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招贤纳士

敖烈命人在南阳郊外给诸葛亮姐弟三人盖了三间房屋,在房屋未盖成之前,诸葛亮姐弟三人就暂时先住在太守府中。

在太守府中相处了十几天之后,敖烈和诸葛亮通过逐渐的深入了解,渐渐都对对方生出了敬佩之情。敖烈发觉自己低估诸葛亮了,即便是没有经过庞德公的传授,诸葛亮的才能也可以称得上是卓尔不凡了,有一种人是天生的妖孽,在某个领域可以无师自通,进而达到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地步。显然,诸葛亮就是这种人,他在治理国家和军队乃至排兵布阵等领域,都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其实严格说起来,敖烈本身也可以归划到这一类人中,他在武学方面的天赋,简直比妖孽还妖孽。

而诸葛亮佩服敖烈的地方,除了敖烈为人处世的原则、待人亲厚为民着想的品性之外,更是被敖烈浩瀚如大海的才学所折服,随意一句话都可能饱含深意,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往往立意新颖,而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常常出人意表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两人之间在这短短的十几天内,彼此的默契急速增长,友情也达到了目前所能达到的临界点,几乎是无话不谈,甚至常常秉烛夜谈到深夜,然后两人就在同一张床榻上抵足而眠。

十几天之后,荆州牧刘表的书信来了,信中言明愿意举荐诸葛亮到庞德公门下求学,并且经过初步的询问,庞德公也答应了此事。

收到刘表的书信之后,诸葛亮依依不舍,说心里话,现在他是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敖烈了,不止是因为自己的姐姐和弟弟在敖烈身边,更主要的是,现在诸葛亮已经把敖烈当成了良师益友,舍不得分开了。

敖烈心中自然也是十分不舍,但是大局观一向出众的敖烈,还是忍痛帮诸葛亮收拾好了行囊,然后亲自送诸葛亮离开了宛城,一直送到南阳郡的边界,这才与诸葛亮告别。敖烈明白诸葛亮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求学,如果不让他去求学,而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那简直就是杀鸡取卵,这样的蠢事,敖烈可做不出来。

诸葛亮走后不久,郊外的房屋也盖好了,诸葛玲和诸葛均就搬到了郊外居住。敖烈每隔三五天,总要过去看看,如果发现姐弟二人有什么需要的东西,第二天就会派人给送过去。对诸葛玲姐弟两人的照顾,几乎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让姐弟俩心里都十分感激。

空闲下来的时间,敖烈再次投入到了探索人才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位来投靠自己的能人,却不是自己找来的,而是自己送上门来毛遂自荐的。

当时敖烈正在军校场观看军士们训练,一名穿着普通士兵衣甲的人走到敖烈面前,要求投在敖烈麾下。这个士兵让敖烈很好奇,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人竟然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魏延魏文长!

在历史上,传言魏延脑后长着反骨,无论投效谁,日后都会造反。但是仔细研究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敖烈却知道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魏延的武勇堪称是三国后期第一武将,而且他的为人极为骄傲,经常直言犯上,这就让使用他的人充满了疑虑,对他暗中加以钳制,在加上后期在诸葛亮谨慎的用兵手法之下,发挥不出他果敢的用兵风格,所以经常在私下里发牢骚,最后导致身败名裂。

但是敖烈却没有这些顾忌,首先,敖烈是后世穿越来的,后世人人平等的理念一直深藏在敖烈的心中,他不会对魏延几句口头上的抱怨心存怨恨而不启用他;其次,敖烈有自信,能够让魏延心服口服的为自己做事,折服骄傲之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超过他,无论是论武勇还是带兵打仗,敖烈都在魏延之上,这就让魏延心悦诚服;再次,魏延是个功名心很重的人,和师叔王越有点相似,说穿了就是个官迷,敖烈身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并且还有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力,可以自由任免麾下的官员,这对魏延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而且敖烈的任命麾下的规则,就是不论出身,只看能力,你有多大的能力,就给你多大的官职,魏延刚刚投靠敖烈,就被授予牙门将军的职位,这也让魏延喜出望外,对敖烈更是敬重有加。

在魏延之后,又有一个人也是送上门来投效的,这个人是敖烈的岳父蔡邕举荐来的。蔡邕怕敖烈在南阳孤掌难鸣,所以把自己昔日的一位学生推荐了过来。这个人叫顾雍,字元叹,是吴郡人,早年间曾在蔡邕门下求学十年,和蔡邕情如父子。得到了蔡邕的推荐信之后,顾雍一点犹豫也没有,就跑到宛城来投靠敖烈了。敖烈自然也知道顾雍的大名,他是历史上东吴中后期的国之栋梁,曾担任丞相的位置达十九年之久,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政治和内政型人才。

敖烈见到顾雍之后,也是无限欢喜,当即就授予他从事的职位,负责管理南阳郡中一应大小政事。

更让敖烈喜出望外的是,顾雍来到之后,还给好友鲁肃写了一封信,让鲁肃来南阳看看。当时鲁肃是临淮郡的豪强,收到顾雍的书信之后,来到南阳逗留了几日,暗中体察民情,见到敖烈深得民心,是可以托付终身的明主,于是回到临淮散尽家财,全部换成武器和粮草,装满了三十车来投靠敖烈。

敖烈和鲁肃一日长谈之后,当即任命鲁肃为幕宾,负责协调文武官吏之间的调度。

此后半年,敖烈只提出治理南阳的大略方针,然后完全放权给顾雍和鲁肃,两人在对敖烈的方针进行详尽的核实与补充,然后在伍琼等人的帮助下,把敖烈的政策完美无缺的实施下去。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宛城恢复了原来的繁华,城中百姓安居乐业,成为了东汉王朝少见的几处世外桃源之一。

经过半年的治理,敖烈在南阳的名声一日盛过一日,不少人都慕名来投靠,其中在历史上留名的人有邓芝邓伯苗、董和董幼宰、蒋琬蒋公琰这三个文臣,此外还有李严李正方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这些人在后世的史书中都有记载,均是名震一时的能人。敖烈根据史书的记载和对他们亲身的考验之后,分别给他们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一展所长。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会,荆州牧刘表召集各地官员前往襄阳进行集会。这种场合敖烈以前也是经常参加,毕竟他是右北平太守,年底的年会怎么可能少得了他呢?只是今年的年会与以往却不尽相同。以前敖烈是在幽州参加年会,幽州牧是自己的父亲刘虞,而今年却要在荆州参加,主持者则是荆州牧刘表。

为此,敖烈特意从光武秘宝中,精心挑选出来一件玉佩,这件玉佩有延年益寿的功效,长期佩戴可以减缓人体的衰老。

把玉佩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敖烈带着赵云和二十名血杀营精锐就出发了。一路向南,敖烈一行人快马加鞭,经过几天的行程之后,进入了襄阳地界。

刚一进入襄阳,就能感受到极具年会意味的气息扑面而来,街边到处都是贩卖各种东西的小商贩,熙来攘往的人群,就好像是永远也不会断流的长江一样,在街道上奔流不息。

放缓了马速,敖烈等人一边好奇的观望商贩们贩卖的各种物品,一边缓缓向前行进着。忽然,一队人马速度极快的从另一边跑来,丝毫不顾忌街道上拥挤的人群。为首一人一脸凶相,身穿锦衣,下巴高高扬起,用眼角的余光看人,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

看到这个人之后,敖烈心中不由得一阵不喜,说起来能让敖烈无缘无故的主动去讨厌一个人,除了袁家那个骄傲自大近乎到白痴程度之外的袁术,眼前这个不知名的人,算是第一个了。

忽然,一个孩童带着天真的笑容,在街道上横穿而过,她似乎全部的心思都在看着手里的玩偶,一点也没注意到不远处正在高速向她跑来的奔马。远处的敖烈自然看到了即将要发生的惨剧,急忙高声大喊:“对面的骑士快止步!”

对面奔驰来的一队人马仿佛根本就没听到敖烈的呼喊,依旧横冲直撞的狂奔着,笔直的向着小女孩冲来。

眼看小女孩就要惨死在马蹄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利箭呼啸着飞来,射穿了为首者的马头,余势未消的利箭带着强悍无比的力道,洞穿了马头之后,又扎进了另一匹马的马头中。

这是一箭双雕的手法!敖烈立刻就分析了出来,射箭之人的射术,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巅峰的人之一了。

被利箭接连射穿两匹马头,奔驰中的马队立刻混乱了起来,战马在受惊之下,纷纷掀起了前蹄,人立了起来。一些骑术差点的骑士,顿时被掀翻下马,摔倒在地上。

一名年近五十的大汉在街角闪出身影,快速来到街道上,一把抱起了处于惊呆状态中的小女孩,然后退到安全的距离之外。

敖烈暗中观察着这个大汉,五旬左右的年纪让他的两鬓和胡须都已经泛起了花白,但是双眼中依旧犹豫壮年人一般的锐利,背后背着一张大号强弓,看上去很是雄壮。

先前骑在马上的为首之人在地上爬了起来,一双三角眼中散射着凶狠,狠狠地盯着抱着小女孩的大汉,沉声说道:“本将是江夏太守黄祖,你是何人,竟敢向本将射箭?莫非意欲刺杀本将不成?”

短短一句话,就给救人的大汉扣上了刺杀太守的罪名。

大汉放下了怀中的女孩,向着黄祖拱手说道:“某乃是长沙韩玄太守手下中郎将黄忠,不知是将军,多有得罪,但是将军不该在闹市这般策马狂奔,如实伤到无辜,却为不妥。”

黄祖的三角眼中精光一闪,不屑地说道:“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也敢教训本将?来人,给本将拿下!”

站在黄祖身后的二十多人立刻拔出武器,就要上前捉拿黄忠。黄忠完全没想到黄祖竟然这么不讲理,不管怎么说,两人同为朝廷命官,黄祖竟然因为私欲,在光天化日之下要捉拿自己,这就让黄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反抗吧,容易落人口实,坐实了自己刺杀黄祖太守的罪行;不反抗吧,黄忠真的不甘心被一群酒囊饭袋擒拿,更不愿受辱。

黄忠心里犹豫不决,一双铁拳握紧又松开,松开之后又握紧,显示着黄忠此刻矛盾的心情。

第484章 斩将夺旗(一)第337章 天降异象第243章 曹仁的布局第303章 兵者诡道第245章 燕京律第142章 三英战吕布第268章 封狼居胥(四)第468章 驱虎吞狼第193章 大闹邺城(三)第170章 血色归途(二)第212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463章 扩军备战(一)第306章 勇冠三军第47章 进京第471章 丧家之犬(三)第382章 让勇气飞(一)第302章 三线开战(六)第92章 谁是小霸王(一)第354章 龙争虎斗第413章 放虎归山(一)第128章 推举盟主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409章 激战葭萌关(二)第200章 制造神迹第288章 斩杀袁熙第286章 袁绍的反应第287章 浑水摸鱼第62章 以勇服人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473章 强盛的北汉第295章 乐极生悲第1章 光武秘宝第384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一)第14章 左贤王授首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213章 危机四伏第19章 定亲第81章 损人不利己(一)第35章 诱杀!第325章 南柯一梦第109章 刘宏遗诏第171章 血色归途(三)第44章 三年之后第72章 招贤纳士第203章 北地枪王第14章 左贤王授首第367章 过五关斩六将(一)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358章 赵云到来第62章 以勇服人第241章 煮酒论英雄第301章 血战洛阳(六)第316章 决战在即第36章 十面埋伏第66章 血杀!血杀!!第83章 损人不利己(三)第56章 血洗卫府第425章 罪有应得第471章 丧家之犬(三)第384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一)第272章 坚辞不受第330章 平定凉州第183章 一鸣惊人第252章 决战乌桓山(二)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114章 天下大势第115章 暗影第82章 损人不利己(二)第1章 光武秘宝第37章 全军覆没第207章 一战而定第228章 孙策崛起(二)第37章 全军覆没第436章 恶战不休(三)第491章 大决战(上)第482章 大混战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270章 封狼居胥(六)第478章 金戈铁马(三)第226章 袁术称帝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108章 四面合围第289章 疯狂的袁绍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250章 整装待发第92章 谁是小霸王(一)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223章 凯旋而归第490章 决战官渡(五)第288章 斩杀袁熙第458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476章 金戈铁马(一)第162章 枭雄的落寞第82章 损人不利己(二)第411章 激战葭萌关(四)第326章 大赏群臣第124章 虎口脱险第364章 执念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