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扩军备战(一)

在江东停留了一个月之后,敖烈做出了班师回朝的决定。麒麟军精锐在甘宁的统率下留守在荆州,其余的三支精锐将跟随着敖烈一起返回燕京。虽然除龙骧重骑之外的其余三支精锐都完成了扩军,单兵作战能力也并不差,但是旧有的精锐和新增添的精锐之间,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契合,彼此之间的默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因此,敖烈把这三支精锐全部带回燕京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让他们在徐荣、高顺等练兵行家的手中,得到进一步的锤炼,使扩军之后的精锐部队能够被完全捏合成一个整体。这一点,在日后讨伐曹操的战斗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麒麟军和新成立的北汉水军,敖烈丝毫不担心他们的前景,甘宁和周瑜可都是水战的顶级高手,如果连他们都不能把这两支水军打造成型的话,那天下间也就没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临行之前,敖烈还下达了两道诏书,一道是对孙权的任命状,正式任命孙权为北汉第一任的扬州牧,坐镇建业,把控整个江东。本来敖烈是有意继续让孙策来担任这个角色的,但孙策却执意要跟在敖烈身边征战沙场,敖烈权衡再三之下,认为由孙权来做新一任的扬州确实比孙策更合适,毕竟孙策的长处是要在战场上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治理内政并非他的长项,与其留在江东无所事事,倒不如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反正日后还要和曹操开战,身边多这么一员虎将,也是不小的助力。

第二道诏书,则是对两个人员的调动。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顶撞过敖烈的步骘,此人敢于直言进谏,同时也是内政的一把好手,敖烈有意将其带回燕京加以培养。假以时日。敖烈相信步骘必定会成长为有一名栋梁之才,为北汉这座参天大厦再次添砖加瓦。另一个人。则是年仅十四岁的陆逊。别看陆逊现在年纪小,还未能真正的显山露水,可敖烈却清楚地知道,这小子长大成人之后。可是一个出将入相的超级人才,属于那种极为罕见的,能内政外政一把抓的人物,这样的人,敖烈是一定不会错过的。而且以陆逊的年纪而言,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敖烈也不想拔苗助长。让他现在便进入北汉权力的高层,把他带回燕京,敖烈是想让他进入燕京学府继续深造几年,相信在燕京学府中。陆逊一定会学到很多的东西,等到他真正成长起来了,再把他召回军中也不迟。

在敖烈班师回朝的这一天,新任的扬州牧孙权带着以张昭、吕蒙为首的文武官员近百人,来到江边给敖烈送行。为了尽快回到燕京,敖烈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走水路,从江东出发,顺着长江驶入大海,然后迂回到胶州湾,再从胶州湾登陆,取道辽东,最后折返回燕京。

当敖烈率领众人登上战船的时候,立在岸边的孙权忽然跨前几步,脚上的靴子甚至都已经踏进了冰冷的江水中,可是孙权却恍若未知一般,向着敖烈和孙策的方向挥手大喊道:“师尊——保重啊!大哥——记得常回来看看——”

敖烈没有说话,只是洒然的向着孙权摆了摆手,他知道,分离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分离之际,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孙策,让他和自己的兄弟做个短暂的告别。

孙策大踏步来到船舷边上,向着孙权使劲的挥动着右臂,同时高声呼喊着:“仲谋!好生治理江东,切勿辜负了师尊对你的厚望!记住,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你我兄弟,终究还会有相聚的一日的,保重了——”

当敖烈所部的战船逐渐远去,最终在海平面上变成一点微不可察的小黑点时,孙权双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视线瞬间变得模糊了起来。从小到大,孙策对他照拂有加,兄弟二人从来没有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在孙策的背影后,孙权会感到十分的心安,然而,现在孙策却暂时离开了他,他再也不能时时刻刻都依靠着自己的兄长了,在这一刻,在孙权的心中,在感到巨大的失落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信念,只有把江东治理好,才是他对敖烈、对孙策最大的回馈。

“师尊,大哥,你们放心吧,权一定不负所望,一定会把江东治理的蒸蒸日上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大哥,这句话权弟一定牢记在心,不敢或忘……”孙权向着敖烈和孙策远去的方向,坚定地低声自语着。

由长江驶入大海,然后在波涛浩淼的海面上不知行驶了多久,承载着敖烈等人的战船终于靠了岸,来到了中转站胶州湾。当敖烈走下战船,脚踏实地的那一刻,他不禁由衷的发出一声感慨:“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啊!”不单是敖烈,往昔在陆地上所向无敌的北汉精锐们,现在全都成了霜打的茄子,一个个无精打采的。连续近一个月的航行,早已把他们折腾的筋疲力尽了,北方人不擅水战,这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无法改变的地理环境造就的,若不是这些精锐们身体素质超强,换成普通的北方将士的话,恐怕早就有人支持不住了。

在胶州湾的水军基地休整了两日之后,敖烈感觉到麾下的将士们已经从疲劳中完全恢复过来了,便下达了向燕京进发的命令。相比海上的行程,从胶州湾到燕京的这段路,简直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了,十余万精锐,仅仅用了五日的时间,便一路疾驰回到了燕京。

在留守的文武官员的欢迎下,敖烈等人在历经半年多的征战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顾不得沐浴更衣,敖烈带着一身的风尘,便宣布召开紧急会议。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到场,在赵云的讲述下,开始对汉军半年多以来的四处征战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是敖烈在这次回来的路上想到的,他想用总结和归纳的方式,把麾下将士们的优缺点理顺出来,并在接下来的操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操演,以扬长补短。这样就可以让麾下的大军尽一步成熟,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扩充后的精锐部队,以及即将进行扩军的普通部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赵云讲述的同时,其他的人不时插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各处战场上的具体战例进行剖析,一些经典的战例,还引起了众人的激烈讨论,并进行反复推敲,淬炼其中的精华,而取缔其中的不尽人意之处。

这一讨论,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时辰,包括敖烈在内,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就连午饭都是在会议上吃的。直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众人才结束了讨论,将一系列战斗中的优缺点条理分明的罗列了出来,由贾诩记录在案。

当讨论结束的时候,敖烈作出了总结性的发言:“众卿,此次我军三线作战,对我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我军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不管敌人是谁,有多厉害,在我大汉精兵面前,他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接受失败!但是,我军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军的将士不是无敌的,我们刚才总结归纳出来的那些缺陷,还需要尽快纠正过来,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

说到这里,敖烈忽然站起了身来,目光坚定且锐利,语气也变得激昂了起来:“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有最后一个敌人,那就是盘踞中原的曹操。想要完成大一统的伟业,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我们就必须要击败曹操,将中原各州重新收归大汉。古法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曹操虽然屡屡败于我军手中,可他的实力却不容小觑,堪称是我军最为强硬的对手。所以,我们在纠正军中将士们缺陷的同时,还要进行扩军,而且是大规模的扩军!争取一举击溃曹操所部,平定天下!”

敖烈的话,说的在座的所有人都心潮澎拜。没错!从董卓乱政开始,大汉便就此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先后称霸一方的割据军阀数不胜数,甚至还有袁术等人公然僭越称帝,自敖烈横空出世以来,讨董卓、灭张举、杀李傕、斩郭汜、诛袁术、破袁绍、收服北疆异族,平定羌人之乱,这才使得天下格局逐渐趋于明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旧汉的最后一个帝王刘协却不幸死于刘备之手,使得天下震动,刘备、曹操乘势而起,一个盘踞东西两川、荆襄之地,进位汉中王;一个雄踞中原四州,虎啸天下,登顶魏王宝座。掀起了天下间最大的一场争权之战,关键时刻,又是敖烈挺身而出,以摄政王的名义建立北汉,延续了汉人的正统。现在,刘备势力已经被彻底剿灭了,只要能再战胜曹操,那么,北汉将延续东、西两汉的辉煌,成为又一个超级强国!

第368章 过五关斩六将(二)第419章 奸雄难过美人关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63章 且看马如龙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422章 斩颜良、诛文丑第354章 龙争虎斗第55章 剑客王越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305章 千里觅知音第479章 金戈铁马(四)第424章 围城十日第252章 决战乌桓山(二)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300章 血战洛阳(五)第337章 天降异象第57章 毒士贾诩第246章 军政分离第230章 第十四州第476章 金戈铁马(一)第410章 激战葭萌关(三)第191章 大闹邺城(一)第389章 改元康乾第195章 洗尽铅华第12章 雁门张辽第344章 汉中争夺战(二)第397章 三线开战(一)第160章 恩断义绝第380章 血杀再扬威第108章 四面合围第107章 内外夹攻第441章 弃车保帅第311章 夜袭袁营(二)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09章 激战葭萌关(二)第34章 擒贼擒王第97章 功成万骨枯(三)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487章 决战官渡(二)第492章 大决战(下)第261章 内讧第102章 东风破、百花残(一)第437章 恶战不休(四)第364章 执念之症第176章 壮士断腕第291章 长安失陷第33章 激战右北平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405章 再次卖主第216张 用粮草钓鱼(三)第76章 神射黄汉升第294章 咸鱼翻身第19章 定亲第401章 三线开战(五)第297章 血战洛阳(二)第226章 袁术称帝第471章 丧家之犬(三)第478章 金戈铁马(三)第218章 一直都在、从未离开!第333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312章 夜袭袁营(三)第38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405章 再次卖主第487章 决战官渡(二)第318章 庸主也!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492章 大决战(下)第84章 王者归来(一)第103章 东风破、百花残(二)第234章 风云际会第252章 决战乌桓山(二)第439章 香消玉殒第219章 龙骧扬威(一)第197章 俘获芳心第358章 赵云到来第107章 内外夹攻第413章 放虎归山(一)第112章 再次换装第188章 何去何从第300章 血战洛阳(五)第344章 汉中争夺战(二)第298章 血战洛阳(三)第411章 激战葭萌关(四)第362章 霸王再临(二)第488章 决战官渡(三)第105章 忠烈碑第262章 隔山观虎斗第418章 温柔与杀戮第324章 血溅七步第227章 孙策崛起(一)第41章 东莱太史慈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56章 谁说歌姬无情义!第258章 连败诱敌第120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一)第367章 过五关斩六将(一)第212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187章 面见甄逸第367章 过五关斩六将(一)第215章 用粮草钓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