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帝刘赫

很快,刘赫就回到了太守府,刚到门口,他忽然停住了脚步,随后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放慢了脚步,亦步亦趋地走了进去。

一边走,一边还嘴里抱怨着:“会是谁呢?洛阳来的,稀奇,我在洛阳并无旧识啊,纵是崔廷尉要来,也该是见军师才是。我这军务繁忙的,到底是谁啊,这不耽误我时间么?”

这声音传入了正厅之中,正在喝茶的那人,顿时身子一僵,眉头也皱了起来。

刘赫跨步进来,一见这人,虽是中年模样,不过脸上十分干净,没有半点胡须,穿着华丽锦袍,这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正是十常侍之一的赵忠。

不过刘赫当然不能一开始就认出来,只能装作一脸茫然的样子。

“不知这位先生是……”

赵忠也没有起身,只是抬了抬眼角,看了一眼刘赫。

“久闻刘太守年少有为,难免轻狂,今日一见,哼哼,果然不虚,在老奴面前也敢如此放肆。”

他这声音十分尖细,刘赫一听,佯作惊讶。

“阁下莫非……莫非是从宫中来?”

赵忠从鼻孔中哼了一声:“你倒还算有些见识。老奴姓赵,名忠,宫中中常侍。”

他这言语之间,神色甚是得意,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让刘赫心中忍不住有些作呕。

“明明是来有求于我的,却还在这里摆谱,这些阴阳人,身体不全了,可是这心思倒是挺活泛的。”

刘赫在心里暗自吐槽道,不过脸上还是做出了一副恭敬的模样。

“啊呀,原来是中常侍大人,刘某有失远迎,望乞讨恕罪啊!”

赵忠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

刘赫问道:“刘某自问一向不曾去洛阳走动,更未有和诸位大人有过联系,而且如今陛下归天,新皇登基,不知尊驾没有在宫中伺候,却不辞路途遥远,忽然驾临,可是有何事吩咐?”

赵忠似乎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又斜了刘赫一眼。

“老奴和刘太守,自然是素不相识了,可是老奴素知刘太守乃朝廷栋梁,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便有人图谋祸国,谋害皇室宗亲,老奴久受国恩,岂能坐视不理?”

“呀,中常侍此言,莫非……莫非是有人要害我刘赫?”

刘赫似乎有些害怕起来,开始在大厅中来回踱步。

“唉,朝中有人,屡屡与我为难,我早已知晓,去岁朔方郡大捷,鲜卑、匈奴就此一蹶不振,我与丁刺史分别上奏朝廷,至今未有回音,我便知会有今日,想不到……想不到啊……”

赵忠对他这反应十分满意,宽慰道:“太守大人不必惊慌,老奴等十常侍,绝不会坐视奸贼误国的。老奴此来,正是为了拯救太守啊。”

刘赫满脸激动,好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尊驾若能救得刘某一家及众位兄弟性命,但有所命,在下无有不从啊!”

刘赫直接给赵忠一揖到底,显得是诚意满满。

赵忠见此,这才彻底放下了架子,刚忙站起来,扶起了刘赫,脸上也堆起了笑容,尽管这笑容让刘赫觉得无比恶心。

“哎呀呀,太守何必如此。实不相瞒,当初太守击破逆贼张角之后,陛下就对太守赞誉有加,本想让太守出任司隶校尉一职,可恨那何进与袁隗等人,嫉贤妒能,才使太守流落北境苦寒之地。之后太守屡立战功,在皇室宗亲之中,实属难得人才,陛下早有托付后事之意啊!”

刘赫闻言有些惊喜:“哦?尊驾的意思是,陛下有意托孤于刘某?这……这可当真?”

赵忠拍了拍刘赫的肩膀:“自然当真,我等日夜侍奉陛下左右,岂有虚言?此次陛下驾崩,就曾留下遗诏,由何进、袁隗、刘虞还有太守您,四人共同辅政,还加封太守为司隶校尉,左将军,封盂侯,这可是无上的荣宠啊!”

刘赫大喜过望,直接面向西南方,下跪叩首。

“臣刘赫,万死难保先帝洪恩也!”

赵忠扶起了他,忽然一脸愤恨地说道:“可恨那何进与袁隗,他二人仗着彼时寝宫中只有他们随驾,竟然篡改遗诏,将太守和刘虞大人踢出托孤大臣之列,其心当真可诛啊!”

他这一脸愤恨与遗憾之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当真是什么国家忠良呢。

刘赫也不含糊,演技爆棚,一副恨得牙根痒的模样,握紧了拳头。

“可恨,二老贼安敢如此!我誓要杀之!”

赵忠看着他的样子,嘴角一笑,随后马上又恢复了愤恨之色。

“唉,还不止如此啊!他二人还要夺你的兵权,将你和刘虞罢官免职,把你与你这诸位兄弟,封于天南地北各处,教你等永世不得再见啊!太守想想,若果真教他们得逞,一旦您失去了兵权,到时候,就算想要安心静养,做个富家翁只怕也是不能了……”

他说到最后,用手在脖子上一抹。

刘赫立马被“吓得”直接跪了下来。

“请常侍救我,大恩大德,永世不忘啊!”

就这一跪,动作之流畅,表情演艺之精湛,连刘赫自己都忍不住佩服自己了。

“哎呦,刘太守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啊。”

赵忠双手翘着兰花指,伸出来扶着刘赫,着实让刘赫心中翻涌,差点没吐出来,好在还是忍住了。

“老奴不远千里来此,正是不愿见社稷沦丧于奸臣之手,故而特来相助太守。老奴有一计,可教太守夺回大权,也能大大地出一口恶气!”

赵忠满脸诚挚,让刘赫万分“动容”。

“中常侍有计救我,若能成功,从今以后,刘某愿以中常侍马首是瞻!”

赵忠眯着眼,心中大感这刘赫到底是年轻识浅,虽然带兵有方,可丝毫不懂朝中为官之道,当真是好骗得很。

他一脸严肃地说道:“太守执掌十万大军,常年与太行山贼寇,以及鲜卑、匈奴等胡人大军作战,此军之精锐,放眼天下,亦少有匹敌。何进和袁隗篡改遗诏,罪大恶极,只要太守历数二人罪名,之后兴兵讨伐,要求立皇子协为帝,我等十常侍,联络宫中半数禁军,在城中接应,定可生擒老贼,一战而定乾坤。届时,太守便是大汉的第一功臣,名垂青史,不在话下啊。”

赵忠说的兴起,不过刘赫却是一副还有疑虑的模样。

“只是陛下一向不曾立下太子,当时陛下身边,又只有他二人随驾,立长为储,也是理所当然。我等此说,只怕难服天下人之心啊,出师无名,战必不利,即便获胜,日后也是后患无穷也。”

赵忠哂笑一声。

“此事又有何难?刘太守且看,这是何物?”

他从袖口中,忽然取出了一卷金丝绢帛,一脸得意地递到了刘赫的面前。

“这是……”

刘赫一脸好奇地接了过来,随后展开一看。

“这……这是……”

这金丝绢帛虽然华美,但是上面却只寥寥写着几个字:奉天承运,皇帝昭。再后面就是一大片空白,而真正引起刘赫注意的,却是左下角赫然盖着一方大印,印上写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

刘赫此刻表情简直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其中一半是演的,另一半却是发自真心。

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发第十八章 吓不死你第四百二十四章 绝顶军师第五十九章 总有办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张辽颜良第五百一十章 巨大灾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不打自招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问罪刘正第二百零三章 特殊礼物本书第一位盟主第三十五章 遭遇夜袭第八百十六章 惊人真相第四百四十九章 可怜夫妻第二十七章 预订孝廉第一百零五章 天灾迹象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达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覆手乾坤第一百九十七章 我叫张辽第一百九十九章 言语交锋第三十五章 遭遇夜袭第一百七十三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章 重重包围第九百五十五章 少年身份第六百十五章 曹袁战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败吕布第七百三十七章 刘焉疯狂第八十二章 枭首誓师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兵盐泽第七百四十七章 围困府中第八百八十四章 终极算计第九百三十九章 曹氏五虎第一千四十三章 函谷开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动第四百五十四章 吓破狗胆第二百一十三章 第一勇士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真正危机第九百十三章 刘备截胡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禅大典第八百二十八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县城怪客第四百零五章 骗取函谷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计初成第七百一十五章 对峙曹操第七十三章 喜事天降第一千九十三章 早有暗招第五百三十四章 荀璟送礼第九十八章 收养黑王第三百七十六章 商界领袖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孙回军第五百二十六章 全军覆没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韦刁难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禅大典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波山贼第七百八十三章 曹氏子弟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六百六十二章 峰回路转第七百零四章 再施毒计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败吕布第七百八十五章 三曹斗张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关羽中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关朱之争第一千七十三章 真正杀招第七百四十四章 成事在天第六百九十二章 韩遂陷阱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大名商第八百八十八章 阵宗之能第三百五十四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二十章 开府治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将黄忠第四百八十二章 战事开端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征胡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首次拍卖第四百一十一章 曹操抉择第四百四十六章 刘备悲戚第三百五十九章 托孤重臣本书大概走向说明第一千三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动第一百八十二章 接受任命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六十九章 实力暴涨第一千一十章 意外奇兵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龙骑第八百四十四章 曹刘角逐第五百九十五章 沮授跪谏第九百八十九章 徐晃孙策第四十一章 赌徒心态(加更一章)第五百零一章 皇城哭丧第七百二十五章 执行军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赫探监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战黄巾第十二章 暗中考验第三百三十四章 潘云闹事第三百零八章 杀气弥漫第七百五十一章 严纲图谋第五十五章 夜袭两河第三百七十八章 荀氏大计第四百章 夺取兵权第五百三十五章 兵临洛阳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正决战