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章 丝绸之路

回到家中之后,司马朗便忍不住拦下了父亲和二弟。

“二弟且住,愚兄有一事不明。”

司马懿似乎早就料到自己的大哥会有此问,笑着说道:“大哥可是对小弟今日主动请缨一事,有所疑惑?”

司马朗点了点头:“不错。我司马氏虽仰仗拥立之功,得获主公信赖与重用,可那周瑜是主公少时玩伴,更对孙氏建立江东基业,功勋卓著,无论是在江东之声望,或是在主公心中之地位,都绝非我司马氏可以抗衡。今日周瑜说要全力北伐,二弟却要分走他的部分兵权,进行南征,纵然是你说得有理,周瑜大度,不予计较,可总归是件得罪人之事。”

“若他北伐顺利,斩获大功,便显得二弟之谋划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倘若北伐不利,到时难免会有人觉得是因为我司马氏分走了他本就不多的兵马,才导致其难以取胜,甚至周瑜,乃至主公本人都有可能作这般思量,届时,二弟,还有我司马氏全族,岂非里外不是人?”

他这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此次攻打洛阳,江东大败而回,除却主公孙坚战死之外,还损失了不下三万兵马,即便得到了部分曹兵的归降,可新得的荆州,也必须留下重兵把守各处,威慑地方。

因此,孙策手中,真正能够动用出征的,连十万人也未必能够凑齐,这一下子被司马懿拿走了两万,自然会对周瑜的北伐豫州大计,产生不小的影响。

司马防也一起追问:“是啊仲达,为父虽然相信你胸中自有谋略,却是想不通到底其中有何缘故。”

司马懿一直面无表情的脸庞,这时才微微一笑。

“父亲,兄长,可还记得数年前,我曾说过,我等这般家族,要想在此世间立足、壮大,所凭借者,究竟为何物?”

司马防终究是父亲,所谓‘知子莫若父’,他当即不假思索道:“自然记得。你说过,依仗任何人的信任与重用,皆不如自身强大,方能经久不衰。”

“这便是了。”司马懿说道:“大哥说的不错,这江东孙氏麾下,以周瑜、程普最是亲信,我司马氏即便有拥立之功,在主公眼里,终究也是外人。如此情势之下,要想使家族在乱世之中,屹立不倒,无异于痴人说梦。”

司马朗也并非愚笨之人,此时有些明白了过来。

“二弟的意思是……此去南征,并非是单纯为主公谋夺地盘,而是要为我司马氏,寻求一方根基?”

司马懿却是摇了摇头:“寻求根基自是必要,不过南征之事,也确实是主公的意图。”

“哦?何以见得?”司马朗面露不解。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来到了家中大堂,司马防挥手示意两个儿子落座,自己则端坐到了主位之上。

司马懿向父亲和兄长拱手行礼:“如今这位主公,年少气盛,雄心勃勃,更兼与刘赫有杀父之仇,可谓报仇心切。荆州之地,北据豫州,西抗巴蜀,依仗天险,再加上北军不擅水战,以主公之勇,周公瑾之智,要坚守五六年,并不算难事。然而,主公却绝非平庸之主,断不甘于如此偏居一隅。”

司马朗疑惑道:“可周瑜不是定下了北伐大计么?倘若能成……”

话说一半,他自己也一副幡然醒悟的样子,司马懿笑道:“周公瑾此言,不过是安抚众人,尤其是安抚那些荆州士族罢了。若非如此,他们岂能一心一意支持主公?”

“二弟的意思是……主公自己也清楚,北伐根本难以成功?”

“这是自然。”司马懿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敌我实力,过于悬殊,刘赫麾下,拥兵不下八九十万,此次又得荆州和益州降卒,总计不下十五六万,而北方草原,西北羌乱,皆已平定,高句丽、乌桓等辈,又在马超铁蹄之下,节节败退,若不出意外,来年开春之时,马超大军便可攻入高句丽国都。刘赫如今并无后顾之忧,真要全力来犯,我军自保数年尚可勉力支撑,要北伐成功,绝无半分可能。”

司马防捻着胡须,微微颔首:“嗯……看来主公和周公瑾,私下早有商定,只是仲达倘若今日不曾主动请缨,不知主公又意欲如何安排?”

司马懿说道:“南征一事,并不算难事,山越野人也好,交州士燮也罢,与我中原诸侯相比,不过跳梁小丑,不堪一击,要剿灭他们,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是山中多瘴气,路途更是难行,此去艰辛困苦,主公认定,非忠勇之事不可为之。”

“二弟的意思,主公意欲用此事考验诸公?”

“不错。我若不提,主公也会自己借故提起士燮贡品不足之事,再加上山越趁老主公攻打洛阳之际,屡屡进犯吴郡,主公早有将其处之而后快之意。既然主公左右都要为之,我等忧主公之忧而忧,岂不更能得到主公信任?我敢断定,主公定然心中大悦,原本他只想派两万寻常步卒平定山越和交州,如今只怕会在其中加派五千铁甲精锐,而这,便是我司马氏日后在江东之地,立足之根本。”

说到这里,司马懿拳头紧握,双目绽放光芒,司马防看着自己这个儿子,也是满脸欣慰。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大汉王朝便要迎来又一个新年。

原本朝廷大败曹操,彻底平定整个北方,堪称天大喜事,这个新年,应是隆重庆贺一番。

不过因为程良战死,太后徐氏,又紧跟着驾薨,给这本该喜庆的时节,添上了几丝阴云,也因此,洛阳城中,非但没有大肆庆祝,反而因为要给太后守丧,而使得节日气氛,反不如往年。

皇宫之中,除却前宫做了些许简易的新年装扮,作为向百姓昭示新年气象外,后宫之中,却是一片肃穆,从刘赫和张妤,到诸多宫女、宦官,个个神情之中,都带着几丝悲恸之色。

刘赫接连遭受至亲去世的打击,一度罢朝多日,好在刘正的回宫,并且记忆恢复,这才让他得以重新振作起来。

这日,他照常批阅奏折,荀彧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石广元的奏章到了。”

刘赫精神一振,脸上顿时露出喜悦和期待之色,亲自起身上前,接过了奏章。

“广元此番出使西域,这么快便有回音了,看来行程应算顺利。”

几个月前,依照约定,刘赫派大鸿胪石韬为正使,尚书仆射甄俨为副使,携带大汉国书、礼物,外加一百余支商队,还有一支由八十多名工匠组成的特殊队伍,一同出使西域各国。

此行的目的,一是在于正式与各国达成宗主国和藩属国之关系,二是建立彼此商贸往来,三则是规划从凉州前往西域的官道修建,亦即重新打通,甚至是强化曾经那条连同东西方的著名道路——丝绸之路。

第一千三十七章 关羽出击第九百三十一章 终极谋略第八百五十章 锦帆水贼第八百六十五章 动摇国本第九十七章 猛兽激战第一千三十七章 关羽出击第六百二十一章 戟士闯宫第二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赫探监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之变第九百五十章 瓮中捉鳖第九百五十章 瓮中捉鳖第一千八十八章 刘正回宫第八百零一章 惊诧程良第一百六十章 赏罚分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风起云涌第七百八十三章 曹氏子弟第一千九十二章 立储之争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的太守第一千八十八章 刘正回宫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六百八十九章 群将乱斗第六百八十一章 关朱之争第八百六十八章 程良劫营第三百一十九章 关羽沉沦第六百八十七章 姑臧之袭第五百四十章 三方角逐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结束第三百七十七章 荀氏浑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宫门被破第一千六十八章 虎骑末日第五十八章 又中埋伏第七百一十三章 徐州城破第九百四十六章 武将混战第五十九章 总有办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后手发动第八十七章 安排采矿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召董卓第七百四十九章 法正之谋第二百七十五章 他乡故知第五百八十八章 最终决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汉商行第五百九十九章 袁绍来袭第七十章 关程冠礼第三百六十八章 宦官末日第一百九十六章 论功行赏第七百六十九章 风云突变第六百十九章 刘赫到来第七百三十八章 计定幽兖第四百八十四章 宫中密谋第一千零七章 再见虎牢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门大战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第二十九章 缺兵少马第四百三十章 强攻赵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动第七百六十五章 汉武卒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具装重骑第四百零一章 吕布失意第二百零六章 金锤之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卤城沦陷第七百九十章 张勇受伤第四百二十七章 枭雄本色第六百二十九章 云海一游第四百七十九章 来者不善第四百四十七章 刘赫二胎第二百零五章 突遭夜袭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波初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造静思塔第六百七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零八章 杠杆原理第一千七十五章 武圣一怒第一百零一章 师门相争第一百五十七章 关羽逐鹿第一千三十三章 平山飞军第四十六章 乡勇集合第九百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烨受伤第一百三十九章 军中令旗第一百四十五章 可怕战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蔺县异状第九百零四章 两份榜文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烨受伤第七十二章 摆丰收宴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五十九章 平山飞城第四百四十章 张杨之死第九十五章 装备释疑第七百九十一章 离间曹军第四十九章 乡民齐动第四十一章 赌徒心态(加更一章)第九百三十八章 李芒授首第一百八十四章 出发北上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龙骑第九百九十七章 声东击西第三百九十章 联军盟主第七百四十五章 蓟县安顿第一千十二章 谋士比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汉中初战第九百二十二章 争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