分别留在扶余、高句丽等各地,出征乌桓和匈奴,这些猛将和能臣是必不可少的,敖烈必需要找到合适的替代者,让替代者接替魏延等人的工作。

另外,敖烈还要留下足够多的将士,镇守燕京,对内可以安民,对外可以保境。尚未完全汉化的鲜卑人中,还存在着少数极端份子,如果他们和冀州的袁绍联合起来,那将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所以,这次征讨乌桓和匈奴的人手,不能太多,最多只能抽调出全部军队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敖烈麾下虽然有二十四万大军,但最多,也只能动用六万人而已。想要以六万将士迅速平定匈奴和乌桓,实在是有些困难。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敖烈等人的话题,逐渐转换到了政策改革上来了,随着光州并入敖烈的治下,原有的幽并都督令,显然已经有些不太适应了,现在的情形,亟待敖烈在原有的政策中保留精华,然后在加入一些新的政令进去,从而促进幽、并、光三州稳定的向前发展。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敖烈推迟了战前的准备,转而开始和麾下数十名文武官员,共同商讨新政的制定。在商讨的过程中,最为沉默寡言的,就是田丰了,可是一旦他开口提出意见,就一定是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要害,即使是面对敖烈的辩论,也丝毫不肯松口,直到这个问题,在众人的反复磋商之下,得到妥善的解决为止。

七天之后,新的政令出台了,现在敖烈掌管着三个州的地盘,而且以后还要攻打匈奴和乌桓,所以,幽并都督令这个名称,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新的政令在大家的商讨之下,被命名为燕京律。敖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都在燕京,以燕京的名称命名新的律法,也确实是在合适不过了。在汉代,令和律的范畴可是大不相同,令只能作为小范围之内通行的法令,比如九禁十八斩,就职适用于军中,而不能运用在民生中。而律,则是大范围之内实行法令的统称,能被成为律的法令,至少也是一个王国内通行的法令,才有资格被称作律。敖烈虽然没有封王,但是实际权力和王也差不了多少,刘协还给了他临机专断的职权、总督三州军政大事的职权以及开府的职权,凭借着这些特权,敖烈可以名正言顺的制定律令,而不必担心受到天下士林的谴责。只需在律令正是实行之前,给刘协写一道奏折,告之实行新令的事情。让刘协了解一下新律法的内容,就可以了。

在燕京律中。原有的九禁十八斩、屯田令、盐铁令等数种适用的法令被保留了下来,以确保军令森严、促进农事生产以及把盐和铁彻底控制在敖烈手中等等。除此之外,一些促进民族融合,相互协调发展的法令,被命名为华夏令,正式被编入燕京律中。华夏令这个名字,是敖烈亲口叫出来的。除了敖烈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明白“华夏”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意思,但是既然是敖烈亲口取的名字。而且态度十分坚定,众人也就同意了下来。华夏令的法令极为严厉,对汉人和鲜卑、扶余、高句丽等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凡是试图分裂民族融合的,挑唆民族矛盾的等等行为。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一律严惩不贷。

在新编的令法中,还有一个法令,是敖烈特意提出来,然后经过众人的完善之后。专门用以约束戍边部队的,名为戍边令。一个国家的边疆,是这个国家疆土的门户,而驻守在边疆上的将士,一定要十分忠诚而且骁勇善战才能守好这个门户,否则的话,一旦外敌入侵,负责驻守边疆的将士,在金钱、美女等等诱惑之下,放松了警惕,或者直接打开国门,放敌人进入自己的国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于戍边令的提出,敖烈是参考了后世令人敬佩的边疆部队之后,认为制定戍边令,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才提出来的。敖烈想打造一支像后世那样,对祖国充满忠诚、对国人充满忠诚的戍边部队。只有把国门交到这样的将士手中,敖烈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当然,现在敖烈只是负责大汉北疆的戍卫工作,所以,他的戍边令,只对北疆有效。

本着精简和通俗易懂为根本,燕京律制定出台之后,一共有十二道法令,共计小项条款一百八十三条,在律令繁杂的汉代,可谓是最为精简的一部律法了。别看燕京律的法令并不多,但是对军、政、民生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详尽且细致的涵盖,能够让幽、并、光三州内的所有子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法可依。燕京律的出台,对敖烈治下的三州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信在燕京律的约束和规范治下,境内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类似后世的法制社会,不会再有人在犯罪之后而逍遥法外的情况出现了。

同时,燕京律打破了一直以来,士族阶层居于统治地位的垄断。燕京律倡导人人平等,即便是士族众人犯了法,也一样会被捉拿问罪,和普通民众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燕京律刚一出台,就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热烈拥护。敖烈是决心用燕京律当做突破口,正式向士族宣战!已经不合时宜的士族制度,距离彻底被废除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当然,幽、并、光三州内,并不存在足以影响大局的士族,因此燕京律的实施,并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但是敖烈相信,当燕京律的功效逐渐发挥出来之后,居住在三州之外的汉人们,一定会感觉的到,燕京律是真正为老百姓制定的律法,届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汉人会迁居到三州境内来。

和老百姓的反应不同,三州之外的士族世家们,在观看了燕京律的规定之后,没有一个人的脸色是好看的,不少人都气的把手中的燕京律手抄本,发泄般的撕成了粉碎。不过,刘协倒是一个例外,他在观看了敖烈派人送来的燕京律条款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并立刻下旨,在关中地区试用燕京律。

虽然刘协也算得上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大汉如今十分倾颓,刘协这个名义上的天子,实际能掌控的地方,也只有洛阳以及长安两个城市附近的地区了,几经磨难之后的刘协,早已经看的很通透了,权力什么的,他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只要大汉的血脉能延续下去,大汉的子民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刘协就知足了。

在历经十常侍、董卓之乱后,关中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士族存在了,刘协在处斩王允的时候,还借机拔掉了一些毒瘤,更是让这个地区的士族遭受了一定的打击,所以燕京律在关中地区,也得以顺畅的颁布施行了下去。刘协这个无意的举动,为以后的大一统,提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未完待续)

第9章 义结金兰第207章 一战而定第416章 美人计第203章 北地枪王第25章 倒履相迎第122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三)第209章 说服臧霸第323章 瓮中之鳖第161章 血杀再现第146章 赤霄扬威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412章 激战葭萌关(五)第224章 噩耗第147章 士族的力量第317章 斗智斗力第112章 再次换装第68章 平定宛城第391章 大战前夕第317章 斗智斗力第56章 血洗卫府第438章 愿赌服输第41章 东莱太史慈第441章 弃车保帅第4章 定亲第217章 汇合吕布第45章 初见刘关张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411章 激战葭萌关(四)第125章 吕布放水第491章 大决战(上)第167章 唇枪舌剑第90章 辽西危局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326章 大赏群臣第486章 决战官渡(一)第33章 激战右北平第211章 狠毒的刘备第458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415章 放虎归山(三)第439章 香消玉殒第85章 王者归来(二)第278章 庞统献计第292章 敖烈来援第11章 沙场秋点兵第64章 火烧伏牛山第101章 兵临城下第295章 乐极生悲第310章 夜袭袁营(一)第311章 夜袭袁营(二)第156章 谁说歌姬无情义!第133章 虎牢初战第83章 损人不利己(三)第126章 我叫孙仁!第295章 乐极生悲第156章 谁说歌姬无情义!第257章 短暂激战第235章 割发代首第335章 刘备得蜀第35章 诱杀!第262章 隔山观虎斗第134章 战神吕布第439章 香消玉殒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441章 弃车保帅第360章 七进七出(二)第295章 乐极生悲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236章 袁术的末路(一)第82章 损人不利己(二)第354章 龙争虎斗第159章 里应外合第303章 兵者诡道第56章 血洗卫府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247章 三大杀器第291章 长安失陷第16章 肝胆相照第122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三)第170章 血色归途(二)第454章 宿命的终结(一)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143章 吕布诈败第73章 拔刀相助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421章 关羽出战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00章 制造神迹第325章 南柯一梦第148章 绝户之策第177章 命悬一线第388章 摄政王第201章 攻心为上第310章 夜袭袁营(一)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84章 王者归来(一)第303章 兵者诡道第343章 汉中争夺战(一)第185章 变法第103章 东风破、百花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